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画家陈之佛先生谈京剧:“作画有工笔和写意,京戏也一样”

苏茂邦 梨園雜志 2022-07-30

 更多精彩 点击上方蓝字"梨園雜志"↑免费订阅

 

 卓越的艺术家往往具备多方面的才华和广泛的兴趣,名画家陈之佛先生就是这样。陈先生曾任国立艺专校长、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1958年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1962年卒于丁家桥劝业新村南艺教授宿舍。

 

 早年陈先生任国立中央大学教授,我和爱人尤瑛于1936年同时考入艺术系,到1940年毕业,五年间忝列门墙,受业于陈先生,学习透视学、美木史、图案画等多门课程。陈先生著作丰富,擅长图案画、国画人物、山水、尤精双钩花鸟,形神兼备,直追末入。书法宗王羲之乐毅论,对诗词音律造诣深湛。日常除授课外,颇嗜收集文物古玩,陈列满室,观赏消遣,更喜开留声机、听京戏唱片,击节而歌,怡然自得。


陈之佛


 在南京淮海路中华剧场,我曾多次陪陈先生看京剧,陈先生对我说:“我喜欢京戏,不仅是欣赏其唱、念、做、打,和各家流派的特色,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启发灵感,促使我挥毫作画。因为京戏是高尚的综合艺术,包括戏剧诗歌、词、曲、舞蹈、声乐、器乐、武术美术等,可作多方面的借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唐朝大书法家张旭,听到鼓吹的声音,就体会到书法用笔的诀窍,看见公孙大娘作《西河剑器浑脱舞》,领悟到写字也要像舞蹈一样,全神贯注,豪荡激昂,浏漓顿挫,从此张旭的草书飞速进步,被后代人尊称为‘草圣’,足见各种艺术之间,蕴藏着共通的奥秘,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可以彼此转化,相互裨益,达到出神入化的理想境界。”


陈之佛画作


 陈先生又说:“我们作画有工笔和写意两种主要的表现方法,京戏的表演也一样。譬如《拾玉镯》中孙玉娇纳鞋底、搓线、放鸡、撒米、数鸡、拾镯等动作,表演细致入微,她的身段、手势、眼神、唱、念,紧密配合文、武场的伴奏,使观众觉得富有真实感,有浓郁的生活情趣,给人以美的享受。这就和我们作工笔画,在绢或宣纸上,以细线条,用墨和色,细细写实描绘,笔笔准确精到,传神入化,维妙维肖,若合一契。又如《打渔杀家》中肖恩父女上船吋摇荡起伏的身段,以及许多像骑马、开门、上、下楼梯等等的表演,舞台上根本没有船、河、门、楼梯、马,却用抽象的表演,象征性的身段做工,使观众如临其境,感情移入,引起真实的共鸣。这和我们的写意画,意虽到而笔不到,寥寥数笔,情趣横溢,妙在笔外,它二者的艺术效果,岂有二致?


 “又如京戏的许多睑谱,不但是美好的图案画,而且还能符合剧情需要,把剧中人物所特具的忠贞、勇猛、奸诈、险恶等各种性格,恰如其份地表露无遗,这大有助于图案画设计的目的性。历史京剧中的服装,有许多还可以作历史人物画的参考资料”。

 

 我问陈先生:“傅抱石先生、徐悲鸿先生,他们也欢喜京戏吗?”

 

 陈先生说:“傅先生和我一样,很欢喜京戏,也从中攫取灵感,创作出很多好画。四大须生,四大名旦他都看得很熟悉,而且傅先生还有京胡,能操琴。徐悲鸿先生不但欢喜京戏,而且会唱不少京戏唱段。徐先生和梅兰芳、程砚秋、罗瘿公、欧阳予倩、田汉诸名家都有交往,曾专为梅兰芳画《天女散花图》相赠,许多文献中对此事已有著录。徐先生任北平艺专校长时,程砚秋若有演出,徐先生和罗瘿公每场必到,并为程砚秋的表演艺术、唱腔唱词等提供许多改进意见,对京剧的鉴赏力很高。”


梅兰芳、王少亭之《打渔杀家》

 

 陈先生也谈到如梅兰芳、马连良、张君秋等许多京剧名角,在诗文书画方面都有高深的造诣。梅兰芳于日伪时在上海留须明志,鬻画为生。张君秋、马连良书画俱佳。宋宝罗演《风波亭》饰岳飞时,当场挥毫大书“还我河山”,正气凛然!演《朱耷卖画》,当场倒画雄鸡,堪称一绝!所以京剧和书画有共同之处,可相辅相成。

 

 我听了陈先生的话甚为契合,于1987年创建了江苏省老年京剧研究会,以己绵薄之力,为振兴京剧艺术事业做一些实事。


(《鼓楼文史》第4辑)


- 历史推荐 -


怎样才能挽救京剧的危机?

谈京剧流派:敢于向旧的习惯势力作无情冲刺

京剧《杨家将·碰碑》中的“石虎”究竟是什么?

旧影|孟小冬的旦角扮相是什么样的?

京剧影片《望江亭》全彩修复版(1958年张君秋主演)

演戏不能浅薄:好演员上台,让自己的个性“死掉”,把戏里的人演活

“可惜中国一千年来,传统绘画和戏曲很少在舞台布景上接触过”

梅兰芳谈《凤还巢》:“喜剧与闹剧的区别就在这里”

张君秋在《望江亭》中的几段唱:“不是单纯地靠本钱,耍技巧”

谈唱戏保嗓:抽烟、喝酒和吃辣咸等对嗓子不利,但也有人不在乎

戏改臆说:“故事新编远离古人生活,老观众们宁肯看传统戏”

俞平伯谈昆曲的保存:“即谓中国文化全部在崩溃中,亦非过言也”

汪曾祺:“京剧现状,只有正视危机,才能走出危机”

岑范谈京剧电影《荒山泪》:“戏曲电影还要尊重戏曲”

1933年京剧与歌曲的混搭(胡蝶演唱的《您不见》《最后一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更多梨园旧事get√

投稿请戳菜单“关于投稿”一栏

光风霁月的梨园久已被人遗忘的故纸堆中那个

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怀旧

梨園雜志

微信号:liyuanzazhi

今日头条:梨園雜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