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偏要去考新传是什么意思?去看看city不city啊~
2025新传全国考研:416887440后台回复“基础训练营”,夯实基础打好地基后台回复“评论训练营”,直接喂饭冲刺高分后台回复“全程班”,明年此时青云上
新传考研,city不city啊?
背十几本参考书,city不city啊?
每年最高的国家线,city不city啊?
“City不city”这个梗,最近可真的太火了。
一开始,该梗是由短视频平台上一位喜欢中英文混搭的外国博主——保保熊在视频中创造出来,他来中国旅游,和妹妹聊天时总会用到一句“city不city”,“上海好city啊”“长城一点都不city”……
在网友的演绎下,“city”成了城市化、洋气、新颖,甚至是“刺激”的形容词。一时间,“City不City啊”成为了网络爆梗,引得众多网友,甚至各地文旅部门模仿、融梗。
“模因”的概念相信爱宝们都不陌生。理查德·道金斯基于复制因子的概念在《自私的基因》提出了“模因”一词,他认为模因是一种“新”复制因子——文化复制因子,即文化的一个元素,如一种传统、信仰、思想、旋律或时尚,可以保存在记忆中并传播或者复制到另一个人的记忆中。
网络模因是模因在互联网环境下呈现出的新形态。网络推动了模因的加强和重生,“任何出现在互联网上并被无数传播参与者模仿、重混合迅速扩散而产生无数衍生物的人工信息”都属于网络模因。社交媒体时代,用户不仅产出大量的UGC(用户生成内容),也生产了以网络流行语、微博话题、表情包、短视频、梗等形态的网络模因。
“City不City”和以往的“雨女无瓜”、“尊嘟假嘟”等网络热梗的出圈逻辑有着相似之处。起初都是依靠谐音造梗的仿制规则,常通过双关、飞白、析字、仿拟等修辞方式体现出来,用以表达各种情感。City最开始被不少网友空耳听成“刺激”、“稀奇”的谐音,经过网民的不断改编与联想,发展为“洋气”、“高级”的含义。
由此可见,谐音梗对语音、语言有一定的依赖性,由此产生的丰富联想对原概念的改编形成一种仪式性抵抗的幽默诙谐语言形式,加速了梗的传播。
与此同时,梗往往通过隐喻方式表达更深层的隐含意义,亚里士多德将隐喻定义为同一词语所蕴含的不同意义范畴之间的“转用”,将属于甲事物的名称用来指称乙事物,隐喻的作用是通过另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当前的事物,用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任何事物都可以用不同的隐喻去描述,每一种隐喻背后都有一套思考逻辑。“city不city”就是网民在英语单词city和“洋气”、“新颖”、“刺激”之间建立关联、创造留白空间,隐喻了对城市发展或某一行为产生的自豪感。
除了网友跟风之外,“city不city”的梗甚至引起了外交部的注意。在7月4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毛宁表示:“我也刚刚了解这个词的新用法,很高兴看到外国朋友们在中国享受美景美食,亲身感受生动真实的中国”。
与以往热词不同,这句网络热梗由外国博主创造出,而从这位“洋网红”保保熊的短视频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他对中国城市的喜爱,同时从其媒介事件中,也能窥见“洋网红”在参与国际传播和中国形象建构中的重要作用。
这些生活在中国,通过持续的内容生产与传播吸引受众关注,从而在中国网络平台上走红且具有流量变现能力的外国人被称之为“洋网红”,他们按照职业和身份可划分为政要型、商人型、明星型、草根型。
“洋网红”们通过发布短视频展示自己对中国及其文化的深厚情感,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吸引了大量粉丝,在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两国交流的重要窗口。
随着“洋网红”影响力的扩大,有学者基于洋网红的媒介实践提出“转文化传播”概念,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他们将本国的文化介绍给中国受众;另一方面,他们在中国本土“就地取材”,从他者的视角出发,向中国受众诠释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这种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进行加工再生产,转而输出给中国受众的传播新路径,是全球传播语境下“转文化传播”的写照。
从“我是郭杰瑞”“歪果仁研究协会”“夏波波Brian”到如今的“保保熊”,通过他们轻松、愉悦化的视频,呈现出了一个立体、全面的中国国家形象,不同于传统主流媒体官方“自塑”的宣传片、纪录片,洋网红通过中外文化差异及独特体验的内容吸引受众,借助采访对话、实拍记录、剧情演绎的叙事策略,客观、生动地呈现中国人的多元面貌,这种“他塑”文本往往采取平视对等的视角,汇聚“多元”声音,以一种客观的叙事方式客观展现中国人的多元面向。
同时,通过剧情演绎的叙事形式还原中国人在不同场景的表现,剧情的张力和强烈的代入感使中国人形象更加生动、鲜活和丰满,更易于激发海外受众的兴趣,使其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全面了解中国人。
如果说中国人形象的官方“自塑”带有宣传色彩和刻意美化倾向,外国主流媒体的“他塑”缺乏事实基础和存在抹黑嫌疑,外籍网红作为在地体验中国日常生活的民间“他者”身份,则显得更为客观真实。因此,体验或熟知中国文化的“他者”(即洋网红)是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群体,从“他者”视角展现文化差异和促进文化理解是最佳方式之一。
火遍中外的“city不city”热梗,使得“China Travel”一时间成为“流量密码”。在海外某短视频平台上,这一词条观看量已高达7亿。
“City不City啊”作为一个由外国人创造出的热梗,外国人是其真正的主角,而中国人对其进行模仿,更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主人对远道而来的客人的欢迎。外国人在用一种诙谐幽默的方式展现其真正体验着的中国生活,中国人用轻松活泼、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向外国人展示中国文化,这背后也是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通。
目前,“City不City啊”在各个平台的阅读量和播放量都已破亿。即便你不一定能明白“City不City啊”的具体含义,也一定会看到这种表达。为何“City不City”能掀起全网玩梗热潮?
一方面,梗自身具有表达的多义性,并且不容易受语言和文化差异的影响,因此容易被群体所理解。互动双方在玩文字梗的时候尽管没有看到彼此的表情和姿态,但由于熟悉群体行为的习惯和语言风格,仍然可以在互动过程中对他者关于梗符号的了解程度心领神会,由此直接关联着群体对互动内容的兴趣,从而决定群体参与互动的意愿和方式。
因此,在网络互动中,尽管双方“身体缺场”,素不相识,但只要能够输出同一圈层内的梗,马上就会获得“确认过眼神,我们都是对的人”的情感共鸣。由此可见,网络玩梗完美契合了当下年轻人的情感需求,这也是它流行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网络玩梗是网络新世代自我意识的呈现和表达,是一定时期或特定场景社会大众心理状态的折射和群体情绪的流露,也是青年群体解读并再造文化的新景观。“City不City”以一种轻松诙谐的方式表达对事物的评价,在节奏较快的现代生活中,满足了人们通过一种独特的方式表达自我的需求,因此会更容易引起网友的共鸣。
在中国网友的镜头中,中国“City”各有特色:
北京的City是高楼和四合院并存的时代穿越感City;上海的City是氤氲着咖啡香的都市City;长沙的City是夜生活丰富的火辣City……当然,“不City”的地方也不少,波光如缎的西湖、绿意正浓的茶园,“不City”的杭州有种远离城市喧嚣的自然感。面朝洱海,背靠苍山,“不City”的大理又是多少人的诗与远方。
在主流媒体的宣传中,也有借用“city”梗的现象,官方借用了这一话语形式,在拉近与受众的距离的同时,也将议题转移到城市旅游和城市中外文化交流等宣传内容上。
以“City不City”为代表的网络流行梗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影响着公众的日常交流和话语表达,能让人们收获身份认同和情感共鸣的同时,也折射出社会和时代的深刻变化。
尽管部分网友面对这一热梗也表示出不解与质疑,认为其“毫无内涵”“是网络烂梗”。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根植于后现代主义土壤中的“梗”文化是一系列正在发生的意义,色彩明艳又笔触宽泛。
在语义层面上,其为“解锁”不同象征性旨趣配备了“钥匙”;在社会层面上,其也为了解时兴现象、知悉发展潮流丰富了视角。未来,“梗”仍会借助网络媒介进一步衍化、创新,对其施予引导与规勉以营造积极和谐的复调氛围,亦是探究此文化景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浙江在线.“City”为何变成了形容词?
周子星.青年网络交往“梗”文化的特征及其引导[J].思想理论教育,2023,(07):90-95.
胡兵,张静文.模因论视阈下“梗”的生成与传播研究[J].当代传播,2022,(02):93-96.
林爱珺.网络玩梗背后的表达失语与价值观消解[J].人民论坛,2022,(04):95-97.
王子健,李凌凌.网络“梗”文化的意蕴内涵与传播逻辑[J].青年记者,2021,(14):109-110.
有事没事找爱传播小助手
早早
小E
知知
小S
卷卷
胖胖
往期推荐:
搞定名词解释,这一本真就够了!
姜萍爆火、杨幂C刊、Manner咖啡…| 六月的热点真的都是考点!
胡友平挺身而出,如何避免了一场国际形象灾难?
欢迎加入爱传播考研群2025新传全国考研:416887440微博ID:爱传播新传考研 知乎/小红书:播播考新传英语长难句学习:公众号英语小卖部喜马拉雅ID:爱传播考研投诉通道:aichuanbo2020(请加小九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