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教师胜任力难评估?专业发展受限?中国教育学会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两大学术团体提出新标准!
随着中国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我国对国际化人才的素养和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设一支厚植中华文化、完备专业教育能力的双语教师队伍也日益变得迫在眉睫起来。如何衡量一名双语教师的胜任力?如何帮助其实现专业发展?
近期,由中国教育学会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联合发布的面向双语教师的系列标准《国际教育双语教师教育教学专业能力标准》(以下简称“能力标准”)、《国际教育双语教师教育教学专业能力评价标准》(以下简称“评价标准”)(详情见文末),为教师提供了倡议型和应用型的标准(包括发布国际教育双语教师胜任力模型、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评价指标体系等),适用人群广泛,同时在评价层面细化到了上百个维度,以求实现精准和可量化。
文 、编 | Kate
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全球胜任力”纳入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后,“教师胜任力”也随之成为教育界人士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
在RAISE2020亚洲国际学校大会的开幕式主论坛上,中国教育学会国际课程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王莉女士的主题分享,对《能力标准》和《评价标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同时对系列标准和相关培训与考试项目如何助力教师专业发展作了详细说明。
*以下文字整理自王莉女士的会议发言,采用第一人称叙述。
大家好,很高兴受邀分享“国际教育双语教师系列标准及相关培训与考试项目,助力教师专业成长”这个主题。
近期,中国教育学会和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两大学术团体,将联合发布《国际教育双语教师教育教学专业能力标准》和《国际教育双语教师教育教学专业能力评价标准》。这就是我今天要谈的双语教师系列标准。
此次颁布的能力和评价标准具有以下四大特点。第一,首次提出了国际教育双语教师胜任力模型。第二,首次提出双语教育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第三,尤为强调教师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的文化自信,以及向学生传递这种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第四,这两个标准正在同步申请成为全国团体标准,将日益凝聚行业共识。
这两项标准是充分立足中国国情、借鉴国际优秀经验的标准。
下面,我将从标准的开发背景、内容、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和相关项目实施几个方面,为大家做一个简短分享。
01
标准的开发背景
首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扩大教育开放,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理念;提出要培养通晓国际准则、具有国际眼光和开阔视野,能参与到国际竞争中的人才,就必须提高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需要。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国际化发展与价值观的使命,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素养、国际素养和师德素养。因此,双语教师队伍的建设十分有必要。
其次,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完善教育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也提出研制双语教师任职资格的评价标准。此外,中国教育学会、国际交流协会等教育部直属社团在标准制定方面,也充分发挥了智库作用。
再者,随着国际教育机构数量的日益增加,双语教育的迅速发展,部分双语教师的水平跟不上发展的要求。国内急需一个统一的国际教育双语教师标准,以之作为培训与考核的标准。
更为重要的是,传统公立体制的教师,拥有教师资格证、专业标准等考核标准,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双语教师同样离不开一个科学、规范的指导框架,特别是适应中国国情的本土发展框架,帮助他们实现专业成长。这也是我们制定这个标准最根本的目标。
为保证标准的科学性、指导性,我们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专家作为执笔团队,并广泛征求了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相关领域专家的指导意见。期间,我们召开了数次课题研讨会,邀请了众多一线双语教师献计献策,通过近两年的研发,才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标准。
02
标准的定位和适用群体
我们对两项标准的基本定位是:
一、能力标准。标准的核心是双语教师的胜任力模型。这是一项资格准入的倡议型标准。
二、评价标准。这项标准属于应用型标准,是制定培训大纲和开展培训的指导依据。
这两项标准适用人群比较广泛,可以是民办国际学校的教师,公立学校国际部的教师,也可以是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教师,国际教育课程培训机构的教师。由于这是属于双语教师核心素养的标准,因此并不限定教授的课程和学段。我们认为,参加标准相关培训和考试的老师,首先应该具备教师资格,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知识,可以是教龄较短的新老师,也可以是教龄较长、但希望通过标准和培训系统学习双语教学方法的教师。
03
标准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接下来,我再重点谈谈两个标准的设计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双语教师的胜任力模型包括三级指标。一级指标4个,分别为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实践;二级指标11个,分别为由专业理念延伸而来的专业信念、专业伦理、逻辑理解、植根中华文化;由专业知识延伸出的双语教育知识、学业规划指示等;由专业能力延伸而来的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等;专业实践所包含的教学观摩与专业实践。三级指标多达25个,细化到课中融合能力、教学实践反思维度等。这个胜任力模型系统完整地勾画了双语教师专业能力的画像。
与专业能力完全对应的评价标准,更是细化到了超过100个维度,力求精准、可量化,凸显对双语教师职业道德、文化自信、系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考核,促进其专业水平的提升。
两个标准如何应用于培训和考试?
我们以学术引领为根本,开发考试和培训,真正帮助教师专业成长落地。此外,我们还成立了独立的考试委员会和培训委员会,做到教考分离。
国际教育双语教师专业能力考试主要分为四个模块: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实践,可以分别进行考核。前三个模块采用机考形式;实践模块将结合培训过程,由两大委员会对过程中形成的教案、教学设计和教学视频进行评审。我们计划于明年初正式推行此项考试,并初步决定每年安排四次考试。
在考核层面,我们主要通过了解、理解、掌握、运用四个梯度,督促老师应知应会。考核方式比较灵活,可以是单模块,也可以是多个模块同时进行。教师通过单模块考核,将获得单模块合格证书;如果通过四个模块考核,将收到国际教育双语教师专业能力考核合格证或优秀证书。此外,委员会还会发放给考生的评价报告,帮助考生有效了解和调整。
双语教师专业能力培训也对应四个模块。教师在专业实践模块培训过程中积累的教学资料可作为考试评审材料。培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前期以线下为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训周期相对灵活,完成培训后将得到中国教育协会颁发的培训学时证书。
此类培训充分发挥了学术团体优势,打破壁垒,为民办双语教学机构、公立学校国际部、特色外语学校等不同类型的机构和老师搭建了联合教研、大教研的平台,真正帮助教师实现了纵深发展。培训工作组主要负责培训大纲和课程的制定,在具体实施环节则依托顶思等多家专业培训团队操盘。
考虑到考试对教师培训项目的价值,我们希望能从国家层面,帮助教师自觉树立和传递中华文化自信,系统掌握双语教师的教育知识与技能,不断促进自我专业发展,完成自觉研修和自我评价。同时,我们也希望能为机构提供双语教师队伍建设、培养评价和教师管理的基本依据,帮助在校教师尽快推进中外课程融合,实现教学深度反思,提升职业道德和责任感。无论是我们的目标,还是培训考试,都具备开放性和桥梁性,侧重打造双语教师的核心素养,以帮助他们完成由一名普通教师向双语教师的顺利过渡。
http://www.cse.edu.cn/index/detail.html?category=118&id=2946
http://www.cse.edu.cn/index/detail.html?category=118&id=2950
往期精选
提问:这个时代做教育,避开市场红海,你的赢面有多大?
国际教育 ≠ 出国留学,一位哲学博士走出公办拥抱民办的治校思考
纪录片《生命·成长》:这代父母,其实是不合格的
一所学校一座城,UWC与常熟如何互相借力飞速发展
教育危机,失去的美国梦
顶思资源库
研究报告
专业发展
社群活动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上海:021-60496511
北京:010-53382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