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钟南山院士领衔!中国专家组今日顶级期刊发文讲了啥?

医学新视点 医学新视点 2021-04-01

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正在全球蔓延,患者的救治康复情况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为了更好促进对COVID-19临床特征和严重程度的认识,中国医疗治疗专家组更新分析了中国患者的数据,尤其是发展为重症的情况,今日(当地时间2月28日)最新发表在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钟南山院士为通讯作者,李兰娟院士、曾光院士、袁国勇院士等诸多专家均在作者团队中。

截图来源: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在截至2020年1月29日中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报告的COVID-19病例中,专家从其中552家医院(占定点医院29.7%)的病例中,纳入了符合WHO临时指南诊断标准、且鼻咽拭子标本经核酸检测阳性的1099例确诊COVID-19患者其中来自金银潭医院的患者占比最多,为132例。研究中临床数据的收集截至1月31日。

患者临床特征

1099例确诊患者中,1.9%的患者有野生动物接触史,武汉市居民占43.9%。在武汉市以外的患者中,72.3%接触过武汉市居民,其中31.3%曾去过武汉,25.9%没有武汉暴露史(去过武汉或接触过武汉市居民)。确诊患者中,医务工作人员占3.5%。

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7岁,0-14岁患者占0.9%,15-49岁患者占55.1%,50-64岁患者占28.9%,≥65岁患者占15.1%。男性患者更多,占58.1%。

23.7%的确诊患者还患有至少一种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乙肝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癌症等。

有291例患者能收集到具体的暴露日期,基于此统计得到的中位潜伏期为4天(四分位距2-7)。入院时出现发热的患者占43.8%,住院期间发热患者进一步增加到88.7%。第二最常见的症状是咳嗽(67.8%)。恶心或呕吐(5.0%)和腹泻(3.8%)相对少见。

入院时,173例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15.7%)。相对而言,重症患者比轻中症患者年纪更大(平均大7岁),基础疾病更普遍(38.7% vs. 21.0%),但患者的暴露史都是相似的。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制图

胸部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

入院时975例患者接受了CT扫描,其中86.2%显示结果异常。274例X光片检查结果只有59.1%表现异常。CT最常见的表现为磨玻璃样混浊(56.4%)和双肺斑片状阴影(51.8%),其次为局部斑片状阴影(41.9%),X光片的常见表现相似。

在轻中症患者中,有17.9%(157例/877例)未发现X光片或CT异常;在重症患者,有2.9%(5例/173例)未发现影像学或CT异常。

文中介绍了个别重症患者的代表性影像学表现。一例60岁女性患者,入院后1天的CT扫描显示多发磨玻璃影和小范围肺实变;入院后4天在接受支持治疗后,影像学表现仍然快速进展为“大白肺”,双肺多叶段肺实变(multilobar subsegmental consolidation)。另一例49岁男性的X光片也表现为弥漫性小斑片影和肺实变。相较之下,一例39岁男性轻症患者的X光仅表现为右下叶有轻微浸润。

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入院时,83.2%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减少,36.2%出现血小板减少症,33.7%出现白细胞减少症。大多数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其次常见的为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肌酸激酶和D-二聚体水平升高。重症患者的实验室异常更为突出。

治疗和临床结局

治疗方面,超过半数患者(58.0%)接受了抗生素输液治疗,35.8%的患者接受了奥司他韦治疗,41.3%的患者接受氧疗,6.1%接受机械通气。接受这些疗法的重症患者比例更高,比如无创通气(32.4% vs. 0%)和有创通气(14.5%vs. 0%)都更普遍。

204例患者(18.6%)接受了系统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同样地,重症患者用药比例更高(44.5% vs 13.7%)。

患者中位住院时间为12.0天(平均12.8天)。入院期间,大多数患者被诊断为肺炎(91.1%),3.4%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1%发生休克。重症患者几乎都被诊断出了肺炎(99.4%),这一比例在轻中症患者中为89.5%。

研究期间,有6.1%(67例)的患者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或接受机械通气或死亡。其中,5%入住ICU,2.3%接受有创机械通气,1.4%死亡

所有患者中,上述复合事件的累积风险为3.6%,在重症患者中,这一风险上升至20.6%。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制图

一些讨论

作者团队指出,在疾病爆发早期,患者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多样、就诊时严重程度不一,这给疾病诊断带来了挑战。比如这次分析中,发热患者中近一半是在住院后才表现出来另外,在首次就诊时,有2.9%的重症患者和17.9%的轻中症患者未发现影像学异常。

作者团队也提到,COVID-19和SARS的临床特征相似,但COVID-19患者不出现发烧的频率明显更高(SARS和MERS分别只有1%和2%的患者不发热),因此,如果对观察病例仅关注发热,可能会导致漏诊。此外染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已被命名为COVID-19,考虑到部分患者没有肺部影像学表现,我们还需更多了解疾病影响的范围。

根据目前的数据,作者团队预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病死率低于SARS或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由于部分轻症且未就医的病例没有纳入此次研究分析,实际病死率可能更低

SARS和MERS冠状病毒以及高致病性流感的常规传播途径通常包括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很可能是相似的。考虑到已在患者的肠道、唾液和尿液中检测到新型冠状病毒,有必要研究这些潜在传播途径。

研究团队也承认,由于时间紧迫、部分数据不完整等原因,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疫情发展,以及对疾病认识的不断积累、加深,我们期待更多患者尽快康复,疫情能早日被终结。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Read more”,即可阅读该研究英文全文。


共克时艰!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系列报道:


参考资料

[1] Wei-jie Guan, et al., (2020).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in China. N Engl J Med, DOI: 10.1056/NEJMoa2002032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药健康研究进展,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微信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医学新视点」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
如有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点“在看”,分享医学新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