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A中的”食农教育“——CSA大会直击(四)
- 食通社说 -
"社区支持农业"(CSA)在中国概念框架其实有较强的包容性,很多试图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农业生产实践都可以被纳入其中。近十年来,农业进城的步伐在不断加快——阳台菜园、屋顶农场等“城市农耕”层出不穷,不仅在绿化、环保、食品安全等方面带来诸多意义,还为推动城市居民生活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生态农业多样化发展源于农业的多功能性,其中教育功能尤为重要,以开发农耕知识、技能、文化为内容的食农教育也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在2017年12月31日举办的CSA大会上,“城市农耕与食育教育”单元特别邀请到一批该领域的实践者,分享不同城市和国家在城市农耕与食农教育方面的心得或教训。食通社特约“报道小分队”成员在听完分享后写了这篇内容综述,供感兴趣的读者阅读、思考。
关于此次大会的其他直击内容,今后几天还会陆续放送,欢迎关注。
点击直达 《CSA大会现场直击(一)农民、消费者、市集、学校,一个都不能少》 、《 CSA大会现场直击(二):生态小农的销售与认证》、《CSA大会直击(三):CSA农场“存活指南”(上 )》
- 这是食通社第030篇推送 -
CSA中的”食农教育“——CSA大会直击(四)
食通社
作者
阿霞
广东茂名人。朴门生活实践者。自然教育工作者。2017年底加入蒲江县社区营造支持中心"社区开门"专案组担任辅导员。
时间:2017年12月31日10:00am
论坛:第九届CSA大会“城市农耕与食农教育”
分享嘉宾阵容:
黄傲: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教师
陈璘:WWF环境教育高级教育专员
潘涛:上海乐田家庭农场董事长
蔡艳芳:分享收获农场大地之子项目负责人
许南赫:韩国区域发展基金会(KRDF)食物政策及教育中心主任
金光男:社会企业Rurban Dynamics代表
1
食农教育:治疗乡村凋敝、生态种植不足的良方
来自广西民民族大学的黄傲老师结合“食育教育”的概念,为大家介绍了广西当地的一些实践。事实上当代的“食育教育”是从1950年代起在日本渐渐形成的一门跨学科课题,主推一切关于食物的教育。其中包括“摄食教育”、“食物教育”,和“食农教育”。最后一项顾名思义,和农业耕种息息相关。
广西民民族大学的黄傲老师发言主题:《儿童食农中的食育教育——从田间到餐桌的广西小学实践》摄影 | 阿霞
食农教育的明确提出是在2000年,由日本农业部和教育部联合提出的。由于面临人口老龄化困境及乡村凋敝等一系列问题,日本政府希望通过这一概念的强化,提高日本粮食自给率,传递、延续本土农耕、饮食文化。这类教育通常通过传播各种饮食观念、营养知识、饮食安全、食文化等知识,以及多种多样的烹饪、栽种等体验,令公众获得有关“食”的知识,增加对食材食物的鉴别能力,培养出有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意识。
日本小学农事体验。来源 | 有机会网
而“食农教育”这一概念在广西某小学的实践,是通过“从田间道餐桌的方式”进行的。学校把菜园进行分割后,分配给每个班级负责。孩子们则可以通过菜园设计、菜园预算、菜园建造、种植、管理形式、分工、作文记录等具体工作得到锻炼,而菜园耕种所得的收获,也提供给学校食堂作为增菜之用。通过食农教育,学生在轮流值日分餐,浇水除草、喂养动物、清洗等活动中,以互相配合的形式完成任务,培养了团队协助精神。
从黄老师的经验中可以看出,食农教育应该是全民的教育,从学校入手的食农教育实践应该通过家校合作吸引更多成年人参与,并在农业上有更多的延伸。比如策划亲子烹调活动,在过程中进行生态农业方面的教育。
而WWF的陈璘女士分享的《基于自然保护地和不同目标受众的自然教育项目设计——以WWF自然导赏系列丛书为例》,则重点介绍了通过食农教育推动生态农业的一些社会参与的设计思路。根据WWF的自身实践,陈璘总结出由“游线名称——最佳月份——推荐路线——适宜时间——预计时长”组成的模块化设计组合,将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儿童教育结合在一起。在了解资源的前提下,寻找公众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达成经营发展、自然保护、乡村振兴的三赢。
2
上海乐田市民农场:家长和孩子们的假日乐园
上海乐田市民农场是上海第一家“史莱伯花园”(德文:Schrebergarten),一种类似于社区农场的家庭休闲模式。乐田拥有会员菜地,农场方经常举办各种节假日主题教育活动,会员们也经常相约时间进行“互助教学”,其中亲子类活动最受欢迎,家长们带着孩子一起种地、拔草、搭架、建小温室等活动。农场积极吸纳具有志愿精神的家长轮流组织与参与教学,进行生活化的学习和实践。
上海乐田农场成员活动图。来源 | 乐田农场
上海乐田农场成员活动图。来源 | 乐田农场
从上海乐田市民农场的经验出发,潘涛及其团队在上海市区建设了8个城市微田园。城市微田园是城市里的菜园,出产健康食品,提供亲近自然的生活体验,同时还是学校的自然教育研学基地,幼儿园和小学的家委会基本每周都会组织小孩子们来学习。城市微田园也以面向成人的食农教育为主要内容,为一些公司和社会团体组织公益性的团建活动,通过消费者、志愿者参与的活动带动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大节省了劳动力成本,也体现了CSA的精神。
3
“大地之子”食农教育:二十四节气是最好的活动时间线
分享收获农场·大地之子食农教育项目用二十四个节气串起一年的教育活动,帮助消费者认识土壤、种子和田间管理。主要的课程体系有食物的获得、食物的加工、食物的市场、健康的饮食、食物的价值等。
分享收获农场的“大地之子”食农教育项目,会定期展开教育活动。来源 | 蔡艳芳
“大地之子”食农教育项目的课程书籍。来源 | 蔡艳芳
4
来自韩国的经验:学校午餐运动与“6次产业”
许南赫老师分享了韩国当地食物运动概况和相关政策介绍。从学校的午餐运动,可以看出韩国从2002年起的一系列变化:从提倡用好的国产生态农产品开始,到实践当地食物运动,再到地方政府和教育机关为人民提供免费学校午餐。大约经历了7、8年的时间。
如今,韩国有超过70个地区的学校成立了食材供应中心,这些食材供应中心基本可以做到共同购买当地农民的生态农产品、以优惠价共同购买加工产品、配菜送到学校、开展食物教育等。而相应的国家级法律刚刚于2007年进行了一次修定。
不仅仅是学校,这种午餐供应形式慢慢还扩展到幼儿园、养老院、医院,以及用政府财政支持的所有公共食堂。
而如今韩国关于农民直销生态有机农产品的方式,也有了多项政策的支持和保障。根据许南赫老师的介绍,韩国在2016年通过国家法律,将当地食物与直销纳入国家5年计划 (2017-2022)当中。此外有超过70个地方政府颁布了各自的地方条例,以多种形式实践生态农场品直销采购。各地设立的直销店更是得到政府的财政补贴。
首尔的农夫市集协调农民,厨师与消费者。来源 | 许南赫
同样是来自韩国的金光正老师,介绍了韩国“6次产业化”的发展情况。所谓“6次产业”,是指韩国在农业(第一产业)的基础上,调动农村有型、无型的资源,将食品加工特产、物流销售、文化体验旅游服务等糅合到一起,创造新的附加值,最终再将附加值回归当地。根据介绍,韩国政府在2014年出台了关于“6次产业”的法案,作为政策上的支持。政府还根据不同的实践,建设6次产业支持中心,为农户提供资金和咨询服务。
从本场论坛的几位讲者的经验我们可以得知,食农教育的可操作性非常强,可以在当前城乡融合发展的大政策背景下广泛开展,与社区花园结合,嵌入社区总体营造项目中促进社区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活动设计要体现出设计者本人对生态和社区的关系的认知,食农教育项目的实施过程需要引导和鼓励消费者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负责人更需要运用CSA的理念与社区居民建立起紧密的联系。
四川成都蒲江县社区营造支持中心
四川成都蒲江县社区营造支持中心是专业从事社区营造研究与实践及指导与支持的社会组织,于2017年6月在蒲江县民政局登记注册,中心负责人为侯新渠女士(《谈谈社区营造》作者)。目前中心支持蒲江县全域内134个社区开展自然教育主题活动,丰富乡村生活内涵,带动社区发展生态产业。做为本次CSA大会的参与者,蒲江社区营造中心和食通社联手组成“CSA大会报道小分队”。小伙伴们合作分工,跑会场、约采访产出颇丰!
“CSA大会报道小分队”紧张、严肃、活泼的选题讨论现场!
扫描这里
关注
TA
- 推荐阅读 -
↑点击文字,查看全文
↑点击文字,查看全文
↑点击文字,查看全文
- 这些文章也许你会感兴趣 -
“小柳树农园”柳刚:有机蔬菜CSA农园的精细化管理 | 农友故事集
“疯狂农夫”王鑫:草莓好吃,全靠技术 | 农友故事集
好吃的草莓怎么来?且看疯狂农夫王鑫的田野秘籍
减少雾霾的正确姿势?支持生态农业啊!
扎根在土壤、自由如飞鸟——返乡青年的新年愿景
日本自然农法和有机农业的流派与发展
日本食通信系列之一:中洞牧场——日本山地奶农的“硬脊梁”
日本食通信系列之二:海女之乡的“奇迹之牛”和养牛人
日本食通信系列之三:日本朴门农业:不压榨人类与自然的生活方式
种子保护新出路:摆脱商业鲸吞,重燃公共价值(上)
未来世界饕餮指南(上)
未来世界饕餮指南(下)
美式巨型养殖场“入侵”英国引争议
有机农业好在哪里?能喂饱我们吗?
新研究发现:中国有机农业每年环境效益值20亿元
慢食之后慢思:为农民代言,还是为商业资本站台?
食通社
Know Your Food
“食通社”是一个关于可持续食物和农业的知识、信息和写作社区,由一群长期从事农业和食物实践及研究的伙伴们共同发起和管理。
转载、投稿和联系请直接留言,或发邮件至info@foodthink.cn。
公 平 | 公 正 | 美 味 | 健 康
如果本文让你有所收获
欢迎给作者发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