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拾趣 | 刘志生:猪年说“猪”(内附春节大礼包第二波)

刘志生 语言服务 2020-01-18
点击上方“语言服务” 可以订阅哦!




猪年说“猪”


刘志生

惠州学院教授



 zhū


“猪”的甲骨文写作。“猪”的甲骨文为象形字,就像一只大肚猪。中国古代文献是这样描述“猪”的,如《类篇·犬部》:“豕而三毛丛居者。”《中华古今注・猪》:“猪,一名参军,一名……江东呼为,皆通名也。”猪属于杂食类动物,哺乳纲偶蹄目,单胃动物,不反刍。猪在中国又名为“豕”。猪尚有“乌金”“黑面郎”等别名。据《朝野佥载》记载,唐代洪州人养猪致富,故称猪为“乌金”。唐代《云仙杂记》引《承平旧纂》云:“黑面郎,谓猪也。”



猪被我们的祖先视为六畜之一,野猪首先在中国被驯化,中国养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据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载,商、周时代已出现猪的舍饲。商、周时代在养猪技术上的一大创造是发明了阉猪的技术。汉代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养猪已不仅仅是为了食用,还是为了积肥。也正是这一情况促进了养猪方式的变化。隋唐时养猪已成为农民增加收益的一种重要手段。猪肉也因含有丰富的动物性蛋白质,成为改善中国人膳食结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猪是吉样物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猪排十二生肖之末,即第十二位,也称为“亥”。 

中国民间有很多关于猪的典故和习俗。猪因那圆圆滚滚的身体和快速小跑的憨态模样,还是善良、憨厚、可爱品质的象征,所以猪也是情侣、夫妻之间的昵称,表示自己的爱人像猪一样善良可爱。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尽管很少见到通篇咏猪的诗,却能看到不少别具一格的咏猪的诗句,其中最有意趣的要数反映烹制猪肉方法的诗句。因猪肉味美,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特别爱烧而食之,而且烧法很讲究,对此,在古诗里也有反映。比较有名的如宋代蜀寺僧的《蒸猪肉诗》中所写的猪肉的烧法,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全文为:


嘴长毛短浅含瞟,久向山中食药苗。

蒸处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浆浇。

红鲜雅称金盘饤,软香真堪玉箸挑。

若把膻根来并比,膻根只合吃藤条。


诗的前两句,写用来蒸的猪长时间食用的是山中的药苗,膘不厚而瘦肉多。这说明,这道菜对猪的品种是很讲究的。三、四两句,描写蒸猪之方法:以蕉叶裹着猪蒸,蒸熟后再以“杏浆浇”之,与众不同。五、六两句写蒸热的猪肉色泽鲜艳、柔嫩,以金盘来盛放,以玉筷来挑食。最后两句,则说明相比之下,羊肉远不及猪肉味美。

还有宋代大诗人苏轼在黄州时曾经戏作《食猪肉诗》: 


黄州好猪肉,价钱如粪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每日早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诗人在诗中既描写了他食猪肉时的那种惬意和愉悦,又以凝练的笔墨描写了猪肉的烧制方法,同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按照此法烧制出来的“东坡肉”也就成了苏轼的“专利”,“东坡肉”之名及菜谱也一直流传至今。



在汉语里,“猪”组成了丰富的成语、谚语、歇后语。成语如:


猪狗不如  一龙一猪  猪卑狗险

猪朋狗友  豕突狼奔  泥猪疥狗

泥猪瓦狗  猪头三牲  指猪骂狗


这些成语基本上都是贬义的。还有很多关于“猪”的谚语,也大多是贬义的,例如: 


人怕出名猪怕壮

死猪不怕开水烫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

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

老虎借猪,相公借书


至于用猪组成的歇后语更是数量相当可观,多达数十条,大多也是贬义的,例如: 


猪八戒照镜子一一里外不是人

猪八戒上阵一一倒打一耙

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

冷水烫猪一一不来气

驼背子牵母猪一一前世的冤

猪嘴上插葱一一装象

热闹处献母猪一一尽丢丑

 乌鸦站在猪身上——看得见别人黑,看不见自己黑

猪八戒相亲一一怕露嘴脸

猪八戒西天取经一一三心二意

猪八戒进了女儿国——看花了眼

猪蹄子不放盐——淡脚(旦角)


为什么用“猪”组成的成语、谚语、歇后语基本上都是贬义的呢?这可能是因为,“猪”在中国人的心中虽憨厚可爱,但也迟钝愚蠢。


本文来源:节选自“汉字中国”丛书之《汉字与动物》。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刘志生,博士,惠州学院教授,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近60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项。




本书导读

汉字从产生至今已有约三千多年的历史,汉字在它起源、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中,积淀了大量的民族习俗、知识、思维方式和有趣的故事。本书就是选用与动物有关的一系列汉字,诸如生肖动物汉字、动物崇拜汉字、历史灵异动物汉字等,从分析字形出发,全面、多角度地阐释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


更多汉字趣说

尽在“汉字中国”丛书


长按二维码了解更多



中国传统节日特辑

(点击蓝色字可阅读)


1. 黄高飞:传统“五福”与求福习俗蕴含的汉字文化

2. 黄高飞:民间求福习俗中奇特而有趣的吉祥汉字

3. 语言学如何玩转春联

4. 张伯江:春联里的语言艺术

5. 罗维明:汤圆汤圆,全家团圆——舌尖上的元宵节

6. 罗维明:端午节说“粽”

7. “艾”字的字形演变与端午“艾”俗

8. 西汉至今,七夕节的两千年演变史

9. 邹秋珍:中秋节说“月”

10. 刘志生:鸡年说“鸡”


福利来啦


新春佳节期间福利多多

上期

语言服务公众号联合研究方法学堂公众号

为大家送出了第一份春节大礼包


社科基金申请攻略及资料包

倾情大放送(限量版)

(点击文字可跳转)


本期

语言服务公众号联合学术志公众号

继续为大家送出第二份春节大礼包


2G论文写作资料包(增值版)


SCI论文写作秘诀

毕业论文写作技巧

论文写作工具书

论文写作书单推荐

……

满满都是干货

不妨一起放进返程的行囊吧

礼包截图


获取途径


方法一


长按二维码进群按提示领取



若因群满100人或者二维码过期无法加入

可添加小编微信:yixianzhizhi0803

小编拉你进群



方法二


Step 1

长按二维码关注学术志公众号



Step 2

点击菜单栏“论文资料包

按提示获取资料包



方法三


Step 1

长按本公众号二维码跳转至后台

回复“春节大礼包”获取链接地址



Step 2

按提示输入提取码

下载资料包



以上资料均为免费赠送

增值不限量

人人有份

研友们速速奔走相告



除了以上两份春节大礼包

语言服务公众号还有彩蛋送给大家

由“学术志”公众号出资10万元设立的

学术志人文社科论文奖学金

已经开启评选

语言服务公众号作为合作自媒体

向广大用户朋友广而告之

详情可点击下面的文字了解


学术志人文社科论文奖学金评选开启

10万元奖金寻找最会写论文的你

2019年“猪事顺利”看看你截到了什么

语言服务

微信号:Language-service

投稿邮箱:yuyanfuwu@yeah.net

详情可回复“投稿交流”了解

合作事宜请添加小编微信详谈

yixianzhizhi0803

欢迎留言并分享至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