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人会有自杀的念头?研究确定了四个关键基因「研究速递」

psychiatry salon 大话精神 2023-05-13

大话精神「小程序」

让服药更简单,

让治疗更有效,

让生活更美好。



大话精神pro ,  ,  ,

一个简单好用的慢病服药提醒和打卡工具

小程序

大话精神pro

一个简单好用的慢病服药提醒和打卡工具

小程序

大话精神pro     

一个简单好用的慢病服药提醒和打卡工具

小程序

大话精神pro    

一个简单好用的慢病服药提醒和打卡工具

小程序

大话精神pro    

一个简单好用的慢病服药提醒和打卡工具

小程序

大话精神pro ,  ,  ,

一个简单好用的慢病服药提醒和打卡工具

小程序

大话精神pro ,  ,  ,

一个简单好用的慢病服药提醒和打卡工具

小程序

大话精神pro ,  ,  ,

一个简单好用的慢病服药提醒和打卡工具

小程序

大话精神pro ,  ,  ,

一个简单好用的慢病服药提醒和打卡工具

小程序

大话精神pro ,  ,  ,

一个简单好用的慢病服药提醒和打卡工具

小程序

大话精神pro ,  ,  ,

一个简单好用的慢病服药提醒和打卡工具

小程序

大话精神pro ,  ,  ,

一个简单好用的慢病服药提醒和打卡工具

小程序

大话精神pro
一个简单好用的慢病服药提醒和打卡工具
小程序
         

欢迎转发推荐,让更多病友受益

自杀是一种复杂并让人难以理解的行为。它包含了一系列想法和行动,从考虑自残到试图自杀。自残的想法在人群中相对常见,即使在那些没有精神疾病史的人当中。过去的研究表明,自杀者的亲属更有可能也会走上这条道路。这给自杀蒙上了一层复杂的色彩,因为它既受环境影响,又受生理影响。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的精神病学家John Mann认为,人脑中的化学物质以及一些基因成分也会使人在巨大压力下产生自杀倾向,这些物质是人体正常的一部分,只是在人的情绪或精神出现问题时被突显出来了而已。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精神病学家Fabrice Jollant也证明了基因中存在会增加人自杀倾向的成分,而且这种基因与冲动和判断缺陷的关系密切,与精神疾病无关。他的实验研究发现近亲中有自杀者的人在赌博投机类游戏中更容易有冲动行为。

此外,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精神病学家Alexander Niculescu曾与同事们研究过自杀者血液中的多组基因,并用这些基因组比照有情绪问题人群的血检结果,结果发现这些人最终因自杀倾向入院的比率达到了90%。

最近,杜克健康中心和达勒姆退伍军人医院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大型研究,发现了四种与自杀想法和行为风险增加有关的基因。

杜克大学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系副教授Nathan Kimbrel博士说:“重要的是要注意,这些基因并不能注定任何人会出现问题,但需要明白,它会使风险增加,特别是与生活事件结合在一起时。”该研究于12月14日在线发表在《美国医学会精神病学》杂志上。

研究者使用633,778名美国退伍军人的数据进行了一项大型、多样化的全基因组分析。在参与者中,71.4%是欧洲血统;19.1%非洲血统;8.1%的西班牙裔;亚洲占1.3%。研究参与者主要是男性,9%是女性。

在这组退伍军人中,从医疗记录中确定了121211例自杀想法或行为。如果参与者没有记录在案的自残行为史,他们就被归为对照组。

通过对血液样本的全基因组分析,研究人员在有自杀想法或行为记录的参与者中发现了许多明显的基因。有四种基因与精神疾病的联系最为密切:

  • ESR1是一种雌激素受体,此前已被确定为PTSD和抑郁症的因果遗传驱动基因,这是退伍军人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雌激素也被怀疑是造成抑郁症发病率性别差异的原因之一,而ESR1的缺失已被发现对男性的脑组织产生影响。

  • DRD2是一种多巴胺受体,与自杀企图、精神分裂症、情绪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危险行为和酒精使用障碍有关。

  • DCC在人的一生中都在脑组织中表达,它与多种精神疾病有关,自杀身亡的人的大脑中DCC含量升高。

  • TRAF3与反社会行为、药物使用和多动症有关。锂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金标准,可以降低自杀风险,可以调节TRAF3和其他几种炎症基因的表达。

除了这些基因,研究人员还发现了9个额外的特定于祖先的风险基因。

虽然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来确定遗传标记是否可能导致靶向治疗,但这些发现有助于理解遗传风险因素在自杀想法和行为的病理学中如何发挥作用。

1.喝杯益生菌就能让你快乐起来?“精神益生菌”了解一下!


2.精神益生菌,淘金热还是治疗新革命?

精彩

推荐


大话精神专业分站《大话双相》、《大话抑郁》、《大话焦虑》、《大话少年》上线了,欢迎关注!


 双相情感障碍与“非双相”的大脑有什么关键的不同● 吃什么药时不能喝酒?● 常用的4大类抗焦虑药物● 严厉的育儿方式会使基因发生改变,从而诱发抑郁症状

欢迎加入病友群

微信扫码或长按识别


响应病友多年呼吁,大话精神编辑部在半年前搭建了患者交流群和家属交流群,半年来,已经有数千病友入群,每个群每天多达数千条信息分享。

面对青少年的抑郁、焦虑及辍学等问题,家属群的父母们分享交流,彼此借鉴经验,为了孩子一起在努力。

我们非常欣慰能为病友交流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同时也欢迎更多病友加入我们的大家庭。请长按二维码扫码入群。
推荐阅读

最新Meta分析:继续服用抗精神病药还是换药、减药、停药?「研究速递」——大话精神

每天一剂便便胶囊,就能远离双相障碍?「研究速递」——大话精神
关于双相情感障碍的14个事实——大话双相
 常用的4大类抗焦虑药物——大话焦虑
 吃什么药时不能喝酒?——大话抑郁

抑郁症“魔爪”伸向青少年,患病率24.6%——大话少年

参考文献

1. http://www.nature.com/news/brain-study-seeks-roots-of-suicide-1.18870

2. Identification of Novel, Replicable Genetic Risk Loci for Suicidal Thoughts and Behaviors Among US Military Veterans, JAMA Psychiatry (2022). 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 … psychiatry.2022.3896

大话精神编译,转载请联系编辑部。

投稿请联系微信:dahuajingshen

或邮箱:dahuajingshen@126.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大话精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