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理解:中央财经委会议研究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镇长本人 大树乡谈 2022-10-08

今天的头条文章是从决策者思维,构建了一个理解2022年中国经济和政策调控的框架体系,当然具体实施的时候需要根据具体变化而定,不能犯“刻舟求剑”的问题。
 
昨天中央财经委第十一次会议研究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头条文章进行了一些解读。如果把小镇前几个月的文章都看了,对这个会议的方向和精神就容易理解了。
 
为什么这么说?

这次会议通报含金量很高,简单列举下。
 
定性基建: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当前的问题和意义:我国基础设施同国家发展和安全保障需要相比还不适应,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保障国家安全,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强调的原则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立足长远、适度超前、科学规划、多轮驱动、注重效益。
 
提到五种基建: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理念、问题、意义、原则当然很重要,是准确理解一份政策文件的基础,不过对多数人来说,具体的发力方向更加直接,比如五种基建领域,可以通过一些旧文进行理解:
 
4月22日,《什么是新基建:未来的大国基石》,谈基建与工业革命、国家发展阶段相绑定,在工业革命阶段基础上,“新基建”的定义有所不同。蒸汽时代”以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为主;“电气时代”以能源基础设施为主;“信息时代”以信息基础设施为主;“智能时代”以数字基础设施为主。
 
对于中国地域广阔、发展不均衡的后发型国家,就会同时存在四个时代的基建,而由于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壮大,也会附带“智能时代”的特征。
 
因此也可以把中央财经委的基础设施建设分为4类:
 
第一类,契合“智能时代”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类,对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
第三类,补短板的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到城乡两块。
第四类,国家安全。

第一、二类小镇在《中国的未来需要新动能》一文阐述了为什么数字经济是中国的新动能,发展数字经济需要什么基础。也可以翻阅“数字经济”专题。

第三类涉及针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中国广大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县域、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远远不足。理解这一点需要结合《政策不是独行侠》提到的政策是组合拳,结合其他政策体系进行理解。

在乡村,可以参考《困境中的乡村振兴该如何破局》,对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与乡村振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2022年全球粮食危机,准备好了吗?》《高筑墙、广积粮,守住国家的生命线》等文章已经反复强调乡村尤其农业对国家的重要性,高标准农田建设更是未来国家坚定推进的领域。也可查阅“乡村振兴”专题。

在城市,则涉及都市圈打造,在《我们凭什么振兴西南?》《江西的未来在哪里?》等文章有所涉及。
 
第四类,比如昨天小镇在《不要高兴的太早,小心被捧杀》谈到北京以“平战结合”的原则,在郊区兴建物流基地和应急防护产业基地,这就是国家安全基础设施的典型。

中国已经和平了40多年,这在人类历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发生极端情况的可能将大大增加,就算没有外部冲击,本次上海竟然在什么都有的情况下出现长期物资供应不畅问题,已经给全国敲响了警钟。
 
正因此,昨天的会议上特别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切实加强重大风险预测预警能力,有切实管用的应对预案及具体可操作的举措。
 
其他可以参考的文章还包括:《国家重要会议:诊脉中国经济》《中美欧:未来能源、供应链与地缘之争》《中国人口危机,到底应该关注什么?》.
 
基建是2022年经济破局的第一个跳板,这也是国家最能够施加影响并且可以获得足够未来收益的领域,当然我们需要确保投入的资金能够进入应该去的地方,不会被挪用、空置、浪费乃至进入某些领域造成负面影响。

而从基建破局开始,将不断撬动更多跳板,真正激活中国的经济活力。

其他文章推荐
■  什么是新基建:未来的大国基石
■  海南的未来:要敢于破局开路
■  改革核心主线:统一与分割
■  人生前35年的个人发展方法论
■  中央部委公务员的待遇与发展
■  2022年中国房地产政策、房价及个人选择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