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事关明年经济,今天的两个重磅会议

镇长本人 大树乡谈 2024-04-24
今天举行了两个重磅会议,一个是四季度政治局会议,另一个是党外人士座谈会,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最后的两场重大会议。

在谈具体内容前,先分享下一些“常识”,有些“屠龙技”的味道,有助于建立对政策理解的底层逻辑,公开的文章就收着点了。没兴趣的话,就翻到后面看。

每个季度最高层都会举行会议研究季度经济情况,对决策进行调整,过去是中央财经委会议,现在改为政治局会议进行研究。

常规最需要关注的是一、二季度会议,三季度一般不开专门研究经济的会议,比如今年10月下旬也召开了会议,公开报道说的是研究东北全面振兴,没提季度经济工作。

四季度有些特殊,实际很重要,但因为一般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一周举行,所以公开报道只会放出来少量信息,重磅、核心的不会提前放出,尤其是特别重要的新提法。有一年曾经提前放出了一个新提法,结果引起了市场的一些误读,后来把这个提法取消了。

所以今天的两场会议,能够释放的公开信息是有限的,存在调整的可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一些关键的决策还要等到第二年的两会才会全面公开,比如来年GDP增长目标,制定与公布中间有3个月的时间差。几个月过去了,情况变化很大,不要认为经济工作会议说过的后面就不会调整。
决策是动态的,不是僵化的。

拿2022年举例,12月15日到16日召开的,当时刚放开,对于2023年一季度吃不准,当时谁能想到竟然如此迅速的过峰,虽然总基调都是“稳中求进”,但在部署第二年经济工作的时候,前面增加了“稳字当头”,这个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历史上用过三次。

第一次是2019年,当时对2020年的定位是改革攻坚,原文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通过改革破除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越是重大改革的时候,越要强调稳。

2020年没用“稳字当头”。

第二次是2021年,这次也比较特别,会议通报不像2020年有很多具体任务,整体上比较务虚,谈的是理念。

等到了2023年两会要公布的时候,相比2022年12月研判的时候,乐观了许多,所以就有了一个不同。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核心是提振信心,五大任务中第一项就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但到了2023年一季度,当时全社会感觉很兴奋,小镇有一位朋友开饭店,他说当时北京的饭店热闹极了,尤其人均300以上价位的饭店还得提前几天抢,这种价位基本是商务需求,大家可以回想下今年一季度的心态。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把扩大内需放在第一位,而是侧重于更长期的主线工作,既包括改革转型,也包括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核心有两个:现代化产业体系国家和经济安全

前者后来也进一步调整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包括“新质生产力”,以及经常说的“高质量发展”,都是这个范畴下的。

后者之前分享的粮食安全就是典型,尤其是2023年一号文,在乡村振兴建设上增加了“农业强国”这个新的目标,具体在《生死存亡面前,哪有什么感情可讲》《国家下的军令状,容不得讨价还价》《事关未来,一支全新的远洋舰队正在成形》已经分享过了,“农业强国”最基础的就是要做到在最极端的情况下,也能靠自己把饭碗端牢,这是最根本的国家安全问题。

想要准确预判未来很难很难,所以决策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的演变进行调整,不可能定了就绝对不能改了。这个道理其实不难懂,但现实中似乎经常容易忽略,比如到了今年下半年,市场上就有一些声音,说为什么不从年初就全力扩大内需,而是转而把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国家经济安全放在更优先的位置。

其实调整很快,7月召开二季度经济会议,当时上半年实现了6.3%的增长,已经低于公布前市场预测的7%到7.3%,更低于两会时预期的8%,于是就高密度实施一系列的短期刺激政策。

也就出现了政策与市场预期的偏离。
当时市场尤其金融圈非常期待进行强刺激,也就是大规模放水,当时出现了很多小作文造势,但等政策真的出来了,市场一看不是期待的“大水漫灌”,于是就特别失落,甚至开始破罐子破摔,出现了过度恐慌,这几个月的情况大家应该记忆还比较深,就不多说了。

其实,如果但凡市场和金融圈能够对国家的话语体系有基本的常识,而不是总想用其他话语体系的思维硬套,就知道“大水漫灌”是绝不可能的,因为至少2018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在宏观调控前加了“精准”两字,“精准”的反义词不就是“大水漫灌”?

那么这么多年过去了,为了推行“精准”花了多少心思,怎么可能一遇到短期困难,就违背最基本的话语体系,来个180度的大翻转?泱泱大国可经不起这种折腾。

既然写到这里了,就按照小镇一贯的风格继续发散一下。

什么是宏观,在决策者和市场看来指的是不同的东西。
在市场、金融圈、西方经济学理论又或者普罗大众看来,提到宏观,想到的就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但是在决策者看来,无论财政还是货币政策顶多算“中观”,根本谈不上宏观。

所以市场、金融还有一些经济学家批评宏观政策不对,就属于视角的差别,这也跟西方经济学去掉了经济前面的“政治”有关,变得更加具体。

在决策者看来,无论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归根到底就是放水,经济能只靠放水吗?要说放水,自从1998年房改之后几十年,用一句话形容,就是以房地产为切入口向全民未来借来了海量的水,2008年也是放水。

起到了无可替代的时代贡献,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心思慢慢解决。放水永远只能解燃眉之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家未来发展的问题。

就算看的未来近一点,就说下半年面对的信心和预期问题,靠放水能解决?说白了,以目前的情况,就算 大放水,也最多给某些近水楼台的人解套罢了,对普罗大众真的好吗?会不会导致难上加难?

接下来这句话应该说属于“屠龙技”,大多数人用不上,不过有助于理解政策和未来大势。

对决策者来说,永远会把近期和中长期结合起来,这里的中长期是着眼于“代”,也就是至少10年、20年后。

短期问题当然要解决,但也不能因此就弱化了中长期安排,很多事得提前很久扭转,这就像太空飞行器调转飞行方向一样,太空发动机推力很小,就必须长期、持续用力,尤其是要从思想上调整人的理念。

今年5月新提出来的“新质生产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就属于着眼10年乃至20年后的中长期目标,短期很难见到成效,但决策者在决策的时候一定会把这种中长期目标考虑在内,不可能只顾短期。

网络上有的专家,就是搞不清楚这个关键区别,所以屡屡误判也不奇怪。毕竟说到底,现在虽然有困难,但跟过去比,真有那么难?

“常识”部分就谈到这,开始谈谈对这两个会议的一些看法,正如前面所说,由于这两个会议是为下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准备,公开释放的信息有限,今天就谈三点特别值得关注的变化,其他等下周会议开完再展开谈。

第一点:总基调的变化。

前面提到,过去除了“稳中求进”,最常出现的就是“稳字当头”,今年有很强的呼声希望改掉,从今天两个会议看,已经被采纳了。

新的提法是“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以进促稳”主要是金融领域在提。比如2017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刘主席对来年工作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的后面,加上了两个词“以稳促进,以进促稳”,后来央行等谈到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时,也强调“以进促稳”。

这属于金融的特殊性,因为“稳”说的是整体,而支持各行业发展,金融不能再稳,要不流动性就不够了,所以在整体“稳”的时候,金融要往前走一走,金融发力足了,实体产业等才能拿到足够的资金。

“先立后破”主要是生态环保或者说双碳领域在用。能源转型领域用得特别多,强调不能为了减碳而不顾实际的能源需求,曾经一度过于激烈,也出现了缺电问题。11月《求是》刊登了总书记在7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部分讲话,也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一文,最后一段是这么说的: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等不得也急不得,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决不能搞‘碳冲锋’、‘运动式减碳’。要立足国情,坚持先立后破,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

研究能源的需要注意,比如体会下这一句话:火电(传统能源)的上限,就是可再生能源的上限;壮大新能源,需要先壮大火电(传统能源)

总基调增加了金融、双碳常用的,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意味着接下来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视度会提升,重心放在保增长上,那么就意味着一些领域需要放松。

比如是否需要更精确地把握生态和发展的平衡?在生态文明的前提下,放开一些对经济增长的限制?比如长江经济带强调生态保护,但生态保护就一定不能成为新的基建项目?

不展开了。
又比如过去几年涉及的重点产业领域,典型的如房地产,还是要拉一拉的。

这就是前面提到的决策者眼中的短期和中长期,中长期当然是要进行动能切换,通过“现代化产业体系”“新质生产力”构建“科技-产业-资本”的新循环,但这是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需要做的,眼下还是要保证“房地产-土地-财政金融”的旧循环别断了,逐步过渡。

基于这个总基调,会从中长期目标上转移更多力量到短期目标,肯定要靠前发力,刺激经济的力度也会更大,包括干部组织等方面或许也会跟进。

比如虽然说过去“唯GDP增长”的选拔模式要改,但当下,最需要的就是经济增长,虽然确实难,但就是有的地方能想办法把经济搞起来了,这样的能不能树为标杆呢?

但是一定别妄想回到大水漫灌,切记,总基调仍然是“精准”“高质量发展”,再大力度也只是微调。

第二点:高度强调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

今天的两场会议,特别重视宣传和引导,提出“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有的人就有些诧异,觉得提到的位置太高了,还有的没有在意,觉得无非就是跟以前一样各官方媒体发一些正能量的报道,又或者一些组织一些专家发声。

这么想就太小瞧了,上面这种做法对得起专门强调“宣传和舆论”的高度吗?值得专门提及吗?

而且这是后半句话,前半句是“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现在一个突出问题是,政策制定了很多,也花了很多心思,但是政策解读和宣传没有跟上,解读政策没有抓牢,于是各路神仙妖魔按照自己的理解解读,偏差不是一点半点。

这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策发挥应有的作用。

政策制定很重要,而政策解读的重要性绝不亚于制定政策。因为政策能发挥多大效果,很重要的s是让全民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这对于调整信心和预期非常重要。

今年有很多变化,可能不易感知,毕竟得慢慢来,但趋势很明显。

比如年初开始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各部委的一把手出来谈本部门的情况;又比如11月统计局的新闻发布会,回应10月统计数据情况,大家可以看看变化,问题更尖锐了,提问的记者来源更多元。

接下来,会更加直面问题,回应关切,把政策的正确解读权抓住。

第三点: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今年提出了“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价”,也是看到了各部门出台政策,缺乏协同,小镇此前还写了一篇文章,谈到没有形成组合拳的问题,具体参见《为什么中国对外少见组合式攻势?》,说的对外,也适用于对内。

目前一致性评价由发改委负责,但实际工作落在司这个层面,力度就很有限了,具体就不展开说了。未来显然要提高各部门政策的一致性,要为宏观大局服务,要不然容易出现彼此打架,结果搞得市场无所适从。

今天就到这,期待下周会议。


其他文章推荐
■  未来的重大改革:剑指金融,重塑分配
■  理解中国的底层逻辑:政策是如何制定的?
■  机构改革下的“恩怨纠葛”
■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  今年大环境并不差,为啥难见效?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除本号外,小镇仅在以下两号发文

请注意辨别,欢迎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