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考场急救包 | 这些常考理论,助你稳住20分!

木子&简抒 爱传播新传考研 2023-03-28

近期一些同学和学姐交流,他们说自己记了很多酷炫高级的理论。


对于这些理论,学姐的态度是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适量选择,不贪多,不盲目。常常发生的情况是,大家对于这些酷炫理论一知半解,考场上不一定能记起来,记起来也不一定放心用,用了还要担心犯错!


今天学姐就给大家系统梳理了12个考场必背万金油理论!用过的都说好!!


快来看看这些万金油理论,你都能熟练掌握吗?



1. 受众商品论


传播政治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斯麦兹 ( Dalls Smythe)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从经济学视角透析媒介、受众、广告商三者间关系的 “受众商品论”。


该理论认为媒介的最终产品不是通常人们所认为的消息、思想、形象、娱乐、言论和信息,而是使用媒介的受众。媒介通过提供各种节目作为 “免费午餐”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形成 “受众力”商品,并把该商品出售给广告商借以获得报酬。


在这一过程中,“受众力是被制造、被出售、被购买以及被消费的,有自己的价值”,因此是一种商品。受众在使用媒介的过程中付出了真实的劳动,即自己的闲暇时间,并为媒体创造了价值和剩余价值,但受众不仅没有得到经济补偿反而以 “购买商品时付出的广告附加费”的形式承担了受众商品化的经济后果。


该理论由于对传媒产业经济属性的过分强调和对受众主观能动性的忽视而激起后世学者的不断争论,但其对资本主义制度下大众媒介运作本质的揭示时至今日仍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新媒体环境下 “受众商品论”的作用机理


1.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形成机制


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介提供的不仅是内容也是生产内容的平台。传播方式的双向交互性使得受众的价值形成模式趋于多元化: 受众可以亲身参与甚至创造媒介的信息内容,受众通过与媒介的互动交流极大地丰富了创造价值的原材料。如果说传统媒体出售的受众商品的使用价值只是单纯的视听率和到达率,那么新媒体出售的是按照受众特点进行分层归类后的庞大数据库资源。


2.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商品剩余价值的衍生途径


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创新使得新媒体的从业者们探索出了以受众的主动操作将需求转化为广告商剩余价值的新途径,通过付费点播、点击率、关键词、竞价排名等方式构建独特的信息数据平台,不断拓展受众商品剩余价值的衍生途径。


3.商品化过程中 “广告商在场”身份的演变


不同于传统媒体时代广告商只能躲在屏幕后面通过影响节目制作人员的制作理念间接地影响受众购买的身份定位,新媒体时代的广告商与受众以近乎平等的身份交流。广告商可以通过互动性的媒体平台和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就产品和服务与受众进行即时通讯,开展线上和线下的沟通与交易,跟踪了解受众需求并改变自己的营销策略。


考场小贴士:

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商品剩余价值的衍生途径更加多元化,这意味着受众商品论有超级广阔的使用范围!一定要马住!



2. 拟剧论


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戈夫曼试图发展出一套拟剧论的术语和框架,用于分析人们共同在场的面对面互动。


戈夫曼主要从表演、剧班、区域、不协调角色、角色外沟通和印象管理等六个方面展开论述,这也是拟剧论的六大构成要素。


戈夫曼从情境的角度对“表演”这一核心概念作了宽泛的定义,它是指“既定的参与者在既定的场合以任何方式对其他参与者产生影响的一切活动”。


戈夫曼认为,前台具有一整套抽象的、模式化的期待,它是“拟剧实现”的领域,帮助表演者在既定的互动中传达出他们希望传达的信息。成功的前台表演需要在剧组和受众之间达成某种共识,即视前台为唯一的现实,否则表演将难以为继。在前台与后台之间还存在“保护性通道”。表演者会采取掩饰、隐瞒和伪装实践,使自我呈现与角色期待保持一致。成功的表演还需要剧班合作,因此,至少在剧班内部,成员之间不是相互欺诈的,他们荣辱与共、合舟共济。观众与演员之间也会默契合作、共同维持表演,在特定的场合,表演者与观众之间还可以互换角色。


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是拟剧论的重要构成,它具体包括三种实践形式。


第一,防御性属性与实践,即表演者运用防御性实践保护自己的情境定义。

第二,观众和局外人采取保护性实践协助表演者保全他的表演与情境定义。

第三,表演者必须对观众与局外人的圆滑得体给于配合才能使协助得以可能,从而使他们施行的保护性措施为己所用,这需要表演者经过一定的训练以及审慎的态度。


考场小贴士:

学姐最近发现好多篇C刊文章都采用拟剧论为切入点进行研究。不管是分析网络红人、视频主播还是普通人微信朋友圈形象管理,拟剧论都是很棒的理论视角!



3.意见领袖


1944年,意见领袖理论由拉扎斯菲尔德在《人民的选择》一书中提到,是两级传播论的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人群中那些首先或较多接触大众传播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再加工后的信息传播给其他人的人。意见领袖介入传播过程,加快信息传播进程并扩大传播信息的影响。


特点


1、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

2、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

3、其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

4、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


网络意见领袖特点


1、网络意见领袖与受其影响者处于同一群体并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

2、网络意见领袖与受其影响者之间的关系缺乏稳定性。

3、网络意见领袖的行为表现非常活跃。

4、网络意见领袖都具有出色的表达能力。

5、网络意见领袖都具有某种专长。


考场小贴士:

虽然意见领袖是传播学里比较基础的理论,使用的频率也很高。另外,意见领袖和扩散与传播的结合使用也会给你的答案加分不少!



4.把关人


理论提出


把关人”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库尔特·卢因在研究家庭主妇对于家 庭食品的把关作用时提出的。而后在其《群体生活中的渠道》一书中,他再次论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在群体传播中过程中存在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


理论确立


1950年,怀特将“把关人”概念正式引入新闻传播领域,他明确提出了新闻筛选的把关模式。他认为,社会上存在大量新闻素材,然而传媒组织在社会信息流通中拉起了一道“关口”,所有受众接收到的信息都是经过“关口”筛选过滤的内容。他的理论采用个案研究法,聚焦于把关人,将把关行为的内核凸显出来,使把关探讨得以深入。但是其缺点是过分强调把关者的个人权限,而忽略了“把关”的组织性和各种联系所形成的必然和社会性。


理论变化


1、把关主体泛化:从媒体、受众到自媒体


相较于传统信息传播,专 业媒介机构占据主要的信息传播渠道,在互联网传播时代,主体的多元化打破了原有专业媒体一统天下的格局。互联网的本质作用之一就是承担着传播公共信息的功能,因此,从事信息传播活动的门户网站、社交平台、以用户为内容生产者的自媒体平台都汇聚在了由互联网搭建的新媒体平台中,成为新媒体时代下新的把关主体。


2、把关标准:从媒体主导到以受众为中心


传统媒体时代,受众看到的新闻是由媒体选择呈现的。社会上大大小小的有可能成为新闻的信息最终能否被报道都是由媒体决定的。媒体选择报道的新闻事实以及对该事件的报道方式和力度影响受众对该事件的知晓和关注程度,受众的新闻需求基本由媒体左右,媒体在报道新闻上具有绝对的控制权。


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权力下放到普通大众,受众不仅能选择看什么新闻,而且能传播想引起人们关注的新闻。受众自主传播新闻更能贴近受众,能 够帮助发现一系列社会问题,并促进中国政治民主化、社会和谐化。


考场小贴士:

值得注意的是,把关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在新闻采集阶段,把关的主体为新闻记者; 在新闻加工阶段,把关主体则主要以编辑为代表。后者的把关即新闻加工比新闻采集的把关更具决定性。



5.使用与满足


"使用与满足"研究从受众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它开创了从受众角度考察传播效果的先河,在大众传播效果研究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理论缘起


“使用与满足”研究最早源于20世纪40年代,1974年卡兹在《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正式提出“使用与满足”的概念,并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链锁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



基本模式


A.人们接触媒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这些需求有一定的社会和个人心理根源;


B.实际接触行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媒介接触可能性和媒介印象;


C.根据媒介印象,人们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容开始具体的接触行为;


D.接触行为的结果可能有两种即需求满足与否;


E.两种结果都将影响以后的媒介接触行为,人们会根据满足的结果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在不同程度上改变对媒介的期待。


理论变化


新媒体时代,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导致理论本身也发生变化,受众角色和媒介接触的过程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受众“使用媒介”实现新的“满足”上。


这种“满足”不仅在传统媒体满足形态的基础上延伸了满足的范围和程度,还开创了新的“满足”类型:


A.使用新媒体发布信息以满足受众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B.使用新媒体构建公共领域以满足受众参政议政的需求;

C.使用新媒体本身使受众娱乐和参与互动需求的 满足得到延伸。


考场小贴士:

在论述题里,我们在分析的过程中一般会有原因分析。所有的原因部分,第一个原因就可以写“使用与满足”!



6.议程设置


麦库姆斯和肖通过“教堂山镇研究”确证了议程设置现象的存在,1972年发表了《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标志着这个理论正式形成。议程设置功能——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特点


A.着眼点于传播效果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B.考察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综合、宏观的社会效果;


C.暗示这种媒介观:传媒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不管客观或歪曲,都会影响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和判断。


分层的议程设置


A.第一层:“议程设置”,简而言之就是大众传播具有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能够告诉人们“想什么”。


B.第二层:“属性议程设置”,大众媒体影响公众对议题属性的判断,即大众媒体不仅能告诉公众“想什么”,也能成功地告诉公众“怎么想”。


C.第三层:“网络议程设置”(或称NAS理论)。这一层的含义是:影响公众的不是单个的议题或者属性,而是一系列议题所组成的认知网络;新闻媒体不仅告诉我们“想什么”或者“怎么想”,同时还决定了我们如何将不同的信息碎片联系起来,从而构建出对社会现实的认知和判断。


理论变化


经过是四十几年的变化,当今的时代背景与当时的条件有很大差别,尤其新媒体的发展下web3.0时代的到来,导致议程设置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主要包括:


A.议程设置主体的泛化,网民也可进行议程设置。

B.议题内容多样化。

C.预期效果非确定化

D.议程设置双向互动化


考场小贴士:

在论述答题的过程中,几乎所有涉及到“媒体”、“传媒”的内容,都可以使用议程设置理论,大部分同学在答题的时候会局限于议程设置的第一层,如果答题的时候大家能够用到第二层——“属性议程设置”,甚至是第三层——“网络议程设置”,这样会给你的的答案加分不少。



7. 沉默的螺旋


“ 沉默的螺旋” 理论由德国传播学者伊丽莎白· 诺尔·诺依曼1974年首次提出,1980年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中提出。该理论认为, 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 “ 理性讨论” 的结果, 而是 “ 意见环境” 的压力作用下,人们对 “ 优势” 意见采取趋同行动这一非合理过程的产物。


 “ 强势观点大声疾呼弱势观点保持沉默这样的现象不断自我循环,一方大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可能吞下自己的观点,保持沉默,从而进入螺旋循环——优势意见占明显的主导地位,其他的意见从公共图景中完全消失,并且缄口不言,这就是被人们称为沉默的螺旋的过程 ” 。


三个命题


A.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个人害怕被孤立而趋于优势意见。

B.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优势一方大声疾呼,弱势一方越来越沉默。

C.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影响和制约舆论。


四个假设


“ 沉默的螺旋” 理论暗含以下四个假设:

A.社会向有偏差的个体施加被孤立的威胁;

B.个体能不断感受到被孤立的恐惧;

C.出于对被孤立的恐惧,个体不断努力估计意见气候 ;

D.估计的结果影响了他们的行为。


理论变化


A.少数派意见表达的公开化


新媒体的普及和匿名化,使劣势意见得以公开表达,会使得优势意见的影响越来越小,劣势意见的影响则会越来越强,甚至改变优势意见的原有地位。比如在人肉搜索事件里,持有劣势意见的少数派是敢于在“优势”的大众意见中发表自己意见的。


B.“反沉默的螺旋”的出现


网络舆论的构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面对同一事件,意见的表达也更加多元化,在舆论形成的过程中有太多不可预测的内容。“沉默的螺旋”可能形成观点,反“沉默的螺旋”可能形成观点,而观点和观点之间可能是完全相反或相对的。


考场小贴士:

沉默的螺旋理论在回答论述题时也几乎是万能的,只要是你能想到受众由于从众心理做了某些行为,都可以用这个理论来解释。



8. 数字鸿沟


知识沟


传播效果研究中曾有一个“知识沟”假设,20 世纪 60 年代由美国学者蒂奇诺等人提出。 他们在对电视进行研究时发现,社会经济地位、传播技能、文化水平、社交范围不同的人接收电视节目以后,原有的知识沟差异会被拉大。


数字鸿沟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供过对数字鸿沟这个概念的一则描述:数字鸿沟指处于不同社会经济水平的个体、家庭、企业和地理区域之间,在信息通信技术(ICTs)的使用机会和许多活动中的互联网应用方面存在的隔阂。


而根据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的报告之三,数字鸿沟的具体内容表现被划分为 A、B、C、D 四个方面:


A(Access)指人们在互联网接触和使用方面的基础设施、软硬件设备条件上的差异,经济地位优越者在这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


B(Basic skills)指用互联网处理信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差异,而这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C(Content)指互联网内容的特点、信息的服务对象、话语体系的取向等更适合于哪些群体使用和受益;


D(Desire)指上网的意愿、动机、目的和信息寻求模式的差异。


社会不平等影响数字鸿沟


具体来说,根据数字化时代信息传达的两个步骤,社会不平等对数字鸿沟的影响可以分别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信息技术设备接入前、信息资源使用和接收时。 所谓的“信息技术设备接入前”强调的是网络信息物理接入模式和社会群体接触意愿方面的不平等现象,它包括但不仅限于硬件方面的条件性不平等。 而“信息资源使用和接收时”强调在受众已接入网络后由个体自身各方面因素引发的信息接收结果产生的差距。


数字鸿沟加剧社会不平等


1.经济上,数字鸿沟会扩大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
2.政治上,数字鸿沟使不同群体之间产生政治知识上的差距,从而影响了政治预测力

3.文化上,数字鸿沟将加深教育鸿沟,催生网络文化代际鸿沟,并进一步带来网络时代媒介素养的差异

4.社会上,数字鸿沟将带来不同人群社会生活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的差异


考场小贴士:

数字鸿沟也属于一个基础理论,但是近些年衍生出更加丰富的内涵。疫情期间,线上生活成为主流,不管是藏族女孩雪山上课,还是老年人因没有健康码被赶下车,都可以用数字鸿沟 来分析!



9. 涵化理论


涵化理论,又称涵化分析、培养分析或教化分析。它出现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起因是当时美国社会的暴力和犯罪问题十分严重,美国政府因此专门成立了一个“暴力起因与防范委员会”来专门研究此项问题。美国传播学者格伯纳等人注意到此,于是着手进行了一系列有关电视暴力内容的研究,他们除了对电视暴力问题进行内容分析以外,还测量电视对受众态度的影响,发现电视对受众的态度有着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早期的涵化理论线性模式基本内涵


一是受众的涵化效果与他们观看电视的数量呈正相关,观看数量越多,涵化效果越明显;


二是电视对受众的涵化作用是单向的、整体的,受众只要观看电视,就会产生一定的涵化作用;


三是受众观看电视的数量与观众认知之间是单向的、整体的。


新媒体语境下涵化理论的模式转变


1.媒介互动性与受众个性的融合


“媒介涵化受众”与“受众涵化媒介”是双向涵化、互相影响的一个过程。传统的涵化理论认为,只有媒介涵化受众的理论;但是在大数据时代,由于网络的便捷性、实时性、交互性,受众可以亲自参与到网络虚拟环境的构建过程中,媒介内容和展现方式会根据受众需求的反馈而进行调整,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大数据时代是“受众决定媒介”。


2.由虚拟网络空间向现实实体空间转移


“媒介涵化受众”与“受众涵化媒介”实现了多时空、多维度、多方面和实时性推送的精准涵化。大数据时代的精准推送,能够帮助受众把注意力从线上转移到线下。


3.媒介破坏性与结构性并存,“媒介涵化受众”具有破坏性、结构性涵化的特点


由于网络的便捷性与大数据时代推送的精确性和瞄准性,受众容易在线上投人过多的时间,或者与网络中的好友更多接触而忽略了与身边的朋友和亲人的交流,破坏人们之间的现实亲密关系。


4.自我涵化的循环过程


“媒介涵化受众”与“受众涵化媒介”是一个不断循环、互相影响的自我涵化过程。大数据时代,网络媒介可以通过精准分析大众的需求而进行推送,这是对受众的涵化过程,但同时受众也可以重新建构网络内容。大数据时代整个涵化过程就是受众本身以自我为中心点不断进行被媒介涵化以及自我涵化的过程。


考场小贴士:

自我涵化的循环过程是新媒体时代涵化理论的新发展,大家千万不要忽视!



10.编码解码理论


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提出需要在“生产、流通、使用、再生产”这种“主导的复杂结构”中研究大众传播过程。


霍尔将传播过程与马克思主义的商品生产观相结合提出了传播是一个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和再生产的主导的复杂结构,四个环节相互接合 (articulation)。 接合指四个环节在一起形成的一种暂时统合的系统,但他们又各自保持独立。 其中再生产的过程是指受众对信息进行解读后对编码者产生影响,促使下次编码是在这样的影响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个环节将传播过程连接成了一个动态的系统。


在《电视话语中的编码和解码》中, 斯图亚特·霍尔提出“这个事件在变为可传播的事件之前, 必须要变成一个‘故事’”。也就是说,任何种类的信息传播都不是自然生成的,在信息发送之前必须对它进行重新构建。因此,电视产品首先由信息的发送者“生产”出来,即信息的编码。信息的编码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包括“知识构架”“生产关系”和“技术基础结构”的影响, 具体而言信息编码受到制度结构, 传播媒介和方式, 编码者的知识结构、技术水平、职业道德、价值观念, 社会以及历史地界等因素的影响。


信息编码完成之后,便经过“流通”环节进入接收者的视野,即信息从编码者被传送到接收者。信息的“使用”和“再生产”几乎是同时进行的,霍尔认为,编码的信息一旦被传送,编码者便失去了控制权,接收者获得信息的同时根据自身的“库存知识”( stock of knowledge) 进行解码,再创造出信息的意义。


由于信息的编码者和解码者之间的关系和地位的结构差异,以及二者的符码之间的不对称性,造成了解码者的三种解读方式:主导-霸权解读、协商解读和对抗性解读。


考场小贴士:

编码解码理论大家最常用的莫过于解码者的三种解读方式:主导-霸权解读、协商解读和对抗性解读。



11.创新与扩散理论


1962年,美国农村社会学家罗杰斯在对农村中新事物(新农药、新良种等)的采纳和普及调查过程中,发表了研究报告《创新与普及》,并提出了著名的“创新与扩散理论”。


信息流与影响流


在创新扩散渠道的研究过程中,人们发现早期传播流所说的线性扩散模式(大众传播— 意见领袖—受众)并不能准确地描述真实的扩散过程。


罗杰斯把大众传播过程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信息传递过程的“信息流”;二是作为效果或影响的产生和波及过程的“影响流”。


前者可以是“一级”的,即信息可以由传媒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后者则是多级的,要经过人际传播中许多环节的过滤。这样,罗杰斯就把“两级传播”模式发展成为“多级”或“N 级传播”模式。


创新扩散曲线


具备扩散潜力的创新在人群中的扩散轨迹呈S型:



1、早期的采用增长速度较慢,但是达到临界点,就会进入高速增长的起飞阶段。

2、在此阶段后,由于系统中已有足够多的个体采用了某项创新,扩散过程就会稳步增长,具有一定的维持能力。

3、当创新在潜在人群中达到较高的普及率后,扩散的速度就会逐渐下降,这是主要是晚期追随者进入。


创新与扩散的五个阶段


1、认知阶段:个人(或其他决策单位)了解到某项创新的存在并对它的功能有所认识。

2、说服阶段:个人(或其他决策单位)对创新形成赞同或反对的态度。

3、决策阶段:个人(或其他决策单位)对创新做出采纳或者拒绝的选择行为。

4、实施阶段:个人(或其他决策单位)将创新付诸使用,也包括再创新和修改创新。

5、确认阶段:个人(或其他决策单位)为已完成的创新—决策寻求进一步的证实,或者改变先前做出的接受或拒绝的决定。


考场小贴士:

创新与扩散理论在答题时主要运用于原因分析和过程展示。尤其适用在对一些新事物流行原因和发展过程的分析中。



12. 框架理论


关于框架理论的内涵,各方说法不一,根据学者瑞兹(Reese)观点,将有关框架理论的定义分为三类。


第一类定义


第一类定义侧重于新闻框架的效果,如恩特曼(Entman,1993)的定义。他认为:“框架涉及选择和凸显,框架一件事,就是选择所感知的现实的某些方面,并使之在传播文本中更加突出,用这样的方式促成一个独特问题的界定、因果解释、道德评价以及如何处理的忠告。”


在恩特曼关于框架的定义中,他认为媒介从业人员对事物的选择和凸显会影响受众对事物的理解,侧重框架的传播效果,这也涉及到了受众的接受框架。以这个定义为基础的框架研究,可以用调查法考量受众在接受文本前后对事物的态度是否发生了改变,进而找到传者框架和受众框架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类定义


第二类定义不局限于选择,而是把框架看成是积极的意义生产过程。最重要的框架理论研究者之一美国学者盖姆森(Gamson,1989)曾指出:“框架是有组织的中心观点或线索故事,为一系列的事件提供意义。”盖姆森对框架的定义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界限”,类似于窗椽或照相机的镜头之意,可引申为对社会事件的规范,一是指人们用于诠释社会现象的“架构”。


第三类定义


第三类定义认为框架不仅是意义的生产,也是一种有规律的筛选手段。这也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框架定义。戈夫曼将框架定义为人们用来认识和解释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认知结构,它“能够使它的使用者定位、感知、确定和命名那些看似无穷多的具体事实”。


综合上述的框架定义,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共同之处,即主要是认为“框架”是一种认知、呈现事物的架构,经过对事物的选择和加工,凸显特定内涵,表达某种思想,而这些思想又反映了特定的文化价值。


考场小贴士:

很多同学分不清框架理论和议程设置理论,以下是一个较为清晰的梳理!


(议程设置与框架理论区别)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常芝歌.新媒体传播时代下的“把关人”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8.

[4].帅静,新媒体语境下“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发展[J].新闻与传播,2017(09):129-130.

[5].姜卫玲,黄晨.社交媒体“沉默的螺旋”现象研究[J].新闻战线,2016.

[6].赵蕾.议程设置50年:新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的发展与转向——议程设置奠基人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唐纳德·肖与大卫·韦弗教授访谈[J].国际新闻界,2019,41(01):66-80.

[7]陈力丹,金灿.论互联网时代的数字鸿沟[J]. 新闻爱好者,2015(07): 33-37.

[8]于博.新媒体时代涵化理论的新发展[J]. 新闻研究导刊,2016(24): 119.

[9]孙彩芹.框架理论发展35年文献综述——兼述内地框架理论发展11年的问题和建议[J]. 国际新闻界.2010(09): 18-24+62.

[10]高亢.关于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商品论”作用机理的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05): 163-164.

[11]王晴锋.戈夫曼拟剧论的内涵、误释与道德性[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4):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2]黄鑫.新的博弈——再读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J]. 新闻传播. 2013(04):143-145.

[13]梅梅,何明升.网络集体行动的意义建构——基于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的分析[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 24-29.


作者:木子&简抒

编辑:简抒

主编:羽生生


倒计时1天!
考研冲刺囤货拉满!



有事没事可找爱传播金牌小助手

耿直卷卷

暖心S妹

奶狗E哥

吃货胖胖

中二早早

新传人の书店

点击下图找本好书

↓↓↓


蓝皮书专题

扫码看大佬押题

↓↓↓


全年热点合集

扫码查看不错过

↓↓↓


全年考点干货合集

扫码get硬货

↓↓↓


本月好文👇

新闻评论没灵感?案例不会用?这份宝典送给你!

这些学校保研没录满!你的考研名额会变多!

别催了!新闻史知识清单来了!中外一站解决!| 考前必备
22个高级词汇,让你的论述一秒变高级!!!
背了这份新闻学考前必看知识点清单,至少稳住70分 | 考前复盘
9月、10月热点分析!你的答题案例库该更新啦
没有一个新传考研er能逃过“打工人”这个梗!
必看!彭兰、喻国明、史安斌等大佬的全年论文都藏着啥考点
学/业界大佬力挺的网络视听传播,你敢不背?
政治如何考到80分?最后三个月这几件事很重要!
高级词语表达大盘点,教你如何摆脱大白话!
2020年新传最重要的数据都在这!建议打印收藏
万字热门名词解释奉上!建议直接打印背诵!
关于网络暴力,这篇论文给了满分答案!
超精辟!大佬都在用的评论佳句,背了就加分!
诺贝尔化学奖揭晓!关于科学传播这些点你得背!
阅卷老师告诉你:什么样的答卷是高分?(内附21个专题合辑!)
川大学生被碰瓷!洗稿也能清新脱俗?
关于疫情,新传四大权威期刊重点讨论这几个考点!

清华大学这道题竟难倒一片人?解困式新闻明明很简单啊!

重磅!媒介融合又出新考点!10大政策+10大论文助你一举攻克!

万字干货又来啦!去年我就栽在了这45个概念上······

欢迎加入爱传播考研群2021年全国考研群 9010826812022年全国考研群 1157673906微博ID:爱传播新传考研   知乎ID:爱传播新传考研喜马拉雅ID:爱传播考研
投诉通道:aichuanbo2014(请加one哥微信)
点击原文,即可进入微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