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博雅辑因在南沙启动国内首个基因编辑治疗基地,有望明年开展针对β-地贫的临床试验丨医麦猛爆料

陈婉仪 医麦客 2020-09-03

今天是2018年11月19日

农历十月十二

医麦客:引领国内基因编辑疗法


2018年11月19日/医麦客 eMedClub/--11月18日,广州辑因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即博雅辑因广州公司)在南沙举办基因编辑治疗基地启动仪式,这是国内首个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治疗基地。11月在基地实现GMP(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量产后,有望明年开展针对β-地中海贫血症的临床试验



当天,博雅辑因创始人魏文胜,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管委会副主任谢明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裴端卿辑因医疗合作伙伴、有“中国地贫之父”之称的李春富,长期关注地贫患者的天使妈妈慈善基金创始人邱莉莉礼来亚洲基金执行副总裁徐聪等在仪式上致辞。


博雅辑因创始人 魏文胜


南沙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谢明


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 裴端卿


南方春富(儿童)血液病研究院院长 李春富


天使妈妈慈善基金创始人 邱莉莉


礼来亚洲基金执行副总裁 徐聪


基地概况


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创新优势和产业优势,南沙正在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全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卫生新高地。南沙GMP生产基地面积为800平方米,空气标准为万级以上。辑因医疗正在开发的产品,包括β地中海贫血基因编辑疗法等多种针对遗传性疾病的基因编辑疗法,以及治疗癌症的通用型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疗法。


之所以将首个基因编辑治疗项目落地南沙,博雅辑因创始人魏文胜解释道,是因为“病人在这,合作伙伴也在这,环境好,南沙也给了很多支持,我们相信项目能在南沙落地开花”。魏文胜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我们不能百分百保证最终会成功,但我们在走每一步时都十分谨慎。”


博雅辑因CEO魏东介绍基地情况


β-地中海贫血症


β地中海贫血症是由位于第11号染色体的β珠蛋白基因决定簇发生遗传性点突变或缺失,β珠蛋白合成完全或部分受抑制,导致α/β链比例失衡,从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遗传性溶血性疾病


我国是地贫大国,目前有超过30万名β地中海贫血患者,其中约5万属于重症患者


地中海贫血症的发病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在我国,广东、广西、海南是地中海贫血症高发区域。据博雅辑因CEO魏东介绍,广东省内每6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是地中海贫血症患病基因携带者。当两个携带者结合生育下一代时,宝宝患上不同程度地中海贫血症的概率近50%。


规范性的终身输血和去铁治疗是重型β地中海贫血关键性的治疗措施。但传统治疗成本极为昂贵,而且需要进行频繁的终身治疗。传统的终身输血排铁治疗一生约需花费480万元,是绝大多数家庭不可承受的沉重负担。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也是目前广泛开展的临床治愈地贫的治疗方法,但由于配型难以及移植排斥等问题,只有一部分患者能从中获益。如果极其幸运能够找到移植骨髓,手术成本约为40万元。


李春富院长介绍造血干细胞移植现状


天使妈妈慈善基金创始人邱莉莉说道,因为配型困难等原因,在传统技术手段下,地中海贫血患者面临很多艰难困苦,期待辑因医疗为地中海贫血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手段。


基因治疗策略


基因治疗拥有无需配型,移植并发症,无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等独特优势,并且有望一次性方式实现终身治愈。目前,针对β-地中海贫血症的基因治疗策略主要分为两种


  • 体外基因治疗— —利用携带正常β-血红蛋白基因拷贝的慢病毒载体感染患者造血干细胞(HSC),这段正常血红蛋白基因可相对随机地整合入患者造血干细胞基因组,从此替病变的β-血红蛋白基因完成工作。


  • 在体基因治疗— —利用基因组编辑工具,如ZFN、TALEN、CRISPR,对患者HSC基因组进行精确的修改。将病变的基因直接修正过来或者通过其他位点的改变,恢复β-血红蛋白功能。


博雅辑因的HSC基因编辑平台(图片来源:edigene)


博雅辑因用于β-地中海贫血症的基因编辑疗法ET-01正是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该疗法也是博雅辑因进展最快的产品,预计将于2019年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博雅辑因研发管线(图片来源:edigene)


创始人魏文胜表示,因为这是针对单基因遗传病的基因编辑技术,患者群体相对精准,因此有望在投入临床实验的3年后更快获批上市,可能在全球基因编辑治疗疾病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如今,这种顶尖疗法即将在南沙的生产基地实现GMP量产。


基因治疗进展


从国内外针对遗传性血液疾病的相关治疗项目来看,β-地中海贫血症等极有可能会是继LCA2先天性黑朦之后,下一个被攻克的单基因遗传病。


>>>>

Bluebird bio

10月8日,bluebird bio宣布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受理LentiGlobin基因疗法的上市许可申请(MAA),针对患有输血依赖性(TDT)和非-β0/β0基因型β-地中海贫血症的青少年和成年患者。


另外,LentiGlobin已经获得了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突破性疗法的资格,预计在美国提交申请的时间将紧随欧盟。


与博雅辑因的ET-01不同,这是一种基于慢病毒载体的体外基因疗法,通过在体外操作将编码成人血红蛋白(HbA)的基因连接到慢病毒载体BB305上,然后将其导入到患者体内采集的HSC。这些修饰后的细胞通过移植植入患者体内,经过重组后的基因再表达能够产生正常的HbA。


推荐阅读:


>>>>

CRISPR Therapeutics

去年12月,CRISPR Therapeutics和合作伙伴Vertex Pharmaceuticals宣布已经向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提交CTX001用于β-地中海贫血的临床试验申请(CTA)


根据clinicaltrials.gov公布的信息,今年8月31日,CTX001在欧洲的1/2期临床试验(NCT03655678)正式启动。这也是首个由制药公司发起的CRISPR临床试验,并且是欧盟批准的首个。该试验将在德国雷根斯堡医院进行,招募多达12名输血依赖性β-地中海贫血症的成年患者。


CTX001是一种基于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疗法,拟开发用于β-地中海贫血和镰状细胞病的患者。不同于靶向导致疾病的缺陷基因,CTX001通过切割一种抑制胎儿血红蛋白(HbF)表达的BCL11A基因起作用,HbF是一种可以携带大量氧的血红蛋白,通常在出生时表达,成年后被置换为HbA。在体外,CTX001通过电穿孔引入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然后回输到患者体内,可以产生含有高水平HbF的红细胞。


推荐阅读:


>>>>

Sangamo Therapeutics

同样是基因编辑改造自体造血干细胞,Sangamo公司利用ZFN基因编辑技术治疗β-地中海贫血症,相关产品ST-400已于近期开展了临床试验。该疗法的策略与CTX-001类似,均是通过表达HbF以产生功能性红细胞。


博雅辑因


博雅辑因(EdiGene Inc.)成立于2015年,目前总部设在北京,并在广州及美国剑桥拥有分公司。博雅辑因的业务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为直接服务患者开发基因编辑疗法,目前主要集中在遗传性疾病及癌症的治疗;另一个则是为药企及科研单位的药物靶点搜索提供基于基因编辑的高通量遗传筛选服务,帮助他们更高效精准地锁定药物靶点。该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被生物技术顶级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评为2017受资本青睐的技术密集型初创企业。


2016年7月,该公司完成A轮融资,数额未披露


今年7月,该公司宣布完成亿元PRE-B轮融资,由礼来亚洲基金领投、华盖资本跟投,公司A轮领投方IDG资本、中经合及龚虹嘉等投资人继续跟随投资。


PRE-B轮投资方(图片来源:edigene)


推荐阅读:


参考出处:

http://www.edigene.com/

广东南沙发布:新突破!地贫患者重大福音~国内首个基因编辑治疗基地在南沙启动


点击“阅读原文”,抢先报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