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真题预测!这些经典理论今年会这样考!(下)

小可 爱传播新传考研 2023-03-28

上期关于传播学理论在新环境下的嬗变的推送引发了各位新传er的“积极响应”。

真题预定!经典理论的新变化你都会了吗?(上)



学姐在听取评论区小可爱们的建议后快马加鞭的为大家送上了下期。话不多说,上干货!


福利来啦



转发本文至朋友圈保留1小时以上,或者分享至微博并@爱传播新传考研,将截图发送至任一小助手,即可领取两期传播学理论新解PDF版


风里雨里,爱传播一直在这里陪伴你。



01

沉默的螺旋



理论阐释


由伊丽莎白·诺尔·诺伊曼 (Elisabeth Noelle Neumann)提出,包括三个命题:

第一,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包含5个基本假设:①社会使背离社会的个人产生孤独感;②个人经常恐惧孤独;③对孤独的恐惧使得个人不断估计社会接受的观点是什么;④估计的结果影响了个人在公开场合的行为,特别是是否公开表达观点;⑤上述4个假定形成、巩固和改变了公众观念。


第二,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形成了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另一方越来越沉默的螺旋式过程”。


第三,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气候”(opinion climate)来影响和制约舆论。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气候”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这一非合理过程的产物。


“沉默的螺旋”示意图


沉默的螺旋新解一:反沉默的螺旋


刘海龙(2001)指出,由于网络空间中沉默螺旋的心理机制仍存在,再加上网际传播与现实传播的相似性,沉默螺旋现象并没有消失,只是表现形式有所变化。


一、反沉默螺旋定义

反沉默螺旋是一种与沉默螺旋背反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公众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能自我思考和自我分析,不会盲目从众和趋同,很少被迫保持沉默来最大保护自己免受来自多数意见的攻击或意见气候的无形压迫,常常打破沉默。


受众可以自由发表或支持“劣势”或“少数”意见,此种“劣势”和“少数”意见被更多的民众接受,可能发展成为与“优势”或“多数”意见势均力敌甚至超越或改变“优势”意见的情况,即少数人意见向多数人意见演变的机制。


“反沉默螺旋”示意图

二、“反沉默螺旋”现象产生原因


1.基于网络的原因(相较于传统媒介)

①网络的匿名性———群体压力失效

②网络的交互性—受众主体地位的确立

③网络传播方式变化:一方面,网民接受和发布信息的自主性使因掌握有限信息对某些事情缺乏知情权而导致沉默的网民不会有机会再沉默;另一方面,网民拥有更多机会和渠道去获取信息,了解真相,为“发声”做充足的准备。


2.基于网络受众的原因

从众心理弱化。网络环境(如匿名性)提高了人们的言论自由度,个体意识不断增强;网络环境拓宽了交往空间,孤独感产生的威慑力减弱。


中坚分子的力量。中坚分子指“在沉默螺旋过程中留下来的,排除孤立威胁的少数意见者”。社会心理学家盖伊·舒尔曼 (Gar·Shulman)提出“如果支持多数人意见的人数太多, 多数派的声音就会变得无力起来, 因为缺乏对立的意见存在”。中坚分子无惧于孤立,能对强势的“多数派”产生一定的影响,形成一股力量从而改变合力的方向,扭转局面。


三、拓展与延伸

在网络舆情的传播中,“反沉默螺旋”现象的出现并不代表着占舆论优势一方的理屈,也不一定意味认同,而有无奈冷漠、或无声抗议等多种可能。


虽然网络民意中含有大量合理的成分, 但也要注意到各种非理性、情绪化和失真情况的存在。


既要看到“反沉默螺旋”在舆论形成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也要认识到“反沉默螺旋”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沉默螺旋”的完全消亡。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沉默螺旋”仍能发挥强大的作用。


“沉默螺旋”与“反沉默螺旋”在”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中是矛盾共存的。


沉默的螺旋新解二:沉默的双螺旋


一、沉默的双螺旋内涵

高宪春指出,社会公众舆论的形成和个体感知是两支意见螺旋互动的过程:


“沉默的双螺旋”示意图


1.特定事件发生后,大众媒介通过新闻报道形成一条沉默的螺旋(发挥作用的主要其长期以来持有的权威角色、意识形态运作经验等);特定个体社群通过新媒介技术及平台形成另一支意见螺旋 (发挥作用的主要是个体追求快乐、避免孤立及惩罚的心理趋向,以及所涉及的利益倾向);


2.两条螺旋既各自独立存在(具有自在自为的发展倾向,各自逐渐针对特定事件形成较为一致的意见倾向)又相互依托依存,具有互相渗透、影响的发展倾向;


3.当两种倾向发生互动时,个体、社群、大众媒介等在场域内互动博弈,形成以新媒介为平台进行的双螺旋互动,最终实现社会舆论的构造,对个体的观念立场及行为方式产生影响


4.在这一假设中,特定个体社群和大众媒介同时成为舆论构造和个体感知的关键性因素。


二、沉默的双螺旋激发条件

1.新媒体环境下的匿名性特质。匿名性使个体不会产生“自己的意见”和“公开的意见”的矛盾问题,由于个体常与持相同意见的人结成讨论小组,因而会在较大程度上将自己的意见视为也是其他人的意见,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对压力不再“沉默”的现象;同时,匿名性使网民对媒介议程产生影响, 促使媒介发生同个体一样的“沉默的螺旋”现象。


2.各方处于相对动态平衡的状态。相对宽松的传播环境使得大众媒介对舆论社会控制作用减弱,在大众媒介与特定个体社群的博弈平衡了意见气候。


3.各方的议程意见具有爆炸性倾向。沉默的双螺旋效应往往围绕特定议程展开, 特定事件的利益关涉度越广泛, 越容易造成各阶层特定个体社群的关注。


三、沉默的双螺旋中双螺旋互动的表现形式

1.互映式互动。两者对公共事务的意见一致,相互映照,彼此保持积极善意的沉默


2.暂时性一致互动。当一方持有某种意见并认为是合理的,同时认为另一方同自己的意见一致, 形成暂时一致的意见, 保持沉默。一般而言,随着互动的进一步展开,暂时的联盟会被分解, 造成节点式的爆炸。


3.战略性一致互动。双方意见表达内外不一致,即表面一致,而内里不一致,但为了某种目的或某种外力,而保持一致性沉默;也有可能是双方都不清楚这种不一致,因而形成战略性一致互动。


4.各执己见性互动。不论对方持有何种意见,都坚持自己独立的看法。这往往是具有强势核心的社群或者是具有权威性的大众媒介之间的博弈。


5.规避性互动。双方避免冲突, 在意见上不做针锋相对的对峙,而是采取相互避让的方式,对同一事件保持沉默,这是一种消极的保守的沉默。


四、沉默的双螺旋的影响

1.节点爆炸扩散意见流。个体及所在社群对舆论形成具有节点式爆炸倾向,继而有以激烈的形式改变大众媒介舆论既定倾向的可能。原有的边缘化意见可能会在其他时空被重新激发, 以新媒介为平台节点爆炸,产生舆论发展的不可预料性。


2.异质个体诉求融入螺旋意见流。当事件发生时, 异质个体对舆论发展具有很强的干扰性。沉默的双螺旋包含了孤立的节点和多元化的社群发挥的影响。


3.螺旋舆论呈多向性激增式发展的倾向。新媒介技术和平台的开放性,改变了以往单一舆论控制整个事件走向的情况,针对特定事件的舆论呈现多向性激增式发展。


4.改变意见气候的形成。新媒体环境下,大众媒介和特定个体社群同时具有通过掌控“意见气候”,主动控制议题发展的倾向。针对特定事件在新媒介中聚合起来的特定个体社群成为意见气候发生作用另一个关键因素,具有人际性传播特征


在意见气候发生作用的过程中, 定向思维由于互联网等新媒介而进一步被强化扩大。事件尚未明朗之时,舆论往往倾向于认为被指控一方来自社会权势阶层,而另一方则来自社会底层,并且会被贴以身份标签,形成典型的二元对立的舆论,加剧了双螺旋互动的剧烈性和破坏性。这一现象还加强了“臆想的社会共同体”倾向(可用来分析网络暴力与网络集体情绪)。


●●● 学姐的话●●●

学界探讨“沉默的螺旋”这一经典理论在当下的发展,主要围绕新媒体环境对经典理论几点假设的影响展开。我们在理解记忆的过程中可以从新媒体传播环境对个体孤独恐惧的影响、对中坚分子的影响等方面展开。


另一方面,传统的“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了大众媒介的强大力量,这一点在新媒体环境下可以与大众媒介力量的弱化个体/社群话语力量的增强展开,这一点也是“反沉默的螺旋”和“沉默的双螺旋”理论的共同点。


我们在思考经典理论的当下发展时要把握的一点是:新的传播环境如何对经典理论的发生条件(社会背景、技术条件、前提假设)施加影响,从这一点出发相信大家也会对经典理论的当下发展有一点儿自己的思考~



02

第三人效果



理论阐释


一、第三人效果理论内容

1983年,由戴维森在《传播的第三人效果》中提出:每个接触到劝服传播信息(无论此信息是否具有劝服意图)的受众将会预期此劝服信息对其他受众的影响大于对自己的影响。


该理论集中于认知、行为两个方面:

1.认知方面,受众倾向于媒介信息对他人的影响大于对自己的影响;

2.这种认知会产生相应的后续行为,如支持限制媒体等。


影响“第三人效果”认知的因素:

1.受众个人特质:个人对信息预存立场越强/年龄大者/知识与受教育程度越高,第三人效果越明显;

2.信息内容的负面或有害程度:信息的负面或有害程度越高,第三人效果越明显;

3.社会距离:当事人与第三人的地理、心理距离越远,第三人效果越明显;

4.消息来源:信源可信度与第三人效果强度呈负相关关系。

此外还有媒体接触频率、性别等因素。


二、第三人效果背后的理论来源

1.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和基本归因误差(the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归因理论指出,人们总是不断在为自己的各种行为寻找解释,而相对于社会学家的理解,我们的解释又过于简单。


“基本归因误差”理论认为:人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和解释自己的行为时,会使用不同的判断标准;面对导致负面结果的行为,人们往往为自己的行为寻找来自周围环境的或者其他附加的原因;而在评价他人的行为时,却把原因归结为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视他人所处的客观环境和情景因素。


2.乐观性偏见(optimistic bias)框架:人们倾向于低估个人遇上负面事件的可能性。


3.认知基模:认知基模是在人的心灵框架中预存的概念框架与理论图式,“基模的功能是在我们遇到新的信息时,通过动员和组织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补足新的要素来进行处理、对新信息的性质做出判断、预测其结果,以确定我们对新信息的反应。”


4.社会比较理论:在群体背景下,个体主要是在信息沟通过程中,通过将自己的态度、意见、信念等与所属群体的其他成员加以比较而实现自我评估的。其中,个体更愿意选择与自己特征相似的其他成员作为社会比较的对象。


第三人效果新解一:第三人效果延时


一、第三人效果延时内涵

“第三人效果”延时现象指的是,伴随着人们对事件了解的不断加深,产生认知转向后的一种“为了他人利益”的行为。


网络事件发生伊始,人们因普遍缺乏对事件的了解,网络意见往往呈现出非理性的特点;


随着相关信息的显露,人们从了解事件转向认知事件并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从而对事件进行反思。这是网络意见中的“第三人效果”产生的过程,也是网络意见理性化的过程。


基于人们认为自己的认识更准确、更公正,而别人尚处于非理性之中,所以需要引导,需要纠正的客观认识,人们在网络意见形成中普遍表现出一种“为了他人利益”的行为,即给予事件当事人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其他网民的非理性意见予以纠正。


这种行为在网络事件发生之初并未出现,而是随网络事件的发展慢慢显现,因此被称为第三人效果延时。


二、第三人效果延时的成因

1.信源可信度的确认需要时间。网络时代信源可信度的差异及人们对差异的识别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

2.个人特质发挥的网络障碍。人们在最初接触网络事件相关信息时易受到普遍情绪化的影响而陷入集体迷狂之中。这种网络事件认知结构的形成延缓了“第三人效果”的出现。

3.网络的技术逻辑与匿名特性改写了“第三人效果”的行为动机。第三人效果中“为他人利益考虑”的动机源于对自我正面形象的维护。而网络匿名性使得该动机被大大削弱(网络事件伊始人们的价值判断主要基于“欲望”和“快乐”原则,对信息内容负面或有害程度认识不足)。

4.网络社区中网友间距离感(包括地理和心理距离)的消逝。


第三人效果新解二:反第三人效果


1991年,科恩和戴维斯在研究政治广告中的“第三人”效果中提出“反第三人效果(Reverse Third Person Effect)(有学者称之为第一人效果),指的是“当受众接触到符合社会期待、能够引起正面情感的信息时,受众倾向于认为自己受媒介信息的影响大于其他人”。


反第三人效果的影响因素:

1.  信息是否符合社会期望

2.  信息能否引起受众正面情感


●●● 学姐的话●●●

无论是第三人效果延时还是第一人效果,都是围绕“第三人效果”中认知、行为两个层面的当下发展展开的,我们在理解的时候不必拘泥于这些眼花缭乱的名词(也有学者提出“二人效果”),而要关注其特定的内涵以及我们在运用时的范围:传统第三人效果主要围绕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网络负面信息等展开,而第一人效果则集中于口碑传播、正面信息内容的阐释。


大家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时候要注意哦~




03

把关人理论



理论阐释


由库尔特·卢因 (Kurt Lewin)提出,指传播过程中的信息的加工者和过滤者


怀特(White,D.M.)明确提出新闻筛选过程中的“把关”模式:社会上存在大量新闻素材,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不是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而是一个选择的过程。“把关人”的职能无非是对即将发布的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和整理。对于广大受众来说,他们只不过是被主体控制的客体,处于传播过程的末端,面对丰富的信息资源只能被动地选择接受。


休梅克(Shoemaker)在总结前人研究基础上全面建构了把关理论的基本框架:

一是把关过程:大众传播中的把关被看作为新闻媒介建构社会现实的整个过程,而不仅仅是一系列的`进'和`出'的决定。


二是把关层次分析:可分为个人层次、媒介工作常规层次、组织层次、媒介外社会团体层次、社会系统层次。


卡丙·芭兹莱—纳昂(Karine Barzilai-Nahon)总结了网络语境中多元化的把关机制:编辑机制、导向机制、审查机制、安全机制、增值机制、成本效应机制、基础设置机制、用户互动机制、规制机制。


网络时代的把关理论的发展


一、网络时代把关理论的新发展

1.把关的动态性。网络所具有的开放式、分布式结构,使得把关永远没有终结, 永远是个过程。

2.把关的透明度。

3.把关的复杂性。网络时代新闻信息的传播呈现出多维度、立体性的网状非线性结构,把关过程因此具有复杂性。

4.把关人角色的多样性:从媒体工作者到个体的加入再到非人工参与者(如搜索引擎、聚合器或评分和策划平台)。


二、数字把关人的内涵

数字把关人指数字时代把关人角色的多样化特征。


数字把关人的角色分配:

1.内容生产者的自律与节制

2.分发平台的内容审查与惩罚机制

3.用户的自我选择与茧房自缚。


数字把关人间的权力流动:

1.平台权力日益集中

2.政府在大数据环境中拥有绝对权力

3.基于用户自主选择的信息把关和全民“较真”(如公民实施核查等)


数字守门人时代的信息风险:

1.算法专制(或数字霸权)的风险

2.信息安全和个体隐私泄露的风险

3.“信息茧房”和“数字圆形监狱”的风险

4.算法缺陷带来的风险:过度适配和难以变通


网络时代的把关特征——以微博模式为例


一、微博把关模式

1.网民对信息的把关起到重要作用,微博运营商只对违反法律法规、可能对公众造成危害的信息进行拦截。


2.把关人角色模糊化,把关标准并不像媒体工作者一样专业和规范,使得信息发布的效果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3.微博信息传播的即时性。

4.微博信息的把关具有自主性、开放性、个性化的特点

5.相较于传统前置的、拦截式把关,微博筛选式的把关模式具有自由性和后置性的特点。


二、微博信息把关模式对大众传播的影响

1.对拟态环境的影响。以公众自身为主导,通过微博平台构建的“拟态环境”,由于避开了传统媒体把关等,其传播的新闻事实有可能更接近客观事件本身。

2.对信息流的影响。微博信息流动是双向的,具有即时性,并结合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优势。

3.对传统媒体议程设置的影响。微博的出现使得受众微博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议题进行关注,而不必一味听从传统媒体为其设置议事日程。



04

涵化理论



理论阐释


涵化理论,又称培养理论,由格伯纳(Gerbner)提出,中心内容如下:

1.电视观众有关社会现实的观念更接近于电视所表述的符号现实,而并非客观现实,电视反映了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念。

2.这种倾向在收看电视时间多的人中间要比在收看电视时间较少的人中间更为明显。


涵化理论基于两个假设:1.观众的电视收视相对来说是无选择性的(观众依据固定时间而不是节目内容来看电视;电视节目在包装和内容上或多或少有相似之处)2.大多数收看电视时间多的人对各类电视节目都看得多。


之后,格伯纳对涵化理论进行订正,增加了涵化效果产生过程的两个概念:


1.  主流化过程:收看电视多的人,尽管它们的人口统计指标不尽相同,通常会共享某种观念。

2.  共振过程:“人们在电视中看到的情景同其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甚至是对现实的信念)不谋而合时,两者的叠加会加倍强化电视信息的作用,并显著提升涵化效果”。


新媒体环境下涵化理论的发展


1.观众主动性提高带来涵化效果分化,涵化向度由单向度整合变为双向度批判

2.技术创新和媒体变革带来涵化关系深化,涵化基础在政治经济权力上增加了技术权力控制。


●●● 学姐的话●●●

分析涵化理论在当下的发展,我们应当看到时代与技术背景变化对涵化理论假设的影响:

涵化理论诞生于电视成为美国社会核心文化支柱和最广泛最明显的文化符号传播媒介的时代,信息传播的线性传播模式是该时期的主要特征。


新媒体的非线性传播特征打破了原有的线性信息传播模式,受众信息接收和认知水平的提升、受众话语权的回归使得主流大众媒介所宣扬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被四面八方的声音淹没(但仍然存在),大众媒介所期待出现的涵化、教养、培育的场域,亦被“破窗”。


其次,涵化效果与电视观看时长(媒介接触程度)呈正相关,然而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碎片化的媒介接触时间基于兴趣的媒介内容选择使得涵化效果大打折扣。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媒介内容仍然会对受众的认知、态度甚至行为产生影响,涵化效果在当下仍具有解释力。



05

补偿性媒介理论



理论阐释


由保罗·莱文森在《数字麦克卢汉》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任何一种新产生的媒介都是对过去某一种媒介或某一种媒介的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和补偿。人类对于信息传播可能方式的探求是新媒介技术的原动力。


同时,在媒介的选择上,人类具有积极的主观能动性,新媒介的诞生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类真实的信息需求。


补偿性媒介理论认为,“补偿性的媒介并不比最初的媒介本身更能‘无噪音’地解决问题。相反,新媒介是对旧媒介的缺憾的补偿,新媒介势必在某些方面要先进于之前的旧媒介,但它在其他方面可能是落后于旧媒介的,因此补偿性媒介天生具有双重性


莱文森乐观地认为,进步是曲折和不平坦的,但随着补偿性媒介的不断补偿和补救,“噪音”终将可以被有效规避。


从大众媒介到社会化媒体到自媒体


一、大众传播媒介到社会化媒体

1.介质连接到平台连接:信息在大众传播阶段需要借助一定物理介质;社会化媒体是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生产和传播平台,物理介质对于信息传播的影响不断减小,个体与信息的连接演变为基于平台的连接。

2. 社会化媒体之于大众传播媒介是“内容”与“社交”的双重补偿。


二、社会化媒体到智媒体

智能媒体是以大数据为基础,以人工智能作为核心,借助物联网技术全场景的数据采集、5G技术高速率和低延时的信息传播、云计算技术强大的算力和区块链技术独有的信任机制而逐渐形成的具有强连通性和强交互性的智能化媒体系统。


社会化媒体到智能媒体的演进遵循三大逻辑:技术的逻辑、分发的逻辑和连通的逻辑:


1.技术逻辑:智能媒体是对社会化媒体的智能化补偿,而驱动媒体智能化的就是智能技术。


2.分发逻辑:社会化媒体导致了信息泛滥(主要体现在真假信息交杂和有用无用信息混杂两方面)。智能媒体时代,信息甄别不仅包括真伪甄别,也包括甄别信息有用性。


3.联通逻辑:平台连接到需求联通。智能媒体下的信息连通是一种以用户为主导的新型智能信息传播模式,它不仅可以实现对用户信息需求的定制化,同时还可以根据用户的实时信息反馈进行调整。


上次留言说想看创新扩散理论(Diffusion of Innovation Theory)的宝宝,学姐查阅了最近的文献发现大多研究仍然围绕创新扩散理论与当下媒介现象的适配性展开,该理论在当下仍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因此学姐没有收录进本期内容中。


创新扩散理论本质是对于“传播流”的研究,仍然集中在传播效果范畴内,和之前的意见领袖、议程设置等理论都有交集,如果需要建议你可以在论述中适当引用,当然也欢迎你在留言区或私戳小助手跟学姐进行深入的探讨哦~


好啦,本期内容就到这里啦,祝大家食用愉快~


参考文献:

1.曾秀芹,陈振华.历史与转向:第三人效果的研究进路[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6(00):16-30.

2.禹卫华,张国良.传播学在中国30年:效果研究的反思与进路——以“第三人效果理论”研究为例[J].国际新闻界,2008(07):15-18.

3.谢新洲.“沉默的螺旋”假说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J].现代传播,2003(06):17-22.

4.刘海龙.沉默的螺旋是否会在互联网上消失[J].国际新闻界,2001(05):62-67.

5.刘建明.受众行为的反沉默螺旋模式[J].现代传播,2002(02):39-41.

6.高宪春,解葳.从“消极沉默”到“积极互动”:新媒介环境下“沉默的双螺旋”效应[J]新闻界,2014(09):43-50+54.

7.郑素侠.网络环境中的“第三人效果”:社会距离与认知偏差[J].新闻大学,2008(01):25-28.

8.曾秀芹,熊慧.青少年对广告负面影响的第三人效果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2,34(04):19-24.

9.靖鸣,臧诚.微博对把关人理论的解构及其对大众传播的影响[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20(02):55-69+127.

10阮立,朱利安·华勒斯,沈国芳.现代把关人理论的模式化——个体、算法和平台在数字新闻传播领域的崛起[J].当代传播,2018(02):86-91.

11.范红霞,邱君怡.“数字守门人”在社交平台上的角色分配与权力流动[J].新闻爱好者,2019(06):8-13.

12.王健,陈琳.补偿性媒介理论视角下的网络阅读[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11):42-44.

13.程明,程阳.论智能媒体的演进逻辑及未来发展——基于补偿性媒介理论视角[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09):1-5.

14.郭中实.涵化理论:电视世界真的影响深远吗?[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02):58-64+95.

15.石长顺,周莉.新媒体语境下涵化理论的模式转变[J].国际新闻界,2008(06):56-59.

16.林功成,李莹.涵化理论的新进展:作为方法论的直觉加工模型[J].国际新闻界,2012,34(02):13-19.


编辑:小可

主编:羽生生


有事没事可找爱传播金牌小助手

中二早早

吃货胖胖

认真考考

耿直卷卷

暖心S妹

奶狗E哥



10天20题

微型冲刺班

10天速成答题方法

↓↓↓



新传人の书店

点击下图找本好书

↓↓↓


蓝皮书专题

扫码看大佬押题

↓↓↓


全年热点合集

扫码查看不错过

↓↓↓


全年考点干货合集

扫码get硬货

↓↓↓


本月好文👇真题预定!经典理论的新变化你都会了吗?爆肝整理万字名词解释,背就完事了 | 第三弹案例库更新时间到!疫情间技术类案例打包送你!传播学理论卷拿下130分,全靠这份必背清单 | 考前复盘语料库02 | 还在喊论述题难?句子可都给你整理好啦!今年最热考点有哪些?四大刊重点讨论了这些议题!考场急救包 | 这些常考理论,助你稳住20分!

新闻评论没灵感?案例不会用?这份宝典送给你!

美国大选?管他选谁呢!先把考点记住再说!

答题字数少?大白话没亮点?一篇文章帮你加分!

这些学校保研没录满!你的考研名额会变多!

别催了!新闻史知识清单来了!中外一站解决!| 考前必备

欢迎加入爱传播考研群2021年全国考研群 9010826812022年全国考研群 1157673906微博ID:爱传播新传考研   知乎ID:爱传播新传考研喜马拉雅ID:爱传播考研
投诉通道:aichuanbo2014(请加one哥微信)点击原文,即可进入微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