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罗马尼亚之行
作者简介
李同成 曾任中国驻捷克、苏联大使馆一秘,中国驻黎巴嫩、利比里亚使馆政务参赞,外交部外交史编辑室编辑,外交部外交笔会常务副会长。
1971年,国庆节刚过,我们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仍沉浸在浓烈的节日气氛中,突然接到国内指示,通知我(当时任驻捷使馆首席馆员)赴我驻罗马尼亚使馆听传达。听什么传达?谁也不知道,总觉得国内有重要事情要通报使馆。
在大使馆接到国内指示,正像是在战场上接到军令一样,丝毫都不能犹豫。10月13日一早,我便赶往布拉格机场,经匈牙利赴罗马尼亚。
布拉格瓦茨拉夫·哈维尔国际机场
我乘坐的是一架小型飞机,共有50多个座位。坐在我身边的是一位中年男子,他见我手持红皮护照,惊问:“你是外交官啊!”随后他风趣地说:“我今天很荣幸和外交官同乘一架飞机。”我问:“你是……”他急忙向我出示护照,说:“我是匈牙利人,工程师。”我说:“我曾经去过美丽的布达佩斯。”他一听这话,感到非常高兴,遂向我介绍匈牙利的情况,我一心想着到罗马尼亚去听报告,心不在焉。他可能感到自己说得太多了,想听我说,饶有兴趣地问我:“北京是世界文明古都,可惜我没有去过,太遗憾了!”我说:“欢迎你去北京看看。”
说话之间,从广播中听到:各位旅客,飞机将在布达佩斯降落,转机赴罗马尼亚的旅客,请在机场停留大约一个小时。我跟随这位不期相遇的匈牙利人,走进机场候机厅,被机场小姐彬彬有礼地引到贵宾室休息。
一个小时很短暂,但在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与特殊的心境里,时间好像凝固了一样。我背靠沙发静静地望着墙上的挂钟,一分一分地在等待,终于熬到了,贵宾室的门徐徐启动,机场小姐让我们几个——可能都是外交官,优先走向舷梯。这次换乘的是一架大型飞机,约有100多个坐席,正好赶上罗马尼亚一旅游团回国,整个飞机座无虚席。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飞机降落在罗马尼亚的土地上。
来到使馆,我才发现我驻保加利亚使馆武官李子木、驻匈牙利使馆政务参赞程绍良也在这里。据说,他们也是刚到,同样是奉国内指示来听传达。我们见面后,都不约而同地发问:“听什么传达?”大家都说不知道。搞外交的日子久了都养成一种习惯,不该知道的事从不打听。我只是暗暗在想,有什么事为何搞得这样神秘。
一宿静悄悄,第二天早饭后,使馆告诉我们9点整听传达。
使馆同志带我们来到主楼,大使馆政务参赞华光已在等待我们。华光同志是张海峰大使的夫人,以往她见到人,常是满面春风,笑口常开,今天却显得很严肃,只是握握手示意让我们落座。
她说:“我回国休假刚返馆,国内指定我向你们传达一个文件。”这时我们几个都取出笔记本准备记录,她摆摆手告诫:“谁也不准记,一个字也不准记。”
256号三叉戟飞机坠机现场
我们不禁屏息听她讲话。她绕身向前打开干扰器,向我们说:“林彪叛国了!”我们一听这话都发怔了,好像每个人都发出潜台词:“林彪?”华光同志凝视大家:“就是被毛主席定为副统帅的林彪乘飞机逃跑,已在蒙古的温都尔汗爆炸,机毁人亡。”接着她说:“此事对外绝对保密。”她手指要传达的文件说:“这是我凭记忆整理的通知,向你们传达,你们要装在脑子里回馆向党委传达。”她一字一句向我们传达,我们听毕,再仔细阅读,然后像小学生背课文一样,默默背诵。大约两个小时,我可以一字不差地默读下来,然后走出了会议室。
我徜徉在大使馆的曲径小道,望着碧蓝的天空,静静地在想,中国爆出了震撼世界的头号新闻,不久将传遍世界,成为舆论中心。
16日下午,我乘罗马尼亚班机返回布拉格。汽车驶进大使馆的大门时,天色已晚,我直入大使办公室。大使见我行色仓促,料定必有大事,问我:“什么事?”我说:“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先去保密室,十分钟后您和其他党委同志再来。”
我独自进入保密室,伏案疾书,将林彪叛国经过尽洒纸上。当我正收笔伸腰,畅出口气时,大家都进来了,我说:“林彪叛国了!”顺手将记忆稿递给大家,他们围成一团一字一句地在看,室内鸦雀无声。待大家阅毕,纷纷议论,对林彪现出原形,无不额手称庆。根据国内指示,第二天向二秘以上馆员传达,接着向全体馆员传达。这时已不存在保密问题,因为世界各通讯社都播放了这条新闻。
国内很快发来有关材料,使馆遵照国内指示,将每周二、五下午学习时间改为批判以林彪为首的极“左”思潮,不久又接到指示批判形“左”实“右”,我们只是照办。
国外和国内学习都是统一安排,只是大使馆还有一项特殊的任务,就是“烧书”。文革时期发往国外的宣传材料实在太多了,许多书都涉及林彪,要全面清理烧毁。要烧毁的书堆积起来像座小山,使馆备有的焚烧炉已不堪重负,只好在院内泼上汽油烧,费了很长时间才完成了这项特殊的任务。
— END —
文章来源 |《一个历史性时刻》
作者 | 李同成 图片 | 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青岩
阅读延伸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外交书屋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了解详情
倾听外交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大图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