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留学,如何度过史上最难申请季?
“Z世代”是美国及欧洲的流行用语,是指1995-2005年出生的一代人,又称互联网世代,是受到互联网、智能通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影响的一代人,也可以理解为现在我们所说的“95后”。
当前,我们的老师面对的就是“Z世代”的孩子。“Z世代”的孩子对留学有什么需求?如何面对留学政策的变化?
在3月27-28日,由顶思和唯寻国际教育联合主办、北京王府学校协办的第六届ISCS2021升学指导峰会上,IACAC政策与外联委员会委员邓宁女士以《Z世代留学,拨开迷雾觅新途》为题发表演讲,对此话题进行了详细而独到的解读。
整 | Chris
编 | 玉关虎竹
▲邓宁女士发表演讲
01
千岩万转路不定
——如何度过史上最难申请季?
全球疫情仍在持续,面对2021年这个史上最难的申请季,出国留学有哪些困难、挑战以及变化?
进入升学指导领域十余年的邓宁女士认为,疫情对我们而言不仅是一种挑战,更像一次机遇,当我们的工作方式从线下转到线上的时候,便给予了我们更多时间去沉淀,去思考。在这个申请季,许多大学录取结果公布时,我们看到面临的困难因素有很多。因为疫情,因为中美关系变化等,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申请人数的激增,也看到了录取选拔标准所发生的变化。
在邓宁看来,今年的申请季中,最突出的特点是评价标准的改变。回顾2010年前后,就有很多大学在探讨Test-optional的政策,比如维克森林大学、罗切斯特大学等,开始不以标化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而去看学生更加全面的申请背景(PROFILE)。
今年由于疫情,美国大学基本上采取了Test-optional的政策,特别是加州大学申请系统更是以Test blind的方式来录取学生。这样的变革,对学生的素质考量、学业准备提出了怎样的要求?作为升学指导老师,辅导学生、给学生提供生涯规划的时候,什么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此外,在没有SAT的前提下,大学如何看待高中的学习成绩。一种普遍观点认为:在今年的升学和申请过程中,更注重对学校成绩单的考量,重视学生校内学习的表现。由此,对国际教育、课程改革、课程融合以及课程实施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升学这个环节,邓宁认为升学指导老师能否很好地把所有的教育元素和教育践行的内容反映出来,并体现在学生的申请材料中,成为升学指导的重要决定因素。
“申请材料代表着本土化国际教育的声音,你的声音是否足够坚定,是否足够有力,是否足够让美国的大学和世界各地的大学确信中国的国际教育在崛起,我们的教育质量在提升,我们的学生水平在不断地提高。”
此外,在申请过程中也会出现许多不可控因素。比如:可以看到大学在录取学生的过程中,更多考量被录取学生的安全性,这种安全性不论是衡量课程评估标准,还是衡量学生家庭背景与综合实力,以及财务支付能力,面对数目众多的竞争者,谁能够提供一份更加简洁、高效、安全的申请,也许在这个风云变幻的申请季就能够脱颖而出。同时专业选择上,新型跨学科专业和传统优势学科是竞争与矛盾共生的关系。
中国学生在传统基础学科中具有很大优势,比如数学、物理等,特别是以牛剑为代表的大学在今年录取的将近80%学生都是以理科为基础, 美国名校录取则有很多学文科以及艺术等其他多元化学科的学生取得了非常好的录取结果。
“我们不禁思考,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学生到底能够为美国大学贡献什么?能够为多元化的校园带来何种不同的知识技能、价值观以及文化观?这些都成为各个大学思考和衡量中国留学生的十分重要的条件。”邓宁说。
邓宁研究发现,在今年大学录取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呈现出非常好的学术成绩,同时还需要学生的活动文书以及推荐信等,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大学更希望看到的是“完整的人”。
作为升学指导导师,如何解读学校,如何解读学生的精神需求,如何解读学生的成长过程,如何来解读他们由此而构建的灵魂,都将成为强有力的砝码。
02
约君切勿负初心,天上人间均一是
——多国联申是对全球化留学的促进
邓宁发现,今年的多国联申是升学指导工作的另一个特点。“无论我们的学生申请美国、澳洲、加拿大、英国,还是香港以及亚太其他各个地区的学校,从个人的层面讲,学生和家长是为了规避一些不可确定的风险因素,以便能够找到一个更加安全的大学就读。
从国际化的视角来看,无论这些学生去哪个国家留学,都符合我们国家对于国际教育的培养方式,我们希望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留学生是多元化的,真正的国际化并不仅是了解发达国家的教育,而是应该走向非洲、欧洲和其他地区,真正具有全球视野。邓宁认为,多国联申也是对我们国际化、全球化留学发展趋势的促进。
“无论是学生的专业兴趣、国别兴趣以及录取标准审核等,留学在Z世代都呈现出因素更加多元化和走向更加特色化。”邓宁分析。
面临这样一个变迁的时代,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时代所面临的问题?作为升学指导老师,培养学生留学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是把他们送进哈耶普斯麻、藤校等这些名校吗?这是各个学校奋斗的标准吗?
对此,邓宁表示,在国内每年10万或者更多的留学申请者中,能够被这些名校录取的学生大概只有三五百人。把学生送入大学,这只是我们的一个初步目标,在适应国家2035国际教育发展规划过程中,更多需要的是面对全球化时代我们该担当的使命。
在Z世代,留学要解决的是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这些挑战包括生态问题、人文环境问题,培养学生作为个体面对未来的世界。“在未来20年内,80%的现有工作很可能被机器所代替,未来社会需要的是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系统思维、创新思维、自我引导能力等,以及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实践美好的初心。”邓宁说。
03
情深则万象皆深——
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生动灵魂、鲜明个体的人
在邓宁的理解中,教育本质是亘古不变的。从中国古代的大学,自天子以至庶人皆以修身为本,到苏格拉底提倡的“认识你自己”,无论教育形态如何,这个本质和初心是没有变的。
她建议,对于培养国家2025教育现代化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教育和升学指导作为其中的环节,应当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生动灵魂、鲜明个体的人。
大学在招生过程中,也提出了应对这种变化的引领性纲领。在2020年疫情申请季,很多学校取消标化,以及随后College Board表示“要取消SAT2学科考试”。当这些可视化的客观标准不再成为大学评估学生的标准之一时,学生的竞争力来自哪里?
2020年7月,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300多名美国高校招办主任发出 “我们关怀学生,应对疫情时代”的招生声明中,提到了五点主张:我们希望看到的是自我爱护、校内学业充分准备、对他人具有服务和贡献精神、对家庭具有责任感、在课外活动和暑期活动上能够充分发展的学生。这些元素除了关心学生的学术准备、兴趣活动发展之外,更突出强调了学生对自己的责任感。
04
有知人之智,助知己之名
——不仅读个好大学,还能读得好大学
对于培养什么样的学生,邓宁有着自己的见解。她认为爱家、爱国,提倡的拥有一个“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生动灵魂。那么,Z世代如何培养学生有“生动的灵魂”?
“我们希望看到的学生是具有内心丰盈的个体,是积极行动的公民。什么是内心丰盈的个体呢?内心丰盈的个体应该是对自我的行为、认知、态度等具有清晰的、自觉的观察度,并且能够坦诚且不带批评地面对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能够将所有挫折及其他经历当作成长的养料,拥有面对一切未知的自我效能,既可以持续且深入地构建稳定的自我意识,也能够开放地对待每一个当下。”邓宁说。
在这种条件下,学生应当具备万物一体的系统观,拥有对其他个体及生命强大的同理心,深刻理解人类文明的演变过程及当下面临的挑战,并且在面对挑战的时候能够找到有效的切入点,能够基于自己强大的组织能力,推动不同背景的集体通力合作,解决问题,共同发展。同时,为去海外就读大学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仅要读个好大学,还要读得好大学。
05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全人的指导”赋能全人教育
在升学指导职能方面,邓宁强调:升学指导作为教育功能的一部分,要突破仅仅从申请进入名牌大学来帮助学生的界限,回归到培养目标的本质,如何帮助学生在高中三年或四年的固定时间内,在空间维度上合理规划、赋能学生,探索自我潜能,充分实现优势最大化的发展。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完成各种各样的自我认知。“自我认知不仅是一种技术性和工具上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创造能够在不同场景下发掘自己的潜能,进行自我提升的环境。”
在中国,面对这样的历史责任和未来十年的教育格局,也对我们升学指导发展提出了新的命题。
升学指导作为一个行业,在中国发展的历史短短不过十年,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够欣喜地看到各个学校已经开始把它作为功能的一部分,而且驻校的升学指导老师团队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壮大。
过去,我们是把很多工作重心放在如何帮助学生完成升学的过程,提供各种各样的技术支持,但为了面对未来的挑战,我们需要把升学指导从过程性地完成,变为全人的指导,只有我们能够提供全人的指导,才能够赋能学生实践全人的教育。
什么是全人的教育?邓宁认为,于教育而言,所学知识过几年可能就忘记了,但是能力永远是学生的素养,是可以迁移、通用的。基于素养的迁移和可通用性,我们在升学指导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我们要帮助学生发展成为具有热情、潜力和能力等全面发展的人,养成良好的、严谨的学术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文化认同感和包容心,具有全球视野。我们要激励学生自立,激励学生自我发展和思考,让他们能够表现出自己的真实性,能够定义自己在社区中的角色和相对关系。”
邓宁进一步说,在全人培养过程中,老师的立足点不再是学生的一封封大学录取通知书,而是让他们是否能够实践和习得各种能力。这些技能可能会成为他们终身发展的能力。比如:提出有效问题的能力是要帮助学生实现的一项重要能力,要鼓励和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在西方特别是在西方的大学,更倾向于采用直接的提问。
在升学过程中,学生获得这些能力可以有助于自己的终身发展,而这些能力的展现,也恰恰是大学在招生过程中希望看到的。
邓宁分析,无论我们在微观层面采取任何方式帮助学生破局,无论是鼓励学生更加慎重地去考虑他们的未来,选择合适的学校、更好地参加面试、展现真实的自己还是去探索跨学科的专业学习,成为未来所需要的复合性人才,这些终极目标都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全人教育”的人。
“我们首先要能够成为全人的升学指导老师,这种全人的升学指导并不是能够在短时间内成长和获得的。”但邓宁由衷地希望,升学指导的功能能够真正发展成为教育功能的一部分,在把学生培养成为“全人”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不断地进行学术反思、成长反思、社会反思以及文化反思。
邓宁还表示,当升学指导作为教师工作的一部分时,自己也获得了教师专业发展体系的职业发展优势。通过建立核心的能力标准,不断拓展升学指导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对升学指导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让我们持续获得专业成长的动能,同时把这种动能转化为带领学生成长的发展方式。”
2020年,我们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我们探索从传统的Advising到Coaching的转变,探索线下和线上各种方式结合的改变,无论是从大学的outreach 方式还是到我们的升学指导课程,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邓宁表示,无论未来是晴空万里还是荆棘漫步,我们都要以更加包容的心态,拥抱各种不确定性,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潜心学习。学习能力是作为升学指导老师需要持久拥有的发展能力,也是我们需要终身学习获得的核心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升学指导老师不断地创新,自我突破。
往期精选
北京王府学校总校长王广发:最好的教育,是适合学生的教育
留学不再唯欧美,多国联申成“新时尚”
揭秘在线教育乱象:“话术”+“套路”收割家长
日本小学生的一顿午餐,为什么被千万人围观?
世界自闭症日:关爱“星星的孩子”,帮他们走出教育的“隔离带”
顶思资源库
研究报告
● 2020 中国国际学校图谱
● 2020 国际学校薪酬人才趋势报告
专业发展
社群活动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上海:021-60496511
北京:010-53382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