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大多对死亡一无所知!【希阿荣博堪布】
人物:您希望以怎样的方式离开人世?
希阿荣博堪布:我希望到时候不要干扰到别人,至少不要给别人添麻烦或带来困惑。
人物:目前为止离死亡最近的时候?
希阿荣博堪布:十几岁在外求学时得了严重的胃病,当时没有条件医治,拖到后来差点死掉。这是我知道的离死亡很近的一次经历。佛陀曾经告诉弟子们,生死只在呼吸间。因缘瞬息万变,或许无数次我曾与死亡擦肩而过,只是我自己不知道罢了。
人物:佛教认为「生死事大」,怎么看待「事大」这一点?
希阿荣博堪布:一个人怎么看待死亡,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对「活着」的态度。此外,对于佛教修行者,「生死事大」还有更进一步的含义,就是把超越生死轮回作为人生最重要的事,不解决这个问题,就只能在烦恼中无尽流转,身不由己,求出无期。
人物:世人对死亡这件事充满抗拒和恐惧,您会对此说什么?
希阿荣博堪布:对恐惧的事,我们一般有两种选择:面对或逃避。佛法教人以务实的态度看待人生,如果一件事无法避免,就正视它。这是最明智、最节省精力的做法。
接受它是生命的一部分,在这件事上你并没有比别人更倒霉。正视死亡的第二步,就是了解死亡的过程:人在临近死亡时,身体会有哪些变化?会想什么?需要什么?你对此有所了解,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佛法中详细讲到,当修行者看到自己身上出现某些「死相」,说明寿命已到终点,这时应开始为死亡做准备。有些人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并提前料理好一切,然后安详地往生。做到这样,靠的是平时的修持。现在的人大多对死亡一无所知,临终者对事物的感受迥异于常人,而人们往往是想当然地根据自己的感觉和需要去判断他需要什么。这不但帮不上忙,反而可能制造麻烦。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他人着想,都需要对死亡有所了解和准备。越早开始越好。
人物:何时真正卸掉了对死亡的恐惧?
希阿荣博堪布:希阿荣博堪布:修行境界很高的人的确能不惧死亡,他们对「死往何处去」是有把握的。我见过不少这样的人,对他们很敬佩,但我不敢说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对死亡无所畏惧。我的修行还不够,还需要努力。
人物:说一件您庆幸的去世后再也不用在地球上做的事?
希阿荣博堪布:如果一件事不该做,现在就可以不做,不用等死亡来解决问题。死亡能不能解决问题,很难说。
人物:期待在哪里度过生命的最后一天?
希阿荣博堪布:对修学佛法的人来说,在哪里度过最后一天并不是很重要,关键是心的状态,是否有正知正念。正知,是指对自己身心的状况有持续清醒的觉察。正念,是心住正法,心处在对正法的忆念、定解、觉受或证悟中。
人物:如果死后有一次回到人间的机会,并可以暗中「探望」某人,会选择谁?
希阿荣博堪布:佛教认为人死后一般会经历不同的中阴阶段,这其中某个阶段可能会出现你所说的情况,亡者可以「悄悄」地回到人间。普通人看不见他,而他能无碍地看、听、感受。不过通常这时候亡者会去哪里,看到什么人,见到什么情景,自己很难做得了主。他只是在业力和中阴身异常敏锐、随时变化的感受、情绪的共同牵引下忽忽东西。我希望自己以后不要落到这样被动的地步。佛教修行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学习如何把握住临终和死后不同阶段出现的解脱的机会。如果生前修行得力,在死后最初的几个阶段就可能解脱,后面的阶段将不会出现。
人物:死后可能会有后悔的事?
希阿荣博堪布:我希望不要有到死还后悔的事。藏传佛教中有一位著名的大师,米拉日巴尊者,他曾经说:「我的宗教是生死无悔。」不该做的事,不做,以免自己将来后悔;该做的事,去做,不留遗憾。会给自他制造伤害、障碍的事,是不该做的;而能带来安乐、能弥补伤害的,是应该做的。
人物:您觉得目前为止人生的最大成就?
希阿荣博堪布:这个我没想过,恐怕没有什么成就可言吧。
人物:如果生命只剩24小时,您会做些什么?
希阿荣博堪布:我会把所有时间用来祈祷我的上师。
——(《人物》作者孟珺)
愿大圆宗传承之光流布寰宇
愿如母有情悉皆解脱
愿佛法永远住于世间
愿与有缘者皆得利益
愿六道轮回究竟空尽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
央视、中纪委都号召学习的《了凡四训》有多神奇?想改变命运的人一定要看看
转轮圣王与优昙婆罗花的故事:错过最后救度,恐怕哭都找不到地方
一群老人成立“死亡俱乐部”,中国人不敢碰的禁忌,却让他们玩嗨了!
央视、中纪委都号召学习的《了凡四训》有多神奇?想改变命运的人一定要看看
转轮圣王与优昙婆罗花的故事:错过最后救度,恐怕哭都找不到地方
一群老人成立“死亡俱乐部”,中国人不敢碰的禁忌,却让他们玩嗨了!
没有一种布施
大过于帮助临终者
扫码随喜 备注姓名
扫码关注-选择宗教关怀-
我要恭请 -填写收件人信息-完成恭请
关注订阅号
了解生命实相 中阴救度 超越生死
大过于帮助临终者
扫码随喜 备注姓名
扫码关注-选择宗教关怀-
我要恭请 -填写收件人信息-完成恭请
关注订阅号
了解生命实相 中阴救度 超越生死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圆明佛行事业”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圆明佛行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