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法】佛陀耕田与凡夫耕田的差异在何处?——轮回之苦因与解脱不死之果
南無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缘起
一直有恶意者在网上,大肆污蔑佛教出家僧尼是“不劳而获”。笔者觉得有必要来根据世间与佛教的耕耘之理,说明一下出家修行者与世间凡俗者的差异。——释行愿 合十
一、世间耕耘者——轮回受苦之因
在世间的耕耘者,不论如何职业,以中国常说的七十二行来看,总说是利益人类,服务人类,同时也为自我生存,生命延续,乃至后代子孙的繁衍相续。从人类有史以来,直到如今,人类代代相续,多少战争,多少悲欢离合,多少爱恨情仇,多少沧海桑田!
从佛教修行者的修道意义看人间,人类史就是一部充满血腥的杀戮、斗争、输赢的生死大剧。凡夫的心境,因为未修行觉悟人生真谛,而所种下的都是生死轮回苦痛之因。而解脱的圣者,以人间佛教的创始者——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宇宙人生的真谛,以无量慈悲和智慧,接引、教化、普度有情众生,通过持戒、修定、发慧,让不同根基的众生来广种福田,引领众生趋向生死解脱,离苦得乐。
由此,我们就知道佛陀的耕耘与世俗凡夫的耕耘之差异——轮回之苦因与生死解脱不死之果。
二、佛教耕耘者——解脱不死之果
佛陀所耕种的福田,结出的是不死之果,我们来看佛陀关于种田的教导。在《杂阿含经》第98经 (第4卷)中,佛陀给凡夫俗子解说,彼此耕田的差异在何处?请大家一起来阅读原经文: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至一那罗聚落,住一那罗林中。
尔时,世尊着衣持钵,入一陀罗聚落乞食,而作是念:今日大早,今且可过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作饮食处。
尔时,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五百具犁耕田,为作饮食。时,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遥见世尊,白言:瞿昙!我今耕田下种,以供饮食。沙门瞿昙亦应耕田下种,以供饮食。
佛告婆罗门:我亦耕田下种,以供饮食。
婆罗门白佛:我都不见沙门瞿昙若犁、若轭、若鞅、若縻、若镵、若鞭,而今瞿昙说言:我亦耕田下种,以供饮食。
尔时,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即说偈言:
自说耕田者,而不见其耕;
为我说耕田,令我知耕法。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信心为种子,苦行为时雨;
智慧为时轭,惭愧心为辕。
正念自守护,是则善御者;
包藏身口业,知食处内藏。
真实为真乘,乐住为懈息;
精进为废荒,安隐而速进。
直往不转还,得到无忧处。
如是耕田者,逮得甘露果。
如是耕田者,不还受诸有。
时,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白佛言:善耕田,瞿昙。极善耕田,瞿昙。于是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闻世尊说偈,心转增信。以满钵香美饮食以奉世尊,世尊不受。以因说偈得故,即说偈言:
不因说法故,受彼食而食。
如是广说,如前为火与婆罗门广说。
时,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白佛言:瞿昙,今以此食安着何处?
佛告婆罗门:我不见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天神、世人堪食此食而得安身。婆罗门,汝持此食着无虫水中,及少生草地。
时,婆罗门即持此食着无虫水中。水即烟起涌沸,啾啾作声,如热丸投于冷水,啾啾作声。如是彼食投着无虫水中,烟起涌沸,啾啾作声。
时,婆罗门作是念:沙门瞿昙实为奇特,大德大力,乃令饮食神变如是。
时,彼婆罗门见食瑞应,信心转增。白佛言:瞿昙,我今可得于正法中出家,受具足不?
佛告婆罗门:汝今可得于正法中出家,受具足,得比丘分。
彼即出家已,独静思惟:所以族姓子剃除须发,着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乃至得阿罗汉,心善解脱。
通过阅读原经文,我们很清楚地看到:佛陀以慈悲和智慧破斥世俗凡夫对于佛教修行者“不劳而获”的误解。在经中,佛陀以修行来比喻农夫的耕田播种,将佛教修行者的信心、善法、精进、智慧、惭愧、专注、正念等修行要项,作善巧的解说,而将生死解脱不死比作为修行者耕作收成,让善于耕田种地的农夫,容易明白、接受佛陀的教导。
人有生、老、病、死,很多人贪生怕死,特别对于死亡,是一般凡夫俗子人最不喜欢面对的事。在本经中,佛陀以“不死”——涅槃解脱,为修行者耕种之成果,对一般凡夫俗子来说,这是最好的教化。
总之,佛陀的耕耘与凡夫俗子的耕耘有着最根本的差异,二者的差异就是生死的解脱与轮回之苦因。
愿佛法僧三宝加被,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释行愿 2017.2.13
读后感,请在文章下面关注后留言。
相关阅读:
【护教维权】是谁不懂爱?编导自己秀无知,把观众当白痴!——戏谑佛教而臭名昭著的“法海不懂爱”竟然要拍IP电影,到底谁之过?
【听经】慈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慈经》讲座之四—《慈经》释文
【修慈】慈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慈经》讲座之三——慈的功德利益
【闻法】慈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慈经》讲座之二——慈波罗蜜
【吉祥人生,安祥生命】系列讲座之—恭诵《吉祥经Maṅgala Suttaṃ》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圆佛即成,是名真现实——纪念太虚大师诞辰
慈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 ——《慈经Mettà Suttaṃ》导读
【佛经导读】正直捨方便,但说无上道--《法华经·方便品》之一
【佛经导读】化盲从信仰为智慧,从烦恼苦痛中解脱—《卡拉玛经》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