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发问:没有刘亦菲,《梦华录》还能火吗?
2023新传全国考研群 979087703
后台回复“实务训练营”,赢免费批改
后台回复“半程班”,提前预定名额
后台回复“全程班”,享23全程班巨额优惠
《梦华录》火了。
作为刘亦菲成年后的首部电视剧,《梦华录》自开播以来总播放量已经超过15亿次,单集平均播放量也超过了7000万。
不仅如此,对于没有亲自看剧的朋友,相信很多人也几乎在微博上“看完了全剧”,霸屏的热搜也是隔几天就“安排”一次!
哪怕是在“一向严苛”的豆瓣上,超42w人给《梦华录》的评分也达到了8.6,颇有种流量口碑双丰收的架势。
目前,网上与《梦华录》相关的标签基本上是这样的:古偶剧的希望、仙女姐姐成年后的首部电视剧、古偶理想组合(陈晓&刘亦菲)、女性题材影视剧、反套路古偶爽剧……
暂且不论这些tag本身所引发的争议,单就其火爆程度来看,今天我们有必要来好好盘一盘:梦华录为什么会这么火?如果没有刘亦菲,它还能这么火嘛?面对网友的众多争议,《梦华录》究竟还能火多久?
不论网友争议如何,我们必须承认,《梦华录》的爆红一定离不开刘亦菲这张“流量王牌”(虽然我想她并不愿称自己为流量王牌)。
拜托,这可是刘亦菲诶:是《神雕侠侣》里让杨过一眼误终生的小龙女,是《仙剑一》里为拯救苍生最终命陨的赵灵儿,是金庸盛赞“只有你来演,世人才会知道我写神仙姐姐没有骗人”的刘亦菲诶......更别说再加上【成年后第一部电视剧】这一个标签,就算对电视剧毫无兴趣的人也要凭着好奇和童年记忆里的憧憬来一睹神仙姐姐的“成长”和“蜕变”吧。
在大多数国民眼中,刘亦菲三个字已经不仅仅指某个人,相反地,它早已成为一个具有神性特征的偶像符号。关于这一点,相信大家已经看过诸多关于【造神】的文章分析,这里就不再赘述。
但我们想进一步追问的一个问题是,尽管一直有人对仙女姐姐的容貌和演技颇有微词,但为什么,在普遍意义上讲,刘亦菲这座十六年前就已经“造好的神”,至今也没有“崩”?
有学者指出,后现代社会的偶像崇拜指的是在各大文化因素综合作用下, 受众对于偶像明星这一文化符号的迷恋。必须承认,一个“偶像”的诞生总是伴随着当下各类文化偶像生产经济机器的运行、伴随着消费文化层出不尽制造方式而产生的,这不是单个人的意愿/想法,而是由整个社会的欲望所决定的。
而面对这种普遍的社会欲望,我想“刘亦菲”能够屹立不倒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两点:首先是刘亦菲本人的“稀缺”和真实感。不同于当下的大多数流量明星靠出场率博得关注度,刘亦菲的国民好感度或许来自她的稀缺和自律:不争不抢,不急不躁。
刘亦菲不经常出现在大众面前,不仅如此,在外人眼中,她完全没有明星的架子:被戏称“救了你命”的羽绒服代替了明星暗暗地私服比拼,一系列不套路出招的采访也被网友们大呼“人间真实”......
这种与众不同和人间真实使得刘亦菲在一众明星偶像中“鹤立鸡群”,同时也打破了人们对于精致偶像的认知,这种并不常见的稀缺性和真实感是人们愿意给予刘亦菲更多肯定和包容的来源之一。
其次是共同记忆的打造。一方面,刘亦菲年少成名,那种感觉大概是:在我们是孩子的时候,她是神仙姐姐,等我们长成大人了之后,她还是神仙姐姐。这种来自于童/少年时代的印象最是深刻和真挚,因为从某种程度来说,她意味着我们记忆里属于过去、美好的那一部分;
马费索利从后现代的视角揭示了后现代社会部落(社群)的“祛魅化”过程,他指出,后现代的社群最本质特征是“在一起”。这种“在一起”的社会关系具有神圣性和集体感性 (collective sensibility) 。新部落(后现代社群)的核心是集体情感,这种情感更强调的是一种“弥散的情感”“共通的情感”,群体在弥散情感包围下产生共通的情感、共同感受当下的氛围、共同分享行动带来的快乐, 这必然萌发群体“在一起”的心理。
正如哈布瓦赫指出,集体记忆填补与维持了存在于欢腾时期与日常生活时期之间的空白, 它使得单调乏味的日常生活在常规的实践中保持新鲜与活力”。
我们之所以那么期待成年后刘亦菲的首部电视剧,或许是因为,我们真的想看一看,当我们已经褪去年少青春不在的时候,那个存在于童年美好记忆中的人变成了什么模样。
另一方面,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个体/部分群体借助社交网络将对于刘亦菲的情感发展成为一种“社交文化”,比如如今围绕女生的求助贴大多会用“各位刘亦菲们”开头,在这样的语言文化普及下,刘亦菲自然成为人们忘不掉逃不开的因素。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决不能以一个“刘亦菲”来抹杀这部剧的其他闪光点。简单来说,这部剧之所以能成为爆款,与以下几个因素是绝对不分开的:
首先是精良的制作。在拍摄和画面呈现上,《梦华录》的画面非常有实感。这种实一方面是对于原汁原味场景的呈现,用实景取代后期,用大自然取代动画制作,如剧情一开始在钱塘的取景就被网友笑称“杭州宣传片”;
另一方面,这种实感还指的是剧情与妆造的一致性。不同于大多数影视剧为了突出美而出现的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妆造,《梦华录》的妆造始终考虑到现实的逻辑,比如男女主角逃难时的邋遢打扮,这也让网友大呼:终于有逃难时还邋里邋遢的主角了。
其次是故事情节的设置。正如网友戏称,喜欢《梦华录》的原因在于“不侮辱我的眼睛和智商”:男主落难被暗杀被逼无奈,你以为会有什么“主角光环”?并没有,还不是要拼爹;女主见到男主受伤濒死你以为会善心大发伸出援手?并没有,女主只想着快溜快溜......这样一部反套路、反主角光环的剧确实给了观众一些新鲜感,也赢得了相当多的好感度。
最后是核心价值的多样化。一部好的剧不应当只是剧情和演技的强调,相反地,它需要一种多元价值观的输出,或者至少的,我们在这部影视剧里应当看到单一的东西。在这一点儿上,《梦华录》做到了,剧中对于宋朝文化的输出,对于人生观、价值观的观点的输出,确实让人们get到了一点不一样的东西,也让很多人产生了共鸣,从而引起了更大的讨论度。
近日,《梦华录》所引起的争议可真的不少,最新的剧情走向也让网友纷纷表示:大跌眼镜!!!与之而来的“又当又立”、“高开低走”骂声也不断。
我们无法预知《梦华录》还能火多久,笔者也无意在此发表自己的剧评,但我想,这恰恰从侧面反映了《梦华录》的高关注度,而我们对于其中的讨论,无论是【是否是女性题材】、【是否符合历史逻辑】等讨论,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看法。
所以,你觉得《梦华录》还能火多久?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交流哦~
有事没事找爱传播小助手
早早
E妹2.0
知知
卷卷
卷卷2.0
胖胖
小S
小S 2.0
考考
往期好文
挤挤碎片化时间,每天多出2小时复习时间?这秘诀播播帮你找到了!
4月热点 |又有学硕取消统招、行为艺术、刘畊宏、极端女权、海清...
投诉通道:aicb_k(请加点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