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与“盛产硅谷CEO”的印度人相比,我们差在哪里?

Mina 顶思 2021-11-12

受我们自古以来的儒家思想影响,纵使我们再奋不顾身,也会有“尽人事,听天命”的得患哲学。但对于这些没有后路的印度人来说,唯有孤注一掷。


文、编 | Mina


近年来,国际上越来越频于把中国与印度相提并论。印度,这个目前拥有13.6亿人口,GDP排名世界前五的国家,同中国一样,同处第三世界、同为文明古国;同样都受过殖民者欺负,又在二战后先后独立建国,且在最近这半个世纪迅速崛起。在“外人”的眼里,确实存在着不少相似之处。难免会被拿出来比较。


不过,在众多看似相近的“共同点”中,又包含着很多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部分。今天我们就来粗略地了解一下,这“亦敌亦友”的邻邦,有什么可以拿来值得借鉴的。



印度的历史我们今天不做讨论,如果有读者想要更加了解印度,推荐去读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这位印度裔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通过游记的方式,介绍了一个多维的印度。




我们都相信“教育改变命运”


看过印度电影《起跑线》的读者们想必都有所感触,剧中这对中产阶级的印度夫妇,为了让女儿能够接受到好的教育,先是花重金搬进学区房,扮演上等人想进入名校无果;之后又搬入贫民窟扮起穷人,企图获得名校贫困学生的入学配额......这种夸张但又不无现实的做法,与目前沸沸扬扬的“铂金包妈妈”们如出一辙。


不难看出,“念不到好的幼儿园就到不了好的小学,到不了好的小学就到不了好的中学,继而考不上好的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好的工作...”这种观念中印通用。而在主人公妈妈眼里,之所以全家只能过中产生活,就是因为当初自己没有接受到好的教育。


电影《起跑线》


在中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眼中,在阶级尚未完全固化(在这里我们先不表“种姓阶级”,单指印度的中产阶级)之前,教育,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突破阶级“次元壁”、改写家族命运的头号武器。


最近热议的各类世界500强的“印裔CEO”们,他们的成长史就是很好的例子。


这些印度CEO多半出生于印度普通家庭,在印度完成了本科甚至是研究生学业,才赴英美深造。他们大多也不是掌管公司的创始人,而是先后在公司担任多个职位,一步一步从底层干上来的。


为人称道的谷歌CEO-“劈柴”哥(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位谷歌及谷歌母公司Alphabet“双料”CEO 生于1972年,在印度出生长大,家里属于工薪阶层,爸爸是电气工程师,妈妈是速记员。在劈柴12岁的时候家里有了电话,小劈柴能记得拨出去的所有电话号码,这让爸爸觉得儿子很聪明,可以重点培养。于是让他和弟弟尽量在教学质量好的中小学就读,虽然这些学校还是很普通,且收费便宜。


谷歌及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CEO 

桑达尔·皮查伊


另外一个例子,则来源于最近接连被转载的“英美折叠”公众号中卫红博士身边的印度朋友:


“一次聚餐纳仁告诉我们说他的父母是矿工,所以他从小和他的兄弟姐妹在煤渣堆上爬进爬出,如果他不好好读书的话,那等着他的其实就是下煤矿当窑工。我们那个英国银行 CEO 同学,一个快 50 岁的人回去给他的一对女儿讲了我们印度同学的故事,并跟她们说你们要是再不努力,将来我们的印度同学们能把你们给活吃了!”


印度同志们的教育危机感,一定是比我们国人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我们面临同样的

“激烈职场竞争”与“人才外流”


这两点,印度既有与我们国家现状非常相近的情况,但具体看时,又存在着些许不同。


职场竞争激烈自不必多说,作为有望在未来短时间之内赶超中国的第二人口大国,我们应该可以预见印度的职场竞争有多么的激烈。但是,在没有见到数据和实例之前,我们的想象还是“太过保守”。


《华盛顿邮报》在去年曾经报道过一则新闻:“印度铁路招聘6.3万个岗位,共有1900万人申请”。


“不明觉厉”。


图源:华盛顿邮报


报道中采访了一位年轻人,他为了参加铁路招聘考试,前一天在火车站用床单打地铺过了一夜,因为第二天一大早就要乘坐公共汽车去到考试中心。衣衫单薄的他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等着开考的鸣笛。“其实这份工作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吸引力,但是我就是纯粹需要一份工作。”


“一毕业就失业”的问题,在印度表现得更加明显。数据显示,到2021年,印度15-34岁之间的年轻人口数字将达到4.8亿。这些人受教育程度更高,确实会为印度带来一波人力红利。但遗憾的是,印度近期的就业趋势并不令人鼓舞:据Azim Premji大学对政府数据的分析显示,年轻人以及具有高学历的年轻人失业率不断上升,毕业生失业率已于4.1%跃升至8.4%。


报道中的主人公还只是求职印度本地的工作,而那些致力于进入外企工作的青年人呢?竞争就更加激烈了。


笔者曾经就职于一家金融领域的知名跨国集团,犹记得印度HR同本国HR就人才招聘上面临的巨大差异:在我国,求职者普遍表现被动,我们的HR需要通过各种人才渠道主动联系候选人,人才主动投递简历的占比不大;而印度的HR每天光是处理公司招聘后台主动投递上来的候选人简历,就已应接不暇。


与我国目前外企势衰的现状相比,印度的跨国企业,每天的简历都像雪片一样在空中到处乱飞。“找不到”和“送上门”,两国人才市场供需悬殊。


而这又不得不提到另一个现实:人才外流。这之中最严峻的,就是留学人才的外流。


据Opendoors 2019年关于留美国际学生的数量统计,印度留学生数量仅次于中国,位居世界第二。


图源:Opendoors 2019 Fast facts


由王辉耀、苗绿著写的《人才战争 2.0》中提到,印度理工学院毕业生高达80%流向国外,被美国《商业周刊》称为“印度生产的最畅销出口产品”。印度媒体则把留学人才流失比喻成“奶牛现象”——牛的嘴巴在印度,吃的是印度的草,最终挤奶的是外国人。当然,美国人并不会为这些“牛奶”付费,这些印度裔企业家、科学家、工程师为美国贡献的知识专利还会被高价卖回印度。



相关研究显示,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印度人才外流情势严峻:50~80年代,印度大专院校和技术学校培养的科技人才供给大于需求,人才走出国门寻找工作机会;1966~1986年, 21094名工程师移民至美国,印度蒙受的经济损失粗略估计达100亿~200亿美元。20世纪80~90年代初,每年流失专业人才5500~6500人,其中90%的远赴美国;20世纪90年代初,印度外流的高级精英达30余万人,其中4000名著名专家早已永久性移居英美。


流向美国的印度人大部分是科学家、工程师。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比较教育学家罗伯特·阿诺夫(Robert Amove)认为,“(印度是)一个向西方输送高级人才的净出口国。”同期,印度国内发展也极缺人才。印度全国软件及服务公司协会的调查报告显示,2008年印度IT产业需要380万名软硬件工程师,按照当时的人才流失速度,未来十年内IT业人才缺口将达到100万。


图片来自网络


看到这里,大家会不会在想:这跟目前中国的情况一样啊。


其实,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的。


印度:打破阶级,冲向世界

决心强烈


中国人的“向上走”与印度想要“向上走”的人们相比,我们的那份努力虽然也很坚韧,自强不息。但打破阶级固化的根本原因,还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这就不得不提上文没有解释的“种姓制度”了。


印度人的等级观的渊源是种姓制。根据完成于3000多年前《吠陀经》将人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各种姓之间不能通婚,身份、职业世袭,还有不可接触的贱民——旃陀罗。种姓制的最大特点是世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配偶、职业和居住区等等,一生下来就被铆定。它不像佛教,这辈子做点好事,下辈子还有可能就成为人上人。种姓制是变不了的,永世不变。


-----摘自澎湃研究所 《印度纪行》

系列,作者丁刚


虽说种姓制于1947年随印度独立被正式废除,但在实际社会生活中,种姓制仍有顽强的生命力。这就代表等级观念既在印度根深蒂固,但同时也为非底层人民提供了冲破等级观念的强大动力。


在美国的很多印度学生,之所以选择留在美国,不光是因为收入较高,或为下一代考虑;而是担心一旦回去,又会重新落入无法摆脱的等级社会圈子中。“在美国可以互称同事的两人,回印度之后,可能一方要为另一方舔(吻)脚。”这种话虽会引起不适,但一定层面反映了等级观念依旧森严的印度现状。“如果我是印度人,我也绝不回去。”


急切要打破等级差,强烈要为自己证明。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眼中那些印度精英全都“野心勃勃”:本来就优越的印度精英需要保持自己已有的身份,而挣脱原先等级束缚的“新精英”们,则迫切要巩固他们得来不易的成功。


所以他们会珍惜一切机会,用尽一切办法,包括手段,实现自己的抱负。


野心:“巧舌如簧”搭配“投机取巧”


这两个词乍一看是贬义,但笔者绝无此意。


都说世界知名企业的高管职位快要被印度人占领了,这话不假。《财富》500强里,印度裔人才领导的公司占到了33.2%;硅谷三大IT公司,除了苹果,谷歌和微软的掌门人都是印度人。有人说我们还有一个沈向洋呢--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可以说是华人在美国科技巨头里居管理榜首的人才了。不过很遗憾,他即将在2020年初正式离职了。


为什么他们盛产CEO?为什么人家就能在西方世界混得风生水起?为什么?这是为什么?


答案就在前面那两个“贬义词”里。


不少现实中与印度小哥哥小姐姐共过事的华夏儿女们都会有种感觉:印度人词汇量那叫一个大,开个会可以滔滔不绝不重样,辞藻华丽难理解不说,脑洞和语法确实有时让人摸不着头脑,外加上那令人销魂的口音,任何一个会都可以随时变成TA的“个人solo秀”。


你笑话人家脸皮厚,对与不对的都在那瞎说,你笑人家天天光在那耍嘴皮子,不干正事。嘿,对不起,年末的promotion letter (晋升通知)中你就发现,人家两年之内连跳两级。


图片来自网络


就问你服不服?反正我是服气的。


作为公司的领导,没有人天天盯着你干活,没有人写小本本提醒自己这人天天996。不管哪里的领导,都喜欢工作过程中的透明和主动。这时候,印度的小伙伴们就会“伺机行动”:领导时不时会收到印度小哥激情洋溢的汇报信,也会在楼下买咖啡的时候“恰巧”偶遇与自己寒暄,顺便说说自己的职业想法。存在感刷一刷:即使我有一些不完美,但我态度好啊,我心心念念都是公司。


而你呢,一边怨妇一样地“鄙视”这种“嘴脸”,一边想着唯有用刻苦加班感召老板给你升职加薪。


以上虽然是笑谈,但这就是人家印度人真真正正比你强的优点。 


就像某一个印度同事同TA的中国小伙伴们说的一样:“只要我还在这个公司一天,我就特别在乎这里的每一个机会。而且一定要让每个人知道我特别在乎。”


行文至此,笔者内心竟有一丝感动......


“如果选领导人,大公司的员工们一定是首选印度裔同事,而且公认印度裔的领导更亲切更关心同事。”


图片来自网络


此外,印度人还爱念MBA。


印度虽然经济落后,但培养管理型人才,比中国起步早了近30年。以印度管理学院IIM为代表,IIM作为印度管理人才的摇篮,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和麻省理工学院sloan管理学院合作成立了IIM加尔各答分校,60年代又与哈佛商学院联合创立了IIM阿默达巴德分校,IIM现今在国际上的地位,让所有中国的商学院都望尘莫及。


就像劈柴在 2017 年回印度理工的母校时,提醒学弟学妹说的话一样,“在真实世界里,全面发展、广泛尝试和干预冒险很重要。学习很重要,但是并不是我们以为的那么重要。”


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Amartya Sen在其著作《争论不休的印度》中所讨论的那样,印度文化中鼓励辩论和争论,这正与以美国文化为主流的西方世界鼓励自信交流异曲同工;外加上人家不拘泥于学习,明白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在人才竞争上自然存在优势:“即使东亚人与南亚人和白人一样,对领导机会同样感兴趣并也有能力胜任,不过他们可能不太适合在美国担任领导职务。”


This is it.


结语


感慨的同时,思考一下,同印度相比,我们还是拥有着太多的优势。与印度精英群体重视教育不同的是,印度还存在着基数庞大的低教育群体,被固化了的社会等级,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


丁刚曾经在另一篇“印度纪行”中写道:“教育的普及是任何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当然也是制约很多发展中国家无法进入现代化的关键。从我行走50多个国家的经历看,有两个因素值得一提,一是在一个民族的价值观中,教育究竟占有多大的分量;二是通过努力学习从低层上升的通道是否畅通。”


不是所有民族的血液里都有重视教育的基因。很多发展中国家难以实现向发达的转型,就是因为历史传统形成的民族文化中缺少教育动力。由于长期受制于固化的社会结构,缺乏上升的通道,大大削弱了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动能。


图源:澎湃新闻


这样一比,自古就有因教育而“孟母三迁”的我们,很幸运。


纵然许多人都在声讨着我国目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公,上升通道也日渐狭窄,但与印度相比,教育为本,一直是我们不变的根基。


笔者并不是在这里摆什么政治正确,而是单纯地感慨,我们应该意识到,自己能够做到的还有很多。我们应该学习印度人的沟通力和善谈,学习他们的“目标感”,学习他们的高情商,用了解代替偏见。


最后,用一段丁刚《印度纪行--学霸精英,宁有种乎?》的描写作为本文的结尾:




“印度之行后,我去了江西婺源。在当地博物馆的历史陈列室里,我看到这样一组数据:宋代以来的千年间,婺源考中进士的有500余人,举人1100余人,有2600多人出任仕宦,其中七品以上官员达1100多,还有一大批学者、名医和多个领域中的专家,留下了3100多部著作。婺源不是一个个例,在很多中国乡村,都有相同的记录。“学而优则仕”体现的绝不仅仅是要争取当官,而是通过个人奋斗可以通往社会上层的一种追求。中国传统的科举制度为此提供了可能。


在婺源,当那些状元第、状元桥、进士村……的路牌出现在眼前时,我想到的是印度的教育。这是历史的对比,更是现实的对比。当印度将中国视为其主要竞争对手而发誓要赶超时,当西方学者总是在用龟兔赛跑的寓言来比喻中印崛起,并断言印度将会像乌龟一样取得最后胜利时,他们的眼光一定没有伸展到像婺源这样的中国乡村,从过去几千年来形成的家庭观、教育观来理解亚洲两个大国的不同发展速度。”



*在此真诚感谢澎湃新闻丁刚老师的“印度纪行”系列带给笔者的诸多启发。


往期精选

近40%的A  Level预估成绩被降分,英国学生抗议游行,中国学生何处申诉?


家境一般如何出国留学:过来人跟大家谈谈


后疫情时代,“教书匠”将被淘汰


中国为什么不能办出哈佛、耶鲁、斯坦福?


从世界上最自由的学校走出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顶思资源库

研究报告

2019中国国际学校图谱


● 国际学校薪酬与教师发展报告


● 国际学校服务商名录


专业发展

升学指导高阶证书培训


iPGCE国际教师资格证课程


社群活动

2020第三届RAISE大会


人才招聘

顶思人才-国际学校精准猎聘服务


顶思国际教育行业联合校招


会员服务

SMILE学校会员计划


思选服务商会员计划




上海:021-60496511

北京:010-53382767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