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格主义》|如何看待中美教育差异?
核心书摘您收听的内容是我们对知识的提炼与再加工,如果你想全面了解书中内容,可以购买此书原版。与本书相关部分书籍的音频链接在文章的尾部,如有兴趣,敬请点击收听。
核心书摘
《及格主义》是一本带我们直击美国教育微观面的书,帮助我们对美国教育文化有了较为细致具体的认知,也反思了中国教育的部分弊病,两国教育体系皆有可取之处,也更适合各国的国情和人文传统,因此完美的教育体系并不存在。用辩证思考的方法看待中美教育差异,帮助我们理解、改进教育方法。
适合谁读
· 老师
· 有志从事教育行业的人
· 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发愁的家长
关于作者
方柏林笔名南桥,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业余从事文学翻译,还是多家报刊的撰稿人或专栏作者。曾译有《河湾》、《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 、《老谋深算》、《万灵节》、《布鲁克林有棵树》、《地之国》等。
学什么?如何看代中美教育差异
众多的美国高校开始认可中国的高考成绩,去美国读本科甚至读中学也越来越多,但是,美国的教育真的就比中国的教育好吗?出国留学的意义究竟有多大?为什么在美国人心目中,“中国妈妈”是一个贬义词?为什么美国孩子会因为喜欢一支球队而选择球队所在的学校?为什么“两只狮子”的故事会有两个版本?
《及格主义》就回答了这些问题。家长一心向往美国教育,想把孩子送去美国读书,但美国的教育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孩子。中美教育的差异值得每一位想把孩子送出国的家长反思,照搬美国教育理念不一定有好的效果,只有通过这样辩证的思考,才会更有益于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和改进。
你还会发现
· 马云看完《一九四二》的感受;
· 两只狮子的故事;
· 什么是人本思维。
一、成才先成人
走进任意一所美国小学,你都能看到走廊的墙上、教室的墙上贴满或挂满了各色各样的五颜六色的画片或其他东西。美国的学校教育有一些关乎教育本质的东西,那就是:比起知识,人格的培养可能是更重要的。
成才和成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成才并不意味着成人。倘若教育不能让孩子成为一个健全的人,学业上的成功对未来的作用始终是有限的。在作者看来,成才应该先成人,如果只是一味地“读死书、死读书”,将不会被社会接纳。
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是处在飞速发展中的,知识也随之不断更新。如果不掌握长期学习的本事、独立思考的习惯,多年寒窗苦读,只装了一肚子书本知识,到了现实生活中倒不出来也用不上,遇到新的领域新的问题束手无策,也不具备相关的思维技能、学习习惯和情感驾驭能力,照样无法应对人生的挑战和机会。
那么,美国“成人”的教育有什么可以借鉴的方法吗?作者为我们总结了三条,分别是:直面苦难,试着“吃生活”,认清常识。我们分别讲一讲。
1、直面苦难。如今大多数家庭里的孩子都是在顺境里长大,既不了解父母曾经吃过的苦,也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这种在温室环境培养的孩子,一旦遭遇暴风雨,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有必要告诉他们,生活是具有双面性的,一面是光鲜,一面是黑暗和丑陋。
作者在书中给我们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美国俄克拉荷马州联邦大楼在1995年4月遭到恐怖分子炸弹袭击,大楼倒塌,并造成了168人死亡的惨剧。
美国人的做法是在大楼原址上建起了一座纪念馆,陈列了爆炸后残存的瓦砾、破碎的公文包,纪念馆里还用声光电等各种方式,复现当时的场景,让参观者更直面地感受当初的爆炸,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参观者铭记历史。
另一个例子是在美国的学校或者社区,常常会组织演出,内容就是再现当地的一些历史,比如说南北战争、西进运动等,他们认为,只有年轻的一代更多地了解曾经的苦难历史,才有更大可能去避免历史重演。
马云在看完电影《一九四二》后评论说:“我支持这样的电影,我们不应该因为历史太难过就转过头去,应该去正视它。敢不敢正视苦难,关系到和这个世界如何相处。”
2.试着“吃生活”。本书作者南桥是安徽桐城人,“吃生活”是他老家的一句方言,大概的意思就是吃点亏。打个比方,如果一个孩子要做一件事情,而这件事儿注定是会失败的,可这孩子又不听劝,这种情况下大人就会在一定的限度内放任他去做,寄希望于孩子撞了南墙知道回头。虽然这看似一种无奈之举,实际上也是教育的一部分。
知识不只是来源于书本, 更来源于实践。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意思是在学习中听到比不听好,见到比听到好,知晓比见到好,实践比知晓好,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实践,实践了就明白了。任何苦口婆心的说教可能都比不上真的吃一次亏。
3.认清常识。作者认为,教育不是越早越好、越多越好,我们中国人爱说的“赢在起点”,其实是不太靠谱的,作者在实际观察中发现,很多看似“赢在起点”的孩子,往往却“输在了终点”。书中举了一个例子用来佐证这个观点:经调查发现,在美国高校中,亚洲学生入学时的数理化水平普遍比较高,但最终能以数理化学位毕业的人比例则很低。
原因在于早期的教育要么过早地耗尽了他们的兴趣,要么过早地打击了他们的信心。在作者看来,教育的成败不由学习的多少、上学的早晚决定,而取决于能不能因材施教,这应该成为教育理念中最重要的常识。
二、美国教育的细节
中国有句古话叫“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不管多么大的大事,其实都是由一个又一个小小的细节组成的,细节不仅可以决定整个事物的最终等级,还可以改变事物的整体发展方向,甚至可以决定任何事情的成败。书中讲了几个美国教育中的真实案例,适合我们从细节处看看中美教育究竟有哪些差距。
1、两只狮子。在美国小学生的课本里,有一个两只狮子的故事。大意是说:狮子约克是森林之王,对待其他同伴很不友好,突然有一天约克被猎人抓到关进了笼子,这时候另一只狮子保罗偷偷前来救它。
对于保罗的行为,约克感到非常意外,没有想到在他落难的时候还有人帮他。保罗则说:大家都是狮子,理应互相帮助,共同对付猎人。约克获救后回到森林里,再也不欺负同伴了。
这是典型带有美国基督文化色彩的寓言小故事,传递给人们的价值观就是学会原谅他人,学会妥协。我国人教版语文课本里也有“两只狮子”的故事,但是讲的是一只勤劳的狮子和一只懒惰的狮子,狮子妈妈告诫懒狮子,如果不努力掌握生活的本领,将来父母老了,自己就无所依靠了。这也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教育,主张个人要勤劳奋斗,不能坐享其成。
2、枪击案件。美国是一个不管控枪支的国家,校园枪击案时有发生。在校园枪击案发生之后,美国媒体很少主动去报道凶手本人。这一点与我国媒体的做法大相径庭,因为凶手是这起事件最核心的当事人,只有采访凶手才能真正挖掘到新闻的核心事实。
但是美国媒体却认为,如果过多地报道凶手,容易产生一种理解偏差,公众的注意力就会从死难者身上转移到凶手身上,甚至会导致效仿者。与其警告不要做什么,不如宣扬应该做什么,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3、选拔标准。自从科举制确立之后,一千多年来,我国选拔人才的标准都是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现如今虽然不断有人呼吁拓宽人才选拔的渠道,改变“一考定终身”的选人现状,但实际上并无多大改观。在美国,分数并不是进入高等学校唯一的通行证。
以著名的哈佛大学商学院为例,成绩只能占到评分比例的35%-40%,剩下考察的则是学生的“领导习惯”、“智力成长能力”、“社区参与”等。
为什么看重“领导习惯”,这是因为,在美国人看来,优秀是一种习惯,从领导力上能判断一个人的抱负有多大;“智力成长能力”之所以被强调,是因为美国的高校更喜欢招收那些思维活跃、喜欢参与、踊跃讨论的人;“社区参与”指向的是公民意识,这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去当一个好公民,积极回馈社会。
4、正确答案。美国的学校测评喜欢分小组一起做项目,旨在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中国教育的一大利器就是考试,任何一道试题都会有与之对应的正确答案。不同的教育理念导致的结果就是,绝大多数中国学生在海外留学的时候欠缺批判性思维,只想听教授讲课,寻找正确答案,而不是针对问题,想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三、教育该如何改变
教育该如何改变,是一个绵延了千年的话题。汉朝时期,提拔人才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察举”指的是由各级地方官员举荐德才兼备的人才,“征辟”指的是皇帝点名征召。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采取的是九品中正制,基本的做法是,由各州郡有声望的人任“中正”官,负责在本地区品评人物,选拔官吏,他们把人物分为九等,称九品,然后按品级选官。
从隋唐开始一直到清末,采取的则是科举制,也就是通过考试的方式选贤任能。而我们今天,其实是沿用了考试的方法作为衡量人才的方法。回过头去看,历史上的任何一种选人机制都有它的局限性,今天依然。白岩松曾经说过,“在全世界的任意一个国家,教育永远是被诟病的问题,没有哪个国家对自己的教育是满意的”。
在中国更不例外,只要一谈到教育的话题,每个人都可以说出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但是教育是不能够进行革命式变革的,因为教育改革是以人为试验品,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牺牲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所以不能轻易拿教育做冒险,教育的改变必须是渐进式、逐渐看到效果的一种变革。
作者南桥在中美两国都有求学经历,对两边的教育也都有着切身的体会,在他看来,教育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变:
1、树立人本思维。作者认为,教育的对象是人,所以任何政策都应当以尊重人的利益为根本。
书中讲了一位患有自闭症的美国孩子的故事。这个孩子小时候在公立学校上学,但是遇到很多困难,父母就把他接回家,在家接受教育;长大后,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难以保障孩子的教育时间,于是学校同意采取半公立、半在家上学的模式,还是在家上课,但是教材和教学进度与学校保持一致。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没有表现出任何歧视,一直积极配合学生家长做好特殊儿童的教育,这体现的就是人本思维。
2、教育财政优先。大多数国家都十分重视教育,我国有句谚语叫“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说教育需要长期坚持投入。奥巴马总统、卢旺达总统等各国政要也分别在不同的场合引用过这个中国谚语。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教育的财政保障。
美国的教育拨款是通过法律渠道来实现的,除此之外美国各级政府的教育资源投入非常大,地方税收的很大一部分直接进入地方公立教育。各色各样的政府教育基金多如牛毛,而民间教育基金同样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甚至可以跟政府的资助力量相媲美。所以说,我们国家也应该出台相关的法律,保证教育投入的优先、到位、公平和高效使用。
3、摒弃传统学历观。在很多国家,学历都是人才选拔的重要标准,在我国表现得尤其明显,而且国外学历通常会受到高看,所以,前些年就曾闹出过“西太平洋大学”这样的“野鸡大学”文凭满天飞的笑话。
在美国求职,学历并不是唯一的通行证,雇佣方在求职面试时提的一般都是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如果没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个人见识,很难应付这些问题。如果仅有学历而没能表现出能力的话,学历也会成为废纸一张。
书中还介绍说,中国人在美国求职的时候,还会买个婚戒戴在手上,以显示自己重视家庭。其实在美国人的思维里,并不赞同我们宣扬的“舍小家为大家”的观念。
说到选拔人才,其实我们早就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说法,但要真正摒弃传统的学历观,以能为本,以“阅人”代替“审证”,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教育不止于学校。一个良好的教育应当是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协作的结果。教育不止于学校,一方面是说,学校承担教育义务的同时,家长也应当担负起言传身教的责任。作者老家安徽桐城的方言“草屋年年盖,一代管一代”,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
另一方面,生命是一个旅程,不是一场比赛,不能以高考成败论英雄。此外,教育不是到了大学毕业就戛然而止了,教育是一项一生的功课,前期做得不好没关系,还可以在后期不断修正。在一步步的试错中,不断变得更好。
总结
《及格主义》这本书带我们直击美国教育的微观面,让我们对美国教育文化有了一个较为细致具体的认知。书中既讲了“美国小孩怎么写作文”、“美国家长对待暑期作业的态度”、“美国学校如何对付问题儿童”等等美式教育的特点,也带我们反思了中国教育的某些弊病,比如“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胡萝卜加大棒”、“反对课外活动”等等。
但是字里行间,作者并没有过多粉饰美国教育,贬低中国教育。在作者看来,各个国家的教育体系,经过多年的演化下来,各自都有一些可取之处,也更适合本国的国情和人文传统,所以作者总结说:“教育和我们人一样复杂,完美的体系是不存在的”。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积极思考,美国教育真的值得我们借鉴吗?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中国教育总是让孩子追求完美,而美国教育在学习成绩上没有这么高的要求。倘若照搬美国的教育理念,会不会产生“邯郸学步”式的尴尬呢?
此外,我们又有哪些做法值得肯定和坚持呢?比如我们从小教育孩子“书山有路勤为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样的积极态度。只有通过这样辩证的思考,才会更有益于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和改进。
恭喜你和“今今乐道”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1456本书,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拆书人:小贤)
《及格主义》金句:养儿育女的目的,是引导小孩走向独立,换言之,设法让小孩不再需要你。
只有用辩证的态度看待教育,才能对教育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帮助我们改进教育方法。
点击右下方“分享”按钮,把从差异反思教育的方法送给需要的朋友,帮助他找到更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
相关内容: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为什么孩子们学游戏比学习知识快?
上次推送内容
【行走日本系列】知日!知日!这次彻底了解日本2 |摸不透的日本民族性
本次推送:
《卡夫卡的妄想》|心理治疗为什么是一场没有硝烟、没有流血的战斗?
《成吉思汗:意志征服世界》|从铁木真到成吉思汗:草原英雄的崛起。
《市场营销原理》|销售技术酷炫,如何让销售者抢着掏钱?
【行走日本系列】知日!知日!这次彻底了解日本3|从文化生活了解日本
《轻足迹管理》|如何在企业管理上灵活出击?
《及格主义》|如何看待中美教育差异?
《引爆点:如何引发流行》|不潮不花钱,如何让你的产品引领潮流?
史记·萧相国世家|开国名相背后的自省意识。
下次推送:
《白板》|如何打破对人性的错误认识?
史记·晋世家|晋国约700年的兴亡史。
《屏幕上的聪明决策》|如何抓住多屏时代的商业机会?
《帝王师:刘伯温》|刘伯温力挫陈友谅
《女性与权力》|如何理解“厌女症”?
《公益向右,商业向左》|如何实现商业和慈善的有机结合?
【晚清宫廷回忆录】如烟往事:溥杰自传|溥仪之弟溥杰的亲情与爱情
《四步创业法》|如何在创业初期打好客户基础?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