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了500篇斯坦福和400篇哈佛录取文书, 发现了深藏的规律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林老师频道 Author LinJay
美国本科录取,尤其是名校,往往比其他欧美国家的流程复杂,申请美本的学子也可被分为三个梯队。但无论是哪所大学,哪个梯队的学子,文书写的好或许在敲开顶级学府的大门上颇有助力。那么到底哈佛、斯坦福、以及其他顶级名校对录取文书有着什么样的“偏见”呢?
本文转载自 林老师频道
文 | 林杰
编 | 田菁
上个月我在纽约与UCLA的一位现任招生材料审核官朋友叙旧。为了暖场我给他一个熊抱;为了轻松气氛,我调侃他多日不见刮目相看:笑容依旧灿烂,但是人瘦了,肉感没了;而他的东家UCLA几年不见却成了大胖子-每年申请人数10万+,成为了全美最受欢迎的大学。
中国是这位朋友负责的主场国家之一,中国的IB学校更是他熟悉的群体。他坦言大学录取门槛对中国学生越来越高:如果学生毕业于一所UCLA不熟悉的高中,难免会处于一定劣势(所以学校的升学办公室很重要哦);如果托福成绩不到115(满分120),也会处于劣势。按照这个趋势发展,想必过不了几年,托福就应该被取消,因为满大街都是满分的。
众所周知,美国本科录取,尤其是名校,往往比其他欧美国家的流程复杂:分数是基础,好比人体骨肉;课外活动是生命力,如流淌全身的血液;而极具个性化的文书则是灵魂,赋予美感和灵性。
因此,申请美本的学子大致可以分三个梯队:一位身体健康的学子争取排名前100大学问题不大;一位拥有强大生命力的学子可以在美国前50大学的擂台上争霸;而具有美感和灵性的个体,才有机会敲开顶级学府的大门。
今天文章的关注点就是敲开顶级学府的申请文书。
文书是极具个性化的,它的个性化也是双向的。文书既是每一位申请者向大学展现自己个性的媒介,也是一所大学向申请者传达自己独特文化的渠道。
关于文书如何书写,网络可以为读者提供大量的“HOW”。该篇文章将从另外一个视角,带有一定新鲜感,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个性化”。
打开一个话题,我喜欢采用课堂教学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由提问展开讨论:
“既然学生的故事千人千面,那么各大名校乃各路神仙,具有自己的习性。面对同一篇文书,大学之间的内在偏好是否也有所不同?”
答案是肯定的。两所顶级大学好比两位顶级美食家。作为美食职业人士,他们的共性是对美食的色香味的苛刻要求;而顶级大学对学生的分数和课外活动也是要求苛刻;
与此同时,两位美食家自身的偏好肯定存在差异,因此对饮食的“美”的定义也有所区别,就好比两所大学对“好学生”有着自己的见解。
那么名校之间对学生的素质要求到底存在哪些内在偏好呢?
一家位于加州的美国科技公司通过大数据,梳理了上万篇顶级大学本科录取文书,深度对比各大名校的偏好。其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对比是斯坦福和哈佛大学之间的差异。为什么对比这两家?因为斯坦福一直都是哈佛的最大劲敌。
每年被哈佛录取的2000多名学生,大概有20%会婉拒哈佛,其中很大比例选择了斯坦福。这家科技公司通过分析500多篇斯坦福大学以及近400篇哈佛大学成功录取文书,发现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说实话,这些微妙但重要的差异可能连招生官本人也不一定意识到。
那么到底哈佛、斯坦福、以及其他顶级名校有着什么样的“偏见”呢?
哈佛更喜欢从逆境中读人生
哈佛文书中的反面言语要比斯坦福的频率高。比如说“癌症”,“艰难”,“困境”出现在哈佛文书中要远超过斯坦福。相对比之下,斯坦福的文书中更频繁的用词是“幸福”,“热情” “改善”,“进步” 等。
除了正反向的语言差异,大数据对比发现哈佛的文书里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些词汇是“经历”,“社会”,“机会” “世界”和“成功”;而斯坦福文书的高频词汇则是“研究”,“社区”,“知识”,“技能” 和“将来”。
从宏观的角度来解读数据,我们可以感受到斯坦福大学对学生的天性更感兴趣,而哈佛可能更在意学生个人成就史。
可能这样干巴巴的对比并不生动,那么让我来一次跨界,用投资人和创业者的相亲关系来做比喻:
斯坦福大学好比一名顶级投资者,更看重的是创业者个人的特点:狼性、谦卑、好学、格局;
而哈佛大学更在意创业者的过往创业史。
两位投资者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即衡量风险,判断投资价值。两者的评估方式并不相互排斥,很大程度上是重叠的,但是风格和侧重点不同。
那么其他藤校各自有什么偏好?
布朗大学倾向于义工和公共服务,但是这种话题反而在耶鲁的文书中出现频率较低。另外,普林斯顿大学录取学生也会经常描述一次从失败中学习的经历;康乃尔和宾大则对学生描述个人将来抱负和愿景更有兴趣。
八所藤校中的另外两所,达特茅斯和哥伦比亚则更为中性,从数据上未能看出他们对某些话题存在倾向性。
名校录取文书的一些共性
首先一定避免简单重复简历上已经有的内容,这将是一种严重机会浪费。
另外,回答文书避免中规中矩,平淡无奇。有风险才有回报。申请者必须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从内容上、文章的结构上、甚至文体上都可以实现突破。
我在这里举几个例子:
一位被多所名校录取的学生,个人文书围绕着他自己和对色情内容成瘾的父亲而展开。即使我们没有阅读全文,读者是不是已经对这个话题产生兴趣?这是一篇内容大胆的文章,让招生官印象深刻。但是换成你,是否敢写?是否能写好?
另外一个大胆的故事的镜头从作者的姥姥犯法入狱开始,随后母亲被迫通过非法手段获取政府救济,家庭从此陷入空前的危机故事从而达到高潮。
我们华人文化提倡家丑不能外扬,但是美国人所提倡的做法偏偏冲击了我们原有的认知,不知读者会作何感想?
我会从三个层面来看待这些“风险”行为。
在第一个层面思考,我会提醒大家,我们是否在做文书头脑风暴的时候,在潜意识层面已经受到了母文化的束缚?比如在无意识中就已经过滤了很多有趣的话题,可能你认为太私密了?或者太敏感了?中国文化鼓励折中处事方式,那么针对文书选题,我们是否让思维习惯影响了我们?
在第二个层面思考,从国家到个人,美国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她最强大的一股力量是文化输出。美国虽然是超级大国,但是她所倡导的并非都是值得追求。在追梦美国名校的同时,中国父母是不是应该与孩子讨论一下美国的哪些价值观值得接受,哪些是需要三思的?
从更深一个层面思考,我们是否也要反思自己的母文化?生活在21世纪,我们是否考虑过哪些值得保留,哪些是阻碍?留学本来就是一种生活的碰撞,美国将是一次反差最大的撞击,你是否已经准备好了?
在申请大学的同时,如果每个留学家庭都能够花时间来讨论并体会这些问题,留学的价值将超越名校录取的意义。
文末,我总结几个建议:
一篇再好的文书,最好不要同时用于申请多所大学。学校竞争越激烈意味着筛选越严格,尤其是录取率只有个位数的名校的招生官,都已经被“宠”坏了。面对极其挑剔的对象,我们要赢得芳心,必须要为她量身定制。
内容大胆的文书,就好比一本好剧本(比如《三体》),你一定要保证能够拍出一部好电影(比如《三个大傻大闯宝莱坞》),不然内容大胆反而成了负担。所以不要为了大胆而大胆。
学校的文书,尤其是补充文书,透露了学校的脾气和特点。言外之意,学生要申请的是合适的名校,而不仅仅是名校。所以先找到合适的对象是前提,再全力以赴才有意义。简单来讲,先得选择,后再努力。
用一个方程式表达:精准选择+狠心努力= 一生无憾
以上这几点也非常适用于申请顶尖美高。
最后,请不要让这篇文章的大数据分析限制了你的想象力。我相信你的故事比数据精彩。
文章部分内容参考:《Fast Company》杂志。
原文报道链接:
https://www.fastcompany.com/3049289/use-these-two-words-on-your-college-essay-to-get-into-harvard
本文作者:林杰。经历小留学生、常春藤本科和研究生,拥有多年美国寄宿高中与中国国际学校的一线工作经验。出版有《我在美国当老师》《优秀的绵羊》等。
顶思资源库
研究报告
NEW
NEW
重磅
专业发展
NEW
NEW
社群活动
人才招聘
上海:021-60496511
北京:010-53382767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