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评穆特/郑京和/穆洛娃这辈儿女小提琴家之贝小协

tube2a3 古典音乐相对论 2022-06-29

贝小协在我们这里,已经成了一个浩瀚的工程:单声道、立体声、早期女小提琴家等等。


单声道时代的梵婀玲超级大神们

贝小协大神们,立体声时代的华山论剑(上)

贝小协大神们,立体声时代的华山论剑(下)

女小提琴家,才是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的皇冠(1)

女小提琴家,才是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的皇冠(2)


五月的初夏,今天和大家一起,进入一个赏心悦目的时代。重点关注一下,40-60年代出生的女小提琴家和贝小协的关系。


很多发烧友,就是因为穆特漂亮的容颜,爱上小提琴的。



可惜,时光流逝,红颜易老,如今的穆特,先不说琴声,已经变成了这个样子。和我一样大的穆特粉,一定会对这张照片,唏嘘不已。



从人数上看,出生在40-60年代的女性小提琴家在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的录音上,明显比她们的前辈少,比后起之秀——70-80年代的人录音更少。这个时期的女小提琴家我就不一一列举,挑几位我们中国的音乐爱好者和发烧友们最熟悉的聊聊。





1. 西崎崇子


感叹:钝刀子杀人一般的西崎崇子版总算听完了



第一位是出生在1944年的西崎崇子。


这是一位日本的小提琴演奏家,所以被我们熟悉,主要是因为她曾经大量录制中国小提琴音乐作品,包括不止一次的在她丈夫控制的拿索斯唱片以及附属品牌录制中国人津津乐道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多年来,西崎崇子也屡次来华访问演出,按照我们惯常对外国人的分类,她是一位“对中国友好”的日本小提琴家。


西崎崇子在拿索斯的录音里,协奏曲上有分量的不多,好在她录过一次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是和斯洛伐克爱乐乐团,指挥是肯尼斯 基恩。



第一乐章的乐队部分,开始就是涣散和里出外进的。斯洛伐克爱乐和它曾经的兄弟捷克爱乐有着天壤之别,乐团的训练水准,乐器的质量,从录音里听实在堪忧,用周大师以前的话说,就是给马戏团耍狗熊伴奏的水平,诚不我欺也!


这样的团,无论如何也无法营造出什么好的前奏气氛来,斯洛伐克爱乐的管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恶劣的印象。


西崎崇子的独奏进入,一开始还算可以,至少没给我迟疑的感觉。几句过后,高八度的段落,也顺利过关,我想,应该能够顺利把这首曲子拿下。谁成想,第一乐章的后半部,西崎崇子开始举措失当,逐渐控制不住手里的琴和弓子,大量的音不准不说,音乐也失去了流动性,处于停滞和僵持的状态,勉励支撑,不让自己落荒而去。



这种状况在第一乐章克莱斯勒版的华彩处,达到灾难,这段华彩,真就是凑合完成,速度极慢,像是在练习一样,丝毫没有演奏时的激情状态,华彩,是给独奏家一个展示自己过人技巧和超级控制力的机会,不应该让听众感到这么难过。


整个第一乐章,西崎崇子的音色都是尖声尖气,毛刺感十足,好像她手里不过是一把学生的练习琴。第二乐章,西崎崇子的尖锐音色依旧,斯洛伐克爱乐的乐队部分,和独奏小提琴各演各的,谁也不搭理谁,照本宣科罢了.


指挥家Kenneth Jean,也无力回天啊!


西崎崇子在第二乐章表现的抒情,是廉价的,矫揉造作的,贝多芬音乐的深沉之感荡然无存,每一笔描绘,她都会让你知道艳俗的作用是什么,我好像在第二乐章听到了“梁祝哀史”。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第二乐章小广板,难度不在技巧,在于对音乐内在情绪的把握,第二乐章的小段华彩又是游离在音乐之外的,就这样开始了下一个乐章。


第三乐章,开始就是一种“东风吹战鼓擂”的劲头,西崎崇子试图把每一段乐句,每一个音符的宽厚都表演出来,事与愿违的是,这种过度的努力使音乐的律动性完全丧失,每一段音乐都是单摆浮搁在面前,这是四六不靠啊!三乐章琴声的尖锐和粗糙并存,互相衬托,把对方的丑恶映的活灵活现。


拉得不好,其实搞搞教学也是不错的选择。


在第三乐章中,西崎崇子的速度依然上不去,笨拙的双音听到我觉得难堪,有几段和乐团的节奏略微错位,双方都十分惊慌的互相揪扯。随着最后一段华彩的结束,钝刀子杀人一般的西崎崇子版总算听完了。感谢她和斯洛伐克爱乐乐团,给我上了一课,这是我忽然觉得奥伊斯特拉赫版还是亲切了不少。


顺便说一句,拿索斯的早期录音也是“锦上添花”,千万别买实体唱片,我要像《三体》里的监听员一样喊出“不要买实体唱片,不要买实体唱片,不要买实体唱片!!!”。


Takako Nishizaki (Stargeigerin), Ehemann Klaus Heymann (Billig-Klassik-CD-Produzent), Sohn Henryk Nishizaki-Heymann, (v.l.n.r.), "Mozart-Aldi", Hongkong/China, 12.10.2002, ; (Photo by Peter Bischoff/Getty Images)





2. 维拉·拜丝


基于古乐复兴,又不拘泥于古乐本真演奏的藩篱,是两位女性音乐家的一次伟大的尝试。



有西崎崇子的版在前面,我就比较好继续进行,至少没有更大的折磨。


第二位是出生在1946年的荷兰小提琴家维拉拜丝。


这是一位举足轻重的古乐演奏家,在荷兰兴起的古乐复兴运动中积极参与,不但自己搞协奏曲和奏鸣曲,还和她的前夫—伟大的大提琴家、古乐演奏家比尔斯玛一起组成“羊场弦”室内乐小组,在SONY旗下的古乐副牌VIVARTE录制了为数众多的古乐器室内乐唱片。



这版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就是她在VIVARTE公司和另外一个女将,指挥家珍妮特 拉蒙以及她麾下的宴席古乐团一起合作录制的,这是VIVARTE古乐版贝多芬协奏曲全集的其中一张,连带一首贝多芬第五“皇帝”钢琴协奏曲。



第一乐章,拉蒙的宴席乐团给我一个十分爽朗的开始,速度很快,推动力强大,索尼的录音秉承CBS的传统,声音坚实,泛音十足,为演奏增色不少。拜丝的独奏小提琴,同样是明快而活泼的,这点和拉蒙的指挥风格遥相呼应,形成了竟演的氛围。


她在第一乐章的演奏上,没有一丝一毫的所谓抒情性,直白明了的把贝多芬的坚毅交待给了我们,她在乐句连接的部分,气息留的都不长,然而也没有任何局促的呼吸让听众难受,她的气口很舒服,让你在她给的快速度中游刃有余。


可以说,偏快的演奏速度是古乐复兴运动以来大家的共识,这种共识是基于对当时乐器的复原和对当时演奏风格的研究之上,拜丝和拉蒙第一乐章完全遵照这种共识来演绎。这个乐章的华彩,我以前没听过,有可能是演奏家自创的版本,华彩的风格也很复古,颇有巴洛克时期小提琴协奏曲的韵味,和整体的演奏贴切。



第二乐章小广板,宴席古乐团的前奏并非深沉的长句子,短促,休止符做足实值,这在各种版本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中不多见。拜丝的独奏小提琴,更像一位宫廷舞者,风度翩翩的踩着小步舞曲的节奏,严格的在花砖上划出规则的图案。随后的抒情部分,她也在矜持中保持了高贵的音色,声音比较直白,但不露骨,直白到能看到玉壶中的冰心。



第三乐章的活泼可爱是写在脸上的,从琴声里杨溢出来的欢乐无法遏制。拜丝的琴声厚实,温暖,伴随着活跃的演奏风格,这种琴声极具感染力。一改前两个乐章的克制和客观,第三乐章的情绪化十分明显,这种处理方式,在两种极端风格中的切换自如,我也是第一次听到,真的出彩!


三乐章的华彩乐段,写的层次丰富,技巧和情绪上都需要高端的手艺来操控,如果是拜丝自己写的,那可以喊一句“BRAVO!”纵观三个乐章,拜丝和拉蒙的这个版本,基于古乐复兴,又不拘泥于古乐本真演奏的藩篱,是两位女性音乐家的一次伟大的尝试。





3. 郑京和


略微差一些,对风格的把握没有浪漫派作品那么准确



出生在1948年的郑京和,是亚洲女小提琴家的骄傲,她是第一位真正获得国际声誉和大牌唱片公司签约的亚洲女性小提琴家.


作为一个茱莉亚音乐学院的毕业生和加拉米安的高足之一,她的才华和这几块金字招牌足够她闯荡音乐界了。


我自己第一张郑京和的唱片,就是她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也是她这个曲目的第一次录音,和康德拉申带领的维也纳爱乐乐团在DECCA的录音,当年也是因为封面那张郑京和的侧面照片实在很有个性,很有气质,被封面打动买的。



回家一听,拉的真不错,于是乎继续买了不少她的唱片。


郑京和一共正式录制过两次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除了前述在DECCA和康德拉申的版本,还有后期在EMI和滕斯泰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的现场录音版。



我个人的听感,EMI版本超越了早年的DECCA版,成熟超越了青涩。我认为,从气质上,郑京和更适合演奏浪漫派的作品,她的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是我在除了海菲茨的版本之外,最欣赏的,她的西贝柳斯也属于可圈可点。


贝多芬呢,略微差一些,对风格的把握没有浪漫派作品那么准确,不过,鉴于郑京和在这个年龄层的重要位置,还是应该做一点评点。


克劳斯滕斯泰特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位指挥家,我的马勒之旅由他的第八“千人”和伯恩斯坦的第二“复活”起源,滕斯泰特除了演交响乐之外,和独奏家的合作的协奏曲录音也几乎张张精品。


KlausTennstedt


滕斯泰特对于第一乐章序奏的处理,是从轻声细语开始的,缓慢堆积层次,在对乐团音量的控制上保持了绝对的克制,贝多芬式的舒展是序奏的整体基调。


郑京和独奏小提琴的进入,和滕斯泰特对序奏的处理如出一辙,不疾不徐,稳定压倒一切,唯一感觉遗憾的是,郑京和的音色不如年轻时候的DECCA录音宽厚圆润,略嫌尖锐,不过,即使如此,也比后来我在国家大剧院听她现场时候的状态好不少。


年轻时候的郑京和


郑京和和自己年轻时代相比,确实更加稳重,DECCA版的琴声多少有点飘,EMI现场版能够沉的下去。不可讳言的是,滕斯泰特带领的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是这版录音所以优秀的一个强大支柱,郑京和本人对贝多芬作品的理解不足以和滕斯泰特抗衡,指挥家对风格的理解主导了这次协奏曲的演出。


第一乐章的华彩,郑京和用的是克莱斯勒版,她技巧上有富余,从年轻时候就有很大富余,不过,我总感觉她拉的华彩和乐章有些脱节,对于前后的呼应不好。


第二乐章 小广板,滕斯泰特为郑京和营造了一个朴素的氛围,乐团缓缓流出前奏,在郑京和独奏小提琴比较浪漫化的抒情演奏下,乐团很努力的摆脱这种不适当的浪漫,把乐章的调子拉回古典风格之下。


在DECCA版,康德拉申和维也纳爱乐这点做的不够,没有用行动去纠正和影响郑京和对古典主义理解的偏差,正因为有了滕斯泰特的精确把握,郑京和的这次第二乐章,明显优于第一次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同一乐章的演绎。



第二乐章的后半部分,郑京和逐渐安静下来,能够用比较素雅的手段来表达抒情的意图。第三乐章 回旋曲 郑京和琴音的尖锐有一点改善,这样她更能与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融合到一起。


三乐章的欢快和悠长交织在一起,在飞快的运弓中,我能感觉到郑京和在把每一弓落实,弓法不细碎。三乐章的华彩,她拉的比第一乐章好,有了十足的大师风范。整体说,郑京和两次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录音,是她处在这个位置上对曲目范围的必要拓展,也是一个演奏家立大旗所必须的。还是开始我说的,郑京和更适合浪漫派曲目,所有在贝多芬上的勉强和不自在,换成柴可夫斯基就成了游刃有余。



有趣的女孩





4. 穆洛娃


她在本真演奏方面的悟性和造诣,堪称卓越。



出生于1959年的穆洛娃,有关她的传奇不少,她是柯岗的学生,1983年从苏联叛逃西方,在西方除了她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惊为天人以外,之后的感情经历也引起颇多关注。


穆洛娃的演奏曲目主要也是集中的浪漫派作品和苏俄音乐方面,她第一次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录音,是在2003年和英国本真演奏指挥家加德纳以及麾下的革命与浪漫乐团在飞利浦公司发行的,当年也是SACD初兴起的时候,这张唱片同时也短暂发行了SACD的高格式版本。



穆洛娃本人对本真演奏十分有兴趣,多次用羊场弦与巴洛克弓演奏巴洛克作曲家的小提琴作品,她和加德纳的古乐团合作录制贝多芬,也就不算意外了。


第一乐章,加德纳的革命与浪漫乐团用复古乐器的特殊音色与坚定果断的处理方式给我们展现了一副古色古香的画卷,略带暗色的弦乐和弹性十足的定音鼓敲击,是区别于现代乐团的明显标志。



穆洛娃的独奏部分,没有那种所谓的艳光四射,她的琴声和乐团的弦乐组一样,也是熏银般的色泽,蓬松的声音给听者耳朵不会造成丝毫负担。穆洛娃的演奏从容,音乐徐徐展开,在音乐行进保持连贯和顺畅的前提下,她把音符交待的无比清晰。


加德纳的革命与浪漫乐团和之前拉蒙的宴席古乐团相比,演奏风格更偏向古典后期、浪漫派早期,少了一些理性,多了一些自我的表达。


这也是加德纳煞费苦心建立三个古乐团的愿意,蒙特威尔第乐团、英国独奏家乐团和革命与浪漫乐团,三个乐团都有自己的倾向性,分别演奏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


English Baroque Soloists


第一乐章的华彩乐段,第一次听蒙了,完全不知道是哪个版,后来经过查阅资料,才知道是穆洛娃的一位朋友OTTAVIO DANTONE为她创作的,这位DANTONE是古乐演奏家,擅长键盘作品,同时也是一位指挥家,在DECCA的古乐副牌琴鸟公司发行过唱片。


DANTONE写的这版华彩,我个人认为不逊于之前任何一版的传世华彩,即使是穆洛娃之前常用的贝多芬自己所做的钢琴改编版华彩。华彩的音乐符合贝多芬时代的乐风,技巧的展示并不突兀,经穆洛娃之手,更显得贴合原作的风格。


第二乐章,乐团和穆洛娃全都很清淡,独奏小提琴家能在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放弃一切传统上的抒情机会,平铺直叙的叙述音乐,真是难能可贵啊!



几处别人恨不得拼命揉弦和连弓的地方,穆洛娃都以古乐演奏习惯的短处理一笔带过,这样的处理,并非不解风情,而是内心藏着深邃的感情,刻意以淡然掩饰罢了,这种音乐感情的表达是一种高等级情绪的表达,庸脂俗粉的第二乐章休矣!


第三乐章的回旋曲,穆洛娃和加德纳都继续保持了最大限度的克制,独奏小提琴很注意平衡每一个音符,并没有强调过多的重音,这和一般演奏家在第三乐章中多少要宣泄情绪不同。穆洛娃的细腻、精妙与她的高贵、典雅如影随形,这在三乐章的华彩部分继续得到了展现,能把华彩拉的音乐性十足,独奏家中并不多见,穆洛娃是其中之一。



三乐章的结尾,乐团迸发出火花,独奏家和小提琴同时也燃起火苗,二者共同把三乐章推向热烈的终点。穆洛娃并非是一个纯粹的古乐本真演奏家,然而她在本真演奏方面的悟性和造诣,堪称卓越。





5. 安妮-索菲·穆特


严谨的卡拉样版本和“大师份儿”的疯狂马苏尔版



出生于1963年的安妮-索菲·穆特,是本期文章最后要聊聊的女性小提琴家。


穆特在中国发烧友中的地位非凡,当年DG公司第一批4D录音的CD发行时,穆特录制的《卡门幻想曲》被当做音效演示碟,疯狂推广,几乎达到人手一张的程度,全中国的音响店似乎都会用这张碟演示,发烧友呢,甭管是不是喜欢听古典音乐,怎么也得买一张,在家用穆特来校正自己音响系统,能否播好这张《卡门幻想曲》,成了音响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




穆特在中国爱乐者们的心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少年时被卡拉扬赏识、提携的不凡经历,00年以后多次来华访问演出,中国观众对穆特是既闻名又脸熟,不自觉的认为穆特有水平,当代女小提琴家里的翘楚,真的是这样吗?


从她两次录制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看,非也。


穆特在DG公司录制过两版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第一版就是少年时代和卡拉扬/柏林爱乐乐团,



第二版是成年以后和马苏尔/纽约爱乐乐团。



对比听两次的录音,很多人说穆特成年以后进步了,小时候在卡拉扬面前拘谨,放不开,后来和马苏尔的录音如何行云流水等等。我不同意这种观点.。


在我听来,恰恰相反,卡拉扬的控制下,穆特多少还有顾忌,没了卡拉扬的约束,穆特对于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的理解,极尽描眉画眼、浓妆艳抹之能事,把卡拉扬版中本已不多的正确三观抛诸脑后。



两个版本对比着说说,第一乐章卡拉扬和柏林爱乐塑造的前奏部分,是一个典型的、传统意义上的贝多芬音乐世界,工整,平稳,层次分明,虽然并非多么出色,但是卡拉扬的贝多芬,德国风格是一目了然的。


马苏尔的纽约爱乐,前奏部分也不离谱,略微有一些咋呼,乐团的音色和布鲁诺瓦尔特的鼎盛时期以及伯恩斯坦的平台期相比,退步不小,马苏尔以德奥音乐的正宗传人和东欧集团某特殊时期意见领袖的面目,获得美国人的青睐,担任纽约爱乐乐团的音乐总监,在他的指导下,纽约爱乐进一步失去了自己的音色和欧化的风格,这在这次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的录音中也可以清晰的感受到。



穆特在卡拉扬版的第一乐章,进入的时候小心翼翼,这和当时的年龄、身份吻合,可以听到,那时候,穆特的独奏小提琴是在卡拉扬主导的基调上演奏,没有过度揉弦,小提琴的声音比较直,比较干净,运弓也并不夸张,这既是卡拉扬的诱导,也是彼时穆特内心世界尚且纯洁的映像。


到了马苏尔版,穆特第一弓就是无病呻吟般的揉弦,以艳俗的揉弦来制造所谓的“情感宣泄”,速度和节奏也拖沓了不少,本来可以利落结束的乐句,非要把尾音拖长,把贝多芬音乐中的健康情绪转向“赛诗会”般的虚伪矫饰。


彼时穆特内心世界尚且纯洁的映像。


两次录音,穆特第一乐章的华彩都用的是克莱斯勒版,这版华彩,因为克莱斯勒所处的年代,天生就带有那种哗众取宠的因素,如果不能谨慎的演奏,平实的表达,那么这版华彩的效果是很不好的,卡拉扬版里,穆特还是谨慎小心的拉华彩,虽然没什么丰富的层次,不过也是干净的演下来了,到了马苏尔版,好嘛,成大师了,自己随便玩,形神皆散,克莱斯勒的华彩碎了一地,结束时想捡都捡不起来,糊弄着把第一乐章进入了结束部分。


Kurt Masur leading the New York Philharmonic in all-Mendelssohn program at Avery Fisher Hall on Wednesday night, February 4, 2009.This image;Kurt Masur leading Anne-Sophie Mutter and the New York Philharmonic in Mendelssohn's "Concerto in E minor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Photo by Hiroyuki Ito/Getty Images)


第二乐章,小广板。卡拉扬的柏林爱乐,依然是标准版的传统贝多芬,速度中庸而稳健,穆特在这版里,第二乐章拉的很可爱,情绪连贯,感情充沛,又并不过分的抒情,与柏林爱乐之间的是明确的协作关系,互相提携,互相照应。双方在相对的慢速度中,都保持了音乐的流动性。


到了马苏尔版,首先,纽约爱乐就无精打采,貌似沉稳,实则无趣,音乐的律动性从前奏部分就近乎失去,穆特的独奏小提琴,失去了少年时的纯粹,装模作样的抒情,几处高把位,琴声被故意拉长,这样尖锐的嘶鸣持续了好几拍,真是可怕,没有比这样摧毁贝多芬的慢乐章更可怕的事情了。成人的世界真的可怕,抒情成了滥情、骚情,穆特在第二乐章几处的音准问题,也是不健康情绪和退化的能力所致。



第三乐章,穆特在回旋曲的演奏上,节奏把握的准确,声音厚润扎实,随后的高八度,琴声铿锵,抑扬顿挫之感,柏林爱乐也给穆特的独奏以稳定的基础,全奏时,


卡拉扬应该是考虑到穆特的能力不足以和整个乐团抗衡,适当的收住乐团的音量,这让独奏和协奏动态平衡达到新的高度,卡拉扬在德奥作品上的超卓水准,可见一斑。


再听马苏尔版,穆特独奏的时候,基本听不见乐团的声音,一旦乐团露出来,赶紧把野蛮强横的劲头耍一耍。穆特的独奏,同样浑身蛮力,这让我想起来穆特首次来华,我还是一线记者,同事戏称穆特为“小母牛”,这个外号今天看,很合适,穆特撒起欢来,不管不顾,像顶谁就顶谁,哪怕是贝多芬呢。



马苏尔版的第三乐章,穆特是在“小母牛”与“抒情小母牛”的角色间不断转换,无论哪个角色,在弓与弦上的一把力气都是我唯一可以确定的特点。马苏尔版三乐章的浮躁和莽撞,直到乐章的结束,仓皇与混乱中完成了整部作品。


穆特,小时候不错,有价值的几张唱片就是她和卡拉扬的录音,成年以后,能听的录音是一些现代作品,反正我也不知道那些作品应该演成什么样儿。


穆特,很像我生活中见过的一些老大姐们,年轻时候因为时代的原因不会打扮,恰恰是这样,倒保有几分天生的美姿容。年纪大了,明白了女人一定要捯饬,连忙把窗帘和布艺沙发穿在身上。。。


1980年穆特在德国


40-60年代间的女小提琴家,我这次就聊这几位,同时代的还有一些,有的没留下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录音,有的影响力不够,我就没必要都数落一遍了。


往后看,那些我的同龄人们,她们也许没有奶奶辈的演奏家那么大气磅礴,也没有妈妈辈的演奏家那么九城闻名,她们有着更新的思维,更个性的审美,更过硬的技术。


下次,我会细数同龄人,把她们当做整个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版本罗列的结束。



相关阅读


单声道时代的梵婀玲超级大神们

贝小协大神们,立体声时代的华山论剑(上)

贝小协大神们,立体声时代的华山论剑(下)

女小提琴家,才是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的皇冠(1)

女小提琴家,才是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的皇冠(2)


热文阅读


探索8台中、低价位解码器的“正确声音”

“时钟”之辩,HORAE进入一个德奥风系统后引发的思考

阅读原文,20万HIFI文字,免费取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