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3精”发布迄今为止最全面的重疾险研究报告——完整版

肖芝艺 13个精算师 2022-08-05

重疾险

——前言

    重大疾病保险从1995年进入国内市场,在迄今20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飞速的发展。1999年健康险全年保费收入36.54亿,到2017年已达到年入保费2615.69亿,而重疾险在健康险业务量中占比达到70%。

    重大疾病保险目前已经成为中国保险市场上最重要的保障型产品,各个寿险公司都争相发售不同重疾责任的产品或产品组合。

    目前市场上的明星产品基本来自于中国人寿、平安、太平洋、新华人寿、阳光人寿等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作为国有最大寿险公司,公司品牌是一大优势,但是目前重疾险市场产品形式和销售渠道都很多样化,竞争压力很大,如何在各种重疾产品中脱颖而出,获得消费者的青睐是产品开发人员密切关注的问题。

    应各位读者要求,“13精”特别推出《“13精”发布迄今为止最全面的重疾险研究报告》,跟大家聊聊关于重疾险的那些故事。本文将分三期与大家见面,今天来看第一期,后续敬请关注哦~

研究背景及目的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严重,重大疾病的发生率日益上升并且呈现不断年轻化的趋势,一场大病对个人及家庭都将带来巨大的冲击,如何加强健康保障也因此成为很多人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方面民众健康保障意识的增强,加上重疾险在中国市场日益加大的宣传力度,重疾险渐渐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注意,人们开始意识到重疾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对于负担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成员,通过购买重疾险以储备健康专项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根据某市场研究公司的一份“国人重疾险参与情况调查”报告中的数据,近6成的被采访者认为购买重疾险很有必要,其中5成以上的人购买过重疾险。

    对于购买原因,60.8% 的人认为重疾险能有效规避风险,对家庭理财有帮助。

    在购买渠道上,64.3% 的人是通过保险行业的朋友购买。在购买时考虑的保险公司的因素方面,公司服务质量和效率、保险产品的价格及理赔质量是被访者最为看重的三大因素。

    这份研究报告基于目前中国人寿现有的重疾险产品以及市场上部分其他保险公司在售的明星重疾险产品(只针对一年以上的长期险)进行分析对比,主要保险责任和费率切入,比较不同产品之间的优劣性,并且从时间维度上分析市场上重疾险呈现的变化趋势,这有利于更好地把我未来市场走向,从而结合对民众投保意向的分析,优化本公司重疾险的产品条款设计和产品结构配置。    

    由于时间紧迫,该报告仅取了几家大型保险公司的产品进行研究,分析不够全面,敬请谅解。

    

摘要

    本文第一部分首先简要介绍了重大疾病保险的背景知识,这部分对重疾险进行了更明确和深刻的定义,并介绍了我国保监会对于重大疾病的规范定义;

    第二部分介绍重疾险产品的分类,结合市场现有保险产品对各类产品进行枚举(从给付方式/保险期间/产品捆绑形式等);

    第三部分对几个明星产品进行针对性的比较,分析产品条款设计方式;

    第四部分着眼于香港保单热这一现象,选择了香港一款产品进行分析并同内地重疾险产品进行对比,分析内地与香港重疾险产品的优劣;

    第五部分试图从时间维度剖析重疾险产品的演化;

    第六部分结合以上分析结果给出一些个人对重疾险产品条款设计方案的思考和建议。

    

研究内容

1

重大疾病保险背景介绍

    根据百度百科定义:重大疾病保险,是指由保险公司经办的以特定的重大疾病,如恶性肿瘤、心肌梗死、脑溢血等为保险对象,当被保人患有上述疾病时,由保险公司对所花医疗费用给予适当补偿的商业保险行为。

    根据保费是否返还来划分,可分为消费型重大疾病保险和返还型重大疾病保险。

    然而,这个定义并非完全准确,重大疾病保险的保障意义应该包含两部分:一是以上提到的补偿被保险人因疾病、疾病状态或手术治疗所花费的高额医疗费用;二是为被保险人患病后提供经济保障,尽可能让家庭避免出现“经济危机”的风险。保险公司于是也因此顺应民意开始提供“轻症疾病”保险责任。

     

    我国内地1995年开始引入重大疾病保险,经营该险种的主体不断增加,而保险公司独自制定的重疾定义存在差异,客观上,给消费者比较和选购产品带来不便,也容易产生理赔纠纷。为了统一行业重疾定义,中国保监会与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于2006年共同制定了适合我国保险市场的、有中国特色的《使用规范》。该文件根据成年人重疾险的特点,对重疾险产品中最常见的25种疾病的表述进行了统一和规范

    对于保险期间主要为成年人阶段的保险产品,若以“重大疾病保险”命名,其保障范围必须包括25种疾病中发生率最高的6种疾病:包括

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和终末期肾病这6种核心重疾。这6种核心重疾占一般人群一辈子能患上重疾的80%-85%。

2

市场重疾保险产品分类

    本研究报告挑选了七家人寿保险公司(包括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太平保险、新华人寿、阳光保险、太平洋保险、华夏保险)的保险产品进行对比分析,本节分析方法为分离保险产品要素,从多个角度对重疾险产品进行分类(产品来源为中保协网站或公司官网):

按照保险销售形式划分

     独立主险型,即重疾责任作为独立主险进行赔付,代表产品有:

    国寿:康宁、康欣、康恒、康复金、鸿康;

    平安:保宝福、安享人生;

    新华:健康无忧;

    太平:福禄倍佑;

    附加保险型,即附加在其他定期寿险、终身寿险、两全险等主合同上,作为附加保险提供保障的保险合同,代表产品有:

    国寿:国寿福、福瑞安康、鸿康、康宁、瑞鑫、祥瑞、祥悦;

    平安:平安福、鸿运英才;

    太平:吉祥安康;

    阳光:阳光人生;

    太平洋:金佑人生;

    华夏:常青树;

按照给付类型划分

    提前给付型:重大疾病保险金与产品或产品组合里包含的任何身故保险金责任共用保额,也就是身故或重疾哪个先发生就先赔保额,但只赔付一次,赔付完之后,保单即终止失效,因此产品价格较额外给付的产品便宜。

    代表产品有:

    国寿:国寿福、福瑞安康、鸿康、康宁、瑞鑫、祥瑞、祥悦;

    平安:平安福、鸿运英才;

    太保:金佑人生;

    阳光:阳光人生;

    额外给付型:只要发生重疾就给付重大疾病保险金保额,保单继续有效,后续如果身故并且产品或产品组合里有提供身故责任的相关保险,再给付一次身故保险金,很明显由于它有可能赔付两次(先重疾一次、身故再赔一次),所以它的价格要比提前给付型产品要贵。

    代表产品有:

    阳光:阳光人寿附加万能额外给付重大疾病保险

按照保险期限划分

    定期:一般有一年期和长期这两种期限。一年期重疾采用自然费率,这类产品随着年龄增长价格不断上升,需要每年主动续保。这类产品在前期价格确实很有竞争力,很多通过网销渠道进行销售,可以用来作为额外的补充保障,不过一年期产品停售风险相对较大;长期定期重疾险一般可以保障到70-80岁,采用的是均衡费率。

    终身:即保障到终身,一般来说预算充足的保护可以选择保障终身。

3

市场“明星”重疾险产品条款分析

三款提前给付型附加重疾产品比较

    上述比较的三款产品平安福、国寿福、太平洋金佑人生均属于提前给付类附加重疾险,前两者主险均为非分红型终身寿险,保险金额即为基本保额,而太平洋金佑人生主险为分红型终身寿险,该附加重疾险以有效保险金额进行给付,其中有效保险金额为基本保险金额加累计红利保险金额,也就是通常所述的保额分红形式。所以从保额上来说,金佑人生的未来有效保额不断增加,相比其他两款保险有更好的抵抗通货膨胀的作用。

    从等待期来看,平安福等待期最短为90天,并且在等待期内发生保险事故将返还现价,二另外两款等待期为180天,等待期内发生保险事故返还所交保费。

    从疾病种类来看,平安福和国寿福保障80种重疾,太平洋金佑人生保障88种重疾,由于在25种保监会规定的重大疾病发生率很小,所以相差的8中重疾保障不会带来实质性差异,对于特定疾病的保障,国寿福涵盖30种,平安福和金佑人生涵盖20种,总体来说疾病种类差异不大;(此处需要说明:本文将平安福条款中所述特定轻度重疾归为轻症,将国寿福和金佑人生条款中所属特定重大疾病归为特定疾病,两者含义本质上相同)

    从保险责任来看,三者都含有重疾、特定疾病(轻症)、以及身故或全残责任,且有豁免保费利益,具体设置上存在一些差异,平安福设计比较创新,结合保户线下运动记录制定赔付方案,有利于客户日常的健康管理,这一方面值得市场上其他险种借鉴。

    通过保费对比可以看到,相同条件下国寿福的保费最低,其次为平安福,金佑人生保费最高,比国寿福高出近35%,所以即使金佑人生在未来由于分红有效保额会上升,但是仍然不足以冲销每年高出35%的保险费。另外,平安福虽然和国寿福保费相较差异不大,但是平安福在购买时还需要强制附加平安意外险,该意外险保险费比单独购买意外险保费高出很多,一下降低了这款重疾险产品的性价比。总的来说,国寿福在这三款产品中具有优势。

    

多次给付重疾险产品

-以新华多倍保为例

    近年来渐渐出现多次给付的重疾险产品,各家公司的做法通常是将重疾分组(一般3-4组),一次赔付后合同继续有效,其他组别重疾发生时进行二次或三次给付。

    以下挑选了新华多倍保和中意人寿悦享安康两款产品进行了简单对比:

    新华多倍保将重大疾病(共70种)和轻症(共50种)分为了5组,每组都包含了一些重大疾病和轻症。每组所有疾病疾病(包含重大疾病和轻症)累计给付的疾病保险金不能超过所对应的限额,其中第一组最多可以赔付三次基本保额,但是间隔期至少为5年,第一组至第四组分别有一倍保额。如下图:

    这款产品号称交一份保费,可以获得七倍保障,保障病种超多、赔付倍数超高、保障期限超长,但是实际上还是有很多设置是在故弄玄虚。在豁免保费方面,新华多倍保是按照累计赔付金额来豁免后期保费的,只有累计赔付金额达到了基本保额才能豁免后期保费。也就是说只得了轻症是无法豁免后期保费的,因为轻症每次只赔付保额的20%,只有赔付5次才能达到赔付标准,而这是不可能的。只有得了至少一次重大疾病,才能豁免后期保费。虽然名义上重大疾病最多可以赔付7次(恶性肿瘤最多可以赔付3次),但是任何一个人得了两次以上重大疾病并且不致死的概率极低,何况多次赔付之间还有时间间隔,以及年龄限制(85岁)。综合来看这款产品条款设置过于复杂,有造噱头的嫌疑,对比多倍保与中意人寿这款重疾险,后者保费更低,条款也更简洁务实,站在消费者角度,中意人寿悦享安康明显性价比更高。

4

重疾险产品演化进程

    本节以中国人寿现在所有在售产品为对象进行分析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到,2014年以前,中国人寿推出的产品既有以重疾责任为主险的产品,也有附加重疾责任的保险产品,两者大致各占一半,而2015年到2017年,国寿在售的产品基本上都是附加重疾险产品,仅有国寿鸿康重大疾病保险(尊享版)这一款重疾险独立主险产品。

    2012年以前,中国人寿重疾险产品等待期大多为1年,2012年均为180日;从保障的疾病种类来看,随着年份增加,重疾保障种类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且从2013年开始,多个产品加入了特定疾病的保障,其保障种类也是从初期的10种扩展到现在的30种,这是顺应市场潮流的结果,可以想到越多的重疾保障种类势必能越能吸引客户投保。

    就身故和身体高度残疾这两种责任,国寿有些产品具有这两项保障。从本质上来说,这两项责任和死亡、重疾责任一样,都是有且仅有只能赔付其中一项,并不是叠加赔付。给付高度残疾保险金其实只不过是将死亡保险金做提前给付,根本上说,这项责任本质上是死亡责任的一个延伸。在精算定价过程中,鉴于高度残疾的发生概率相当低,对公司额外定价影响并不是很大。虽然从保险公司角度看,是否有身故和身体高度残疾责任没有太大定价上的差别,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一定愿意看到更多的保障责任,所以说这两项保险责任的存在是很有利的,以低成本的方式吸引消费者眼球。

5

香港重疾保险产品分析

    近年来经常有报道介绍内地民众舍近求远奔赴香港购买重疾险产品,本节将分析香港的重疾险产品和内地产品主要存在的差异。

    l  以英国保诚保险公司某款重疾保险为例分析

    下表为该重疾险的主要信息概括:

    1.   重大疾病定义不同:内地保险对于重大疾病的定义严苛,比如肝病;

    2.   保障范围不同:香港产品还有早期疾病保障和多重疾病保障,值得注意的是,内地保险有许多不保障的疾病,如艾滋病,内地保险公司一律不赔,香港保单可以理赔因输血感染的艾滋病;

    3.   理赔不同:香港保险公司采取的“严核保,宽理赔的”经营理念,使理赔工作变得简洁,而且具有较高的理赔成功率。香港的保险公司对理赔工作极为重视,因为理赔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公司的形象和信誉,以及客户对公司的信心。香港社会整体诚信度高,保险公司和投保人都相互信任,理赔过程也就非常简单,只是内地一些保险公司把保险的口碑搞坏,让广大客户觉得天下所有保险理赔都困难;

    4.   保费不同:在国内平均寿命70岁,香港平均寿命85岁。所以同等年龄,香港保费会低很多,这款重疾险为保额分红型,可以看到香港的分红利率相比国内也有着很大的优势;

下图为英国保诚某重疾险保单价值一栏表:

    5.   保额不同:以儿童寿险、重疾险为例,内地保额最高只能买10万元(40岁以下重疾保额超过30万或寿险保额超过50万均需体检),重疾种数大概有30种左右,如果不幸发生了重疾,10万元很多情况下,用来治病都不够。在香港没有这方面的限制。在香港18岁以下保额25万美元免体检,40岁以下,保额45万美元以下免体检。

    6.   医疗水平不同:香港医疗水平、医治环境整体优于内地。所以内地人士投香港医疗也希望有病时能赴港看病,接受更好的医疗水平。 另外,内地的住院计划只能理赔在内地的医院住院。而香港的住院计划可以理赔在全球的医院住院。 

6

对未来重疾保险产品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销售渠道方面

    重疾险起初多是通过传统代理人销售,之后,各家公司纷纷在银保渠道销售重疾险,以返本重疾为主,销售效果不错。随着重疾险保险责任的细分,一些公司开始尝试通过互联网,以及微信等新渠道销售重疾险,开创了销售渠道的新领域。 通过银保、电销及网络销售的重疾险,各家公司都适当放宽了相应的核保要求,主要是提高免体检额度,以适应银行与新渠道客户的购买习惯。放宽核保要求不仅符合银保、电销及网销渠道的销售特点,而且也是国际保险市场的一个发展趋势。但是降低核保标准势必会增加风险,所以可能会将重疾险的等待期设置的更长。中国人寿在未来可以考虑加大网销力度,使产品销售渠道更多样化;

    

产品结构方面

    根据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调查报告显示,购买定期返本型重疾险的占比最多,达到近40%,这可能和中国人固有的传统思想有关系。虽然从实质上看来,纯消费型的重疾险对消费者来说是性价比相对更高的,但是由于消费者不是专业保险人员,其购买意愿呈现出上图的情况。因此,保险公司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应该抓住客户的心理,返本型重疾险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还是提供了很大的利润来源。

     

    目前来看,国寿产品结构还是比较单一,大部分为提前给付型附加重疾险。未来可以增加一些重疾险产品种类,满足各类消费者的不同保障需求,例如多次给付型重疾险,目前国寿缺少这类产品,根据统计数据,换上癌症后复发的概率达到60%,所以,针对某些重大疾病进行多次给付的有必要的,否则保户在收获第一次给付后保单终止,之后由于已经有患病历史难以再次获取保障,多次给付的重疾保险可以很好的解决这种问题。

     

    目前市场细分已经比较充分,针对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都有特定险种,国寿的少儿国寿福以及关爱女性防癌险,都是细分的险种。不过从重疾险的保障角度来说,更加全面的e重大疾病保障会更满足保户需求,所以本人认为,未来还是全面保障的重疾产品更有市场,而非细化产品,且国寿目前主要销售渠道为个人代理,而这些细化产品通常保费较低,通过网销渠道进行销售,在这一方面国寿和其他专注网销的保险公司没有太大优势。

     

    另一方面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国寿尚没有保额分红的险种。参考市场上保险公司,很多有保额分红产品,例如太平洋今后人生附加重疾险,其主险为分红型,附加险保额同主险一样,有效保额为基本保额累计红利。重疾险作为保障型的保险,需要考虑其未来的保障程度能有多少,由于现在医疗发展迅猛,未来各种重疾治愈的可能性不断增大,也意味着治疗费用的增加,基于这一点带有保额分红性质的重疾险还是很有价值的。尤其是在参考香港重疾险产品时,香港大部分产品具有保额分红性质,可以更好抵御未来通货膨胀风险。国寿可以从保额分红型重疾险入手,尝试开发保额分红型产品。

     

    另外在产品开发上可以多设计一些增值服务,借鉴市场其他保险公司,进行一些创新设计,比如平安run,香港保险中赠送疫苗,免费体检等优惠,有利于市场推广。

关注“13个精算师”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近期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