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图来源: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在截至2020年1月29日中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报告的COVID-19病例中,专家从其中552家医院(占定点医院29.7%)的病例中,纳入了符合WHO临时指南诊断标准、且鼻咽拭子标本经核酸检测阳性的1099例确诊COVID-19患者。其中来自金银潭医院的患者占比最多,为132例。研究中临床数据的收集截至1月31日。 患者临床特征 1099例确诊患者中,1.9%的患者有野生动物接触史,武汉市居民占43.9%。在武汉市以外的患者中,72.3%接触过武汉市居民,其中31.3%曾去过武汉,25.9%没有武汉暴露史(去过武汉或接触过武汉市居民)。确诊患者中,医务工作人员占3.5%。 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7岁,0-14岁患者占0.9%,15-49岁患者占55.1%,50-64岁患者占28.9%,≥65岁患者占15.1%。男性患者更多,占58.1%。 23.7%的确诊患者还患有至少一种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乙肝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癌症等。 有291例患者能收集到具体的暴露日期,基于此统计得到的中位潜伏期为4天(四分位距2-7)。入院时出现发热的患者占43.8%,住院期间发热患者进一步增加到88.7%。第二最常见的症状是咳嗽(67.8%)。恶心或呕吐(5.0%)和腹泻(3.8%)相对少见。 入院时,173例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15.7%)。相对而言,重症患者比轻中症患者年纪更大(平均大7岁),基础疾病更普遍(38.7% vs. 21.0%),但患者的暴露史都是相似的。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制图 胸部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 入院时975例患者接受了CT扫描,其中86.2%显示结果异常。274例X光片检查结果只有59.1%表现异常。CT最常见的表现为磨玻璃样混浊(56.4%)和双肺斑片状阴影(51.8%),其次为局部斑片状阴影(41.9%),X光片的常见表现相似。 在轻中症患者中,有17.9%(157例/877例)未发现X光片或CT异常;在重症患者,有2.9%(5例/173例)未发现影像学或CT异常。 文中介绍了个别重症患者的代表性影像学表现。一例60岁女性患者,入院后1天的CT扫描显示多发磨玻璃影和小范围肺实变;入院后4天在接受支持治疗后,影像学表现仍然快速进展为“大白肺”,双肺多叶段肺实变(multilobar subsegmental consolidation)。另一例49岁男性的X光片也表现为弥漫性小斑片影和肺实变。相较之下,一例39岁男性轻症患者的X光仅表现为右下叶有轻微浸润。 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入院时,83.2%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减少,36.2%出现血小板减少症,33.7%出现白细胞减少症。大多数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其次常见的为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肌酸激酶和D-二聚体水平升高。重症患者的实验室异常更为突出。 治疗和临床结局 治疗方面,超过半数患者(58.0%)接受了抗生素输液治疗,35.8%的患者接受了奥司他韦治疗,41.3%的患者接受氧疗,6.1%接受机械通气。接受这些疗法的重症患者比例更高,比如无创通气(32.4% vs. 0%)和有创通气(14.5%vs. 0%)都更普遍。 204例患者(18.6%)接受了系统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同样地,重症患者用药比例更高(44.5% vs 13.7%)。 患者中位住院时间为12.0天(平均12.8天)。入院期间,大多数患者被诊断为肺炎(91.1%),3.4%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1%发生休克。重症患者几乎都被诊断出了肺炎(99.4%),这一比例在轻中症患者中为89.5%。 研究期间,有6.1%(67例)的患者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或接受机械通气或死亡。其中,5%入住ICU,2.3%接受有创机械通气,1.4%死亡。 所有患者中,上述复合事件的累积风险为3.6%,在重症患者中,这一风险上升至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