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哪些地区出台了债务风险防控政策?

周岳、缪雪阳 岳读债市 2022-05-21

投资要点

  • 华晨汽车和永城煤电接连违约,冲击了当地信用环境,并引起金融市场震荡。永煤超预期违约事件后,中央加强了对防范地方债务风险的重视程度,各地政府陆续响应和表态。


  • 鉴于地方国企接连违约引发金融市场波动的情况,国务院国资委在随后多个会议中表达了对地方国企债务风险管控的决心。中央政策/表态主要有以下3个侧重点:1)要求地方政府和地方国有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建立地方国企债务风险预警机制;2)对于已违约的企业,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降低对区域风险的负面影响;3)不让区域风险演化为全国性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 河南省政府一方面对永煤及豫能化债券兑付事宜进行安排,包括与债券持有人达成展期协议,从区域内其他国企、银行周转资金,推动豫能化及永煤改革等;另一方面,尝试通过多种手段提振市场信心,努力恢复地区金融生态,包括高层多次表态,成立河南信用保障基金,出台具体管控政策,推动企业建立“631”债务偿还机制等。其中,河南省于2021年8月5日公布的《关于加强省管企业债务风险管控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地方省管企业债务风险防控的规定最为详细,文件明确对省属企业资产负债率规定了三线、规定了对外担保对象及比例限制、表外融资规模、债券融资限额等。


  • 永煤违约后,山西省政府率先发声,《山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致山西省属企业债权人的一封信》中提到“确保省属企业不出现一笔违约债券”;11月18日,山西省副省长王一新再次表示“把不违约作为防控风险的一条底线”;今年3月4日,前省委书记楼阳生要求省属企业主动排查排雷。从具体措施来看,山西省国资公司先后与多家银行、非银等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协议;山西省政府安排了债券二级回购;政府不断推动山西省属国企改革;山西银行正式成立。在今年4月21日召开的信评大会上,相关负责人提出的7个要点表达了山西省政府刚兑的决心,极大程度上提振了投资者信心。


  • 冀中能源信用风险暴露早于永煤违约。永煤违约事件使得同以煤炭为主业、且偿债压力较大的冀中能源被市场关注。市场对河北省信用债的信心修复主要来自政府通过协调多方金融机构,确保冀中能源的公开债兑付。2020年11月至2021年7月,冀中能源(含子公司)兑付到期债券规模合计288亿元,在此期间冀中能源没有公开发行过一笔债券,平安度过偿债小高峰。


  • 天津市政府于2017年4月出台的《天津市加强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工作方案》中提出健全债务风险处置机制等举措。之后,天津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工作报告、座谈会及相关文件中多次提高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国有企业债务风险。但近年来,天津市多家大型国企接连陷入债务泥潭,融资环境不断恶化。永煤违约冲击“国企信仰”,加剧了投资者对本身资质就偏弱的天津国企、城投偿债能力的担忧。2021年6月22日,天津市召开债券市场投资人恳谈会,天津市副市长、发改、财政、金融、驻津一行两会等重要领导列席参会,表达了政府对区域债务问题的重视程度,相关人员强调“承诺不会新增违约主体”“分类分层化解问题企业存量债务风险”“建立终身问责”等。


  • 总体来看,我们认为河南省当前对省管企业的管控政策较为严格,短期内部分企业或面临降杠杆和降债务的压力,河南省政府已充分表达了对于地方债务风险防控的意愿,利好区域长期发展。山西省政府表态积极,并对地区信用风险采取了切实的手段进行防控,投资者情绪已逐步缓和。河北省政府在周转银行、非银资金,协调其他国企、城投支持等方面表现出了其较强调动区域金融资源的能力和对当地国企较强的救助意愿。天津地区化债压力较大,虽然今年6月24日召开的天津恳谈会在很大程度上表达了天津市政府积极且诚恳的偿债态度,但天津市的财政经济情况、市场营商环境需要一定时日来修复,庞大的债务规模也无法在短期内化解,建议关注后续天津市基本面的恢复情况以及政府化债举措的执行情况。


  • 信用市场回顾:本周信用债发行与净融资双降,净融资为762.57亿元;城投债净融资为-488.48亿元,净流出规模增大,产业债净融资为1251.05亿元,规模较上周有所下降。本周信用债市场成交活跃度有所回升;本周1年期和5年期中短票据收益率下行,3年期中短票据收益率上行;共有2家信用债发行人主体评级发生下调,5家发行人主体评级发生上调。


一、债务风险防控政策梳理

2021年8月5日,河南省国资委发布《关于加强省管企业债务风险管控工作的实施意见》(豫国资规〔2021〕3号),文件印发3个月后首次公开发布,要求从负债约束、债券管理、债务监测等六个方面加强对省管企业管控力度。


永煤违约事件以来,中央加强了对防范地方债务风险的重视程度,出台相应政策,各地政府陆续响应和表态,缓和投资者情绪。本文重点梳理了中央及地方关于管控债务风险的相关政策,以供投资者参考。


1、国企债券违约引发中央政策关注

华晨汽车和永城煤电先后于2020年10月和2020年11月对外公告无法兑付到期债券本息,宣告实质性违约。尤其是永煤超预期违约引发投资者恐慌情绪,弱国企和过剩行业主体受到明显冲击,河南、河北、山西等多地债券市场融资受阻。河南省位于事件中心,永煤违约对河南省信用环境造成了显著负面影响。河北省、山西省受过剩行业主体拖累,再融资压力明显加大。


鉴于地方国企接连违约引发金融市场波动的情况,2020年11月20日,金融委会议要求严厉处罚“逃废债”行为,提振市场信心,各部委在随后多个会议上表达了对地方国企债务风险管控的决心。2021年2月23日,国新办举行国企改革发展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重申“恶意逃废债等违法违规行为都应该受到严厉打击”,中央“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底线”的决心不变。


2021年2月28日,国资委下发《关于加强地方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管控工作的指导意见》[1](国资发财评规〔2021〕18号),从“事前管理、事中应对、事后管理”三个方面对地方国资委加强债务风险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提供了“债券发行的比例限制、债券期限的匹配管理、高负债企业的分类管控”等可参考经验。除了18号文外,国资委还下发《关于报送地方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管控情况的通知》[2],研究制定了地方国有企业债务风险和债券风险监测报表。


4月13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3](国发〔2021〕5号),要求地方政府“加强风险防控,增强财政可持续性”,重点提到“切实防范恶意逃废债,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坚决防止风险累积形成系统性风险”。


人民银行在2020年三季度至2021年二季度连续四个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反复提到“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坚决打击各类逃废债”,加强防范市场风险。


经过梳理,我们认为中央政策/表态主要有以下3个侧重点:1)要求地方政府和地方国有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建立地方国企债务风险预警机制;2)对于已违约的企业,要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降低对区域风险的负面影响;3)不让区域风险演化为全国性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2、各地债务风险防控政策梳理

永煤超预期违约造成信用债市场巨震,在1个月内,多地政府为维稳市场,纷纷表态。11月14日,山西省明确已对下辖省属国企进行梳理排查,提前介入处置干预;11月16日,河南省厅局级财政官员表示“政府不会支持企业逃废债”[4];11月20日,冀中能源在河北省政府协调下获得30亿元贷款用于偿还即将到期的债券;11月23日,河南省副省长明确表示严厉处罚各种“逃废债”行为,保护投资人合法权益,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和信用环境[5]


在中央政策的引领下,地方政府持续响应号召,各地债务风险管控的动力得到提升。经过我们统计,永煤违约至今(2021年8月20日,下同),共有13个省份对地方国企债务风险管控进行了明确表态或出台了具体的政策,尤其是突出了对债券领域风险防控的关注。


其中,河南省于2021年8月5日公布的《关于加强省管企业债务风险管控工作的实施意见》对省管企业债务风险防控的规定最为详细,明确规定了监管线、担保对象及比例限制、表外融资规模、债券融资限额以及债券偿还机制等。山西省表态积极,并已落实部分债务风险防控举措,山西省政府于2021年4月安排了债券二级回购,并在不断推动山西省属国企改革工作。河北省防控地方债务风险主要体现在政府通过协调多方金融机构,确保冀中能源公开债兑付。天津市在2017年4月公布的《天津市加强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工作方案》中已明确提出了健全地方政府及国有企业债务风险处置机制等举措[6]。在今年6月召开的债券市场投资人恳谈会上,天津市政府相关人员公开承诺不再新增公开市场债务违约主体。


◾  河南省债务风险防控政策梳理

河南省处于永煤违约事件中心,河南省地方国企、城投公司受永煤事件波及较大。永煤违约后的几个月内,部分金融机构对于河南省“一刀切”,导致全省发债企业融资续作困难,且很多银行也暂缓了对河南地区的信贷授信。


永煤违约后,河南省政府一方面对永煤及豫能化债券兑付事宜进行安排,包括与债券持有人达成展期协议,从区域内其他国企、银行获取周转资金,推动豫能化及永煤改革重生等;另一方面,河南省政府尝试通过多种手段提振市场信心,努力恢复地区金融生态,包括高层多次表态,出台相应债务风险防控政策,成立河南信用保障基金,推动企业建立“631”债务偿还机制(即提前6个月制定到期还款计划,提前3个月落实资金来源,提前1个月账上备足偿债资金)等。


近期公布的《关于加强省管企业债务风险管控工作的实施意见》(豫国资规〔2021〕3号)表达了河南省国资委严控地方债务风险、恢复地方信用环境的决心。文件要求从“负债约束、债券管理、债务监测、经营管理、国企改革、监管体系”等六个方面加强对河南省管企业的管控力度。文件明确约束省管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规定“基准线、预警线、重点监管线”三线;严控企业互保融资,严禁为非国有企业和个人提供担保,并对外担保金额进行限制;严控表外融资、将超过规定比例的权益性融资视同带息负债管理、限制债券融资比例;要求严格落实“631”债务偿还机制,提高河南省管企业的风险预警能力。


总体来看,我们认为河南省政府已充分表达了对于地方债务风险防控的意愿,建议后续重点关注具体措施的执行情况。河南省当前对省管企业的管控政策较为严格,短期内部分企业或面临降杠杆和降债务的压力,资本支出亦或将受到限制,但利好区域和省属企业长期发展。


◾  山西省债务风险防控政策梳理

永煤超预期违约引发市场对过剩产业债的担忧,山西煤企债券的兑付情况受到市场广泛关注。从一级市场看,山西省属七大煤企债券融资呈净流出状态。2020年11月初,山西省七大煤企债券余额约为3978元,截至2021年8月中旬已压降至2927亿元,净偿还约千亿元。从二级市场看,永煤违约大幅推高山西煤企利差水平,投资者对于有信用瑕疵的过剩债发行主体容忍度下降。2021年3月初,叠加对冀中能源集团未来偿债前景的担忧,山西煤企债在二级市场遭到猛烈抛售。



山西省政府应对态度较为积极,并切实落实债务风险防控措施。永煤违约后,山西省政府率先发声,2020年11月14日《山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致山西省属企业债权人的一封信》中提到“确保省属企业不出现一笔违约债券”,11月18日,山西省副省长王一新再次表示“把不违约作为防控风险的一条底线”,今年3月4日,山西省前省委书记楼阳生要求省属企业主动排查排雷,防控债务风险。山西省高层表态积极,地方政府对偿债非常重视。


从具体措施看,一方面体现在山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先后与多家银行、非银等金融机构开展合作,签订战略协议;另一方体现在地方政府推出折价债券回购机制,维护省内企业二级市场价格稳定。今年以来,山西省国资运营中心与浦发银行[7]、民生银行[8]、中国银行[9]和浙商银行[10]等多家银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推动银企合作。今年3月初,面对市场上抛售山西煤企债的情况,山西省建立了省属煤企折价债券回购长效机制,以有效应对二级市场债券价格异动。4月9日,副省长王一新与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桂平在京举行工作会谈,刘桂平高度赞赏了山西在金融改革发展和风险处置方面的担当作为。


今年4月21日,山西省召开“信评大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山西煤企债券异动只是暂时现象,山西省政府已组织地方金融机构购买山西省属企业的折价债券,债券价格逐步企稳;2017年以来山西省已刚兑7573亿元到期债券,未来也将确保山西省属企业债券零违约”,表达了刚兑的决心,极大程度上提振了投资者信心。4月28日,山西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此外,山西省属煤企改革也在不断推进。总体来看,山西省政府表态积极,并对地区信用风险采取了切实的手段进行防控,投资者质疑减少,叠加煤企盈利向好因素影响,山西煤企债利差自今年5月以来企稳收窄。



◾  河北省债务风险防控政策梳理

冀中能源信用风险暴露早于永煤违约。永煤违约事件使得同样以煤炭为主业、且偿债压力较大的冀中能源被市场关注。市场对河北省城投、国企的担忧加剧,河北省信用债融资持续呈净流出状态。


2020年11月20日,河北省政府协调河北交投担保、阳光保险以及当地一家银行给冀中能源发放了30亿元贷款,用于兑付即将到期的债券。11月23日,冀中能源接受媒体参访时表达了要“坚决落实河北省委省政府要求,确保公开市场债务不违约”。2021年2月23日,河北省国资委组织召开银企恳谈会,要求冀中能源进一步深化银企战略合作,争取更大支持。但2021年一季度冀中能源到期压力陆续发酵,河北省信用环境未见修复。


市场对河北省信用债的信心修复主要来自冀中能源持续刚兑。2020年11月至2021年7月,冀中能源(含子公司)兑付到期债券规模合计288亿元,平安度过偿债小高峰,在此期间冀中能源没有公开发行过一笔债券。河北省政府在周转银行、非银资金,协调河北其他国企、城投支持等方面表现出了其较强调动区域金融资源的能力和对当地国企较强的救助意愿。



◾  天津市债务风险防控政策梳理

受天津市经济缩水,债务压力高企,大型国企渤海钢铁2016年起债务压顶,最终破产重组的影响,市场对天津地区的债务风险关注较早。天津市政府于2017年4月出台的《天津市加强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工作方案》中提出健全债务风险处置机制等举措[11]。随后,天津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工作报告、座谈会及相关文件中陆续表态,强调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国有企业债务风险,但实际执行效果并不明显。近年来,天津市多家大型国企接连陷入债务泥潭,例如天房、天物、泰达和天津航空等,区域融资环境不断恶化,亟待化债支持。


永煤违约冲击“国企信仰”,加剧了投资者对本身资质就偏弱的天津国企、城投偿债能力的担忧。今年以来,天津市多次强调“多措并举化解市属国企债务问题”“坚决防控债务风险”,但从市场表现来看,效果并不理想。截至2021年6月18日,天津市AAA、AA+和AA城投债[12]信用利差分别为296.8bp、322.8bp和457.2bp,分别较永煤违约前大幅上升了209.9bp、101.1bp和178.1bp,分处99%、96%、99%历史高位水平。天津地区城投企业发行成本持续上升,今年上半年新发债券加权平均融资成本为5.29%,较去年同期上升了99bp。此外,天津市债券短期化趋势也较为明显,今年上半年发行期限在1年以下的债券占比超80%[13],同比上升了50个百分点。


2021年6月22日,天津市召开债券市场投资人恳谈会,天津市副市长、发改、财政、金融、驻津一行两会领导,证监会、交易商协会、上交所、深交所的相关领导列席参会,表达了政府对区域债务问题的重视程度。相关负责人对公开市场债券风险防范工作做出了表态,重点如下:1)承诺不会新增违约主体;2)分类分层化解问题企业存量债务风险;3)对出现公开市场债券违约风险防范化解不力、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等行为终身问责;4)建立“311”债务偿还机制。恳谈会极大程度上表达了地方政府积极且诚恳的偿债态度,但天津市的财政经济情况、市场营商环境需要一定时日来改善,庞大的债务规模也无法在短期内化解。建议关注后续天津市基本面的恢复情况,以及政府防控债务风险、化债举措的执行情况。


3、总结

华晨、永煤接连违约引发金融市场波动,中央有关部门随后在多个会议中表达了对地方国企债务风险管控的决心,并出台了具体管控政策,各地政府陆续响应和表态。


经过梳理,中央政策/表态主要有以下3个侧重点:1)要求地方政府和地方国有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建立地方国企债务风险预警机制;2)对于已违约的企业,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降低对区域风险的负面影响;3)不让区域风险演化为全国性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河南省政府一方面对永煤及豫能化债券兑付事宜进行安排,另一方面,尝试通过多种手段提振市场信心,努力恢复地区金融生态,包括高层多次表态,成立河南信用保障基金,出台具体政策等。河南省于2021年8月5日公布的《关于加强省管企业债务风险管控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地方省管企业债务风险防控的规定最为详细。文件对省管企业资产负债率明确规定了“基准线、预警线、重点监管线”三线;规定了对外担保对象及比例限制、表外融资规模、债券融资限额等;要求严格落实“631”债务偿还机制。总体来看,我们认为河南省政府已充分表达了对地方债务风险防控的意愿,后续建议重点关注具体措施的执行情况。河南省当前对省管企业的管控政策较为严格,短期内部分企业或面临降杠杆、降债务压力,但利好区域长期发展。


永煤违约后,山西省政府率先发声,高层多次表态“确保省属企业不出现一笔违约债券”。从具体措施看,山西省国资公司先后与多家银行、非银等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协议;山西省政府安排了债券二级回购;政府不断推动山西省属国企改革;山西银行正式成立。在今年4月21日召开的信评大会上,相关负责人提出的7个要点表达了山西省政府刚兑的决心,极大程度上提振了投资者信心。总体来看,山西省政府表态积极,并对地区信用风险采取了切实的手段进行防控,投资者情绪已逐步缓和。


永煤违约事件使得同以煤炭为主业、且偿债压力较大的冀中能源被市场关注。市场对河北省信用债的信心修复主要来自冀中能源持续刚兑。2020年11月至2021年7月,冀中能源(含子公司)兑付到期债券规模合计288亿元,在此期间冀中能源没有公开发行过一笔债券。总体来看,河北省政府在周转银行、非银资金,协调河北其他国企、城投支持等方面表现出了其较强调动区域金融资源的能力和对当地国企较强的救助意愿。


受天津市经济缩水,债务压力高企,渤海钢铁最终破产重组的影响,市场对天津地区的债务风险关注较早。天津市政府于2017年4月出台的《天津市加强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工作方案》中提出健全债务风险处置机制等举措。随后天津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工作报告、座谈会及相关文件中多次强调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国有企业债务风险,但执行效果并不明显。近年来,天津市多家大型国企接连陷入债务泥潭,融资环境不断恶化。永煤违约进一步加剧了投资者对本身资质就偏弱的天津国企、城投偿债能力的担忧。2021年6月22日,天津市召开债券市场投资人恳谈会,天津市副市长、发改、财政、金融、驻津一行两会等重要领导领导列席参会,表达了政府对区域债务问题的重视程度。会议强调“承诺不会新增违约主体”“分类分层化解问题企业存量债务风险”“建立终身问责”等。虽然恳谈会在很大程度上表达了天津市政府积极且诚恳的偿债态度,但天津市的财政经济情况、市场营商环境需要一定时日来修复,庞大的债务规模也无法在短期内化解。建议关注后续天津市基本面的恢复情况,以及政府防控债务风险、化债举措的执行情况。


[1] 资料来源:http://www.sasac.gov.cn/n2588030/n16436136/c17761913/content.html

[2] 资料来源:http://www.21jingji.com/2021/4-9/xMMDEzODBfMTYyNDAxMw.html

[3] 资料来源: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1-04/13/content_5599346.htm

[4] 资料来源:http://www.21jingji.com/2020/11-17/wMMDEzODBfMTYwNjQwMQ.html

[5] 资料来源:http://www.henan.gov.cn/2020/11-24/1907263.html

[6] 资料来源:http://www.tj.gov.cn/zwgk/szfwj/tjsrmzfbgt/202005/t20200519_2370327.html

[7] 资料来源:http://www.dtcoalmine.com/102949/161054.html

[8] 资料来源:http://www.sscio.net/index.php?a=shows&catid=30&id=2018

[9] 资料来源:http://www.sscio.net/index.php?a=shows&catid=30&id=2088

[10] 资料来源:http://www.sscio.net/index.php?a=shows&catid=30&id=2068

[11] 资料来源:http://www.tj.gov.cn/zwgk/szfwj/tjsrmzfbgt/202005/t20200519_2370327.html

[12] 天津地区城投债样本为不含权、剩余期限在180天至3650天、利差在500bp以内的公募债券。

[13] 按发行金额统计。


二、信用债市场回顾

1、一级市场:发行与净融资规模双降 

本周信用债发行规模下降。本周信用债发行总额2831.75亿元,偿还总额2069.18亿元。净融资额为762.57亿元,与上周相比,净融资规模下降幅度较大。本周共有35只信用债取消或推迟发行,涉及金额162.90亿元。


具体来看,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及定向工具净融资额分别为11.38亿元、384.6亿元、358.08亿元、54.9亿元、-46.38亿元。本周企业债、公司债净融资额有所增加,短期融资券、定向工具和中期票据净融资额均较上周大幅下降。 


本周城投债净融资为-488.48亿元,净流出规模增大;产业债净融资为1251.05亿元,规模较上周略有下降。


2、二级市场:成交活跃度有所回升

本周信用债市场成交活跃度有小幅回升。本周信用债周度换手率为2.14%,较上周上升0.01个百分点。分券种看,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和定向工具成交量分别为290.17亿元、111.56亿元、2498.77亿元、1735.86亿元和524.34亿元,除企业债和中期票据成交量较上周有所上升外,其余券种成交量均有一定程度回落。


本周1年期和5年期中短票据收益率下行,3年期中短票据收益率上行。具体来看,本周AAA评级1年期、3年期和5年期中短票据分别收于2.67%、3.07%和3.35%,分别较上周变动-1.25bp、1.78bp、-6.34bp。


3、信用等级调整情况

本周有2家信用债发行人主体评级发生下调,5家发行人主体评级发生上调。


三、风险提示

统计不完全;政策变化超预期;信用风险加剧。


证券研究报告:哪些地区出台了债务风险防控政策?

对外发布时间:2021年8月22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泰证券研究所

参与人员信息:

周岳 | SAC编号:S0740520100003 | 邮箱:zhouyue@r.qlzq.com.cn

缪雪阳(研究助理) | 邮箱:miaoxy@r.qlzq.com.cn

信用债周报:

欠配压力下的成交主线

城投利差怎么看?

2021年城投债发行盘点

违约债券后来怎么样了?

上半年信用债市场复盘

高收益债市场有何新变化?

煤炭债券怎么看?

行业利差反映了什么?

城投债的“冰与火”

产能置换,来看看钢铁债

房企过得怎么样?

城投发债政策变迁

中观看债

今年信用债违约有何新特点?

哪些成交“异常”了?

民企债券怎么样?

哪些债券调整了票面利率?

永续城投债怎么看?

房企到期回售压力几何?

哪些信用债取消或推迟发行?

2020年城投发债盘点

长按关注 岳读债市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泰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中泰证券研究所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若您非中泰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中泰证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中泰证券的客户。感谢您给与的理解与配合,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订阅号为中泰证券固收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中泰证券固收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的资料均摘自中泰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已经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报告的摘编而产生的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请注意,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研究观点可根据中泰证券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请以中泰证券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仅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中泰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就本订阅号推送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任何订阅人不应凭借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进行具体操作,订阅人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所有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中泰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推送信息所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中泰证券及相关内容提供方保留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一切法律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或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转载或者复制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若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转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中泰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