其他
这是一部活久见的野生动物纪录片,动作危险,请勿模仿……
但不只是放他们的纪录片,这次的劲草嘉年华是猫盟和动物邻居的主题深度合作,走进今年的嘉年华现场,就会进入一个动物邻居的世界!
一层含义是“你们怎么想到拍城市动物的”,说的是来源。第二层含义是“你们拍城市动物的目的是什么”,说的是意义。
到文章最后我再说第二层含义,先说第一层,就是这个片子是怎么来的。
2016年,我们单位,五星传奇的办公室,当时在北京三环边的苹果社区一座高楼的顶楼,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地理概念。
红隼在高楼大厦间飞翔
谁都忘不了,第一次近距离看一个生活在野外的野生动物。那是1:1比例,似乎能看到红隼巨大的黑眼珠里反射的景物,那种感受和电视上看,或者动物园看完全不同。
北京人嘴里的楼燕儿,普通雨燕(Apus apus)
一方面缺少文献、资料,更缺少故事原型和线索;另一方面,我们也不知道有没有这个类别的专家,就算有,能不能联系到专家来帮助我们,也是未知。
一部超出一般纪录片运行规则的作品
首先,这是一部成本极低,操作方式超常规的纪录片项目。
动作危险,请勿模仿。
滑翔、俯冲、交配、与乌鸦打斗和小红隼与喜鹊抢地盘是在CBD我们的办公楼上发生的。
最初寻找红隼是在2017年春天,我们从单位对面的小区开始找。
因为我当初什么都不懂,所以我压根不相信这里就有红隼。但听一些老同事回忆说前几年确实见过。
在我看来,这就跟你两年前在三里屯见过一个人,两年后你在三里屯再次见到同一个人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终于,有天下午突然在高楼旁划过一个黑影,我赶紧手机拍下来模糊照片,发给张瑜老师,他说太模糊了看不清,不过应该是。
一巢家燕(Hirundo rustica)幼鸟
我心里一块石头落地了。
这只红隼正在发情期。
一对红隼
后来发现它俩的巢在一个险要的位置,下面的窗台上已经有不少粪便了,这个巢直线距离我们办公室不到十米,可惜四周无法架设机器。
但去年在通州拍的红隼有不少巢内和幼鸟喂食、换羽、出飞的画面,于是我们把两个地点的红隼故事嫁接到了一起,变成了一个完整的红隼求生、繁衍、成长的故事。
欧亚红松鼠(Sciurus vulgaris)
松鼠求偶的情节是真的,怀孕、喝水等情节是我的解读。
螳螂的卵块
雄性丑鸭(Histrionicus histrionicus)
第一年,我们拍丑鸭,但是没碰到张瑜。到了第二年,我们拍张瑜画丑鸭,但是已经没有丑鸭了。
2018年夏天,我们也开始了剪辑,从夏天剪到冬天。
监制杜兴开心了
“动物居民”终于从一个代号,一个设想,慢慢变成了现实,变成了《我们的动物邻居》。
我们希望观众能和我们一样。即使观众没有到野外去,看了这个片子也能发生和我们一样地改变:观念的改变,关注点的改变。
这就回答了开头的问题。
其实拍摄纪录片是件感性的事情。一直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回答这么理性,这么高深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贯穿了整个后期制作的过程,或者说后期制作和撰稿的过程就是在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赋予动物何种意义,动物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初始的文稿只是一个资料的汇总。最初策划的主题是解密城市生态。
我们逐渐觉得仅仅讲到这一步是不够的。
重建普通人和自然的联系
我们下定决心要塑造具有人性的动物角色,尽管有些不严谨不科学的地方,也要让观者切身感受到动物生活的点点滴滴,喜怒哀乐。(实际上大多数纪录片中的动物角色都是这样建立的,我相信科学是精神,不是教条)
改变观众的想法,刺激观众去行动。这就是我们的目标。我们所有的创作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所有的困难、质疑都服从于这个目标。
最终,关于制作片子的意义,我把它总结成了一篇手记在这里:为何凝视城市动物——《我们的动物邻居》导演手记。
不能说遗憾,只能说还要继续努力。
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就是这个垃圾填埋场
垃圾填埋场的乌鸦
第四集乌雕(曾误认为是金雕,感谢夜来香老师指出)和喜鹊打架是拍其他湿地鸟类的时候偶遇的。但最后的结局是我们设计的。
惊喜就是拍的东西多了,总能凑成一个故事。
-
劲草嘉年华 | 怎样相伴,才能共同成长
7月12日,奥森野跑,城市生态之夜亮京城
如果可以,我想折一亿颗星星给你们
更多:
Modified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