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有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俗语、古诗、成语……都经历过“断章取义”的命运,由于被硬生生地砍掉了半句,所以意思和原文已经截然不同。
如果来一场“知识问答”,国历君说上句,你能答出下一句来吗?什么,你说“完全没问题”?嘿,话先别说太满,请听题!
第一题:请问“父母在,不远游”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
这句俗语出自《论语·里仁》,常常被人们用来表达自己的拳拳孝子心。然而你知道吗,这句话还有下半句“游必有方”。将两句话合起来,才是孔子的原意:“父母还在世时,尽量不要出远门,如果要出门的话,必须告知去处。”如果仅凭前半句话,就认为孔子主张子女不能出远门,那真是天大的误解。要说哪部古籍中的句子被“误解”最深,当然非《论语》莫属。《论语》中收录了许多名句,在几千年来学者们不断演绎的过程中,许多句子或被断章取义,或被以偏概全,已经脱离了本来的面目。如果孔子本人来到现代,面对这些句子也要“相见不相识”。
再举一题来说:请问“以德报怨,何如”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
这句话出自《论语·宪问》,许多人认为“以德报怨”颂扬了孔子的美好品德。但事实上,孔子的原话是这样的:“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翻译过来就是,如果一个人用德行来回报恶行,那又要用什么来回报德行呢?应该用公正无私的态度回报恶行,而用德行回报德行。孔子:你看看我说什么,“以德报怨”是不可取的,就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后生们不要断章取义。其实,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可以追溯到《道德经》:“大小多少,报怨以德。”老子的这句话,看似是说要心胸宽广、不计得失,但其内里蕴藏着的,是道家“中正调和”的思想。在处理“德”与“怨”这一对矛盾时,不能只看到两者之间的斗争,更要看到它们彼此包容的一面。因此,尽管孔子和老子的观点不同,但他们对于“以德报怨”的解读都绝不等同于“一味忍让”。“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才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处世哲学。不过,在“报怨”的时候不能莽撞,要“三思而后行”。那么请问,“三思而后行”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
这句话在孔子面前可说不得,因为他对“三思而后行”持反对态度。且看《论语·公治长》中是怎么说的吧:季文子是个很谨慎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思考多次才行动(“三”,在古文中常常是虚数,指三次以及三次以上)。孔子听说了整件事情,评论说:“想两次就够了。”在孔子看来,许多事情多思无益,反而容易徒增烦忧,错过最佳时机。晚清学者宦懋(mào)庸在《论语稽》中评价季文子的一生:“盖祸福利害之计太明,故其美恶两不相掩,皆三思之病也。其思之至三者,特以世故太深,过为谨慎。然其流弊,将至利害徇一己之私矣。”不过,季文子的“三思”也为他带来了很多帮助。《左氏春秋传》中记载了另一个故事:“季文子将聘于晋,使求遭丧之礼以行。其人曰:‘将焉用之?’文子曰:‘备豫不虞,古之善教也。求而无之,实难,过求何害?’八月乙亥,晋襄公卒。”季文子出使晋国,当时晋襄公的身体已经很差,所以季文子临行前向别人请教使臣的丧葬礼仪。其他人认为他多虑,他却说:“想得过多有什么坏处呢?”当他到达晋国时,晋襄公果然就去世了。正是因为“三思”,他才能有备无患。可见对于“三思而后行”这种做法,孔子和季文子的观点是完全相反的。今天我们所用的词义,与孔子的本意相反,而与季文子的观点不谋而合。“三思而后行”已经成为人们处世的一种智慧。说到为人处世,就到了咱们的第四题:请问“言必信,行必果”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 现在人们常常将“言必信,行必果”作为行事的准则。然而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孔子的态度其实是批判的。《论语·子路》中记载了这一段授课过程: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翻译过来就是说,子贡(即端木赐)问孔子,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士”?孔子将“士”分为三等:第一等是心怀家国天下的人,第二等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人,第三等才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人。在孔子的眼中,第三等“士”虽然言语信实、行为果决,但却是“硁硁(kēng)然小人”,即不问是非、不分黑白而只管贯彻自己言行的小人。结合上下文来看,这样的评价显然贬义大过褒义,和今天人们理解的含义大相径庭。那么,“言必信,行必果”是如何由贬义变为褒义的呢?其实在《史记·游侠列传序》中,这种改变就已经出现了:“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通篇都是溢美之辞,“其言必信,其行必果”也摇身一变成了“夸夸词”。经过司马迁的改写,这句话的感情色彩已经和今天无太大差异。不只是《论语》,后世历史上被断章取义的句子同样数不胜数。这不,紧随其后的庄子请求出战,要来考考你。
第五题:请问“相濡以沫”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
这一句话,相信大部分人都不陌生——尤其是武侠小说迷。《庄子·大宗师》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xǔ)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所谓“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如果用今天的话来说,爱的反义词不是恨,而是遗忘……好一个“虐恋情深”。成语“相濡以沫”就出自此,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相依相偎、不离不弃的感情。这种解读固然动人,但若是让庄子知道了,一定要补上一句“不如相忘于江湖”。对于这种“相濡以沫”的情感,庄子本人是不支持的。然而不支持并不代表完全否定。在这句话的背后,藏着庄子对于物质与精神的思考。“相呴以湿,相濡以沫”(泉水干涸了后,鱼儿困在陆地上相互依偎,互相大口出气来取得一点湿气,以唾沫相互润湿。)是饱含挣扎的现实,而“不如相忘于江湖”是庄子的美好理想。当一个人能够超脱于现实的苦难,尽情地追求“相忘”时,他也就达到了“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的自由状态。这正是庄子独到的哲学见解。到了南唐时期,最广为人知的一处断章取义当属“闭门造车”了。在今天,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贬义词,比喻一个人不管客观情况如何,只凭主观愿望办事。然而你知道吗,“闭门造车”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
在现存的古籍中,“闭门造车”一词在《祖堂集·五冠山瑞云寺和尚》中已出现,原句为:看看古人是怎么说的?“闭门造车,出门合辙”,意思是,把门关起来造车,把材料逐件造好后,只要件件合乎规矩,再拿到门外去合拢起来,使用时也能和路上的车辙完全相同。在古代,尤其是在大一统王朝,朝廷对于马车、杯具等物品的制造都有定制,即所谓的“车同轨,书同文”。如果一个工匠造车时能达到“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的水平,说明他对车轮的规制烂熟于心,所以不需要参考就能造出合规的车。因此,这句话的本意是夸赞工匠技艺高超,行事符合规矩。《五冠山瑞云寺和尚》之所以举造车的例子,就是为了赞美对方“今行与古迹相应”,就好像行事合乎规矩的工匠一样,有古人遗风。这可是妥妥的褒义词!后来南宋朱熹也在《中庸或问》中说“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在他的语境中,“闭门造车”同样是褒义词。但和他同时期的陈亮已经写出了“岂求田问舍之是专,亦闭门造车之可验”这样的句子。在这里,“闭门造车”已经变成了一个贬义词,词义基本上和今天相近。进入宋元时期,话本、杂剧和传奇的发展带动了口头文学的进步,大量的俗语都出现于这一时期。例如父亲在教导儿子时,常常会引用名句“男儿有泪不轻弹”,告诫小男子汉们要坚强,不能哭鼻子。
第七题:请问“男儿有泪不轻弹”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
这句诗就出自明代著名的传奇剧本《宝剑记》,其中最有名的桥段《夜奔》:《宝剑记》脱胎于水浒故事,全剧以林冲为主角。而这首诗《夜奔》讲的是其中妇孺皆知的桥段——林冲雪夜上梁山。林冲被高俅父子追杀,一路流亡逃向水泊梁山,途中登高远望,满目皆是凄凉之景,不由得悲从中来,这才发出“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的慨叹。这是全剧情绪的大高潮,也是林冲委屈、悲愤、怨恨等所有情绪的爆发点。英雄穷途末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能用滚滚而下的泪水来抒发胸臆。所以,如果加上后半句再来看这句话,重点显然在“只因未到伤心处”上,“丈夫有泪不轻弹”只是铺垫而已。因此,“男儿有泪不轻弹”本意其实是“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丰富的内涵、变换的语境、辗转的讹传……在语言的流变过程中,有太多因素可以导致断章取义。如果让老祖宗们看到了,大概也会感叹一句:我说话你是真就只听一半啊!不过,尽管遭到了误解,但语言或许并不会感到委屈。毕竟,对于它们来说,被误解和误读实在是太平常的事情了。哪怕是面对面交流时,人们也常常会产生误会,更遑论已经流传千年的古籍?语言因时因势而变是常理,也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知识问答”到此结束,你答对了多少题呢?你还知道哪些因为“话说一半”被误解的古语?快来评论区分享吧!参考文献:
朱瑞玟:成语探源辞典,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闫秀文编著:中华成语探源,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14年。*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