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平凉回族历史及伊斯兰教
平凉是甘肃省东部最大的回族分布地区,回族人口仅次于临夏回族自治州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现有回族人口15万,绝大部分集中在柳湖、城关及周边9个回族乡,约12万多人,其余分布在华亭(有2个回族乡,约2万余人)、庄浪、泾川、静宁、崇信、灵台等县。平凉作为非回族自治地方,分布着如此多的回族(平凉市回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27%),这在我国回族散杂居地区是比较少的,为此笔者对平凉回族历史与伊斯兰教进行了专题调查,并翻阅了有关的文献、史料,力求对平凉回族的历史、伊斯兰教发展情况作一简要概述。
一、清以前平凉回族源流及遗迹
回族先民进入甘肃,是从唐宋时期开始的,沿丝绸之路首先进人甘肃的河西地区。在河西以东,丝绸之路路线有三条,最主要的是北路,即由长安出发,沿径河经咸阳、径川等地到平凉,再经六盘山东麓至固原,然后西行到景泰过黄河直抵武威。平凉是这条路线中最重要的一站,来华进行贸易的波斯、大食等穆斯林商客和由西域诸国来唐朝的贡使,经平凉至长安,或在平凉活动,应当是平凉回族先民最早踪迹。
平凉是唐都长安西进北上之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唐与吐蕃交战的过程中,平凉曾作为主战场;在吐蕃鼎盛时期,平凉曾作为吐蕃的属地成为吐蕃进军长安的前沿阵地。在唐与吐蕃交战的多年中,陇右节度使李元谅发挥过重要作用。李元谅,波斯人,任陇右节度使期间,率兵与吐蕃征战,收复失地,并筑良原城。潘原城、崇信城等,死后葬于崇信梁坡山上。李元谅作为一个穆斯林,多年活动于平凉地区,这是有文献记载穆斯林在平凉最早活动的事实。可以设想李元谅在平凉治边期间,其幕僚和军中穆斯林士兵自然不会没有,其死后葬于平凉所属之崇信,可能有不同寻常的原因①。
来时甘肃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之一“径原”道,就是经“东南至渭州(今平凉)、径州(今泾川)以达内地”。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以后的10多年中,由于河西被西夏占领,丝绸之路在河西被迫绕道,平凉成为出长安后的必经之道,由平凉至渭源城,再分两道直奔西宁。所以,在宋代由平凉而到中原的穆斯林商客较之唐有增无减。
元朝建立后,平凉作为中原的门户地区,派驻了不少“屯聚牧养”之回回军士。元成宗时期,忽必烈之孙、安西王忙哥刺之子阿难答及其属下皈依伊斯兰教。安息王的辖区当时在关陇河西一带,包括六盘山及平凉、宁夏南部等地,这一带是西域进入中原的要冲,分布在这里的回回人较多,而阿难答及其属下皈依伊斯兰教后,大部分人散落于民间,无疑使这一地区回回人口大量增加。
明代,平凉已居住有不少回回人。现平凉境内有多处明代建筑遗迹,可证其时回民在平凉的活动。其一,1961年省考古工作者考查平凉道观“真庆宫”,确认其原为清真寺,建于明代,清同治回民起义失败后,清官员下令塑神造像,改名“真庆宫”。其二,原灵台下河大寺,据传建于唐代,1961年经考古人员考证,确认其为明代建筑及其三,静宁县城关站院清真寺,建于明嘉靖年间,其礼拜大殿保存较为完好,并有“嘉靖”字样可认。其四,据民间传说,白水老寺也是明代建筑,曾经有一块碑,但“文革”后不知下落。这多处清真寺的存在,说明在明代平凉回族已出现大批聚居的特征。
明代平凉回族大量聚居,一些回族人也进人统治阶层,参与政事。1992年,平凉地区博物馆挖掘一座古墓,墓碑刻有“大明敕授内典膳正对峰张公墓志之铭”、“明万历丙午”等。其墓志由杨凤鸣撰,内容为:“韩王府③内侍内典膳正张对峰墓志……内典膳正张公讳奉号对峰,陕西凤翔府扶凤县三头里回族也……”。另据贵州马家屯马姓坟山碑文记载:“予族世籍平凉,于洪武十四年晋守乌撒,历明至清,三百余年。”“嘉庆二十年(1541),平凉境内约有1200多户、6000余回族人,已初步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特点。”④至明末清初,甘肃平凉、宁夏固原等处已是“汉回杂处”。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署理陕西巡抚毕沉在奏折中称:“宁夏至平凉千余里,尽系回庄。”
二、清代平凉回族的起义斗争及平凉回族聚居区变迁
清同治年间,爆发了规模空前的西北回民大起义,平凉作为关陇要冲成为回民起义斗争的重点地区之一。陕西。宁夏等地回民起义军曾多次在平凉所属各州县与清军战斗,而以平凉回民穆生华为首的陇东回民起义军,更是将平凉作为必先攻战之地。
同治元年(1862),陕西回民起义爆发,并随后迅速波及甘肃陇东及陇南一带,受其影响,陇东陇南地区回民也迅速行动,准备起义。是年夏,哲赫忍耶第二代教主穆宪章之堂孙穆生华(1820?一1870)在秦安县莲花城率众起义。穆生华起义后,即把攻取平、固作为首要目的,希望攻占平、固后,与宁、灵回民起义军根据地连成一片。
当时平凉城内东关有回民40余户,建有清真寺两座。平凉知府田寿增、县长张仁源闻穆生华欲攻平凉,恐城内回民里应外合,遂下令屠杀城内所有回民,焚烧清真寺,而城外回民间悉后杀汉民百余人作为报复,所以平凉回汉关系在义军未到平凉时,已成水火不相容之势。穆生华率部到达平凉城郊,针对这种情况,发布文告,告诫起义军:“仇恨只在清朝无故杀回灭教的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民团头子。回汉百姓,皆素无怨仇,本是一家人,不要听信谣言。今后照常亲爱,不许伤害欺侮,更不许烧杀抢劫。如有犯者,绝不饶恕。”西路团练闻讯掘了穆生华的祖坟——穆宪章拱北,以示报复。穆生华闻听后无比愤怒,群起攻城,但由于平凉城防坚固,穆生华部势单力弱,一时无法攻克,遂率部北进,攻取固原,又于同治二年(186)正月攻取盐茶厅。
穆生华在肃清了盐、固一带敌人后,又集结该处回民两万余人,整编后开赴平凉,于同治二年(186)二月底再次攻打平凉,并很快对平凉形成包围之势,时达半年之久。九月,回民军用地雷轰倒平凉城西南城墙,攻克平凉,知府田寿增、总兵吕元等千人被杀。
穆生华部攻占平凉后,甘肃地方武装已对回民军无法形成威胁。但在同治三年(1864)关中回民起义军被镇压后,陇东形势发生了逆转,清军调集大军征战陇东,穆生华部开始了与清军的殊死搏斗。同年四月,固原提督雷正宽、总兵陶茂林各率部数千人先后进攻平凉,对平凉形成合围。六月,清军破城,回民军遭重大损失,遂撤退至董志源,与撤退到此的陕西回民军联合,继续坚持斗争。后穆生华退往金积堡,于1870年在金积堡因疾去逝。余部由其弟穆生辉率领,坚持斗争数年,后被清军镇压。
前文已说过,在陇东回民起义爆发之初,平凉地区回汉矛盾十分尖锐,平凉府官员在一种恐惧和仇恨的心态中,对城内回民赶尽杀绝。在与回民军作战过程中,见回民就杀,并采取卑劣手段,掘人祖坟,焚尸扬灰,这些为日后回民军破城报复以及起义结束后清廷办理“善后”、杀害更多的回民埋下了祸根。同治三年(1864)六月,清军攻陷平凉城后,在清点死伤人员时,“白骨如麻……皆舍生取义者,吾不忍其骸骨沉沦……淘井三百四十八,尸骨二千,遂埋之”,“共费银一千三百十余两……”。这个账自然记在回民起义军头上。但清军在攻占平凉后,下令杀尽城中所有回民,焚烧、拆毁所有清真寺,这也是事实。同治九年(1870)正月十九日,清军办理善后,将穆生华家属老小30多口,押到平凉西郊甘沟河滩斩首,当点到穆生华之子舍木苏时,平凉拱北马得真阿訇趁乱将自己的小儿子推到前面,换下舍木苏。同治十一年(187),清军又将马得真全家杀害,惟有其长子和合木苏幸免于难。至光绪十年,舍木苏由四川迁往张家川居住,1925年返回平凉,1937年病逝,埋于平凉南台拱北。
左宗棠在镇压了西北回民大起义以后,对西北回民采取了更为严厉的高压政策,其措施之一就是大规模迁徙回民,彻底改变回民原有的居住格局,迁回民于“人迹断绝”、“荒绝无主”之地方安置,从而“分割其势”,“涣其群,孤其势”。而平凉境内所属各地成为安置陕、甘回民的首选之地。同治八年(1869),左宗棠进军甘肃,“在平凉大岔沟等处收抚陕回老弱妇女及务农了壮约数千人”,次年,将投降的陕回刘秉信部、云南普洱马部等约1000人,安插于平凉县境内,将陕西陈林等部老弱妇女数千人由刘锦棠点验后押解平凉。左宗棠曾在平凉两次亲临点检,查实安插回民“实其一万有奇”。同治十二年(1887),迁陕回张代雨一起291名于平凉之曹家庄,迁陕回马生彦等一起643名于平凉附近的王家下堡,迁陕回杨文彦等一起253名于平凉谢家庄,迁陕回禹得彦部6000余口安插于平凉大小芦河、华亭策底镇及十保子等地。左宗棠采取迁徙、安插回民的办法,是“图百年之安”,“冀一劳永逸,毖后患而竟前功”。但事实上这种政策除了使广大回民的灾难加深外,同时更加深了西北回民对清军及其统治者的仇恨。
三、民国时期平凉回族聚居区域的形成 回族传统经济
清末以后,平凉境内除小规模的战事以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回汉民族矛盾已趋缓和,甚至在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回汉团结、相互保护的感人事迹。据《静宁县志》(新编)载,民国时期静宁居住有千余回族,在汉族民团清剿回民时,当地汉民将回民分别掩护躲藏,回民未伤一人;而在小股回民武装侵扰汉民时,回民也出面周旋,从而使静宁回汉关系进一步加强,至今被传为民族团结的 佳话。由于社会相对稳定,平凉作为商贸“旱码头”的地位又 逐渐显现出来,各地回民商客往来平凉。抗日战争时期又有 中原回民迁人,所以在民国时期平凉回族聚居格局逐渐形成,解放以后无大的变化。平凉回族的来源主要有四部分,一是平凉老户,这部分人数不是很多,人称“老甘省”,原住平凉,清同治事变中或外出躲避、或参与战事、或就地小心避祸,事变后又回到原地生活;二是左宗棠将陕西渭河两岸的回民约一万余人,强制迁往平凉的西阳、大秦、白庙、寨河、峡门、上阳及华亭、灵台一带,俗称“东安人”和“西安人”,这些地方至今还沿用原居住地陕西的村名;三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大批逃难的河南、山西、山东等地回民落户平凉,这部分人中以河南孟县桑坡村人最多;四是40年代后由宁夏同心。西海固地区迁人平凉的商人,这些人长期在平凉做生意,大多落户平凉。
桑坡人自1938年开始进人平凉,“他们大都散居在景家沟、红照壁沟和水桥沟一带。解放后,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兴合庄,就是桑坡人最集中的一个较大村落,还有红照壁沟。南台、北沙石滩、径滩等地,也有不少桑坡人在此定居”。
桑坡人来自中原内地,善于经商,他们到平凉以后,和当地回族人一起,发挥传统优势,使平凉回族经济呈现出许多特点,即利用平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交通便利,发展具有传统优势的商贸业。解放前平凉回民主要从事的行业,除饮食业外还有皮毛业,出现了一些有影响的皮毛商人,如平凉商会会长、锡裕丰商号掌柜吴九如先生,就是平凉回族商人中的佼佼者。另外还有盐业、茶业、绸缎业、钱庄业、药材业、酱园业等。平凉回族经济的发展除客观条件的影响之外,主要是靠回族本身的善于经营。“在帝国主义经济和官僚买办资本的重重挤压下,能取得如此的成就是很不容易的。”
四、平凉伊斯兰教的历史和现状
伊斯兰教传人平凉是从唐宋时期回族先民在平凉活动而开始的,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至明清时期,伊斯兰教在平凉打下了根基。前文所述明代平凉几处清真寺的存在,说明明代伊斯兰教在平凉已经得到了很大发展。
和全省其它地方一样,在清代以前平凉的伊斯兰教以格底目为主,清代后期及民国期间,哲赫忍耶和伊赫瓦尼相继传入平凉,并得到较大发展。清乾隆五年 ( 740),马明心传播哲赫忍耶学理,在各地设立道堂讲学,并招收学生,祖籍平凉的穆宪章便是其高足之一。
穆宪章任哲赫忍耶第二辈教主期间,由于清廷严加防范,未曾公开传教,但由于以后的哲赫忍耶为主的回民大起义席卷宁夏、甘肃东南部地区,所以其影响还是较大的,平凉哲赫忍耶还是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其人数、清真寺数量在清末民初增长较快,成为平凉最主要的教派门宦之一。
清末民初,平凉伊斯兰教发展较快,这可以从一大批清真寺及其它宗教建筑的兴建来得到确认。现存于平凉安国乡的安国拱北,相传祖籍西域的祁真人在此习功办道,深得人心,于古历二月初三归真,埋葬于此,建有拱北,同治八年 (1869)被毁,民国初年在艿的林耶安姓道祖的倡导下重修, 1958年被毁,1988年重修开放;华亭神峪乡神峪清真寺,建于1906年;华亭东华镇清真寺,建于1900年;华亭安口清真寺,建于1918年;平凉清真北寺,建于1911年;平凉东关清真寺,建于1891年;平凉清真北大寺,始建于清同治年间,规模宏大,附设有私立小学一所;平凉上寺,建于1918年;旅平寺,主要以河南人为主,建于1921年。这些寺属于格底目教派,大多在“文革”期间被毁,1978年后陆续重建。平凉南台拱北,是哲赫忍耶第二辈教主穆宪章的陵墓,由其侄于1813—1824年间建成,同治年间被汉族民团所毁,民国初年由穆宪章四世侄孙穆静轩主持重建,1958年被毁,1993一1995年间重修,这是平凉最有影响的哲赫忍耶拱北。阳坡拱北位于静宁县阳坡乡,是哲赫忍耶著名人物关里爷的拱北,同治年间修建。平凉清真西大寺,则是平凉第一座伊赫瓦尼寺,始建于1929年,1992年重修;平凉东大寺,建于1943年,重修于1981年,也是伊赫瓦尼大寺。
在平凉伊斯兰教的发展过程中,重视发扬伊斯兰文化教育,其经堂教育和伊斯兰文化教育在中国近代伊斯兰教育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平凉在近代出现了一批著名的经堂教育家和著名阿訇,如蔡登霄,原籍平凉,学成后于1946年至1949年在延安清真寺任教,当选为陕甘边区委员。著名经堂教育家马良骏曾在平凉求学多年,后在平凉开学任教,曾教授过兰秀斋、马思若、白有明等著名阿訇。伊赫瓦尼四大著名阿匐之一的虎嵩山即是平凉人,其门徒马贤、马忠杰等都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伊斯兰学者。在历史上,平凉一些回族贤达及著名阿訇,有感于回族群众文化教育之落后,提倡经堂教育与汉文化教育相结合,创办了许多私立小学。这些学校大多附设于清真寺内,除教授伊斯兰教教义教理外,还教授汉文化知识,使一大批回族儿童掌握了一定的知识。
1937年上海沦陷后,原上海伊斯兰师范在校长达浦生的努力下,经白崇禧斡旋,教育部准许伊斯兰师范迁于平凉,定名为国立伊斯兰师范学校(后改名为国立陇东师范)。1939年春正式开学,分简师甲、乙班和阿语专修班,约150余人,达浦生作为一个著名阿旬,倾向于经堂教育,他亲自讲授《宗教教义》。
解放后,党和政府制定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平凉伊斯兰教处于平稳和健康发展过程中,尽管在1958年和“文革”期间“左”的错误思想指导下,出现扩大化的错误,平凉伊斯兰教寺院被拆除,宗教人士被打倒,但自1978年以后,党和政府很快落实宗教政策,重建和新建了一大批清真寺,群众的宗教活动也恢复正常。伊协组织得以恢复,各级宗教部门和政府依法加强对宗教工作的管理,发动信教群众抵制外来带有宗教目的的活动,使平凉的伊斯兰教工作处于平稳和正常状态。至目前,平凉地区伊斯兰教信教群众有146360人,清真寺344处(包括活动点和拱北),建筑面积达124765平方米,教职人员 400人,满拉人数 1100人。其中格底目有信教群众131516人,清真寺306处(包括活动点),建筑面积111166平方米,教职人员364人,满拉1005人;伊赫瓦尼有信教人数6297人,清真寺8处,建筑面积5189平方米,教职人员8人,满拉32人;哲赫忍耶有信教人数8547人,清真寺(包括活动点和拱北)28处,建筑面积8410平方米,教职人员28人,满拉63人;示的林耶拱北1处。伊斯兰教在平凉地区各县市中,平凉市有信教群众113083人,清真寺(包括活动点和拱北)280处;泾川县有信教群众1771人,清真寺(包括活动点)6处;灵台县有信教群众7586人,清真寺(包括活动点)13处;崇信县有信教群众1270人,清真寺(包括活动点)2处;华亭县有信教群众20701人,清真寺(包括活动点)34个;庄浪县有信教群众992人,清真寺(包括活动点厂处;静宁县有信教群众957人,清真寺(包括拱北)4处。
五、平凉回族的现状和特点
新中国成立后,平凉回族在人口、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发展。以平凉市人口增长为例,1943年,全市有回族人口 26520人,1949年有52270人,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有103319人,几乎比建国时增长一倍,而到1996年则近12万人。可以看出平凉回族人口成倍增长主要在解放以后。目前平凉回族除平凉市最多外,华亭县有2万余人,其余各县数千人不等。党和政府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根据平凉回族分布特点,1984年在平凉地区建立了回族乡。目前,全区共有回族乡11个,纯回族村110个,纯回族社526个。目前平凉地区回族90%以上都居住在11个回族乡和平凉市城区。
平凉回族人性格直爽、勤奋吃苦、热情好客,在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及婚姻、丧葬、节日等方面有一些地方特点,但与甘肃其它各地回族相比,没有大的差别。惟在方言方面特点突出:其一,以陇东话为基础,夹杂有大量阿拉伯语、波斯语词汇;其二,在平凉河南回族当中,保留有部分河南话词汇,但与现在河南话又有所不同;其三,陇东方言与陕西话比较接近,而平凉回族陕西籍人居多,所以陕西话的特点也较突出。
建国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平凉回族在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得到了很大发展,具体表现在:
其一,大力发展民族经济,提高回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各级有关部门采取得力措施,扶持平凉回族具有传统优势的行业,如皮毛加工等。近年来围绕“牛经济”做文章,使更多的回族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其二,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回族经济发展的突破口,重点扶持,促进发展,建成了峡门回族乡乡镇企业开发区。出现了一些省内外著名的企业,如平凉市白坡工业公司、上扬回族乡水泥厂、大寨回族乡煤矿和神峪回族乡金黍米加工厂等,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根据回族善于经商的特点,兴建各类商品交易市场,如平凉陇东皮毛交易市场、新民南路牛羊肉批发市场、清真食品一条街等,都具有一定的规模。在乡村经济发展中,因地制宜,扶持和建立了许多“特色村”,如“林果村”、“豆芽村”、“粉条村”、“屠宰村”、“贩运村”等,使许多回族群众走上了富裕之路。
其三,加快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提高回族人口素质。各民族中、小学学生降分免费上学,平凉地区几所中等专业学校设立民族班,大抓农村扫盲工作,使平凉回族文化教育事业在新时期上了新台阶。重视医疗卫生事业,建立各级文化站(室),普及电视,提高回族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
其四,重视培养民族干部队伍。平凉地区回族干部队伍不断壮大,且呈年轻化、学历水平高的特点。截至1997年12月底,全区共有回族干部1398名,其中35岁以下就占一半以上,中专学历以上达988名。同时做好回族干部的使用工作,在各级政府及其它部门中都配备了回族干部,全区11个回族乡“一把手”都由回族干部担任。
对于平凉回族的历史和伊斯兰教,限于篇幅和笔者的水平,本文只是作了简要的概述,实际情况和笔者的愿望尚有距离,但愿能有更多的人和文章出现,使人们对平凉回族历史与伊斯兰教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免责声明: 本微信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或作者推荐,本微信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