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性强,难量化,“人文社科”申请如何闯关名校?
人文社科类专业,多被人们视为“文科生的选择”,“理科生的备选”。与当下STEM专业火爆的受欢迎程度不同,人们普遍认为人文社科专业人才并不抢手。但与此同时,人文社科专业又具有极大包容性,未来应用领域非常广阔。
同样的,与STEM相关专业可量化的评价标准不同,人文社科类申请很难通过量化指标去呈现优势。学生的申请描述,招生官的评判标准也多为主观。这就使得这个专业的录取变成了一门“玄学”:有时候,各方面表现平平的学生“人品爆发”闯进名校,而老师们眼中的佼佼者却与梦校“失之交臂”。
那么,这门“玄学”究竟怎么破?
文、编 | Mina
在3月27-28日顶思举办的第六届2021ISCS升学指导峰会上,来自北京市十一学校的升学指导顾问华夏老师在“升学指导案例分析”主题的工作坊中,基于人文社科类专业的申请问题作了详细解读。
华夏老师从分析人文社科的申请特点出发,提供了申请策略的小贴士。同时,针对申请过程中容易遇到的迷惑进行了现场讨论,为大家指点迷津。
“升学指导案例分析”主题工作坊
人文社科难量化,
不同学生申请各有门道
人文社科,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其关注的重心、研究对象主要是人的精神、文化、价值观念等问题,研究对象、研究者具有强烈的主体性、个体性、多变性和丰富性。从专业上说,这是一类比较难以量化,且评判标准主观意识比较强的学科。
那么,什么样的学生会去申请人文社科?什么样的学生适合申请人文学科?华夏老师做了梳理,借用了霍兰德理论中的概念,大体分为三类:
1. High-flat:文理兼备,学术指标优秀且平均。
2. Low-flat:理科不擅长,文科不突出,选择人文社科类方向用的是“排除法”——别的都学不了。
3. Well-differentiated:文科优势突出,其他科目表现正常或偏弱,但学生本身对人文社科有着浓厚的兴趣,日常选修课程中可以明显看出学科倾向。
第三种学生自不用说,难题在于1和2。
对于第一类学生,华夏老师指出,这类学生固然十分优秀,但绝对优势还有待挖掘。成绩之外,升学指导老师要善于发现“学霸”内心真正的热爱和特性,帮助学生梳理自己的绝对优势。
首先,升学指导老师需要花时间长期观察、了解自己的学生,并善于发掘学生们的“过人之处”。
华夏老师举例,她在与一位爱好天文学的理科“学霸”长期沟通交流中发现,这位文理兼修的学生经常用独特的哲学视角去探寻物理命题。而这一“反差”可以让这名学生从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如果把这一特性呈现在招生官的面前,申请者的形象会立即变得生动、立体,令人印象深刻。
那么,如何将这一“特别之处”完美地展现出来呢?
华夏老师说,申请的一大重要策略,就是找到一条学生特点的主线,学生的文书与教师的推荐信如果能做到某些方面的相互呼应,那么呈现出的学生形象就会更加立体动人。
她提到,在辅导学生之前,老师需要扪心自问:你真的了解这名学生吗?在标化成绩与学术表现之外,TA的兴趣爱好是什么?TA是一个什么样的人?TA与周围人的关系怎样?TA是否拥有某一领域的天赋与热情?这些问题只有不流于表面,真正走到学生内心深处,才能挖掘出来。
华夏老师在工作坊讲解
在对学生有了清晰、立体的“认识”之后,老师就可以挖掘学生表象之下的那层逻辑,在材料准备方面也要全方位围绕这一层逻辑来展开,并且要做到中心指向明确。
以上提到的哲学思维理科“学霸”,“哲学思维”即为TA的独特优势——其总是带着哲学思维去探究理科领域,这听起来非常吸引人,留给所申院校的印象自然更为深刻。因为对这位学生足够了解,升学指导老师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情感,以至于在推荐信中,甚至“无意识”的在行文风格上与申请人的表达方式产生了“共鸣”,申请材料完整而立体。申请的结果自然令人满意。
而对于那些“表现平平”且难有亮点的学生,难道就只能凭借运气了吗?
对于这样的学生,升学指导老师更要擅于发掘学生学科成绩以外的亮点。依照上文“学霸”学生申请时老师们的“扪心自问”,同样可以得出属于该学生的专属方案。
此外,对于大多数普通学生来说,申请时学会利用政策,运用一些申请策略,也非常必要。
华夏老师举例,如test-optional政策,对于标化考试不占优势的学生是一大利好。如果学生的语言能力出色,性格开朗,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面试环节就是获得梦想offer的助推器。这对于申请人文社科的学生来说,是一个能够让自身素养从“难量化”转变为“可视化”的关键因素。
华夏老师还指出,对于面试,形式并不需要太过花哨,内容打动人才最重要。
人文社科类申请
有时是门“玄学”,师生要摆正心态
除用生动的例子剖析了几类学生的申请策略外,华夏老师还列出了学生、教师、学校三方在申请过程中的角色分配:
学生作为申请人,要对自己时刻保持觉察,要正视自己的真正兴趣,不要轻易放弃。很多事实表明,凡事只要坚持,总会有开花结果的时刻。
作为升学指导老师,需要帮助学生冷静分析,理性选择专业。并根据真实情况判断、搭建其升学路径。
学校作为“资源”的提供方,要致力于让学生的每一份热爱有舞台可表达,要为每一份热爱搭建平台与养成机制。
对此,华夏老师总结:一份理想的申请文书中,申请目标应清晰且富有逻辑,材料不仅能够反映出一名学生“有热忱”(坚持不懈的执着精神)、“有热血”(为人正直,心地善良),如果还能做到打动人心,就已经近乎完美了。
不过,她也提醒学生,区别于理工科申请时GPA、研究数据可以清晰反映个人学科素养,对于申请结果的预测也多半可以做到“心中有数”,而人文学科的申请材料及评判标准“非可量化”的成分居多,学生申请过程、招生官判断过程“主观性”因素大,这就导致申请结果往往会有“意想之外”的状况发生:有时候,看似“平凡无奇”的学生“人品爆发”闯进名校,而众人眼中的优秀学生则匪夷所思地与自己的梦校“失之交臂”,令人惋惜。
在本次工作坊上,华夏老师通过与在座嘉宾的互动呈现了上述的“意料之外”:大家对两名成绩同样优秀、年龄相仿的学生的申请材料做了分析讨论,也对两名学生的申请结果做了推测。结果,“众望所归”的学生落选,“不被看好”的学生笑到了最后。
华夏老师在工作坊讲解
华夏老师通过这样一个互动场景告诉大家:有些时候,申请和录取并不能真正判断一个学生的优秀与否,而作为升学指导老师,则更要摆正心态,及时肯定学生的成就,帮助消解焦虑。
放榜季时,学生和老师往往会不由自主地陷入一个误区:如果学生们没有得到梦校的录取,拿再多其他的offer好像也没有意义。其实,这样的认知大可不必。
人生总有挫折,升学路上总有磕绊。
对于学生,当遇到百思不得其解的拒信时,不要太过纠结,而升学老师们也要注意避免学生因为拒信而遭受意志打击。“申请的结果并不能定义我们的学生,每一张offer都是值得被庆祝的。”华夏老师如是说。
作为升学指导老师,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真心挖掘学生内心的热爱,并舍得花费时间、精力与学生进行长时间的接触与交流,在申请上与学生产生共鸣。当招生官从学生的文书、自荐信、老师的推荐信中感受到这份“共鸣”,对学生就会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也会更加客观地作出评判。
不过,升学指导老师要想全方位了解自己的学生,必须有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这就需要学校在人员配置、人员管理上下功夫,合理配置相关资源。
与其说人文社科申请是一门玄学,不如说通往升学成功的路上,知己知彼,运筹帷幄,方能战无不胜。
往期精选
被“十四五”点名27次,未来再增42所国际学校,全国“一哥”广东有多猛?
20场主题工作坊干货速览,探索“Z世代留学生”升学规划新路径
ISCS2021升学指导峰会北京开幕!共同构建升学指导交流学习平台
五年过去了,从理想走进现实的一土学校还好吗?
专访杨东平:我们不要培养“二流机器人”
顶思资源库
研究报告
● 2020 中国国际学校图谱
●2020 国际学校薪酬人才趋势报告
专业发展
社群活动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上海:021-60496511
北京:010-53382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