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拾趣 | 我就喜欢看外国人苦练中文还学不会的样子

语言服务 2021-03-17

以下文章来源于有间大学 ,作者小新同学

点击上方“语言服务” 可以订阅




本文已同步至微信读书App

搜索“语言服务”

听一听

解放眼睛

体验别致的有声阅读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有间大学

(ID:youjian-university)

作者:小新同学


长大后,你会明白,有些话只能说给懂的人听,比如外语听力考试。


同样一道英语听力题,学霸听到了“衬衫的价格是15便士”,而学渣只能听到“衬衫&#(*是@!#5*&#”,听完还发现自己脑补的答案对不上任何一个选项,内心能不崩溃吗?



当然,不只有中国同学在考英语时才会如此被虐。前两天,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传了一则“外国人考汉语听力”视频,视频中的歪果仁在听低幼水平听力时抓耳挠腮、嘟嘴皱眉、累觉不爱的样子,真的像极了你和英语考试的虐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l0874qaepoa



天道好轮回。中文,这门被称作世上最难学的语言,也绝对饶不了妄想轻易闯荡汉语天地的外国朋友们。




学不下去了!中文真的好难


老外学中文有多难?法国爵士歌手塞日·甘斯布有一首歌,名字就叫《女人啊,你们就像中文》……从某种意义上讲,外国人学中文,是对苦练英文多年的中国同学的一种偿还。



听力考试只是入门,接下来的书写和表达才是真正的炼狱。


学英语时,弄懂音标即可懂得发音,而学习中文的字词,拼音和声调齐上阵,必须给你加倍奉还。中国人浑然天成的“妈嘛马骂”发音技能,始终是歪果仁眼中最玄妙的未解之谜。


没有哪个歪果仁初学者,在说出第一句中文时,能逃脱“小伙汁,请好好说话,别一上来就唱rap”的灵魂打击。



学英语时,你不免被各种后置定语、状语补语、倒装句弄得晕头转向。


来到中文的世界,什么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统统给你重新打乱。一旦动了丝毫的英语逻辑,你就全盘皆输了。



看,那个在自习室里孤零零地苦练中文造句的外国小哥,绝对是全校最忧伤的一道风景线。



写作文,堪称考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最强试金石。外国人写中文作文,那就是大型写意派作画和抽象派作诗现场。


先别急着笑,在外国人眼中,这般呆萌又倔强的努力,不就是你使劲浑身解数堆砌单词写英语作文的样子嘛。



在这一点上,外国朋友要稍微幸运些,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卖个萌还能博得老师的一些感情分。英语作文里要是拼错了单词,那可是自杀式的扣分项啊。


网络上还流传着一份针对歪果仁的中文试题,在一道“学生请假须向辅导员递交______”的选择题中,居然有“拉面申请”、“方便面申请”、“刀削面申请”这些神经兮兮的选项,让人不禁怀疑卷子的真假。



可要是你再回头看看自己刷过的英语卷子,你就会发现,当年你刷到天昏地暗还是蒙不对的那些题,不也是在用同样的方式,藐视你的智商嘛。



我就喜欢看你

苦练中文还学不会的样子


克服套路的最好方法就是自创套路。把所有的语言都当作自己的语言来学,是全世界人民通用的练习外语的一种方法论。


比如,逐字注音法


就像背英语单词时,你会费尽心思地在单词旁自行翻译,努力把发音归纳总结为“三克油”、“爱老虎油”一样,歪果仁也找到了类似的捷径。


Book Itchy=不客气=You're welcome=油啊我要扛

Knee How Ma?=你好吗?=How are you=好啊油

Hen How=很好=I'm very well=哎安歪蕊我要

Woe Hen How=我很好=I'm fine=哎安饭

     


但这种方法副作用就是,一个“Knee How Ma"和“Woe Hen How”的回合下来,不仅中国人听不懂你在说啥,估计学到满脑子都是“母鸡”的老外对中文的误解也会越来越深。


      


学英语终究还是26个字母组成的围墙里打转,而学写汉字,不仅考验记忆力,更考验想象力。


外国人第一次看到汉字的感觉,大概是“好像在欣赏一幅价值连城但就是看不懂的画”。


知乎网友“你好涧水蓝”分享过一位叫做Leo的瑞典小哥学中文时所运用的联想形象法,在Leo眼中,“哈哈哈哈哈哈”大概是一个人喜提6栋别墅后抒发出的由衷喜悦。


这个理解不仅形象可感,对当下中国人的心理刻画得也相当精准。

      


Leo对朋友帮他起的中文名“李奥”,尤其是“奥”字十分满意,哪个小男孩的心中没有过一个成为骁勇士兵、成为奥特man的小梦想呢。

      


一只微笑的猫咪摇晃着尾巴向你友好地招手,意味着它要开始“说”话了。

      


蓬头垢面、消极发胖、视力不好还是个单身狗,这样的肥宅人生还不值得你大“哭”一场么。

              


能将中文内化得如此通透,这位瑞典小哥怕不是商朝人转世。你看,3000多年前那些绝妙传神的甲骨文,不就是这么来的吗?



以上两种自嗨式的学习方法虽好用好记,但还是没有花式教材法来得深入持久。跟着教材学的好处,就是课本能将中国文化润物细无声一般地融进你学习语言的过程中。


那些总说我们英文教材惊为天人又天马行空的人,肯定没有看过外国人的中文教材。



比如,课本中一场简洁明练的人猴对谈,不仅能让你掌握基本的中文社交话术,还能使你感受到华夏神话《西游记》的魅力。


“我姓孙,叫孙悟空。您贵姓?”

“我姓陈,叫陈祎。”

“您做什么工作?”

“我是和尚,法名叫玄奘三藏,你是猴子吗?”

“对,我是猴子。”


一段短短的对话里,就包含了敬称、姓氏、职业、生物、标点符号等方面的知识点,光是一页课文,就全是干货。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教材里的场景模拟对话,还能教外国人一些软性知识点——来中国旅游、办事,你必须知道该怎么说话,该怎么做人。



教材有时还会教学生一些网络用语。当你的外国朋友尝试化用一句上古时代的流行语“哥学的不是中文,是寂寞”来向你展示他的中文能力时,千万不要回他一句“你真的out了”(不过他可能也听不懂这个新词)。


毕竟,那可能是他苦练多日的成果。还请你多多包涵,给他一些鼓励。


      



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


中文给外国人带来的痛苦,是全方位无死角的。


美国密歇根大学汉语研究中心的大卫·莫斯教授就曾在其论文中列举了汉语的N个杀手锏,包括没有绘画功底的人肯定写不好中国字、会读拼音和能写字不是一回事、查字典恍若看天书、文言文更是要了我老命、不懂中国文化绝对理解不了中文词句的诗意……


大卫老师还哭诉道,曾有人告诉他,“谦虚地说,掌握中文大概需要五年的时间吧”。


但六年过去了,大卫老师说自己只学会了谦虚。


  

学中文这么难,但似乎仍有浩浩荡荡的外国人队伍涌向这条学习之路。至少近些年媒体们铺天盖地的“外国人疯狂学中文”的新闻,就给我们制造了这样的景象。


这一头,英国砸了上千万英镑在公立学校推行汉语教育,力求在2020年培养出5000多名中文流利的学生。



那一边,俄罗斯将汉语纳入2019年高考,汉语成为继英语、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之后的第五种全国统考外语科目。


  

日本和韩国有很多高中和大学早就把中文设为必修课,泰国教育部更是要求全国的中学都要开设中文必修课,美国也有多个州将中文设为了必修课。


期间,各国的语文课代表纷纷涌现。美国女博士克里斯叮是个庄子迷,她以庄周哲学思想为基础,创作出了全新版本的歌曲《梦蝶:一百万个可能》。



金融大鳄吉姆·罗杰斯的两个女儿快乐·罗杰斯和小蜜蜂·罗杰斯,张口就来绕口令和朗诵,全程播音腔毫无压力。


那口音、那声调,连广东人听了都要愧疚落泪。



有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底全球学习使用汉语的人数已超过1亿,包括6000多万海外华人华侨,以及4000多万各国主流社会的学习和使用者。加上学中文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一股“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的气氛似乎被烘托得很火热。


可如果真要和英语比一下, 在这门全球有多达10亿人将其作为第二外语来学习的语言面前,“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这句口号的声音,还是弱了不少。


再加上语言本身的复杂程度和学习难度、经济文化等因素,“中文变世界通用语言、不用学英语、不考四六级”这样的“梦想”,目前似乎还不太能成真。



但至少,在学不下去英语的时候,你还能看看外国人学中文痛苦的样子,聊以慰藉和激励一下自己了。


【欢迎留言讨论】

你觉得,

学英语难还是学中文难?



撰稿 | 轩睿

编辑 | 秋裤

排版 | 阿明

* 未标注来源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来源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有间大学》微信公众号(ID:youjian-university)

有间大学是《新周刊》旗下一个最懂年轻人的“人生学校”。如果你讨厌一切虚情假意的毒鸡汤,喜欢真情实感地吐槽,不惧各类三观与生活方式的剧烈碰撞,恭喜你,你被有间大学录取了。



拾趣


1. 拾趣 | 《现代表情包词典》使用指南

2. 拾趣 | 能用表情解决的聊天,还要发文字吗?

3. 拾趣 | 听懂“您”,您才能意会中国人说话的艺术

4. 拾趣 | 你所说的语言影响着你的思维

5. 实录 | CGTN女主播刘欣与FOX女主播翠西的“跨洋对话”(全程实录+翻译)

6. 拾趣 | 华为商标的中华传统文化情结:鸿蒙、麒麟、饕餮、鲲鹏、獬豸……

7. 拾趣 | 令人脑洞大开的《山海经》神兽图鉴

8. 拾趣 | 学术菜鸡如何在毕业答辩中杀出一条生路

9. 拾趣 | 如何将任意辣鸡选题写成一篇超牛逼的毕业论文——以本文为例

10. 拾趣 | 千古之谜《越人歌》竟然不是汉语,更非来自《诗经》

11. 拾趣 | 外国人为什么说不好中文?原因只有一个……

12. 拾趣 | 汪磊:从小众走向大众和分众——漫谈网络语言20年

13. 拾趣 | “搞”这个伟大的汉字,照亮了我们贫瘠的语言

14. 拾趣 | 黑洞PS大赛深夜开幕,灵魂画手大展身手,最后两张扎心了

15. 拾趣 | 如果把中国422位皇帝放在一个群里,他们会聊些什么?(续集)

16. 拾趣 | 潮汕话真是太太太太太太有意思了!

17. 拾趣 |《潮汕方言历时研究》揭秘:潮汕话为何如此难懂难学

18. 拾趣 | 用广东方言说2018年最火流行语,真是太太太太太有意思啦!

19. 拾趣 | “一些字改读音”竟是假的?教育部回应:还未通过审议

20. 拾趣 | 与“她”字一同兴起的“妳”字,为何没能沿用?

21. 拾趣 | 大龄单身狗返乡过年期间瞬时压力激增现象及其应对措施研究

22. 拾趣 | 刘志生:猪年说“猪”


语言服务资源共享



学术资讯分享

学术资源共享

学术交流共进

还有实用干货和更多福利

尽在语言服务资源共享群

欢迎加入




长按二维码添加小编为好友

小编拉你进群

(请备注“资源共享”)


语服书苑



语言服务官方微店“语服书苑”

正式开通

欢迎扫码进店购买心仪图书

如果你是作者或者出版社编辑

想出版自己的作品

或者想推广销售语言类图书

欢迎添加小编微信洽谈哦

(联系方式见上)


语言服务

微信号:Language-service

投稿邮箱:yuyanfuwu@yeah.net

详情可后台回复“投稿交流”了解

合作及出版事宜请添加小编微信详谈

yixianzhizhi0803

欢迎留言并分享至朋友圈


在看的各位,都是小可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