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夜特辑】2019年,“最”值得记住的上市融资事件...
这是每周推出的VOYAGE BIZ WATCH板块
让VOYAGE的投行、导师团队
带你洞悉商业新闻背后的世界
今天是2019年的最后一天,也标志着21世纪的10年代正式落幕。回看即将过去的2019年,有很多IPO事件让人记忆犹新。其中,既有传统行业的突围,也有新兴行业的崛起,其中有令人欣喜的成功,也有一些留给未来的遗憾。
最大IPO:阿美石油
如果说体量最大的IPO事件,自然是阿美石油的IPO。
虽然石油依然是当今世界的“硬通货”,但是海外的机构并不看好阿美的前景,再加上中东地区的地缘风险以及公司的财务并不透明,即使有诸多顶级投行参加IPO,但是海外投资者依然望而却步。
阿美石油路演
十一月初,阿美石油的估值是2万亿美金,到了十二月,估值降低至1.7万亿美元,即使如此,海外机构依然没有足够的兴趣,这使得阿美的上市计划于2016年宣布的规划背道而驰,毕竟阿美最初的目标是海外上市,但是最终只能依靠沙特的内部投资。
阿美首批上市的股票只占总股值的1.5%,且只有其中的三分之一即0.5%面向沙特的国内群众,剩下的1%则是面向其余海湾地区的盟国开放,至于阿美在海外正式上市的时间,现在依然没有盖棺定论。
最大再上市:阿里巴巴
算上这一次上市,已经是阿里的第三次上市了,和前一次不同,这一次阿里成功在香港上市。
阿里2014年赴港上市以失败告终,主要原因是“同股不同权”于“同股同权”的矛盾。彼时港交所的制度是:同股同权“,即每一股只代表一票投票权,但是这个制度阿里完全不能接受。因为除了马云团队占据20%的股份外,软银和雅虎的持股总量早已超过了50%。上市后,马云团队将不再拥有公司决策权。即使当时软银的孙正义也表示支持阿里同股不同权、支持阿里在香港上市,港交所的政策依然没有改变。至此,阿里第一次赴港上市失败。
香港交易所
2018年港交所修订了《上市规则》,允许同股不同权的公司上市,阿里再一次把目光投向港交所。2019年11月26日,阿里正式在港交所上市,成为首个在纽约和香港两大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公司。阿里此次上市的募资113亿,股权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曾作为大股东之一的雅虎,现持股量已不足5%。
目前阿里共有四个核心业务板块(核心商业板块、云计算、数字媒体及娱乐、创新业务)已经上市,未来仍有诸多的业务在等待分拆上市,其中最先可能上市的就是蚂蚁金服,作为一个现估值高达373亿美金的项目,未来蚂蚁金服的上市又会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呢?
最迅速:瑞幸咖啡
咖啡本来是“舶来品”,瑞幸咖啡则作为本土品牌却在中国市场掀起了资本热潮,公开和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商星巴克抢夺中国的地盘,2019年5月17日,瑞幸成功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当本土咖啡还以街头小咖啡店方式运营时,瑞幸就决定要“一统江湖”了。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1年8个月”,这是瑞幸从开启第一家店到纳斯达克敲钟的时间,也是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的最快纪录:
“2370”,这是瑞幸在上市时的门店数
“1680万”,这是截止瑞幸上市前的累积交易客户量
“9000万”,这是瑞幸2018年的年售出商品总量
伴随着快速的增长速度出现的是巨额的亏损,2018年全年瑞幸咖啡营收8.407亿元,净亏损16.19亿元。2019年第一季度,瑞幸咖啡营收4.785亿元,净亏损5.518亿元。
瑞幸咖啡在纽约的户外广告
依托快速成长的中国咖啡市场,瑞幸顶着亏损得到了一轮又一轮的融资。除此之外,瑞幸背后还有一股“神秘力量”。这股力量的发起者来自神州优车董事长——陆正耀,作为瑞幸最大的股东之一,陆正耀毫不吝啬的带着自己的小伙伴们一起参与到瑞幸的游戏中。
瑞幸在上市前的18个月中共完成了四轮主要融资,其中估值在最后一轮B+轮融资后达到了29亿美元,IPO后则是达到了42亿美元的天价。在最后提交的招股书中,陆正耀持股30.53%,陆正耀姐姐持股12.4%,钱治亚持股19.68%,大钲资本持股11.9%,愉悦资本持股6.75%。除了B+轮领投的贝莱德外,愉悦资本、大钲资本都有神州系的背景,包括IPO前入职的CFO也是为神州租车香港上市承销商的高管之一。
截止今天,瑞幸的股价达到37.15美金,早已比17美金的发行价高了不止一倍,瑞幸的明天如何,是否能够在中国市场成功挑战星巴克,让我们拭目以待。
最颠覆:如涵控股
2019年4月3日,“中国网红第一股”杭州如涵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纳斯达克敲钟,以12.5美元每股的发行价,预计总发行规模为1.25亿美元,成为国内首个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网红电商。
与资本圈的火热相对应,如涵上市当天股价就大跌37.2%。这个噩梦还没有结束,到2019年4月8日,如涵的股价已经腰斩,再到8月1日收盘,如涵股价累计暴跌70%,收盘价仅为3.77美元。
如涵控股团队在纳斯达克敲钟
市场认为,如涵控股的的企业定位是“网红孵化营销MCN”(Multi-Channel Network)破发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亏损严重、网红的不可复制性、没有创造新的KOL。
如涵的亏损一直很严重,18年3亿人民币的毛利之下,实际亏损就达到7235万元,虽然旗下有100多个网红,但张大奕一人的营收占全公司营收的一半多。
截止2019年前三季度的公司收入,可以看到张大奕依然占收入的大头。虽然上市后,猫课创始人蒋晖发表微博称如涵控股即将采用全新的商业模式,目前还未对外公开。新模式是否能停止如涵控股的亏损,还需要时间给出答案。
最遗憾:WeWork
如果说如涵是上市后失败,那么WeWork比如涵还惨,WeWork上市失败,这位曾几何时的IPO独角兽,最终胎死腹中。
2019年初软银投资WeWork时,估出了470亿美元的天价,软银愿景基金的负责人甚至表示:WeWork将在未来达到1000亿美元的估值。时间到2019年4月,WeWork 更名为 The We Company,并放出风来,说2018年底就已经开始秘密提交IPO申请,同时,多家顶级投行还在竞争WeWork的首席承销商角色,WeWork上市的形式看起来一片大好。
不过从这时起,WeWork的上市计划开始出现了波动。2019年7月,WeWork还未上市时,创始人就开始卖股、发债、套现7美元;这个信息让市场变得警惕起来;2019年8月,WeWork正式递交招股书,但是亏损开始扩大,盈利遥遥无期,市场开始对WeWork 提出质疑。
WeWork“被炒掉”的CEO Adam Neumann
再到后来,WeWork就踏上了一条不归路。2019年9月6日,WeWork大举下调估值,从470亿美金下调至200-300亿美金;仅3日后,2019年9月9日,WeWork将IPO估值下调至低于200亿美金;2日后, WeWork的估值已经下跌到150-180亿美金。直到2019年10月3日,WeWork 正式取消IPO计划。
好在孙正义并没有放弃WeWork,2019年10月30日,WeWork获得了来自软银的15亿美元“救命钱”,而这笔钱付出的代价则是整个董事会重组,WeWork董事会包括10名董事,其中由软银或其愿景基金任命的董事五名,由现有投资方基准资本和弘毅投资任命的董事两名。
这一次IPO对于WeWork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对于这些买方机构来说,则是彻底关上了“为没有实现盈利的企业慷慨提供资金”的大门,投资者表示不再愿意为过度投资买单,而这一个行为为整个投资市场带来了新的压力,科技类和软件类的股票将面临下一个寒冬。
有人说,2019年是金融和投资界最难的一年。即将到来的2020,世界会更好吗?企业融资会更容易吗?又将会有怎样的故事被续写?我们拭目以待。
VOYAGE泛远求职是专注于咨询、投行、PE/VC等尖端行业的职业发展服务机构,由多位来自于国际顶尖咨询公司和投行的资深从业人员创立,为海内外学生提供最优质的职业发展咨询服务
直通
金融板块干货 · IBD / PE / VC
直通
咨询板块干货 · Consulting
直通
职业发展洞察 · Career
直通
VOYAGE服务体系
点击了解
点击了解
点击了解
点击了解
新鲜的行业资讯 实用的求职干货
精彩的分享活动 在这都能找到…
©VOYAGE泛远求职 | www.voyagecare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