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未遂后的评估:应该问什么?「临床必备」
我国情况也类似,根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的数据,自杀在10岁之前还比较少,但在此后就风险迅速上升。10~25岁之间的青少年非疾病死因里,自杀可以排到前三,另外两个分别是交通事故和溺死。
有自杀念头的青少年,差不多7个人里就有一个。他们沉默无声,但就在你我身边。
2012年有一篇文章调查了杭州市的7335个初中生到大学生,其中有14.3%的人认真地考虑过自杀,6.9%的人已经定过自杀计划,2.1%的人有过自杀行为,1%的人反复尝试过自杀。接受调查的都是还活着的人,但也可以据此估算死亡——自杀未遂和自杀身亡的比例,一般是在10:1左右。
对没有尝试过自杀的有自杀意念的患者的评估通常包括4个因素:具体的计划、获得致命手段的途径、近期的任何社会压力源和精神障碍的存在。临床医生还应评估可能存在的潜在威慑因素,如宗教信仰或受抚养儿童。
自杀未遂后的评估不同于有自杀想法但没有尝试的个体。后者更有可能对干预措施做出反应,如强化门诊护理、动员家庭支持和宗教禁止自杀等。然而,对于那些试图结束生命的患者来说,无论采取什么潜在的保护措施或威慑措施,显然都不能阻止他们的自残行为。需要考虑这种企图的后果,例如致残伤害或医疗并发症,以及可能的非自愿监禁。评估患者在自杀未遂后的感觉很重要,因为自杀未遂对家属的心理影响可能会加剧患者的抑郁情绪,增加再次自杀企图的可能性。
许多想过自杀的人都曾表达过自残的想法或意图,但这样的想法往往被最小化或忽视。有一种常见但错误的观点认为,如果鼓励患者讨论自残的想法,他们就更有可能采取行动。事实恰恰相反,临床医生应该询问患者关于自杀的想法或意图。重要的是,某些不尊重生命的护理、冒险行为和药物使用也可能是自残企图的信号。一些典型的评论,如“我不在乎我是否醒来”,也会激发被动的死亡想法。许多有自杀念头的患者说,他们处在一个“不好的地方”,理性和逻辑让位于结束痛苦的强烈愿望。
对自杀未遂患者的评估是提供精神疾病病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于45年来对此类患者的评估,我们提供了一份14个问题的清单,这些问题在确定患者何时接受住院治疗或出院转诊到门诊治疗是很有帮助的。问题1到6是针对有过自杀企图的患者,而问题7到14有助于评估自杀的整体风险因素。
1. 这次自杀企图是有预谋的吗?
确定预谋和冲动是自杀未遂后评估的一个基本要素。许多此类行为可能是在没有事先考虑的情况下发生的,如伴侣之间的争吵或家庭冲突。当一个人卷入痛苦的事件和/或醉酒时,可能会发生冲动的尝试。相反,预谋包括深思熟虑和计划,这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增加自杀的风险。
2、这次尝试的后果是什么?
自杀未遂可能导致与家人或伴侣和解和/或重新提供支持,这种意想不到的支持通常会导致患者表现出改善的情绪和影响,并可能暂时停止自杀念头。如果后果是负面的,可能会使一些患者更有可能再次试图自杀。
3、使用了哪种方法?
了解患者使用的方法可以帮助临床医生确定再次自杀企图的风险。患者的方法越致命,他们的自杀意图就越严重,他们再次自杀的风险就越高,可能使用更致命的方法。
4、自杀的意图是什么?
有些人自杀是为了唤起他人某种反应,如果是这样的话,重要的是要知道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结果。这种尝试往往是冲动的,但如果尝试未能产生预期的效果,患者可能会试图通过升级他们的自杀行为来获得更多的关注。如果行为没有产生预期结果,应该尽快住院,而不是出院。
5、是什么成了患者的获救?
确定患者是否做了自救的事情,例如叫救护车、诱导呕吐、告诉别人他们做了什么,或者自己来医院。如果是,询问他们改变主意的原因,以潜在地阻止未来的尝试,或关于希望活着的信息。这些问题可用于指导门诊治疗。
6、患者对幸存下来有什么感觉?
一些人会给自己的行为贴上“愚蠢”的标签,并表示尴尬。其他人则表现出面向未来的思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预测信号。而有些人会出现焦虑或哀叹“我甚至做不好这件事”,对任何营救他们的人表示愤怒,一些患者可能还会对自己的存活表现出矛盾心理。
7、患者以前有自杀企图吗?
与以前没有自杀企图的人相比,有自杀企图史的患者死于自杀的可能性要高30至40倍。如果患者过去有过自杀倾向,特别是最近有过自杀倾向,应考虑住院治疗。
8、患者有支持体系吗?
让自杀未遂的病人出院之前,要考虑他们的支持网络的质量。评估家人和朋友对病人的反应,亲人的冷漠或怨恨是不好的迹象。
9、患者有自杀家族史吗?
自杀可能有家族因素。临床医生可能想要详细了解患者的家庭自杀史,这些信息会对患者企图自杀的动机产生重大影响。可能需要提醒这类患者,他们的家庭失去了他们是多么痛苦。
10、这次自杀是抑郁症的结果吗?
对于出现抑郁症状的患者来说,预后不那么积极;他们更有可能怀有严重的意图、预谋、绝望和社会孤立,也不太可能表达面向未来的思想,他们可能需要住院和药物治疗。
11、患者有精神障碍吗?
精神疾病的特征可能包括暗示自我毁灭的恶意幻听,这样的“声音”可能是激烈而自嘲的;许多有这种幻觉的患者报告说,他们曾试图自杀,“只是为了让那些声音停止”。
妄想症的症状会使精神病患者不太可能向家人、朋友或医务人员吐露心声。精神病比抑郁症更难隐藏,同时伴有重度抑郁症(MDD)的精神病会增加自杀的可能性。
12、患者是否属于高危人群?
医学上的共病降低了存活的可能性 获得大量药物 更不可逆转的问题,如慢性疼痛、残疾或丧偶 独自生活,可能会延迟发现。
13、是否涉及毒品或酒精?
这个因素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既是慢性风险因素(SUD),也是即将自杀的警告信号。酒精使用障碍与抑郁症和自杀有关。酒精和/或其他药物的抑制是自杀未遂的风险因素,可能会加剧MDD的程度。
14、患者有面向未来的想法吗?
在评估自杀未遂的患者时,具有未来的计划和预期可能会令人放心,但这些特征应该仔细评估。当患者自发地提供事后评论,而不是回应直接提问,事后评论可能更可靠。但要注意,患者可能会编造未来计划,以避免精神病住院,因此要警惕那些笼统、不那么详细、仅在提出住院时才提及的计划。
在自杀未遂后评估患者时,患者的表现和病史以及临床医生的职业本能都很重要。仔细考虑自杀方法、意图、预谋与冲动、对生存的感觉、精神疾病的存在、高风险人口统计学、尝试后的举止和影响、支持质量、自我救援行为的存在、面向未来的想法和其他因素,都有助于做出适当的干预。
欢迎加入病友群
微信扫码或长按识别
响应病友多年呼吁,大话精神编辑部在半年前搭建了患者交流群和家属交流群,半年来,已经有数千病友入群,每个群每天多达数千条信息分享。
面对青少年的抑郁、焦虑及辍学等问题,家属群的父母们分享交流,彼此借鉴经验,为了孩子一起在努力。
我们非常欣慰能为病友交流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同时也欢迎更多病友加入我们的大家庭。请长按二维码扫码入群。欢迎转发推荐,让更多病友受益
精彩
推荐
大话精神专业分站《大话双相》、《大话抑郁》、《大话焦虑》、《大话少年》上线了,欢迎关注!
双相情感障碍中的焦虑,如何治疗?「临床必备」——大话精神
胡鑫宇事件背后,是不容忽视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大话少年
1.Kim H, Kim Y, Shin MH, et al. Early psychiatric referral after attempted suicide helps prevent suicide reattempts: a longitudinal national cohort study in South Korea. Front Psychiatry. 2022;13:607892. doi:10.3389/fpsyt.2022.607892
2.Michaud L, Berva S, Ostertag L, et al. When to discharge and when to voluntary or compulsory hospitaliz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reatment decision after self-harm. Psychiatry Res. 2022;317:114810. doi:10.1016/j.psychres.2022.114810
大话精神编译,转载请联系编辑部。
投稿请联系微信:dahuajingshen
或邮箱:dahuajingshen@126.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大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