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备考的第N天,我好像被考研绑架了。
2023新传全国考研群 769926891
后台回复“暑期训练营”,赢免费批改
后台回复“半程班”,提前预定名额
后台回复“全程班”,享23全程班巨额优惠
相信各位爱宝都听过这样一句话:暑假是弯道超车的黄金阶段,暑假学的好,上岸没烦恼。所以一入暑假,各位爱宝们都是卯足了劲儿地开始冲刺,拼了命的学。
但播播最近跟各位爱宝们聊天时我们也发现:90%以上的同学在复习的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有这样的疑问:每天需要几点起床?每天要学够几个小时?参考书要看几遍才最好?实务要练多少篇才能写好?模拟考大家一般要考多少次才稳妥……
那么,这些问题的“相对标准”答案是什么?大家暑期学习状态是怎样的?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
别着急,今天播播就把熬夜肝完的【新传上岸er学习数据分析】告诉大家!
“打卡式”上岸,指的是通过借鉴前人上岸经验,归纳总结出一套近乎完美的复习计划,通过每天完成复习计划(即打卡)的方式实现伟大上岸目标的学习方法。
虽然“打卡式”上岸法因为确定度高、可操作性强受到很多爱宝们的好评,但由此也衍生出很多问题,比如怎样才算是合格的“打卡”,怎样“打卡”才能最大程度上岸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给爱宝们吃一颗定心丸,播播看了近百余篇经验贴,发现大家或多或少地都给出了一些数据:
“我的传播学和中新史背了10遍,新闻学背了5遍,实务3本书都背了4遍”
——爱宝号A24056
我当时每天学习时间约11h,专业课背诵8小时,英语2小时,一小时随机安排。专业课背诵我当时就是六本一起背......9、10、11月我基本就是一个月两轮,12月大概过了5轮。
——爱宝号A24074
我的传播学原理一共整理了3遍笔记,分别是详细版、背诵版、答题版;每周写1-2篇评论,直到考前大概写了30篇左右。
——爱宝号A18034
背诵基础知识是贯穿备考始终的,至少要将10本参考书的笔记背诵5遍以上,但不是一字不差的背,而是有所侧重。
——爱宝号2202137
我的论述题练习了近30次,从八月份一直练到考前,一般是一周两次。关于实务,我练习评论和消息写作次数是15次(在第一年也练过十来次),感觉最后的评论写得还是不太好,所以建议学弟学妹们可以尽情地超越我。
——爱宝号C046
其实整个背书过程就是不断重复的过程,而且不同的书我背的遍数也不一样,比如传播学前前后后背了十几遍,新闻学也有十来遍,但是中新史可能只有7遍左右,所以很难确定到底背过几轮,但是所有的知识我至少背过7、8轮。
——爱宝号2201165
虽然每个人的情况都有所不同,但从中我们也能看出些许规律,简单点来说,如果你真的想踏踏实实不那么患得患失地“打卡”上岸,那么你至少要做到:
院校参考书至少阅读3遍+;
复习笔记至少整理3遍+;
每天学习时长最好可以达到11h+;
复习轮次至少要达到4轮+;
各科背诵至少要5遍+;
实务各类题型练习需达到20篇+;
至少要进行3次+模拟考;
至少要看3本+专业拓展书;
......
暂且不论这些打卡任务的完成难度,更恐怖的其实是:哪怕你勤勤恳恳地完成了打卡,也不是一定会上岸。
数据的存在、机械地打卡,固然可以给我们一定的确定性和安全感,但真正上岸,需要的其实是实在感、是效率、是完成度。
图省事儿的“打卡式”上岸,不仅会让你每天累的一塌糊涂,甚至有可能从最开始就扼杀了上岸的可能性:
😭为了凑够学习时长,在自习室硬坐到闭馆,但实际专注时间甚至都不足6个小时;
😭为了完成既定的背书遍数,明明很早已经记熟了还是不断重复,导致忽略了更致命的短板;
😭因为盲目地追求打卡,今天没有完成打卡就会良心不安,陷入一种焦躁不安和自我贬低的情绪里;
......
如果你也有以上或者类似的经历,那播播必须告诉你:
醒醒,你被考研绑架了!
每个人的专业基础、学习节奏、知识吸收速度、知识内化能力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也就意味着,在备考的这条路上,其实并没有任何“属于你”的经验。
仔细想想,一味追求或完成一些本身并不具有普适性的学习数据,由“别人”告诉你应该怎么学,应该学多久,这种所谓的确定性,难道不是一种“将自己上岸的命运交到别人手上”的更大的不确定嘛?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么一句话:考研就像在黑屋子里洗衣服,你永远也不知道自己洗干净了没有,只能一遍又一遍不停地洗。但是反过来仔细想想,如果你自己心里都不清楚哪里洗过了哪里没洗过,那就算勤勤恳恳搓了一百遍,天亮了衣服就是干净的了嘛?
我想未必。在我看来,尽管我们确实无法否认确实会有收获匹配不上付出(各种方面的)的遗憾,但考研不应是也绝不是黑屋子里洗衣服,你做了什么,你怎么做的,你要怎么做,没有人比你自己更清楚了。
所以,判断能否上岸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你自己心里的实在感:
☀️哪怕每天只学了8个小时,但我真的所有的任务都扎扎实实完成了;
☀️哪怕专业书只看了2遍,但内容我已经整理好,可以进入到下一个环节了;
☀️哪怕背诵我只进行了2轮,但我确信每一次我都记住了,记牢了;
☀️哪怕实务我只练习了15次,但每一次我都认真写、认真复盘、认真反思和总结,我确定面对新的题目我也可以完成的很好;
☀️哪怕排队买饭的时候身边的人都在背单词,但我确信我可以浅刷一下八卦放松一下,毕竟单词背诵今天已经超额完成;
☀️哪怕模拟考我只进行了1次,但我确实可以get到考场的秩序以及明确如何分配做题时间......
数据≠效果,打卡≠真实,最了解你的人只有你自己,做够了就是够了,没必要做无谓的重复,没做够就是没做够,别说10遍,20遍也要咬着牙坚持。
💔就像一味追求笔记字体的好看、排版的精致、内容的完整但却忽略了做笔记的效率、笔记本身的实用性和笔记知识的内化;
💔就像执着于配齐考研的各项电子设备、搜罗各种复习好物、购买海量的复习资料和题集却没有想过我们真正需要的只是坐下来,然后学下去;
💔就像每天晚上睡前大定特定明天一整天的学习规划,甚至连上洗手间、排队打饭、吃饭的时间都精确到分秒,第二天却大呼“这还有人性嘛”,然后完成了摆烂的自我合理化;
......
量变是会引起质变,但时间和精力地大量投入并不必然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不然效率一词就会变成经济学的巨大笑话。
徒劳的自我感动不会感动任何人,交予别人指导的命运也不会真的得偿所愿。所以别被考研绑架了,你自己本来就做得很好。
有事没事找爱传播小助手
早早
E妹2.0
知知
卷卷3.0
卷卷2.0
胖胖
小S
小S 2.0
卷卷
「新闻大学」最新特刊!彭兰、喻国明等给你划了一道“元宇宙”送分题!
安倍晋三身亡、小镇做题家、余秀华被家暴、核酸盖章|热点速递13
新传四大刊、云南农业大学、行程码、虚拟货币、雪糕刺客、宝洁广告|热点速递12
更多课程与干货🔍
投诉通道:aicb_k(请加点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