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万字干货又来啦!去年我就栽在了这45个概念上······

助你上岸的 爱传播新传考研 2023-03-28


备考到这个阶段,相信对大部分概念已经掌握得差不多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将一些概念进行分类盘点,一方面有助于记忆,另一方面也可以查缺补漏,将相关概念一网打尽。


有的学校每年都会出一道关于“xx传播”的考题,去年没准备全的小编当场哭晕在考场上,现场编答案也是没谁了!


为了帮助大家备考更加充分,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些关于“xx新闻”“xx传播”的45个概念,在考场上考到哪个都不慌!



一、xx 新闻


1.建设性新闻

“建设性新闻”的概念始现于2008年的丹麦。目前,凯瑟琳·吉伦斯泰德对建设性新闻的定义得到了大部分学者的认可,即建设性新闻被定义为将积极心理学方法应用到新闻生产过程,以创造有吸引力的报道,同时忠于新闻的核心功能。


建设性新闻在报道中不仅揭露社会问题,同时添加解决方案,寻找可借鉴的经验,并用可信数据证实方案的可行性。报道中的“冲突性”不在于突出人与政策、政府之间的矛盾,而在于解决问题时遇到的困难。


在建设性新闻报道中,新闻工作者向公众广泛询问、征求意见,与公众合作以获取不同的视角和信息,并通过报道搭建社会治理方面上传下达的舆情通道,进而促进交流、和谐。


2.数据新闻

数据新闻指运用互联网数字化技术,通过数据抓取、挖掘、统计、分析等生成、推出的一种新型新闻报道方式。其生产流程主要包括数据获取——数据聚焦——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


数据新闻不指具体的新闻类别,而是一种新闻报道方式。数据自身并不具有新闻价值,记者在大量的数据资料中发现新闻线索并进行加工才能赋予数据新闻价值。数据新闻的存在不是万能的,它受到来自自身和外部局限性的影响,如数据的准确性、代表性等。


3.可视化新闻

可视化新闻是以客观数据为分析基础、以有用信息为价值核心、以可视化工具为传播载体、以信息传递为终极目标的跨媒体的新闻传播形式。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图片、全景图、图表以及视频等。可视化新闻具有4个特征:信息量大、传播高速、形式多样、价值凸显。


4.精确性新闻

精确性新闻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它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和传统的新闻报道技巧相融合,是一种量化的深度报道模式之一。


在媒体竞争的背景下,读者对于新闻报道可信度危机的增加,精确新闻应运而生,民意调查、内容分析、实地实验等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使新闻权威性、可信度得到提高,同时报道结论通过图表数据理性分析,使新闻报道内容更加准确,能够客观解释各种社会现象,精确新闻更能以深度报道的面目出现,用数据说话,从历史、政治、经济的角度分析新闻事件、新闻事实。


5.解释性新闻

侧重于揭示和说明新闻事实的原因和结果的报道。解释性新闻的重点放在why(为什么)与how (如何)上,深挖“新闻背后的新闻”,向读者说明来龙去脉,并着眼于揭示新闻事件的含义及与其他事件的关系,还包括对事件发展趋势的展望等等。


解释性新闻的题材多为重大的社会、政治或国际问题,经常运用大量背景材料,夹叙夹议的手法和场景、对话、轶事、描述的穿插。要求记者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广博的知识面和敏锐的判断力。


6.算法新闻

算法新闻是运用智能算法工具自动生产新闻并实现商业化运营的过程、方法或系统,它包括信息采集、储存、写作、编辑、展示、数据分析及营销等业务的自动化实现。


它具体包含了新闻编写、算法推荐、新闻平台的聚合分发等流程,它是有别于传统媒体的一种自动化新闻生产模式。其核心内容就是一套适用于新闻生产流程的算法机制,也就是技术在新闻生产中的比重被前所未有地强化


7.假新闻

通过大众媒介传播的与事实不符的新闻。新闻史有多远,假新闻就能追溯多远。假新闻泛滥已经成为社交媒体时代的一大顽疾,借助社交网络平台病毒式传播,假新闻泛滥已成为全球公害。


大量假新闻背后都存在明确的政治与经济目的,它们操纵公众舆论,传播歧视言论,散播仇恨与固化偏见,制造群体对立,干预大选,到处煽风点火,不仅频频引发社会暴力行为,加剧政治极化,恶化政治生态,而且制造国际危机。


8.洋葱新闻

“洋葱新闻”原指美国一家提供讽刺新闻的组织,它以真实新闻事件为蓝本,加工杜撰假新闻。这些假新闻模仿了传统新闻的写作特点,用夸张的想象、讽刺的手法表达对世界的另类观感。


取名为“洋葱”,意喻一个事件包含多个层面,要一层层地剥下去,深入观察方能见其本质。近年来,“洋葱新闻”逐渐成为以真实新闻事件为蓝本加工杜撰的假新闻的代名词。


9.VR新闻/沉浸式新闻

VR新闻也被称作“沉浸式新闻(immersive journalism)”,是一种新闻制作形式,使用户用第一人称体验新闻报道和纪录片中描述的事件或情形。通过相应设备的反馈,用户可以得到前所未有的使用体验,甚至感知新闻现场的感觉和情感。


VR新闻的形成应满足三个核心要素:交互性、沉浸性、现场感。

交互性是受众与虚拟环境中物体的感官和心理上的交流和反馈;

沉浸性是指使虚拟环境如何“包围”受众,让其全身心地沉浸其中;

现场感是如何为受众营造出身临其境的知觉感。


虚拟环境中视觉、嗅觉、听觉等感官的交互性越强,VR新闻带给受众的沉浸性和现场感也越强。VR新闻的诞生是革命性的,其打破传统的线性叙事模式,带给受众前所未有的"全面沉浸"的新闻体验,创造了新的新闻消费模式,受众探索挖掘新闻信息的自主性增强,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用户特征。


10.Vlog 新闻

Vlog新闻中,记者不仅仅是报道者,也变成参与者。记者手持拍摄器材、以第一人称“我”与镜头展开对话,形成人际传播的假象。记者的语言、表情、动作等都成为信息,从而产出具有强烈个人化叙事风格的新闻。


Vlog新闻的根本理念是带领用户在最重要的时间点进入最核心的新闻现场,经历新闻事实的发展。所以,Vlog新闻采用顺叙,按照时间顺序,呈现事件真相。


11.机器新闻

机器新闻是指采用基于人工智能、互联网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的算法和装置(即“新闻机器”),进行新闻素材的汇聚、新闻内容的编写、新闻图表的生成、新闻条目的发布与动态更新等智能化、自动化处理的技术与应用模式。


2014年3月18日,《洛杉矶时报》的地震新闻自动生成系统Quakebot首开机器新闻的先河。2015年9月10日,腾讯发布中国首条“根据算法在第一时间自动生成稿件”《8月CPI同比上涨2.0%创12个月新高》。此后,新华社立即跟进,于当年11月7日推出“快笔小新”机器新闻生产系统。该系统能够从数据采集、数据加工、自动写稿、编辑签发四个环节,快速完成体育赛事、中英文稿件和财经信息稿件的自动撰写。


12.逆转新闻

逆转新闻这个词首先出现在2013年底新华网《盘点2013十大逆转新闻》一文中,因该文的广泛转载、传播为人所熟知。逆转新闻作为一种新闻传播现象早已有之。逆转新闻,或称反转新闻、新闻反转剧,又称新闻乌龙事件,是指最初报道的新闻向相反的方向转变,随着新闻报道的不断深入,事实真相被更加客观全面地呈现在受众面前,受众立场急剧逆转,并表现出与之前截然相反的态度。


逆转新闻通常伴随着舆论的冲突与变化,会对正常的传播秩序造成干扰。但就其发展的全过程来看,逆转新闻会趋向于舆论的统一、内容的真实、秩序的稳定。基于传播效果层面的意义来看,逆转新闻是新闻内容的真实化、网络舆论的趋同化和传播秩序的正常化过程。


13.烂尾新闻

“‘烂尾新闻’是指媒体对一些事件的报道,开始时声势很大,但最终对事件的发展结果却不再关注,导致对一个连续发展的新闻事件的报道有头无尾,无疾而终。”因其形同未建设完成留下很多滋生问题的烂尾工程而得名‘烂尾新闻’”。


在对热点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媒体竞相追逐眼球效应,对某一个新闻人物或新闻事件进行大量炒作,以充满戏剧化的叙事方式表达出来,成为具有高度社会关注度的媒介事件,这是当前我国新闻报道现状中的显著特征。而这样的做法既损害了传媒的公信力,又扭曲了公众的知情权,无法发挥大众传媒缓解转型社会矛盾冲突的重要作用。


14.临场化新闻

临场化新闻概念由彭兰教授提出,代表了新技术创造出的媒体受众与现场的新关系:“临场”,即进入现场。临场化新闻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再塑新闻现场,成为让受众通过自主的观察角度与新颖的体验形式认知新闻现场的一种新型新闻生产形式。


值得注意的是,临场化新闻的概念界定与沉浸式新闻有较多重合之处。但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两者对新闻形态的呈现各有侧重,临场化新闻更强调新闻场景的塑造方式,沉浸式新闻更倾向于描述受众的感受。


目前学界将临场化新闻分为三类,即网络视频直播、VR/AR新闻、VR/AR直播。


15.确证式新闻

确证式新闻起源于17世纪的早期职业新闻,19世纪后期逐渐成熟,20世纪日臻完善。它在新闻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秉承一个不变的理念:新闻报道是获得正确的事实,而不是观点。确证式新闻是秉承新闻专业主义,注重新闻真实性的传统形态。


16.断言式新闻

“断言式新闻”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新闻界,是伴随着电视新闻直播而生的新闻模式。最早见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连续性、实时播报国际新闻频道,记者现场听到消息后马上告诉观众,每一个新采访到的、未经核实的事实都有可能成为独家新闻。从那以后,在电视新闻生产过程中,新闻核实、编辑把关等传统的“确证式新闻”范式逐渐让位于这种以“快”著称的断言式新闻播报。


而带来这种转变的根本性原因,是直播技术极大地满足了新闻机构对快速新闻、独家新闻的“偏好”,曾经的新闻素材——谣言、暗讽、指责、控告、猜测和假设都以最快速度直接传递给受众。所以,当电视直播得到普及时,即时、有趣和刺激替代严谨的事实核查、客观的立场态度成为新闻直播的标准。未经核实的断言常常成为谣言传播、社会群体极化、公众舆论分裂的导火索。


17.灾难新闻

灾难新闻指的是有关天灾人祸的采访报道,包括各种灾难发生、发展、危害以及人类防灾、抗灾、救灾等题材。


灾难新闻一般可分为两类,即自然灾难报道和社会灾难报道:

自然灾难报道指报道由来自自然界的人类不可抗拒的力量或因素而导致的各种灾害,如地震、台风、水灾、海啸、火山爆发等,通常称之为“天灾”;

社会灾难报道指报道由人为因素或各种社会矛盾而导致的重大的突发性灾难事件,如恐怖袭击、人为空难、矿难、火灾、交通事故、桥塌楼倒、人为爆炸等,通常称之为“人祸”。


从新闻价值的判断来看,灾难事件具备极高的新闻价值。从受众需求的程度上看,灾难事件往往成为受众关注的热点,尤其是与灾难有直接、间接关系的人群;从媒介竞争的要求上看,灾难新闻无疑是提高记者采访水平与提升媒体声誉的重要途径。


18.突发性新闻

突发性新闻指报道突发事件的新闻,如山洪、车祸、火灾、凶杀等事件的报道。由于受众对意外事件缺乏心理准备,其新闻价值往往突出地表现为新鲜性、显著性与对受众的震动力、吸引力。采访突发性新闻的记者应有较宽的知识面、丰富的社会阅历与随时可以出发的行动准备,在事件现场要有冷静处事与当机立断的能力;他们往往是采访、写作的“快手”,有很强的活动能力。


19.解困式新闻

解困式新闻指“对社会问题的反应进行严格的报道”。“解困新闻学”的实践理念可以概括为两个“H”——“Help”和“Hope”,因此“解困新闻学”可以被理解为“通过新闻报道,对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帮助,并给予受众希望”。


“解困式新闻”的几个基本构成要素:

(1)呈现问题各方声音,探寻社会问题的成因;

(2)讨论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法并规定其适应的条件;

(3)以公众利益为中心,体现新闻的服务性,区别于带有浓厚公关色彩、以说服公众为目标的“倡导”式新闻;

(4)聚焦于社区和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5)行文明白晓畅、通俗易懂,避免长篇大论、术语成堆。


20.迭代新闻

保罗·布拉德肖在“后真相”的社会大环境下提出了“迭代新闻”这一概念。迭代新闻强调第一时间抢发新闻,然后再通过后续对事实的深度挖掘,不断修改和校对,最终完成一个真实的 或者非真实的新闻作品。


这种报道方式抛弃了传统媒体一次成型、权威证实的报道特点,虽然在第一时间向公众传达了信息,但是信息的真实性却未能得到有效保证。这样一来,一旦后续调查虽然发现发布的信息不真实,信息发布者也会改正,但是在这段时间内舆论的“风向标”已经形成。


21.有偿新闻

新闻机构向要求刊播新闻者收取一定费用的新闻。一些新闻机构为解决经费不足或赚钱,以及其他目的,按占用版面大小(报纸)播出时间长短和录制费用(广播、电视)向要求刊播新闻者收费。


对于有偿新闻历来有两种相反态度,焦点是收取报酬还能不能保证新闻的客观公正立场。中国新闻管理部门对新闻机构的非经营部门开展这种有偿服务持否定态度。


22.众包新闻

“众包新闻”最早是来源于经济学。“众包新闻”,是将原本由专业新闻工作人员生产新闻的工作外包给普通受众,可以是资金、稿件、选题等,其目的是希望能在新闻生产当中将新闻从业人员和用户的作用都发挥到最大。


在受众主体意识慢慢回归的大环境下,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的新闻生产,众包新闻模式都将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众包新闻模式已经在国外发展得比较成熟。目前众包新闻模式在我国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如虎嗅网、澎湃的“问吧”、钛媒体等是国内做众包新闻比较好的平台。


23.策展新闻

策展(curation)意为策划、筛选并展示,原本是应用在艺术展览领域的术语。随着新媒体以及移动智能手机的飞速发展,“策展”一词也应用到新闻领域,即策展新闻,由新闻策展人(专业的新闻从业人员,如记者、编辑、媒体把关人)把权威的高质量的信息从海量的或者鱼龙混杂的信息中筛选出来,通过整合分析后最终呈现给受众,使受众在获知的同时还能获益。


策展新闻有两个比较典型的应用:

(1)新闻策展人从不同事件中筛选具有价值的信息并传递给受众;

(2)新闻策展人从同一事件的大量相关信息中筛选并呈现,以起到在众声喧哗中降噪的作用。


24.财经新闻

财经新闻分为广义财经新闻和狭义财经新闻两种。广义的财经新闻也被称之为泛经济新闻,其覆盖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及与经济生活有关的领域,包括从宏观到微观、从生产到消费、从经济工作到政治、从社会生产生活到消费、从城市到农村、从安全生产到服务质量的整个领域;而狭义的财经新闻,则是将重点放在了对资本市场、金融市场以及与投资相关的要素市场的关注,并且从专业金融资本市场的角度去看待经济生活。


25.体育新闻

对体育运动中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包括运动竞赛、运动训练、学校体育、群众体育领域中的各种新发生的事实。其中运动竞赛中的新闻占据主要地位。体育新闻可采用文字、摄影、电视、广播等新闻手段。


体育新闻具有以下主要的特征:

(1)激烈的竞争性。

(2)广泛的群众性。

(3)强烈的国际性。

(4)紧迫的时间性。


26.社会新闻

是以社会生活、社会风貌、社会问题、社会事件为题材的,与广大群众的生活、利益、情趣密切相关的报道。社会新闻具有较强的趣味性、知识性和可读性,拥有广泛的读者。它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西方新闻学称之为“软新闻”。


27.硬新闻

新闻按时效性可分为硬新闻和软新闻。硬、软新闻的概念均源于西方新闻学。


硬新闻是指题材较为严肃,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和科技新闻,如灾难、战争、国际会议等。硬新闻也称现场短新闻,是一种强调时间性和重大性的动态新闻,重在迅速传递信息。


28.软新闻

软新闻是指那些写法轻松自由、风格多样、人情味较浓,易于引起读者感官刺激及视听兴趣的宣传品、名人轶事等。软新闻从主题上看并不如硬新闻重大,它不以理性赢得读者,而是从情感上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产生快乐、悲伤、喜爱、憎恨、嫉妒、遗憾等情感共鸣。


29.标题新闻

只刊登标题,不刊登正文的一种新闻形式。消息的标题一般包含最重要的信息,是新闻事实最简洁的概括。读者有时只看标题,便能粗知某件新闻。标题新闻实际上是一种简讯。适当刊载一些标题新闻,是增加报刊信息量、活跃版面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标题新闻只能是其他新闻的一种辅助形式。


30. 新新闻

新新闻 ,又称新集纳主义、新新闻体。简单地说 ,所谓新新闻是指用小说的笔法来写新闻故事。这种报道方式融合小说的创造想象力及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 ,一反新闻界过分依赖新闻来源提供消息的传统 ,由记者对现场一件事深入观察 ,并作详尽分析。


新新闻学强调的是写作的风格及描述的品质。在这种新闻报道方式里 ,洋溢着浓郁的小说化气息和主观性色彩 ,甚至走着由事实转向虚构的道路。这与传统的客观性报道形成了强烈的冲突 ,几乎达到了另一个极致。



二、xx 传播


31.智能传播

智能传播以大数据为依托,将机器算法、数据挖掘、传感器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实现新闻生产的智能化与用户体验的个性化。目前, 移动终端、大数据平台、传感器、动态智能设备以及场景转换等智能化技术在新闻传播媒体中的应用, 正在促动固态化的、即时的和相对静态的新闻传播方式改变为动态的、历时性的和多元智能型新闻传播方式, 并带动新闻传播向开放、互动和多元生态转向。


32.计算传播

“计算传播是指数据驱动的、借助于可计算方法所进行的传播过程”,如计算广告、数据新闻、个性化推荐系统等;而“计算传播学”则是“分析计算传播现象的研究领域”。

早期的计算传播实践例如有线电视频道收视率的获取,即源于有线电视服务提供商经由机顶盒采集用户观看数据而得出的。随后,互联网成为计算传播的主战场,例如:搜索引擎对搜索结果的排名,搜索结果页面相关广告的呈现,在线社交媒体的好友关系推荐、内容推荐,等等,均为广泛存在的计算传播实践。近年来,计算传播更是广泛地呈现于移动互联网的场景中。基于对用户深入刻画而形成的用户画像,移动端App的个性化界面、个性化内容推荐等强调每一个“我”的服务进一步丰富了计算传播的实践。


33.数字传播

即运用数字技术进行的相关的传播活动,包括了在各领域对数字展示技术的应用,和人工智能数字处理技术在各界的实践。伴随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开放性、平等性、匿名性、交互性等传播特性相继呈现,形成了数字时代特有的传播语境。


34.硬传播/软传播

硬传播主要是指大众新闻媒介每日每时进行的新闻报道、时事评论、政治宣传等传播,其带有比较明显的意识形态色彩、政治色彩和宗教色彩。

软传播主要是将某些生硬、刻板的传播方式予以“软化”,将传播的信息生活化和情景化,重视表达方式的情感与理性诉求的双重协调,注重传播内容的亲和力、震撼力以及鲜活性、新颖性。


35.国际传播

人类社会传播活动之一,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尤指以其他国家为对象的传播活动。可通过人际传播或大众传播形式进行,但以大众传播为主。

其特征是:

(1)由于是跨越国境的传播,所以传播者与受传者必须使用共同理解的语言或文字,否则传播将由于语言、文字阻碍而无法进行。一般是传播者放弃本民族语言或文字,使用受传者熟悉的语言或文字符号。

(2)传播的目的具有较强的政治色彩和宣传色彩,因此必须考虑传播对象国的特点和国际共同遵守的准则,不能干涉他国内政,有损对方的民族尊严,否则将受到对方的阻止或干扰,甚至由此引起国际政治纠纷。

(2)传播内容无所不包,但以国际新闻和与受传国有关的新闻为主,以介绍传播者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为重点,并辅以音乐和语言教学节目。


目前,国际传播的主要方式有:对外出版发行书报杂志;对外无线电广播;向国外提供电视新闻及其他节目;跨国通讯社;驻外使馆的机构向驻在国散发宣传品、播放电影等。


国际传播在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促进互相了解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都起着重大作用。但国际传播也常被用来鼓吹战争、挑起民族仇恨、进行文化渗透和侵略。


36.跨文化传播

不同文化系统之间的成员所进行的信息交流行为与传播过程。文化作为人类的生活方式与行为准则,在不同的人种、民族、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的特点,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不同的文化系统。当信息的发出者是一种文化的成员而接受者是另一种文化的成员时,就发生了跨文化的传播。


这种传播的特点是:当一个信息离开它被编码的那种文化,进入另一种文化并被解码时,会发生变化,解码文化的影响变成这个信息的一部分,原始信息的内涵会不同程度地被修改。修改的程度由文化间的差异程度、传播情境决定。有效的跨文化传播以信任和理解为前提。


阻碍这种传播的主要原因有:

(1)传播的目的差异过大。

(2)种族中心主义。

(3)缺乏相互信任。

(4)退避交往。

(5)缺乏移情,即不能设身处地地体味别人的苦乐和际遇。

(6)抱有成见。

(7)权力的误用


改进这种传播的主要方法是:

(1)认识彼此的文化特点,克服成见和偏见。

(2)努力使用共同的传播代码。

(3)选择适当的传播时间并掌握时机。

(4)尊重各种文化场所的背景和风俗。

(5)改进传播技能,鼓励反馈。

(6)发展移情,在不同文化中寻求共性。


37.健康传播

健康传播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美国学者罗杰(Everett M Rogers)在1994年提出一种界定, 认为健康传播是一种将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大众 易读的健康知识,并通过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以降低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有效提高一个社区或国家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准为目的的行为。健康传播研究议题涉及广泛,既包括以艾滋病预防为龙头的疾病预防,也包括药物滥用预防、医患关系研究、计划生育、癌症的早期发现、戒烟等内容。


38.科学传播

科学传播是从科学哲学和科学史领域之中新兴的一个学术领域,它与传统科普和传播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代中国的科学传播有三个名称:科普、科技传播、科学传播,分别代表科学传播的三个群体和三种模式。由中国科协所主导的科普是主流和正统,拥有国家主义、功利主义、科学主义三重特征,近20年来有边缘化趋势。


科技传播的研究者主要是传播学家,主要关注传播手段和传播效率,与科普理念没有冲突。科学传播的倡导者主要是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挑战传统科普的三大意识形态。以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为标志,形成了中国科学传播的批判学派。三种模式仍然处在剧烈的互动和融合过程之中。


39.环境传播

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罗伯特·考克斯(Robert Cox)教授是国际上公认的环境传播研究奠基人之一、美国气候变化传播研究的先驱人物。他将环境传播定义为:“环境传播是我们理解环境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一种实用性和建构性工具(pragmatic and constitutive vehicle),是我们用以建构环境问题以及呈现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环境争议的一种符号化的媒介途径(symbolic medium)。”


概括来说,环境传播既是实用性的,也是建构性的,前者强调的是回应环境问题的行动方式,后者强调的是环境议题深层的符号世界与意义体系。


40.政治传播

政治传播是大众传播的一项内容,以宣传、教育、辩论、广告等方式报道国务活动、党政方针、选举与竞选、政治民主化和现代化、政治与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等内容。大众传播媒介是政治宣传的有力工具,是影响公众政治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传播学奠基人之一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就以1940年美国总统选举为课题,研究了大众传播对公民选举总统的影响问题。


41.公共传播

公共传播是指政府、企业及其他各类组织,通过各种方式与公众进行信息传输和意见交流的过程。公共传播是信息在当代社会的一种传递方式,包括新闻传播(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 和舆论传播( 口头议论、道德评议等),也包括多媒体视频音频和网络媒体等最新传播形式。


可以将公共传播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1)人际层面的公共传播。例如,政府部门的相关负责人或工作人员、专家与公众进行的面对面交流。

(2)群体层面的公共传播:例如,在学校、商场、某个社区或组织内召开的公众参加的小范围的座谈会。

(3)组织层面的公共传播:例如,在某个公司或组织内面向公众传递信息。

(4)大众层面的公共传播:例如,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因特网等大众传媒向公众传递信息。


在公共传播中,新闻或信息发布机制和新闻发言人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42.舆论传播

舆论传播是指共识性意见借助传播介质以在更大空间产生影响力的过程与现象。一般而言,舆论传播可以分为人际传播和媒介传播两种方式。人际传播属于一种传统的舆论传播方式,传播速度缓慢,一种舆论形成以后从中心向外围的扩散需要较长的时间。现代社会的舆论传播更多借助于大众传播媒介,媒介传播构成现代舆论传播的主要方式。尤其是新兴科技革命推动下电子媒介的飞速发展为舆论传播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路径和广阔空间,舆论传播越来越展示出超时空、跨地域的新趋势。


网络时代的到来, 推动信息传递产生质的飞跃, 进而实现了舆论传播的深刻革命, 这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的舆论传播界限被打破。

(2)网络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推动实现了舆论传播主体的平等性。

(3)舆论传播路径与载体的多样化、隐蔽化。

(4)舆论传播效率的革命性变化。

(5)舆论传播的互动性增强。

(6)舆论传播内容更为复杂。


43.品牌传播

品牌传播是指,企业告知消费者品牌信息、劝说购买品牌以及维持品牌记忆的各种直接及间接的方法。品牌传播是企业的核心战略也是超越营销的不二法则。品牌传播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发挥创意的力量利用各种有效发声点在市场上形成品牌声浪,有声浪就有话语权。传播是品牌力塑造的主要途径。


对于“品牌”,美国营销协会曾做出这样的定义: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生产者或某个生产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品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场竞争、建立品牌忠诚度、树象的重要保证。


44.整合传播

整合传播是综合行销、传播、广告的核心技术和方法,对品牌进行完整规划与设计的系统工程,囊括了一切品牌展现在消费者面前的动作与态势,涵盖品牌规划(Brand Plan)、品牌策略(Brand Strategy)、品牌创意(Brand Creative)、品牌传播(Brand Communication)四个方面。


整合传播的原则:

(1)瞄准目标受众:使得媒体传播者能够传递更为准确的信息,目标受众从而造成目标市场的关键。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改变生活。
(2)确立传播主题:目标受众找到后,传播主题既定为:生活形态特征。这种概念标识,独特品牌定位,更反映了群体的生活形态特征。


45.危机传播

危机被认为是不可预期的事件, 会威胁到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期待, 并能够严重影响组织的表现可能产生负面后果的一种感知。于此而言, 危机是感知危机而不是实际危机。危机传播则是对这种感知危机的一种传播管理, 是一种应对危机情境必要的信息进行搜集、处理和传播。摆脱危机的关键是通过与不同公众沟通, 重新获得公众的认可, 这样才能真正修复受损的声誉。危机发生后公众对组织反应的评价比危机事件本身更重要, 组织应该对危机做出负有责任的反应才能修复组织形象。


危机的应对原则有:

3T原则

(1)Tell You Own Tale(以我为主提供情况),强调组织牢牢掌握信息发布主动权;

(2)Tell It Fast(尽快提供情况),强调危机处理时组织应该尽快不断地发布信息;

(3)Tell It All (提供全部情况),强调信息发布全面、真实,而且必须实言相告。


5S原则

(1)承担责任原则(SHOULDER THE MATTER);

(2)真诚沟通原则(SINCERITY);

(3)速度第一原则(SPEED);

(4)系统运行原则(SYSTEM) ;

(5)权威证实原则(STANDARD)。


以上就是本期盘点的45个名词解释,想要本期推文word版的同学,无分组转发本文至朋友圈1小时,或者转发至微博并@爱传播新传考研,将截图发送给任一小助手,即可领取哦~


风里雨里,爱传播一直在这里陪伴你~


编辑:小听

主编:羽生生



悄悄告诉你一个秘密:

点开爱传播公众号,在微信输入框输入“草根文化”,即可领取今日份答题模板!


当然,答题模板只是一个基础、垫脚石,完整的答题还是得靠大家来努力扩充!我们明天再见!


第一次论述训练已经开始

你还不冲刺一把吗?

有事没事可找爱传播金牌小助手

耿直卷卷

暖心S妹

奶狗E哥

吃货胖胖

中二早早


网传专栏
彭兰重回人大!看完她写的信息茧房:我背了个假专题?

10篇经典论文,帮你搞定“算法”的20个概念

七个角度花样分析5G,怎么考都不慌

关于短视频,彭兰这样总结..

三年考了161次,快来把“舆论、舆情”考点一网打尽

喻明最新论文考点分析!手把手教你看论文答真题

你的“后真相”模板该更新啦,有观点有案例!

“直播一哥”李佳琦落户上海!这个考点2021年还得爆

常考常新的融媒体,今年有哪些“新”考点?

“沉默的螺旋”热点事件分析,这些“瓜”应该这样吃!

每年都会考的知识点!议程设置全家桶奉上


往期好文👇

练50次新闻实务,可以提分多少?

预报名第一天,我偷来十位大佬高分上岸的秘诀送给你!

英语作文还在背模板?这样真的很难得高分!答题凑字神器来了!这些专题案例必需得收藏!
活久见?!实务也可以突击?效果还立竿见影?
专硕学费一年10万?高额学费有解吗?上岸学姐成功追星喻国明,见面礼是一份私密论文大礼包?
最难学的研究方法,竟然有最简单的攻破策略!
记不牢?不会答?21个专题答题模板送给你!被偏爱的“老字号”不应该有恃无恐那一刻,我想要放弃考研了没时间看书?这些高逼格的句子我帮你整理好了!这件学术圈的大事儿,就是你考研真题的风向标!

参考书里没有的高级理论,送给拼高分的你!

技术规则里的外卖员得救了吗?又一高校取消新传专硕招生?今年各校都有啥变化?
和腾讯微博一起死掉的,还有我的初恋
2021考研有新变化!我的答题和思维又该如何变化?今年最可能考到的13个专题! 蓝皮书合辑来啦!论述题难搞哟!十大专题热门案例,用了就加分!!
考第一的学姐们都是怎么一眼打动阅卷老师的?新闻实务有模板吗?有!
张玉环改判无罪、老人被狗绳绊倒身亡、中传人大考研改革...| 8月热点
2020 最值得背的 10个名词解释,直击考场真题!公开课福利!87分大佬,送你考研政治全科规划!论文屯了几个G,不知从哪开始看,懒得看,看也看不懂。(内含福利)
新闻实务讲解专栏开讲啦!有你要的实务技巧和模板
99.999%的考研er背不完书,都是因为.....这些高级传播学理论,一旦用了,多加20分
看脸?!长成什么样才能考上新传研究生?这4种传播学现象必考!高分答案学界大佬早就给
押题啦!陈力丹上半年论文透露了哪些马新观考点?用数据说话:这些考研热门院校初试得考400+!各科得考...中传考研改革拉响,你报考的学校会改吗?(内附救命文史哲重点+论文包)“评论得分太低怎么办?”万字评论佳句集锦免费送!听说上岸要整理30多个专题?热点专题如何整理?
杭州女子失踪案2小时反转2次,官媒这次翻了个大车健康传播成今年最热考点!高分答案都在这,速来!“外交天团”再添大将!国际传播缘何常考常新?千万别错过!新传考研“周年考点单”来啦速来!【1月-6月】的热点事件都给你打包好了!这是今年新闻传播学最重要、最全面的学界热点合辑!经验学派、批判学派、媒介环境学派 | 一篇搞定传播学理论最难考点不会看书?不会读论文?不会整理笔记?几剂良药送给你!

欢迎加入爱传播考研群

2021年全国考研群 901082681

微博ID:爱传播新传考研   知乎ID:爱传播新传考研

喜马拉雅ID:爱传播考研

投诉通道:aichuanbo2014(请加one哥微信)

点击原文,即可进入微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