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惯例每周三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本周会议主题是支持民间投资和推进一举多得项目,最终目的还是要以投资带动消费和就业。
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一半以上,对我们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极为重要,最近就业数据也出来了,青年失业率创新高,16到24岁就业从4月的18.2%提高5月的18.4%,青年人以外中年就业更加困难,就业质量颇为堪忧。
从总体看,本地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已经达到5.5%,外来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达到6.6%,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也达到了6.9%,就业还是在恶化。
这还没有算即将毕业的1千多万高校毕业生,也没有计算2亿多灵活就业人员,更没有包括在农村就业的人口,形势严峻程度可想而知,今年毕业的大学生需要做好充分准备了,大概率比最坏预期还差。
就业是一切的根本,没有就业就没有稳定的收入,长时间无法就业也将冲击整个社会的秩序和治安,最近越来越多的戾气相当程度就是因为就业太差。而解决就业问题,还是要发挥民营经济的力量。
站在这个高度才能理解为什么本周国务院常务会议的主题是“支持民间投资”。在会议通报里,小镇尤为关注这样一句话,非常不起眼,但内涵极为丰富,今天就讲这句话,把这件事做好了,民间投资就能解决相当一部分问题。
这句话是:“各地要保护民间投资合法权益,严格履行政策承诺”,说得直白点就是中央都看不下去各地方瞎胡闹了,说话不算数、不讲诚信,实在太过分,极大打击了企业投资信心,严重影响国家经济发展。
没有搞过企业、没有跨地区投资过的其实不太容易理解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因为疫情、房地产管控等影响,各地财政非常困难,之前小镇在《出生入死的英雄怎能被区别对待》谈消防员时也提到就算北京有的区财政也陷入困难,更不要说其他地方城市了。
对各地方来说招商引资极为重要,今年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城市组织专门队伍到沿海发达城市吸引投资,各种招商引资出征誓师大会百度一搜全是。
招商引资的时候说得很好听,什么财政返还吸引企业落户落税,直接给战略投资和信贷优惠,给大量土地或者其他许可指标,至于安排专班对接,在企业落户、建设等等环节给以大力支持就更别说了。
但是呢,说得再好听也得兑现啊。结果很多企业投资建厂了,非常努力实现了向地方政府承诺的发展目标,比如投资金额、就业岗位、纳税额等等,但要求政府也兑现当初承诺的财政税收返还等等,结果不认账了。
具体的例子不举了,毕竟说一个就得罪一个城市,这个号小镇还是想留着的。何况这么干的城市有的还是挺大的城市,可惹不起,就含糊的说说吧。
比如说某个现在政策特别好的地方吧,这几年招商引资、注册市场主体数量暴增,也确实有不少有实力的企业看到政策利好所以过去投资,也给当地带来很大的收益。结果当地承诺的退税拖了一年多就是不给,最后通过省里专门给有关部门打招呼,要求兑现承诺。
结果呢,有关部门直接对企业说:别拿省里压我们,仍然坚持不退税,就是拖着。
当然也有做的好的,这个就可以指名道姓的夸一夸了,为什么有的城市这几年发展就好,就一点就跟不少城市大大不同:守诚信、肯认账。
比如这几年很有名的合肥就是典型,当年合肥举全市之力招商引资,向企业承诺很多,那时候合肥发展真不怎么样,政府也很困难。但是无论再困难,只要是当年承诺了的,不论负责的领导是不是换了,都坚持兑现。
长三角、珠三角也做得不错,不得不说长江以南发展得好,不是没有原因的。过了长江就大不一样了。最近一些城市以疫情防控为由做的骚操作不多说了,什么要求提前48小时报备社区、否则不允许人出车站,又或者直接在健康码上动手脚,这治理手段的更新令人叹服。
最近小镇与一位朋友交流,他搞项目在全国跑来跑去,对于南北疫情防控感触颇深,南方的防控措施基本是合理的,也不会加码到难以理解的程度,然而一到长江以北,尤其是北方有几个省,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比如应邀到某城市谈项目投资,来之前也问了当地疫情防控政策,电话里说的挺好,结果来了以后实际做的跟对外说的根本不一样,还没出机场就要求要么原地返回、要么就地隔离多少天,那还怎么做事啊。最后没办法,只能在机场直接租了辆车,当地贴上封条直接上高速回京了。疫情防控是一面镜子,颇能反映当地的营商环境。而是否兑现承诺,更是一个城市的口碑,企业家、资本界联系很密切的,一个城市违约多了,全国甚至国外都知道,谁还愿意去投资啊。
当然,长江以北也不是没有靠谱的城市,不仅兑现承诺还愿赌服输。比如说青岛。
举个例子,2020年12月,青岛引进了每日优鲜总部项目,青岛国信、阳光创投、青岛市政府引导基金组成联合投资主体,直接向每日优鲜战略投资20亿元,这是每日优鲜在地方落地的最大规模战略投资。
2020年12月9日,青岛市政府与每日优鲜举行总部项目签约仪式
这个合作被认为是“独角兽城市与独角兽企业”的一次突破性合作,青岛市和每日优鲜进行了极为深度的协作,也是每日优鲜成功上市的一大助力。但很可惜,2021年6月每日优鲜上市之后就遭遇中概股暴跌冲击,股价从上市时10美元左右一路暴跌到现在的0.2美元左右,市值仅剩5千多万美元,蒸发掉了98%。
不说青岛提供的其他支持,20亿的战略投资就几乎没了。但就算这样,承诺要给企业的钱也一分不少的都给了,没有一点犹豫、连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还鼓励企业一定要坚持下去,共渡难关。
政府和企业当初是协商一致签订的协议,政府给支持,企业负责发展反馈当地,不能说企业发展好了政府拿好处,企业没发展起来政府就不认账,这道理说不通的。
但很可惜,在很多城市,就是不讲信用、不讲道理,以至于惊动了中央,必须把这件事拿出来挑明了说。
政府要讲诚信,不能新官不理旧账,为官一任也不能为了招商引资啥大话都说,根本实现不了就承诺出去,这不是故意骗企业吗?至于说财政一时遇到困难,承诺的兑不兑现、怎么兑现、兑现多少,这就需要各个城市自己掂量了,反正选择不同导致后果也不同,有些事一旦做了,以后只会越来越难。
不兑现承诺就是失信,已经大大损害企业投资信心了。但还有更过分的,比如把企业弄过来了,就“关门打狗”,把企业当成“唐僧肉”,乱收费、开罚单、搞摊派,甚至有的城市,竟然喊出来了不能让任何企业带走一分钱的口号,向有执法权的所有部门摊派罚款任务,这吃相就着实难看了,做了这种事,还能指望以后会有企业来投资吗?当地经济和就业还能好吗?
以后还是要拉一拉清单的,有些机构已经做了一些城市营商环境的排行榜、研究报告等等,也确实有用,但还可以再完善下,比如也跟主政官员关联起来。
为了解决或者至少缓解这个问题,这周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
第一: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把交通物流、水电气暖、金融、地方财经、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等领域作为重点。
第二:各地各部门要在7-9月进行自查自纠,重点整治降费政策落实不到位、借疫情防控名义违规收费、收取明令取消的费用、强制捆绑搭售、乱检查乱罚款等问题。
第三:对自查自纠要适时开展联合检查,严肃处理并曝光典型问题,用改革办法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这三个措施称得上一针见血,提到的这几个领域也都是重灾区。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能指望一夜之间就能彻底改变,但起码要收敛一些,营商环境持续向好,这何尝不是给企业以信心?■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