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寻找幽灵14:神秘的耿总

2016-04-04 萨苏 老萨有发现
前篇

寻找幽灵01-02:冰河上的人皮面具

寻找幽灵03-04:鬼的棉袄

寻找幽灵05-06:冒死的绝壁驰援

寻找幽灵07-08:崩出去的一家三口

寻找幽灵09:残尸的主人

寻找幽灵10:恐怖的“拼图游戏”

寻找幽灵11:第二具尸体

寻找幽灵12:又一张人皮面具

寻找幽灵13:现场还有一个人


14

乌老认为郑丽颖没有嫌疑也就罢了,认为郑宝利没嫌疑简直如同捅了马蜂窝。这是因为负责调查的公安人员已经找到了邢兵-郑丽颖-郑宝利三人之间可靠的矛盾关系。


经过调查,群众普遍反映郑宝利为人实在热心,但好酒好吹牛,而且“有点儿憨”,几年前因为贪杯出了事故丢掉岗位,此后一直没有正式的工作。邢兵和郑丽颖关系密切,而郑宝利和邢兵之间,更有“救命之恩”。几年以前,有一次邢兵制止盗伐林木,对方乘其不备突然动手,将他打成休克后逃走。恰逢郑宝利路过,将邢兵救起,否则邢兵可能被冻死。此后邢兵一直很感谢郑宝利。


但是,两人在爆炸案发生前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大体的经过是这样的。


郑宝利在外出时结识了一自称大连某开发公司总经理的“耿总”,对方听说他来自林区,而且和林业局长关系亲密,便提出请他帮助联系一千立方米木材,成功后给他5%的提成。郑宝利听了十分眼热,一口答应下来,回过头来便带这位耿总来找邢兵。


看到这位救过自己性命的小兄弟带来客人,邢兵开始比较客气,但不久便疏远了起来。对方谈购买木头的时候,邢兵坚持付款发货,而对方则希望以联营的方式先拿木头。邢兵坚决不肯通融,这样一来二去便搁了浅。郑宝利着急生意不成自己拿不到提成,便催促邢兵赶紧成交,说人家大连大城市来的总经理,还能欠钱不还吗?


邢兵认为款到提货很公平,作为国家单位,林业局更不会扣了木头不给人家。


回来那位耿总说自己在这里无亲无故,怕林业局方面不遵守合同,所以希望先提货,并把提成增加到10%。郑宝利不死心,又来找邢兵,责备邢兵不讲义气。邢兵则怪郑宝利毛躁,双方话不投机吵了起来。没说几句的时候郑丽颖来了,有事找邢兵帮忙。结果邢兵就把郑宝利晾在那儿了,还通过他妻子李桂清告诉郑宝利,别什么人都往家带。


郑宝利后来跟朋友说曾经看到郑丽颖和那个耿总在一起,抱怨邢兵太不给自己面子,而且推断是郑丽颖给邢兵出坏主意,自己想拿那部分回扣。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郑宝利有作案动机也有作案机会。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可以想象他带着炸药跟踪邢兵和郑丽颖登上列车,悄悄接近,隐蔽在一边。两人毫无觉察,有说有笑,眼看车到黄泥河子大桥上,郑宝利忽然冲向郑丽颖,抱住她引爆了炸药,连邢兵一家和周围的人一起同归于尽。


乌老皱着眉头听完,和徐厅长交换了一下意见,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他说,根据验尸结果,爆炸发生的时候,郑宝利是背对炸点的。


把炸药绑在背后爆炸的不是没有,1991年,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遇刺身亡,刺杀他的女杀手达诺便是采用特殊的方式将炸药绑在背后,利用当地吻脚礼的动作低头时拉动炸弹保险,进行了自杀式袭击。


刺杀拉吉夫·甘地时凶手炸药的绑缚方法


但是,根据灼伤判断,郑宝利后背到炸弹之间还有一米左右的距离。这便是他为何面部和前胸几乎没有伤损的原因,这说明他不可能是把炸药绑在背后引爆的。


引燃炸药包扔向走道中央然后转身……理论上似乎可以实现,可是从他转身需要的时间来看,如果真这样干炸药包应该已经落地,而不是在半空中爆炸,至少不能在87厘米高处炸。唯一的可能是他背对炸点,引燃炸药包后从头顶向背后抛掷,才能凌空爆炸。但这样肯定会被别人看到,而调查中无一人看到这样诡异的场面,而且,这么多爆炸专家,还从没有见过这样实施爆炸的案犯呢,不符合犯罪心理学。


从这样的分析看,郑宝利不可能是犯罪者,而应该也是受害者。


大家认为乌老说得有道理,但郑宝利的确有不少疑点,也是不争的事实,比如,他和郑丽颖,邢兵到底什么关系,矛盾有多深。


最后徐厅长拍板,要求调查人员去追以下问题:


第一,那个所谓的“大连耿总”是怎么回事儿,邢兵为什么告诉郑宝利“别什么人都往家带”。


第二,郑丽颖为什么去找邢兵,求他帮什么忙?


第三,那个“大连耿总”和郑丽颖有没有接触过,是不是郑丽颖想从中谋利。


第四,郑丽颖那两天为什么情绪不好。尤其调查是不是她订婚有些追求者不高兴,威胁过她。


第五,郑宝利出现在二车厢是偶然的,还是故意的,是否有作案的准备。


表面上看这些问题杂乱无章,有的和案情似乎关系不大,但结果出来,才让人不得不佩服——这些问题都是关键的。


那个所谓从大连来的耿总早已人去楼空,一时无从查起。但邢兵为什么警告郑宝利的原因却找到了——邢兵压根认为他就是个骗子。这是因为邢兵妻子和亲友谈到过这件事,还直夸邢兵细致。


原来,那个经理向郑宝利介绍自己的时候,曾自称北大土木工程系毕业,但邢兵看似粗犷,其实很细致,得知这一情况便开始对这个经理冷淡起来。他的妻子李桂清看在眼里,她是个热心人,便劝邢兵对人家热情点。结果邢兵对她说,我看他不是北大毕业的,他是“大北”毕业的——沈阳有个辽宁最大的北大营监狱,简称“大北”,从那儿劳改释放出来的,东北俗称“大北毕业生”。


邢兵说北大是综合性大学,但没有土木工程系,清华才有,这个经理在说谎。此外,一千立方米木材的生意,又是总经理,做这样大买卖的起码得开个桑塔纳来,一般还要跟个业务科长之类的,哪有一个人坐着森林小火车到处跑的?据此他认为这个经理要么是骗子,要么是没什么钱,做的是皮包公司,倒买倒卖,一千立方米木材好几百万元,不能先发货后收款。


他倒没有认为郑宝利不好,只是认为他社会经验少,他知道自己脾气暴,怕说话不好听,只是让李桂清转达一下,提醒郑宝利别太天真,但郑宝利误会了。


而那天郑丽颖来找他,事情倒是与她后来情绪不好很有关系。



[未完待续]



 ◆  ◆  ◆  ◆  ◆  


往期精华阅读:

历史|民国名人跨界:孙中山接生,蔡元培下毒

文化|总不能坐看一个文明死去,我是它的子孙

日本|美人赠我蒙汗药:女大学生竟是催眠强盗

图集|独家披露:赵四小姐幽禁期间罕见照片

历史|敢不敢像蒋经国一样当父亲?

连载|最后一个惯匪[1-30]全文目录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直接关注订阅萨苏 

萨苏原创,版权所有

商务合作请联系后台助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