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谈 | 王磊:配音演员的“存储”和“运用” ——谈配音创作的“自在”状态
2021年第2期
语言跨界谈
配音艺术家谈语言和语言生活
[编者按]配音是一门语言艺术。配音演员必须深刻理解、体验原片演员已经创作完成的人物的感情,然后调动自己声音、语言的可塑性去贴近人物,使经过配音的人物形象更丰满、更有立体感。本期“语言跨界谈”邀请到四位配音艺术家,请他们谈配音语言创作心得。
本期嘉宾
王 磊
配音导演、演员。配音导演代表作有电视连续剧《刀影》《火柴小姐与美味先生》等;配音代表作有电影《珍珠港》(丹尼)、《加勒比海盗》(威尔·特纳)、《特洛伊》(帕里斯)、《海上钢琴师》(钢琴师1900)等,电视剧《李小龙传奇》(李小龙)、《神探夏洛克》(华生)等。
配音演员的“存储”和“运用”
——谈配音创作的“自在”状态
配音是声音语言的艺术,要向听众和观众呈现艺术的美。那究竟什么样的声音才是“美”的配音呢?我的理解是:无论你要表现生命的哪个阶段,都应该呈现出你对这个年龄段应有的社会阅历和对人生的认知、理解,包括与具体场景相适应的情感表露,进而通过你的创作形态传达给听众和观众。这就是最好的声音,就是我们常说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随着你心情的变化,有目的地说出你内心所要表达的一切。
作为一名配音演员,必须做到在录音棚里说出来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以及语气和停顿长短,都是因触景生情而发自内心的,力求来源于生活本真的应有状态。
在最初的配音工作中,我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不知道如何正确运用情感,并且把情感贯穿于语言当中表现出来。通过不断揣摩和体验,我发现,其实这个问题并非难以解决。无从下手和把握不好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在表演中找到那个“自在”的自己。“自在”的含义有很多:从容、镇静、自然、气定神闲,举手投足都充满自信。只有找到这种“自在”的感觉,才能做到“心似浮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
要经过怎样的历练,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首先要从内到外解放自己,解放我们的创造工具,这个创造工具就是我们本身。
对一个配音演员来说,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正确认知自己的声音,努力提升鉴赏力,也就是业内人士说的“耳力”。鉴赏力提高了,你的声音表现力自然就提升了。
配音是以声音这一独有的创造工具来进行创作和表演的,对于配音演员来说,什么才是我们需要的声音,也就是常说的“好声音”呢?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它就像指纹一样,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每一位配音演员,首先必须把生活中的自然松弛、不加任何修饰的声音展现出来,然后再逐渐加入技巧,力求完善。
但是,如何在异常安静的配音棚里实现内心的自我放松,使自己面对强大的压力而从容应对呢?这就要求你在平时每时每刻都做“有心人”,把你生活当中的各种自然状态,分门别类存储在记忆库中。当某些存储的记忆内容,和你扮演角色所要表现的内容相吻合的时候,你就可以“对号入座”,进入你要表现的角色,同时也消除了紧张。当你具备了一定能力,可以面对强大压力的时候,你才能够把你对作品角色的理解,加上自己创造性的发挥表现出来。
声音的演绎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它并非单单用声音在表演,而是调动全身心同时参与,只不过呈现给观众和听众的只是声音而已。你所表现的绝不是声音,而是声音背后所承载和蕴含的综合信息——你的声音因松弛而自然,因自然而流畅,又因流畅而生动,最终用生动打动人心!总之,情感真挚的声音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是声音的语流语感,节奏的控制与技巧的合理运用。而这一连串关联,都发生在不假思索的转瞬之间。
当然,毕竟声音只是一个方面、一种载体,最重要的是:当你的肢体松弛下来之后,一定要把你的注意力从声音转移到内容上来。要认识到声音是为内容服务的,你要表现的是内容而不是你的声音,每一件你所呈现的艺术作品,在贴合人物的基础上,都要有你自己对作品的认知和理解,并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真情实感灌注其中。要弄清楚什么是你擅长的、适合你的,只有找准了正确的位置,创作出的人物才更鲜活也更饱满。
这就是我所认为的好声音,也就是我们配音演员需要的好声音!
一些人热衷于模仿配音大师的声音,用模仿他人的声音来完成自己的作品,这种倾向是万万不可取的,因为它违背了艺术的基本原则。正如我的老师张筠英经常提醒我的:“攀登艺术高峰需要创新,仅仅靠模仿是不够的……搞艺术就怕雷同。”
老师的告诫对我起到了良好的警示作用,促使我在为英国著名影星奥兰多·布鲁姆饰演的角色配音时,比较有针对性地认真去挖掘人物特点,力求赋予剧中人以不同的色彩。尽管我的声音和奥兰多并不相似,但在迪士尼公司试音过程中,他们认为我的声音气质与奥兰多的形象最为吻合,最后决定由我来担任配音工作。在这之后,他的一系列作品基本上也都由我来配音,如《指环王》中俊美绝伦、武功盖世的神射手、精灵王子莱格拉斯;《加勒比海盗》中勇敢智慧、正直善良、侠肝义胆,有时行事鲁莽但忠贞于爱情的特纳;《特洛伊》中英俊多情的王子帕里斯;《天国王朝》中品德高尚、骁勇善战的青年铁匠贝里昂等。在配音过程中,我注重把握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力求用声音表现角色的人物魅力,使作品所要展现的形象特征生动饱满,从而展示出应有的艺术效果。
而当我录制《哆啦A梦》中的“胖虎”时,考虑到这一角色个性粗暴、容易冲动,经常借别人东西不还,凡事都用武力解决,而且是剧中所有孩子里最胖、最高的,享有“巨人”外号,其人物性格和形象完全不同于奥兰多·布鲁姆,所以我的声音也必须以狂傲霸道的效果出现,才能诠释好这一角色。这时,我就需要把自己声音里面清爽俊朗的部分隐藏起来,设身处地去营造胖虎应该具有的声音特点。具体说,就是让发音的位置往后靠,尽量把喉头降低,使声音变粗、变憨、变糙,将声音与角色的形象完美地统一起来。录制过程中,导演还半开玩笑地说:“哟,怎么把本组演员请来配音了!”后来我在河南电视台举办个人配音专场演出时,此段配音与前面表演过的形象效果产生的反差,还引起了在场观众的不小轰动。
总之,在配音艺术修行的道路上,再厉害的人物都会被后人所取代,但是情感不会。情之所至,心之所向。朴实而真挚的情感最动人,情感是灵魂,打动人心的从来不是技巧。只有与角色共情、共鸣、共振,才是最好的表达。在共性之上还贵有个性的求知和探索,这才是艺术的境界。
相关推荐
配音艺术家谈语言和语言生活
书画艺术家谈语言和语言生活
张悦:从播音到朗诵
长啸:谈谈主播有声语言的规范化
鞠萍:儿童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特点和技巧
朗诵艺术家谈语言和语言生活
姚锡娟:朗诵艺术中的想象 瞿弦和:朗诵艺术三要素 吴京安:情感是朗诵的根基
于同云:漫谈中华民族“说”的语言艺术
《语言战略研究》2021年第2期目录及提要《语言战略研究》2021年第1期目录及提要
专题研究约稿启事
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本刊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