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国际教育最大的价值,是推动本土教育变革!
近日,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在由顶思举办的RAISE 2019 国际学校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全球视域下的中国教育变革》的主题演讲。在讲话中,王校长从中国教育变革之必然、国际教育与教育变革、以及清华附中的国际教育这三个方面出发,与听众分享了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教育变革的必然性,以及不同属性国际学校在中国面临的挑战。他提出,如果我们不能够通过国际教育来推动中国自身教育的变革,那么,国际教育在中国就没有很好地完成他的使命。
注:本文为王殿军校长演讲整理稿
整理| Mina
在我看来,在中国办国际教育主要有两个目标:一个目标,是让我们在中国能够见识到比较优质的国际教育是什么样子;第二个目标,是让我们有一部分孩子和家长,能够选择在身边享受这样国际高品质的教育,通过这些教育,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
作为一个公立学校的校长,我更想从国际教育中借鉴和学习一些理念。我们自己的教育,是服务于绝大多数孩子的教育。如果不能够从这些国际教育身上很好的吸收“为我所用”的做法,推动我们自身教育的变革的话,我觉得国际教育在中国就没有很好地完成他的使命。
王殿军校长在2019 RAISE大会
一、中国教育变革之必然
为何需要变革?
中国因为情况比较复杂比较大,发展极不均衡。所以在做教育改革的时候,中国的方案是非常难以设计的。变革谈何容易,得到所有人的理解与支持谈何容易。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目前整体教育的发展程度和整体水平,在全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都可以认为是教育奇迹。我们用了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这些基础教育的基本普及。大学教育也实现了大众化。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
但是,在当代世界的发展中,中国究竟为世界贡献了多少尖端科技和原创思想呢?我们拿诺贝尔奖来举例,虽然我不认为诺贝尔奖一定能够反映出当代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但它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我国获诺贝尔奖的人数,与我们国家庞大的人口数相比,还很少。
所以我们需要做出应有的变革,落实到教育的变革。我认为,这是世界、中国、以及人民的需要。
从世界的角度出发,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我们应该担负起大国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有的责任,也要做出相对应的贡献。这些贡献需要人来实现,而人又要通过学校来培养。从目前看来,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可提高的空间还很大。
从中国的角度出发,我们国家提出了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理想。要想实现这一理想,就要基于我们的人才去实现。人才从哪里来?当然从学校来。没有好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教育,我们的人才不会凭空出现。所以我们的教育必须做出必要的变革。
从人民群众的角度来看,大家对现行的教育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希望它能变得更好。可是,今天我们国际学校的增长速度、出国留学人口的增长速度所反映的情况作为公立学校的校长,我感到比较担忧。希望我们的教育,能够快点变得和世界水平接近,让我们孩子待在自己的祖国,待在父母身边,就能接受最优质的教育。
所以从这些角度来讲,我们无论从世界的、中国的、还是人民群众期望的角度,我们教育人都应该努力去改变我们今天的教育,使其变得更好。
我也相信我们的教育一定能够变得更好。但是教育是一个慢活儿,我们既要有紧迫感,但又不能够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2019 RAISE大会现场
哪些方面需要变革?
到底哪些方面需要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角度。我们的祖先,发明了一个非常好的教育理念,叫“因材施教”。
我去过很多国外的学校,“因材施教”做得非常好。孩子在学习一个学科的时候,会有很多的不同的层次,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难度和节奏去学习,孩子们也学得非常高兴。而我们的学校,每个人都用同样的进度学同样的东西。
我们教与学都是以知识为中心,而不是以能力为中心。以能力为中心要真真正正的落实在教学和评价的内容里,而不只是落实在口头上。知识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重要。
学习知识是为了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能力和方法,要启迪人的智慧和思维,而不是记住知识本身并且能够重复。这种事情机器也可以做到,而且人永远比不过它。
还有,我们的评价方式过于依赖考试分数。习总书记在教育大会上的讲话要“破五唯”:唯帽子、唯分数、唯学历等等。究竟要怎么破,这是一个问题。
除了高考、中考这些考试之外,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新的评价系统能够降低这些考试的重要性或者占比。要用更丰富的维度来评价一个学生,这样才能引导出健康的教育来。
此外,我们对于跨学科的项目式、问题式的学习方式还很陌生。近几年来我们才有了STEM的方式,有了PBL的教学方式。
我们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与国际教育相比,是否能够做到去引导学生学习,和学生一起探究、一起讨论、一起研究?是否能够做到启迪学生智慧,让学生掌握思考问题的能力?
目前我们大多数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从头讲到尾,因为我们课堂上的人数太多,想实现个性化教育、引导性学习还存在难度。
我们需要改的地方很多,但是中国有句话是“发现问题是最重要的”。当你发现问题,总有一天会把它改变,所以我对此表示乐观,但这个乐观是谨慎的。
该如何进行变革?
虽然我们的教育还不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发达的,但我们也有自己独到的地方。好多国家说起我们教育的时候也有好多地方“应该向中国学习”。但是我们希望它可以更好,所以我们还是要借鉴,要改善。
如何改?比如我们要建立过程性、综合性、生成性的教育评价体系。大家注意到07年以来美国有一些大学和中学联合推出了一个新的MTC的评价方式,我特别欣赏。但是早在十年前我就启动了一个中国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强调的和MTC完全一样。很高兴我能比他早那么5、6年。
比如我们STEM课程一定要推进。在中国许多的学校里包括清华附中在内,我们对STEM这种综合的跨学科的教育是非常重视的,主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跨学科知识的运用能力,这是创造力培养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比如我们要改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强调能力和高阶思维的培养。还有要特别建立学习发展的指导体系,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选择,要实现在综合评价基础上的录取标准。
所以,用什么方式选,可能对于中国教育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我希望我们能够借鉴世界最顶尖的大学,在选拔录取学生的时候采取综合评价,注重个性、注重多元的方式。
当然中国国情特殊,我们要走到这步还很艰难,但如果我们不开始就永远走不到。到现在,全国接近一半的省份启动了新高考改革,改革力度还不小。但若想全面覆盖,我觉得还是需要假以时日。
二、国际教育与教育变革
目前国际化教育,尤其在中国遇到了很多挑战。对于这些挑战我们还是要引起充分的重视和关注。我想讨论一下我心目当中,国际教育下一步的发展趋势,还有对国际教育发展的期望和一点建议。
教育国际化的新挑战
第一个是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对于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我们要特别关注国际化教育与本国教育之间关系的平衡相处,有一些早期的国际学校完全忽略了自己是在中国,这是非常不好的,对于本土教育,应当予以尊重,适当的引起重视。
有一些国家的外籍人员子女校,在中国仅仅把中国的汉语作为十多门外语中间的一门,可有可无,我认为这是不够明智的。既然在中国办校,拥有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就应该适当地借助本土丰富的资源,重视一下汉语的教学和中国文化的教育。
这样你会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吸取很多你没有的东西,就能够赢得更多尊重和爱戴。
第二是国际化的民办学校,实际上从严格意义上讲,国家批准的是只是民办学校。不过作为民办学校有一定的自主权,所以人们利用办学自主权把学校变成了国际化民办校。对于这种学校来讲,我觉得从举办的层面一定不要越红线。所谓的红线就是哪个学段允许你盈利,哪个学段不允许你盈利等等,这些政策都在变,学校要及时地做出调整。
我们的课程和教学一定要守住底线。因为教育与意识形态、与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密切相关。教育一定是为本国发展和兴旺做贡献的重要方面,政府必须予以关注。不要去指责政府出台各种政策,如果行业比较自律,没有人越红线,没有人突破底线,就不会有这个问题。
第三个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就是国际部。国际部目前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许多声音认为国际部在公立校内挤占了公有的资源为少部分学生服务,收取高额的学费。这件事情中国教育界一直看法不一。国际部的存在,一定要处理好公共资源的使用,尤其是办学自主权很重要。我们不能够把公共资源,外包给其他盈利性机构,这是对国际部是致命打击,也会影响到整个教育行业。
国际教育发展新趋势
至于说国际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我认为未来可能会有很多海外办学。中国有很多很有实力的投资人。他会在国内与国外都进行办学,两者遥相呼应互相配合,这是一个好的思路。但是如果你在国外办一个学校只招收中国的学生,这个意义就非常小了。
谈起创办国际学校新的合作模式,我认为过去的中外合作不是特别深入。国际教育存在的一个最大的价值或者是潜力,就是要能够推动本土教育的变革,这是我的一个期望。
2019 RAISE 大会主论坛听众
国际教育发展新期望
对于国际教育发展的新期望,就是一定要有行业的联盟,建立一些自律的规范:我们在一个群体里头,互相之间守规矩、懂规矩,有底线意识、红线意识,让政府放心,让老百姓安心。
国际教育应该做到分类办学并且能够拥有一套评估标准。因为目前国家并没有一套针对国际化办学的标准,也没有督导,这很危险。政府没有,教育行政部门没有,我们可以自己有。所以我希望类似于顶思这样的机构,能够把大家聚起来,讨论一点这种实实在在的事,我们可以自己出台一些像公约一样的东西,让政府比较放心和认可,也比较符合国家的政策和期望。
对于国际教育的师资招聘、培训和资质也要有一个统一的要求,现在这个市场我觉得用点乱,容易出问题。我希望大家能够共同培养、有序流动。
三、清华附中的国际教育
理念与特色
在我们每一所学校里面,我们特别强调中西合璧。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中国语言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校特别强调双母语。中国根基,全球视野;清华特色,国际品质-是我们所办的国际学校所提倡的理念。每一句话后面都有一系列的课程,一系列的活动来支持。
我们培养人的理念是拥有扎实的基础,思维决策能力,创新能力,领袖气质,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我们也从来不空谈,每一个素养或者能力的培养我们都有一系列的活动和课程来支撑。
实践与探索
我们现在办的学校里面,清华附中国际部是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清华附中国际学校在2015年建立,地点就在奥森公园。清华附中清澜山学校是2017年建立。当时我们的校长和校董都来到了现场。明年2020年即将开学的是清华附中稻香湖学校,地点在海淀区,也是一个双牌照、双轨制的学校。
发展与变化
我们在办国际教育的时候,许多重要的具体问题,都是在真正操作的时候才会遇到。第一是双语的问题;第二是课程体系到底怎么融合;第三是教师队伍怎么样能够和谐,如何适应文化、政策的变化;最后就是家校关系。这些问题在中国的国际学校里都是非常难处理的。
我们希望国际教育能够在促进本国教育变革上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我们的服务对象不要仅仅集中在少数要出国的孩子,更要服务于不想出国的孩子,让他们在国内也能够享受到国际化品质的教育,这是我的理想。所以在清华附中、以及我们的一体化校区,我们最大限度地实现国际化。
在我们清华附中本部,我从美国大学AP课程那里借鉴,衍变生成了我们的大学先修课程CAP;从推行STEM教育到与国外进行深度合作,包括评价系统的改变等等,这些都是在用国际化的理念来推动本国教育的改革,这是我的一个责任。
长远而言,我希望我们能够举办具有国际品质的中国学校,实现学生“不出国的留学”。
谢谢大家!
顶思资源库
研究报告
重磅
专业发展
NEW
NEW
NEW
● 美国在线教育硕士
NEW
● 教学领导力研修营
社群活动
NEW
人才招聘
上海:021-60496511
北京:010-53382767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