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8年总目录(收藏版)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8年春季卷目录
语言学
运用分析性评估标准引导大学英语写作课堂动态评估与反馈 张军;刘晓齐;刘兵
语言景观研究的东方视角——日本语言景观研究综述 黄小丽
文学
The Magic Book in Twentieth-Century Fantasy Robert Maslen
一只无维度的多维之熊——从莫马迪诗歌《熊》说起 王卓
狩猎、素食主义与伦理——从《皆大欢喜》第二幕第一景谈起 胡鹏
伯明翰学派“新族性”文化政治研究 邹威华;伏珊
什么是“戏剧独白”?——法国戏剧独白定义沿革及关于戏剧独白判断标准的新思考 赵英晖
论当代莎士比亚研究中的“当下主义” 陈星
论《乐观者的女儿》中的记忆之场 刘智欢
莫言文学在日本的接受史及其意义 李光贞
“利己主义”与“商人英雄”——论安·兰德的《阿特拉斯耸耸肩》 王一平
论加里·斯奈德《当下》的诗学空间 耿纪永;赵美欧
华裔美国文学语境中的“亚裔美国感性”与“男性气质” 孙乐
走出牢笼之后——从《耶稣的童年》看库切小说的创作轨迹 段枫
历史话语与时代语境的交织——论《布登勃洛克一家》中的疾病 毛亚斌
动态的叠加,荒谬的通达——论《时间箭》中的大屠杀施害者 张雯
加拿大黑人文学的谱系建构——评《反思黑色大西洋:加拿大黑人文学、文化史和历史的在场》 綦亮;肖明慧
翻译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翻译专栏序 陈德鸿
中国地名中的科技标准、翻译及意义 连真然
Trump汉译定名——一种值得升级为现象的探讨 卢东民;向平
思果研究翻译前之译文与其翻译观之关联初探——以《力争上游》《源远流长》《天生英哲》为中心 张宇杰
翻译美学观照下的莎剧赏析与汉译——以《哈姆雷特》为例 李其金
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的语篇观 范敏
汉语政治语篇英译需注意的问题——对《十九大报告》开篇部分英译文的商榷 李明;李思伊
中译外翻译话语的双重边缘化:问题与对策 耿强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8年秋季卷目录
语言学
交错法辞格结构的认识论研究 岳国法
命题预设与语义教学 倪慧
从构成性概念隐喻看朝鲜语复句中从属和并列的包含关系 闫超
文学
穿越与跨界——2016美国普利策戏剧奖获奖作品《汉密尔顿》的历史维度 银家钰;陈爱敏
“我思故我在”——《纳罗斯》的思想表达形式与功能 甘振翎
变革时代中的弥尔顿 郝田虎
性属、影响与民族——《伊莎贝拉》中约翰·济慈的身份认同焦虑书写 崔丹;李增
媒介视域下的历史隐喻与审美新质——论《芬尼根的守灵夜》的文论价值 王琦;李杰
论《霍默与兰利》的荒诞书写 杨茜;李伟荣
僵局与超越——《森林正前夜》中的反复修辞 赵英晖
《辛白林》中的法律与帝国想象 胡鹏
意识形态的陷阱——《天下骏马》中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运作机制论析 张健然
意识流小说《达洛卫夫人》中的文本世界初探 李慧明;俞东明
《院长的十二月》中的媒体奇观与都市问题 管阳阳
论山姆·谢泼德《徒劳》的元戏剧手法 孔瑞
从“响”字解读《特别响,非常近》中隐含的音轨 奚茜
去殖民化的非洲视角——评马哈茂德·马姆达尼的《界而治之》 石平萍
翻译
晚清期间英汉词典中的音译词 高永伟
论波德莱尔在1949—1976年间中国的译介 耿纪永
译者严氏之言说,还是编者罗氏之言说?——严复译《国富论》案语来源甄辨研究 刘瑾玉
译者姿态理论对中华文化外译的解释力——以梁社乾英译《阿Q正传》为例 汪宝荣
阿瑟·韦利《西游记》英译本诗词删减原因探析 王文强;李彦
从“引诱的俘掠品”到“来自人民的姑娘”——析1959年傅东华重译《珍妮姑娘》中珍妮形象重塑的意识形态影响 陆颖
基本层次范畴视角下的翻译选词分析——以《新约·福音书》中■的译文选词为例 杨一天
来源:《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8年春季卷和秋季卷,谨致谢忱!
【相关文献导航】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