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然 生 长 | 曾 瑞(内附福利)
对 话 内 容
H:何 博 Z : 曾 瑞
H:《泛神论》的阐述中提到了仪式性的实践、装置和行为以及你对于自然的干预。为什么要对特定的自然环境进行干预?是否涉及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Z:从感受上说,这似乎和在风景区里刻下“XX到此一游”一样。人在受到感动之后总是渴望表达,我相信这与许多宗教的产生有一定关系。当意识到有远远超越自己的“存在”,对“崇高”的认知和敬畏的心情就随之而来,这种敬畏心的产生几乎是一种生物本能。另一方面,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来自于所属的人群。当孤身一人的时候突然被抽离人群,便会突然意识到自己渺小的可悲,甚至威胁到自身存在的理由。于是挣扎通过在压迫自己的环境中留下痕迹的方式,可以说也是一种反抗,即便微不足道。也许正是这种身处自然中的矛盾心情促成了创作的动机。
从行为上说,人对自然的干预是整个人类文明的推动力,我们至今在这么做着。只是这个过程被延展的太长,我们往往只接触到最末端,而忘记了整个人类根植在自然之中。重新从源初重现这个动作,并非作出武断的评价,而是想将个人行为作为一个印子,重新去思考“人”和“自然”的关系。
H:在这些自然场景中进行干预和拍摄的这种创作理念和模式,与单纯的以自然景观为对象的风景摄影之间有什么区别?
Z:自然带来的震撼是相似的,然而创作的方向是不同的。传统风景摄影将人同自然割裂开来,站在对立面把自然作为对象,去征服、观看、占有作为战利品带回,成为创作者的证据;同时也将观众放在了自然的对立面,形成一个“远方”的形象。“遥不可及”这样的认知,一方面贬低了自然的真实地位,一方面阻止了观者的思考尝试,变成一个“美好”的幻象,却不过是一个创作者将自身放在最高处,对自我强调的过程。
在《泛神论》中,便期望打破这样的对立。通过记录个人在当场的行为结果,将创作者和自然环境结合在一起;人不再是仅仅站在对面去观看,而是走入自然之中,留下自身存在的痕迹。对于观看者来说,也期望通过这样的行为结果,去除“遥不可及”的认知,将观者带入,随着行为结果一同经历行为过程,以达到一定程度上的浸入,从而完成对话。
H:《泛神论》中,被摄入镜头的“装置”的制作素材就是来自拍摄地的吗?制作这些装置是拍摄之前就有计划,还是在现场即兴而为?对你而言,制作这些“装置”的过程,与将它们拍摄成照片的结果,这两个方面分别有什么意味?
Z:可以说是即兴而为,在拍摄前会参考很多历史上宗教萌芽时期的材料,例如岩画、巨石阵、祭祀舞蹈等等,去寻找历史上人与自然沟通的基本逻辑。但是在拍摄时,所参考的资料基本难以运用。每个环境都会不同,给予人的感受也大相径庭。所以在现场,会运用环境中存在的材料,依据在现场被引发的感受,构筑一个沟通的场所。改变自然,实质上也是承认自己的自然身份。山川湖海草木砂石是自然对自然的改变,而在作品中,人对自然的改变首先是承认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
之所以选择摄影作为呈现方式,正是由于它的模糊。如果选择视频去呈现,观者会更多的关注行为人本身的动作,而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他所存在的环境。如果将“作品”直接置入展览现场,则更多的强调自然原本的属性。摄影恰在其中,更能够表现自然与人的融合,甚至会在“天然”和“人为”中疑惑,引发一个探索过程;而不仅仅因便于理解解释的过于清晰限制观看的可能性。
《泛神论》/ 2015-2016部分作品
H:《蜃楼之地》中运用到了镜子,所以我们在这组作品中看到了两重镜像:作为镜像的照片以及照片内部镜子所呈现的镜像。另外,你在阐述中谈到,与我们人类相似,镜子也是有局限且易碎的。可否谈谈当如何理解你对镜子的运用,以及上述那句话?
Z:《蜃楼之地》在《泛神论》之前完成,涉及相关的问题:人和自然环境的割裂和对立。照片大多拍摄于人类文明所触及的边缘地带。身前是土地,身后是人造,用镜子将二者拼贴。只是人造建筑在镜中,是一个脆弱的幻象,一时兴起一时败落,在时间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H:《泛神论》和《蜃楼之地》让我想起大地艺术,以及后来包括约翰·普法尔(John Pfahl)、巴里·安德伍德(Barry Underwood)等艺术家基于自然景观进行人工介入的摄影作品。这些艺术创作对你这组作品的产生有影响吗?
Z:大地艺术对我有着很大的影响。在艺术商品化、功利化的今天,大地艺术的出现给艺术的存在形式提供了新的可能,或者说这根本不是新的形式,而是人们所遗忘了的更加古老原初的形式。将这种形式应用到今天世界的语境中,形成新的内容和反思。
《蜃楼之地》/ 2014部分作品
H:《一粒诗》以图像记录的形式将文字作为客体呈现了出来,对你而言图像和文字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Z:图像和文字相互补足,文字对那个场所从时间上的记录,而图像是对其空间的描绘。同时二者互为内容,文字是以空间中日常行为为基础的情感演化,而空间中的行为则是对诗歌的再次创作。
H:选择使用毛笔作为书写工具,并且诗歌的语言是中文,这是否是对自己留学生身份的直接指涉?在留学的过程中,文化差异这个问题是否对你有着重要的影响?
Z:在留学期间,身份问题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命题,特别是在要求“政治正确”的环境中,大部分留学生多多少少都会涉足这个话题之中。然而如何以个人的语言去谈论,对我来说,成为更重要的问题。
中文诗歌和毛笔的运用自然和中国有密切的关系。然而这不应该停止在和中国有关,而是应该是我作为一个中国人,从初高中便接触现代诗,以及大学本科学习的汉语言文学,所积累的影响。任何一个在中国成长生活的人所做的东西都必然会受到中国的影响,无论是意象上的、或是思维方式上的,即便作者自身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观者(群体)往往能够比创作者本人解读出更多的东西,但往往也会有符号化的问题出现。
另外,中文的东西明显的浮现在创作之中,的确和国外的文化差异有关。很多人都会说:“出了国才知道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这并不是从爱国或者乡愁之类的方面讲,而是会追问自己一个问题:是什么让中国人成为中国人?我给出的答案可能是,中国从古至今的文化传统在每个人身上留下的并不自觉的烙印,这烙印隐藏言行举止、举手投足之中。一直处于自己的文化环境中,很难察觉这样的印记。
H:写满文字的纸张以及房间内不同的表面在你的镜头里以非常具有造型性的方式呈现着,而文字内容本身的信息在有的地方却不那么容易接收到,应该如何理解你的这种安排?
Z:文字所指代的是对空间和时间的记忆,而这样的记忆对我来说更多的是以印记的形式出现。并没有具体的人和物,也没有完整的叙事线索,而是以碎片化情绪化的方式重现。所以,在创作时,并不期待将其完整的再现(若是如此,诗集的方式可能更为贴切)而是将其作为素材,进行再创作成为图像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是带有意义的符号。
《一粒诗》/ 2015-2016部分作品
何 博 说:
对于曾瑞而言,摄影往往发生他在对不同环境的介入与体验之后,它引发的是一个探索过程,这个过程摒弃了摄影被赋予的“清晰性”及其带来的限制。他对包括摄影在内的媒介有着理性的认识,这种理性并不意味着刻板,而是借由《蜃楼之地》《泛神论》和《一粒诗》等作品向我们传达了一种关于“存在”的态度:无论是惯常文化之外的异国他乡,还是身处远离社会规则的自然中,冷静且平和地面对“疏离”和“差异”,也许是展开后续对话的前提。
敬 请 期 待
本期自然生长对话摄影师曾 瑞以及自然生长另一位摄影师吴雨航
首 次 策 展:《另存为.../Save As...》
本周五正式开展
参展艺术家/Artists
春熙/Chun Xi
崔钊/Cui Zhao
蔡颖莉/Cai Yingli
陈醋鱼/Chen Cuyu
陈海舒/Chen Haishu
范丁月/Fan dingyue
何博/He Bo
刘影/Liu Ying
曾瑞/Zeng Rui
秦浩然/Qin Haoran
汪润中&黄乖儿/Wang Runzhong&Huang Guaier
王一山/Wang Yishan
吴恼厮/Wu Nows
策展人/Curator
曾瑞/Zeng Rui
吴雨航/Wu Yuhang
开幕酒会/Opening
2017年6月16日(周五)16:30 - 19:30
June 16, 2017 (Friday) 16:30 - 19:30
展期/Duration
2017/6/16 - 2017/6/30
June 16, 2017 - June 30, 2017
地址/Address
重庆市江北区龙湖新壹街2号楼2306
No. 2306, building 2, LonghuXin YI Street,
Jiangbei District,Chongqing
轨道交通3号线、6号线
红旗河沟站(1号口)下车,对面即龙湖新壹街
期待你的到来
关于 自 然 生 长 摄影计划
从2005年开始,中国摄影正式开启当代摄影的大门。摄影不单只是纪实,生活记录的性质。多了一种自我表达,艺术呈现的特性。短短十多年时间,中国摄影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当代摄影人,他们以摄影为主体语言创作实践艺术,他们用视觉传达对当下世界进行解读
在这个大的语境下出生的当代中国摄影人,85后是足够幸运的。有足够良好的环境让他们自由生长。他们在学习成长最重要的时间点里恰好处于互联网信息井喷的时代。他们在如此“安逸”的环境中根据自己的爱好,自己的思想,自己想要的方式去看,去听,去发现,去成长。一直在无止境的探索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可能性,自己的摄影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或者现在,他们身上出现了很多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正因如此,摄影在他们身上多了更多的先锋探索和实验的性质。摄影在他们这里一切回归于自我本身,一切想说的话开始肆无忌惮的去表达
在这两年他们逐渐成熟,更热衷于去尝试更多的时间点里。我看到视觉性和立场更别具一格,更多元,更好玩,更自我,还没能成为大众审美体系下的东西。这东西宣告着他们每一个人不同的态度和立场。但是这就是永远的时代和社会
让一切回归自然,让他们的思维回归自由。做更多有趣的事情
故名:自然生长
——黎光波(计划负责人)
项 目 总 监 黎光波
项 目 编 辑 王大可
项 目 顾 问 张国田
崔 波
合 作 媒 体
此文为原创内容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往期回顾
如有需要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