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拒绝之书》&《取悦症》|学会如何说不?

今今乐道·秋木 品卷一族
2024-12-10



核心书摘

为了更好的给书友提供知识增量,提升书友的阅读效率,今今乐道读书会尝试把同一个知识体系下的不同书籍用一个清晰的脉络进行整合梳理,呈现出来。

今天推荐给大家的两本书是《拒绝之书》和《取悦症》,两本书对取悦症进行了深度的探讨,给出了取悦症的三种类型,并指出各种类型的取悦症是如何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我们正常生活的。同时,两本书中也给出了一些摆脱取悦症的方法,重点围绕“拒绝”给出了多种切实可行的行为参考。

与单纯的读一本书不同,两本书组合之后,更为相辅相成。一本书强调对取悦症的认识和了解,一本书强调摆脱取悦症的方法,两本书的组合为书友带来了完整的知识链条。

这两本书适合在日常生活中因为不懂拒绝而备受煎熬的书友阅读,帮助这类书友客观看待自己的为人处世方式,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逐步借用书中给到的建议、方法进行自我调整,从学会拒绝开始,摆脱不同程度的取悦症。

关于作者

《拒绝之书》由美国名社会心理学家苏珊•纽曼撰写,她拥有很多著作,比如《于细微中见真情和你孙辈在一起的幸福回忆》、《不要答应陌生人》、《琐事长忆:让你的孩子感受特别的每一天》。同时她也是《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告》和《今日心理学》的定期撰稿人。

《取悦症》的作者是哈丽雅特•布莱克,他创作了很多心理类畅销书籍,拥有25年的执业临床心理医生和管理顾问经验,代表作《谁在操纵你》等。

本书鲜知 

学什么?克服取悦症,学会拒绝别人

《拒绝之书》+《取悦症》两本书的打通,能够让书友深度了解取悦症的危害,并提供了拒绝他人的高级建议,想要取得成功,就要重新审视“取悦症”并且学会拒绝他人。

两本书重点为书友解决两个维度的问题:

1. 什么是取悦症,取悦症分为什么类型,我是否患有取悦症;

2. 如何从学会拒绝开始,摆脱取悦症。

你还会发现

·取悦症患者为什么擅长把自己搞难受;

·为什么取悦证患者总想避免他人的否定;

·为什么给出补偿方案就不会伤害到对方。

一、你是取悦症患者吗

首先,我们来看看本书的第一个重点内容:你是取悦症患者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肯定得先了解什么是取悦症患者。

其实“取悦症患者”这个词就是我们今天读的《取悦症》这本书的作者哈丽雅特•布莱克发明的,布莱克曾治疗过很多心理疾病患者,她发现这些患者中的很多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困扰,那就是他们总是把别人的需要摆在第一位,想要争取每个人的认可,取悦别人让别人高兴,从来不会说“不”,这种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算得上是一种心理疾病了,所以布莱克就把有这种表现的人称为“取悦症患者”。

取悦症一般有三种类型,分别是认知型取悦症、习惯型取悦症和逃避型取悦症。接下来,我们就看看这三种取悦症都有什么症状。

1、认知型取悦症

认知型取悦症的问题根源在于有害的思维。患有认知型取悦症的人从心底里觉得自己应该让所有人高兴,他们内心的矛盾始终是指向自己的,遇到问题只会觉得是自己的错。认知型的老好人大多数都认为自己擅长让别人高兴,但实际上,他们真正擅长的是把自己搞难受。这话从何说起呢?原因就在于两个字:“应该”。

认知型的老好人想要做一个完美的好人,他们对自己有很高的标准,所以特别喜欢把“应该”两个字挂在嘴边,比如他们会说“我应该照顾周围人的感受”、“我应该先人后己”、“我应该不让任何人失望”,因为这些“应该”会帮助他们成为好人,当他们没做到这些“应该”的时候,自然就会难受。

这还不算完,认知型的好人不仅对自己高标准,对别人的期望也很高,他们觉得“我为别人做了这么多,别人也应该好好对我呀”,于是就在心里默默想“别人应该永远不抛弃我,因为我很努力地让他们离不开我”;“别人应该喜欢我,因为我一直在讨他们的欢心”;“别人应该善待我,因为我一直对别人很好”。而当别人没做到这些“应该”的时候,认知型的老好人就开始难过了。

所以,与其说认知型取悦症的老好人擅长让别人高兴,不如说他们更擅长把自己搞难受。

2、习惯型取悦症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习惯型取悦症的“症状”。

习惯型取悦症简单说就是取悦别人已经到了上瘾的程度,带有某种强迫的意味。取悦成瘾的“刺激”是双重的,换句话说,习惯型老好人想要取悦别人是为了得到两方面的好处,首先,他们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可,这一点毋庸置疑;第二点是他们希望通过取悦别人来避免别人对自己的否定。

在《取悦症》这本书里,作者给我们举了一个特别典型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玛里琳是一个习惯型取悦者患者,她的取悦行为是从妈妈那儿学来的,因为她妈妈从小就告诉她要听话、要照顾别人,但即使是这样,玛里琳的父亲还是不喜欢她,对她的行为和相貌非常不满意。于是,玛里琳开始“学乖”了,她从来不挑战父亲的权威,而是靠猜测父亲的需求,给父亲帮忙来躲避父亲的愤怒。久而久之,玛里琳就养成了取悦父亲的习惯,因为这样能让她不用受父亲的怒气和批评,幸运的话还能得到父亲的认可。

玛里琳就是典型的习惯型取悦症患者,你会发现她取悦父亲不只是为了赢得认可,更是想避免父亲的否定。而且,在习惯型老好人心里,避免别人的否定要比赢得别人的认可更重要。

3、逃避型取悦症

逃避型取悦症的核心关键词就是“逃避”,逃避什么呢?逃避拒绝、恐惧等坏情绪。逃避型老好人特别擅长通过取悦别人来转移别人的愤怒,从而避免冲突。逃避型和我们刚刚讲的认知型和习惯型有一个本质的区别,就是前两种取悦症的动机都指向“获得别人的认可”,而逃避型取悦症不是为了让别人认可自己,而是为了不让别人生气。用专业的说法就是前两种取悦是正强化(正面刺激)行为,而逃避型取悦是负强化(负面刺激)行为。那为什么逃避型老好人这么执着于负强化行为呢?原因就是负强化对一个人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正强化。我们举一个心理学上经典的“白门实验”来说明这个问题。

白门实验要用到一个平均分成两半而且中间有隔断的箱子,隔断上开一个门,箱子一半涂成白色,一半涂成黑色。第一次实验,把一只小白鼠放在箱子的黑色区域,在白色区域放一块奶酪,让小白鼠通过闻味道穿过中间那扇门,吃到奶酪,然后反复实验,当小白鼠学会主动穿过门时,实验人员把奶酪拿走,发现小白鼠还是会穿过门去找奶酪,但当小白鼠穿过5—10次仍然没有找到奶酪时,它们就对“穿过门”这件事失去了兴趣。最后老老实实地待在黑色区域,不再穿过门去白色区域了。

之后,实验人员调整了实验的设计,进行了第二次实验。这一次,白鼠还是在黑色区域,实验的目的也是为了让白鼠穿过门到白色区域去,只不过这一次不用奶酪引诱了,而是在黑色区域进行电击,白鼠遭到电击之后就会冲过门,跑到没有电击的白色区域。这样经过了几次练习之后,小白鼠已经学会了“逃跑反应”,这时候实验人员发现,即使停止电击,小白鼠还是会逃到白色区域去,而且这种逃跑反应持续的时间很长,直到数十次实验之后,小白鼠才不再逃跑了。

在这个实验中,对小白鼠来说,奶酪就是正强化,而电击则是负强化,实验结果表明,负强化的影响远比正强化大得多。逃避型老好人对愤怒的恐惧就是一种负强化,他们就像受到电击的白鼠一样,为了减弱负面情绪的影响,逃避型老好人就会通过取悦别人来转移别人的愤怒和冲突。这也就是为什么逃避型老好人特别在意别人愤怒的原因了。

二、如何摆脱取悦症,学会拒绝别人

以上,我们了解了三种取悦症的表现和危害,那取悦症患者应该如何摆脱取悦症,学会拒绝别人呢?《拒绝之书》这本书里给我们提供了几个简单的方法。

首先,要抛弃头脑中关于“应该”的想法。刚刚我们已经提到,患上取悦症的人脑子里都是“应该”,应该对别人好,应该让别人高兴;我都做得这么好了,别人也应该对我好……等等。这样的句子除了为难自己之外,没有任何好处。那么该怎么去掉这些“应该”的想法呢?很简单,先把“应该”这两字写在便条纸上,然后在上面画个大红叉,把它贴在你经常能看到的地方,让它成为一个信号,时刻提醒你不要说“应该”。

除了要“管住嘴”之外,你还得给自己找一个替代方案,也就是告诉大脑,每次想说“应该”的时候,用什么词替代。《拒绝之书》的作者苏珊·纽曼认为,这个词最好是灵活的、柔和的,经过研究,她发现,最好的替代词是“愿意”。

比如把“我应该始终保持乐观”改成“如果我愿意,我可以始终保持乐观”,这么一改,立马就柔和了。而且“愿意”这个词始终是在把自己的意愿放在首位,如果能够长期接受这样的刺激,“以别人为主”的观念就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了。

除了要抛弃掉“应该”的想法外,还有一个简单易上手的方法,就是学会适当拖延。为了打破取悦症患者习惯性说“好”的毛病,可以适当练习拖延的能力,这里的拖延并不是“拖延症”的那种行动上的拖延,而是要在答应别人时进行拖延。

这时候,你需要提前准备好拖延的措辞,这些措辞要保证当你被要求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时,能够立马条件反射一样地给自己找到理由。比如“我不确定我是不是有空,我稍后回复你”。这样的措辞你可以提前多想几句,到了需要“拖延”的时候,你能立即想到合适的回答。或者你也可以把这些措辞写下来贴在电话旁边或者干脆直接做成手机或电脑屏保,它们能在你和别人交谈的时候,起到提醒的作用。

准备好措辞之后,你还需要练习。把你准备好的措辞写出来,大声朗读,每天在不同的时间至少练习三次,一定要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直接、坚决而且没有歉意,这样的“拖延”才能起到拒绝的效果,而且你自己也不会太难过,毕竟这不是直接拒绝,不会损害形象。

三、如何在拒绝别人之后,还不会伤到对方

以上我们讲了一些拒绝别人的方法,你可能已经发现,这些方法都是从老好人自身出发的,只是为了帮老好人摆脱取悦症,换句话说,这些方法没有把别人的感受考虑在内。接下来我们就学学更高级的“拒绝”,看看怎么样才能在拒绝别人之后,还不会伤到对方。这一点我们得从古人身上学学经验。

子罕[zǐ hǎn]是春秋时期宋国的贤臣,他是主管建筑工程的,位列六卿。在子罕身上就发生过一个关于“拒绝”的故事,而且子罕还处理得特别到位。

据《左传·襄公十五年》记载,宋国有个人偶然间得到了一块美玉,就想把玉送给子罕。这个人觉得子罕地位高贵,什么样的宝物都见过,万一这玉要是个赝品,就出洋相了。所以为了保证万无一失,这个宋国人在去见子罕之前特意找玉工做了鉴定。玉工告诉他,这的确是一块难得的宝玉,于是那人就兴冲冲地见子罕去了。

一见子罕,那人就说:“我久仰先生大名,如今无意间得此宝玉,想把它献给您,请您务必收下。您放心,这块玉我已经找鉴定师看过了,我敢保证它绝对一块珍宝,如果有假,任您处罚。”

献玉的人算是很有诚意了,但子罕却没领这个情,他义正词严地拒绝说:“宝玉是你的珍宝,而不贪财是我的珍宝,如果你把宝玉给了我,我们就都丧失了自己的珍宝,那还不如各自保管自己的珍宝呢。这玉您还是拿回去吧。”

那人一听就急了,立马跪在地上说:“小人带着这宝玉走到哪儿也不安全啊,说不定还会引来杀身之祸,只有把它献给您,小人才能避免祸事,您就当开恩,收下这玉吧。”

虽然理由更充分了,但子罕仍然没有收下他的玉。子罕了解了那人的苦衷之后,就给他安排了一个安全的地方住下来,还请了一位玉雕大师精心雕琢那块宝玉,然后把玉雕卖了个好价钱,把钱给了献玉的人,等那人富起来之后,就送他回家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子罕为了保住自己的气节和原则,即便献玉的人说出再动人的理由,子罕还是果断地拒绝了。为了保证那个人的安全,子罕又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最后既保全了自己的名声,又帮献玉的人保护了生命和财产安全,可谓是一箭三雕。

如果我们复盘一下子罕拒绝献玉人的整个过程,就能发现,子罕的拒绝可以分成三步:第一步,明确表态,直接拒绝;第二步,给出拒绝理由;第三步,给出补偿方案或建议。这三步下来,既拒绝了别人,又不会伤到对方。

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需要拒绝的情状,不妨也用子罕的这“三步走”试一试,你会发现,即使你拒绝了别人的请求,但因为你给出了补偿方案,所以你们的关系并不会因为这次拒绝而受伤。

在《拒绝之书》这本书中,有一个特别典型的例子:

你刚上初中的儿子想带同学来家里玩,他提前跟你商量说:“我们去其他同学家玩儿的时候,都可以喝一瓶啤酒,这次他们来咱们家玩儿,我们能不能也喝一杯?”

这时候你首先就要旗帜鲜明地表明态度,你可以说:“我不会给未成年人提供啤酒。”

然后,给出拒绝理由:“现在你们正在长身体,不适合喝酒,哪怕是啤酒也对身体不好。”

最后给出补偿方案,可以说:“不过我可以帮你们准备一些鲜榨果汁或者豆浆。”

这样三步下来,既回应了孩子的要求,又提出了明确的拒绝,还给出了替代方案,圆满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样大人和孩子都不会觉得没面子。

但如果提出要求的人是你不能直接拒绝的人,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我们可以参照《陈情表》的作者李密的做法,来委婉拒绝别人。

李密是两晋时期的文学家,当时的晋武帝非常看重李密的才华,就想请李密“出山”来当官,但这违背了李密的意愿,如果李密想拒绝,就必须得找到合适的理由,不然很可能会被扣上“抗旨不遵”的帽子,引来杀身之祸。

于是,李密就写了一篇《陈情表》来说明自己的拒绝理由。

他先是讲述了自己童年的不幸遭遇:出生才6个月父亲就死了,4岁时母亲被迫改嫁了,孤苦无依的自己全靠奶奶刘氏抚养,才勉强长大成人,自己的生活真的是“外无期 [jī] 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qióng qióng jié lì],形影相吊”(在外面没有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这本来已经够惨了,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现在自己的奶奶“夙婴[sù  yīng]疾病,常在床蓐[rù];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意思是奶奶被疾病缠身,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不敢片刻离开。这话的言外之意是“奶奶需要我,我不能走”。之后,李密说了最关键的一句话,就是“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jīn]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这话简单说就是皇帝您向来标榜以“孝”治天下,那些年老德高的旧臣,都受到了您的怜惜和赡养,象我这样孤苦无依的人,您肯定会更加怜悯了吧。这简直就是在以退为进,把晋武帝推上一个道德制高点,让他想拒绝都难。

这样的方法我们同样也可以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比如,你正在忙自己的工作,这时候,你的同事突然过来说:“可以帮我梳理一下项目进度吗?”

这时候,你就可以学学李密,先是贬低自己,然后抬高对方,最后以退为进。比如你可以说:“这方面根本不是我擅长的啊,我自己还在头痛怎么写呢。你可是这方面的高手啊,上次你的项目进度梳理得特别好,领导都公开表扬你了,我帮你弄不是班门弄斧么?你还是自己来吧。”

这样同事就很难再说自己不会梳理项目进度了,接下来他只能自己做,而你除了承认自己在这个领域不如她之外,并不会有任何损失。

总结

以上就是《拒绝之书》和《取悦症》这两本书的主要内容。

《取悦症》帮我们梳理了三种取悦症的表现和危害,让我们认识到取悦症是一种很容易让自己“难受”的症状。那应该怎么治呢?《拒绝之书》给了我们非常多(书中号称有365种)简单的、操作性很强的方法,而且这些方法都是从具体的生活和工作场景中总结出来的,指向性非常强。人的精力有限,为了专注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到极致,“拒绝”就成了每一个职场人士都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而今天这两本书,一本理论、一本方法,能够教你快速学会得体地说“不”。

恭喜你和“今今乐道”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 2165 本书,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编辑:秋木)


相关内容:

《如何说,别人才会听》|如何避避免沟通陷入僵局。

《论不服从》|什么是真正的服从?一个有信仰的君子如何说“不”。

《奥斯维辛》|以一个具体场所为切入点,对人类历史上最深重的罪行进行最透彻的诠释。

《欢迎来到你的世界》|建筑对人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苦难辉煌》|如何更好地让理想为实践服务。

《你充满电了吗》|激活人生状态的关键是什么?

上次推送内容

3-30《永生的海拉》|永生的海拉细胞,将永远造福人类。

《首先,打破一切常规》|如何打破常规,提升管理能力?

《如何把事情做到最好》|取得成功的核心条件是什么?

《全力以赴》|管理好身体和精神,重建工作效能和人生激情?

《大衰退:1971-1989》|从欧共体由盛转衰,看自利心态对职场社交的伤害

《历史的另一种可能》|写作中怎么使用“反事实叙述”才有意义?

《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如何拯救自己的内心世界?

《慈禧全传》06 母子君臣 |改皇帝为傀儡。

本次推送:

《刀锋》|世界上为什么有那么多恶和不幸?

《上帝掷骰子吗》|如何深入了解量子理论的发展史?

《神经元领导力》|如何赢得员工们的心,让他们心甘情愿跟随你。

《旧欧洲、新欧洲:1989—2005》|从欧共体及高福利,看“和而不同”的重要性。

《贪婪的大脑》|意识是如何产生的?

《执迷:如何正常地接受爱与被爱》|如何打破执迷的束缚,享受健康的爱?

《慈禧全传》07 胭脂井 |围绕至高权力的斗争。

下次推送:

《种子的胜利》|小小的种子是如何征服植物王国的?

《内向者沟通圣经》|内向者怎样才能发挥自身优势成功逆袭?

《从历史看领导》|用古代领导的历史,看企业领导力?

《超级IP:互联网新物种方法论》|如何打造一个高价值的IP?

《慈禧全传》08 胭脂井(下)|不惜一切保住权力。

《现在,发现你的优势》|如何利用优势识别器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

史记·荆燕世家 |“无赖”刘邦的早期社会关系调查。

《通往权力之路:叶卡捷琳娜大帝》|叶卡捷琳娜为什么能让默克尔效仿、普京追随?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品卷一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