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真正的后浪
《Mondo电影海报艺术典藏》内页呈现的经典海报
前阵子B站“后浪”刷屏的时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我要写一篇关于后浪的文章。
不是那个后浪,而是真正的“后浪”——出版好书的后浪。
承蒙出版界很多朋友的厚爱,我经常收到不同出版社寄来的书。今日推荐的后浪书目,有几本是老早就收到了,感激感激。
我在《看天下》和《壹读》这两份杂志工作过好几年。我是娱乐记者、文化记者,以及笑话版编辑,但我最开心的事,是我同时也做文化版的编辑。因此我可以持续收到出版社的新书。
别人都是实现财务自由,我大概可以实现看书自由。
想不到后来做了艺术媒体,还是有此福分。我因此愿意将我收到的好书分享给大家——如我在此前的文章中说过的,我不是好销售,因此我没法写那种很有趣的“新媒体”风格的推销文案,也不愿意通过制造焦虑来刺激你买,我唯一能担保的,就是我自己手上有书,从内容到形式,从装帧、设计到纸张的厚薄、手感,我都有一手的判断经验,而且尽量用平实的语言,告诉你这一本书好在哪里。
做了那么多编辑,我基本上可以断定:如果我说这本书装帧很舒服,那么你可以放一万个心,它一定就是舒服的。因为我其实对书的外在挺挑剔的,有时候,我仅仅会因为书很好看而买书。
所以这次,我在书籍的基本信息里增加了页码这一点,这样大家可以有一点印象,想象它的厚度,以及拿在手上的感觉。
另外,这些书多少都有一些折扣,在此不单独标注了,大家可以进入文末的阅读原文去看看,或者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购买。
要回到古文明,难度在哪儿?我认为,最大的难度之一,是复原图的缺乏,导致现代人很难“身临其境”。而《鸟瞰古文明》这本书,就是奔着解决这个问题去的。
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法国建筑师、考古学家和他的团队用130幅城市复原图,为我们重现从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5世纪古文明的全景。
城市和建筑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城市规划、结构和细微的肌理,都被作者用精确而优美的水彩画呈现得如在眼前,可触碰,可抚摸。
时至今日,为什么我们还要买书?为什么不在电脑/iPad/Kindle/手机上看书?是因为,至少有相当一部分的书籍,其所能提供的阅读体验是电子阅读无法比拟的。
就比如这本《鸟瞰古文明》,1/16的开本、120g胶版纸,封面的硬朗和内页的柔软赋予的那种微妙触感,你一拿在手上,就知道它的精良,就了解它是一本当之无愧的精装书。
我不是考古迷,但这本书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丰富、优美,是我绝对会推荐给你的。
上一本推荐的是西方古文明,这本轮到中国。
论述中国文化与艺术的著作汗牛充栋,这一本有什么特别之处?我大概可以总结为:
1)它是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华盛顿大学等美国多所院校中国艺术史研习指定读物,并且,中央美院教授郑岩作序,著名学者巫鸿、安家瑶、朱青生联合推荐;
2)它不是单单讲中国艺术,而是将艺术放到文化的大框架里去谈。如郑岩教授在序中所指出的,美国的中国美术史研究,一派强调研究艺术作品的材料、技术和风格,另一派则强调探讨其内容、意义及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这两派各有擅长,分歧不小,但这一次,作者将这两大立场和方法融合起来了。这本身就代表着美国对中国美术史研究方向的一大变化;
3)480页、69万字的篇幅,如何能最合理地讲述中国长达7000年的艺术故事?这是对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一大挑战。而本书以朝代为线索,非常好地处理了宏观布局和微观写作的问题。
我举一个特别小的例子:第五章《佛教时代:分裂阶段》中论及敦煌壁画的早期叙事性图画时,作者就只拿了285窟和428窟来描述——前者的“五百强盗图”和后者的“舍身饲虎图”也正是最经典的两幅图案,作为普通读者,你其实只需要了解这两件作品就够了,别的信息,你完全可以深入看其他相关书籍。可见作者在选材上的精心和懂行。
4)作为第三次修订的中文版,本版最大的改进是将上一版350多幅配图中的大部分黑白插图替换为彩图,对内文版式进行了优化,而且纸张不是纯白的,所以阅读起来很舒服——比你能看到的电子版舒服多了。
这样的书,你有什么理由不放一本在家里?
宗白华先生可能大家都比较熟悉(至少听过名字),我就不多介绍了。他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大师”,与朱光潜先生并称“20世纪中国美学界的双峰”,冯友兰先生甚至说,“中国真正构成美学体系的是宗白华。”所以,从写作者的角度来看,他就是你不能错过的一个作者。
这本书的名字很朴实,但600页的厚度会告诉你,这就是了解宗白华美学思想的最佳选择——因为它是宗白华美学著述收录最全的版本。
普通读者可能都知道,一般谈美学的著作,很可能是枯燥的,因为其中会有很多概念和逻辑论述。但看宗白华的书你不需要有此担心。诚如学者刘小枫所说,“在宗白华那里,艺术问题首先是人生问题,艺术是一种人生观,“艺术式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所以,他的写作是充满诗意的,非常灵动,他让你意识到:
美,不仅是一个被哲学家们研究的概念,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拥有的生命体验。
最后多说一句:装帧、印刷和排版仍然是很好的,而且采用了很多来自故宫的图片,非常漂亮。
这是“艺术与观念”丛书中的第一本,从书名就能看出:这不是一本通史,而是针对特定主题所做的专业研究,因此,可以说是艺术爱好者“进阶版”的读物。
这一系列丛书,除了本书外还包括:鲁本斯;新艺术运动;澳大利亚土著艺术;印度艺术;殖民时期的拉丁美洲艺术;大卫。我根据个人的偏好,给大家推荐的是浪漫主义艺术和新艺术运动。
什么是浪漫主义?有一个答案是:“浪漫主义既不在于主题的选择,也不在于准确的真实,而在于感受方式。”
这个解读,想必是符合大多数人在欣赏现代艺术时的切入角度的。在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跟戈雅、德拉克洛瓦、弗里德里希、透纳以及大卫和安格尔等人相关的内容。
最后附上本书的章节,相信会增加你对它的兴趣:
第一章 你的心声:艺术家的肖像
第二章 英雄、士兵和市民:历史画中的革命
第三章 高山是一种感受:自然宗教
第四章 一场时间对抗战:浪漫派的怀旧意识
第五章 罗马不再是在罗马:异域风情的诱惑
第六章 骚动的心灵:浪漫派对灵魂的探索
第七章 浪漫主义的三位一体:爱、死亡和信仰
顾名思义,“新艺术”,就是为新时代而产生的崭新的艺术。从巴黎地铁站的曲线造型铁艺、莱俪不对称曲线珠宝到蒂芙尼日本风格的玻璃器皿,我们今日视为经典的设计都跟19世纪末这场视觉运动有关系。
它的风格和影响,诚如本书所描述的,“它神秘、美丽又短命,至今仍然吸引、困扰和启发着我们”。它是现代建筑和设计诞生的土壤,也将持续为其提供养料。
毕业于剑桥大学的装饰艺术研究专家斯蒂芬•埃斯克里特将新艺术放在历史语境中加以讨论,将之跟现代生活与国家主义、唯灵论、妇女解放运动、青年崇拜的世纪末焦虑联系起来,为读者铺就了一条再次认识新艺术的道路。
同样的,让我们通过目录来认识本书的框架:
第一章 旧艺术复兴中的新生命:新艺术的起源
第二章 颓废时代?比利时、法国与德国
第三章 圆变方:维也纳与格拉斯哥
第四章 民族梦:芬兰、俄罗斯与加泰罗尼亚
第五章 新世界的新艺术:美洲
第六章 广阔的市场:委托人与顾客
第七章 艺术性与工业性:旧工艺与新技术
第八章 回归的吸引力:步入20世纪
全世界导演都想邀请他们做海报的Mondo公司,将300张绝版海报集结成书,成为今天要推荐的这本收藏级画册。
这绝对是电影或海报迷应该考虑入手的一本书,因为它是特8大尺寸全画幅开本+长幅宽银幕拉页,展现动人细节之外,在色彩上也做到高精度真实色彩还原,每一页都享有护色防磨光油的精心保护。
在美国,Mondo制作的海报上架后一分钟就会售罄,买不到海报,你至少可以买这本画册啊。
其实,基本上有DK这个标志的书,都差不多可以信得过。
由国际知名家具、古董收藏、鉴赏家朱迪思·米勒撰写的这本书,从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家具讲起,细述17、18、19世纪欧洲古典家具,一直讲至20世纪末的后现代风格家具。
我觉得中央美院人文学院的院长、跨文化艺术史专家李军已经写得很好了,特援引推荐语如下:
“自从西方艺术体制19世纪开始严格区分所谓的“大艺术”和“小艺术”以来,家具尽管是艺术世界中与人类发生最紧密接触、与人类须臾不可分离的艺术门类,却与诸如陶瓷、服饰、美食等一起,被贬斥为陈陈相因、趣味低下的人类文化形式。然而事实上,在原先的空间环境中,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本身,仅仅是围绕着人身而展开的整体艺术空间——广义的家具——之中的一部分,并不占据任何优先地位。
这部书在今天进入中文世界,可谓正当其时,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纠正西方艺术体制的偏见,补足艺术世界中这一被遗忘的景观。”
60万字、3000幅彩图,跨3000年人类社会发展史,560页的157g无光铜纸合成一本书,真是沉甸甸的,货真价实。
我应该怎么推荐这本书呢?
它有1232页,250万字,1450多幅插图,净重7斤;
它梳理了长达三万年的西方艺术发展历程,作为艺术通史的标杆之作,畅销欧美50余年;
朱青生教授组织的联合翻译小组,数易其稿,雕琢译稿近30年;
无数学者大家为它打call,其中,一条很有意思的评论来自纽约大学艺术系主任肯尼斯·E·西尔维:“书中没有令人费解的术语,感谢作者。”
英文原版自1962年出版以来,《詹森艺术史》占据艺术史书籍畅销榜长达30年之久,是西方大学艺术史课程的标准教材。
是的,它是“标准教材”。这意味着一般读者未必会买来“随手翻翻”;加上它不菲的价格,不爱书的人,恐怕真的不会动心。
但我拿到手上后,居然有一种感动——
我感动的原因不仅是出于对作者和修订版作者的尊重(他们花费了数十年持续这一进程),同时也因为,对于今天的社会人来说,系统性学习不再是一个分配业余时间的一个优先选项。
我们会把时间放在综艺、影视剧、短视频以及无数的公众号文章和朋友圈闲逛上,但很少人会选择“啃”一本教材。因为那意味着巨大的工作量,以及巨大的心理负担。
换而言之,系统性学习的重要性已经下降到了几乎可以忽略的地步。因而,人类的知识、文明,也就相应地被支离破碎地看见、归类。我们很难以一个“学生”的心态再来要求已成年的自己。
这是一种遗憾。我因此有一种感觉:当我手捧着这本沉重的艺术史的时候,我希望它永远不会消失。
我可能也只是会翻一翻,而绝无可能认真读完,因此上述感慨,其实是对自己的谴责。而买书,将之占为己有,成为一种自欺欺人、自我安慰,它是一种愉快的错觉:拥有即可,不必阅读。
这是多么矛盾的一种心情啊。
你呢?你会怎么想?你会不会买?不止这一本,上面推荐的那几本,你会愿意收藏吗?
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吧。我可以挑两个读者,分别送一本不在本书单内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