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废品生活》|城市“边缘人”是怎样生活的?

胡嘉明&​张劼颖 品卷一族
2024-12-10

城市“边缘人”的生活纪实,所有热爱城市的人的必读之作。


您收听的内容是我们对知识的提炼与再加工,如果你想全面了解书中内容,可以购买此书原版。与本书相关部分书籍的音频链接在文章的尾部,如有兴趣,敬请点击收听。

核心书摘

《废品生活》就像一部以文字为载体的影片,用平视的、细腻的镜头,以社会学、人类学的视角,借由对在北京居住和生活的十位拾荒者的走访与记述,呈现了这个群体的日常点滴、内心独白和家庭故事。在垃圾分类大潮中,拾荒者的角色是什么、功能是什么?他们受到了什么样的冲击?他们可以做什么?我们又可以为他们做什么?书中作者通过审视废品、废品经济、收废品人,尝试重新看待这个城市的消费与浪费,重新理解废品回收经济和空间如何与我们息息相关;通过了解废品从业者的工作和生存空间,进一步认识我们的城市成员、城市化,以及中国的现代性问题。

关于作者

胡嘉明,香港中文大学文化与宗教研究系副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文化人类学博士。研究领域为当代中国的国家、社会、文化、资本的交叉博弈关系。曾出版探讨乡土文化与国族话语互动的专著《延安寻真》。

张劼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博士。研究领域为科学技术社会研究(STS)、环境人类学、废弃物、劳工。曾在《社会学研究》《开放时代》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与废弃物相关的研究包括《中国高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垃圾治理困境》、《废品和垃圾从业者的工作、生活和主体性》、《环境治理中的知识生产与呈现——对垃圾焚烧技术争议的论域分析》、《废弃物治理的三重困境:一个社会学视角的环境问题分析》、《从“生物公民”到“环保公益”:一个基于案例的环保运动轨迹分析》。

本书鲜知

学什么?拾荒者眼中的“自由”

拾荒者是城市里的一个重要职业,而且手艺要求并不低,同行业之间的协作程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更重要的是有相当一部分的拾荒者都是自主选择这个职业的。拾荒者们为什么要选择废品生活?他们坚持的理由又是什么?令我们意想不到的回答是“自由”。他们认为:“我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这就叫自由!”但其实,拾荒者需要每天长时间在外面奔波、寻找和收集。从早到晚,是没有机会闲着的。这种自由,自由度并不大,可以理解为一种消极化的自由。在作者看来,这种消极的自由,也可以看作是拾荒者对工业化社会束缚的一种反抗、一种规避、一种逃离,同时也是对传统农耕社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种生活习惯的顽固保留。

你还会发现

· 垃圾里的生意门道;

· 拾荒者的社群组成;

· 消极化的自由之路。

一、垃圾里的生意门道

1、垃圾堆里挖金矿

在了解垃圾里的生意门道之前,我们不妨先看看垃圾在城市中的“地位”。

就拿我们最常见的外卖盒为例,在北京一个外卖盒子,不到24小时就会被传送到五环外的一个拾荒者手上。和餐盒放在同一个垃圾袋里的,还有一些玩具部件、金属、塑料和一两节干电池。再然后,这些破玩具又会变成新的玩具或其他东西流到消费者手里。

所以说,垃圾实际上是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源头,中国的城市垃圾中大概有90%是可以回收的,这些可回收垃圾,为上游的资源再生以及低端的制造业,提供了成本低廉的工业原材料。

其实,我们所说的垃圾,按照专业的说法应该叫固体废弃物,它们包括钢铁、有色金属、塑料、纸张等工业原材料。与新生产的原材料相比,回收的原材料的优势明显,比如生产速度快、成本低、技术要求低等。也正是因为这些明显的优点,很多国家对固体废弃物非常重视。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每年都要从境外进口可作为原材料的固体废弃物,来缓解国内工业原料的不足。我国每年回收的再生资源产值超过100亿元。所以,固体废弃物回收是一个有利可图的行业,而且这个行业里也存在明显的等级和分工。

2、拾荒业内有等级

在拾荒业内,有一个经典的定律:刨不如捡、捡不如运、运不如换、换不如收。这个定律,说的就是拾荒者的三六九等。那些坐在家里不用动就能赚钱的,是已经有相当实力、自办废品收购站的“破烂王”,最低层次的则是在垃圾堆里“刨食”的底层拾荒者。

在《废品生活》这本书中,拾荒者的聚集地冷水村,主要居民都是来自四川仪陇和河南固始的外来人口。

作者告诉我们,这个拾荒者群体中,收废品的,大多是河南固始人在做;而另一部分捡垃圾的人,不花钱回收垃圾,而是背着一个麻袋或骑着三轮车,每天在各式各样的垃圾桶里搜寻有用的垃圾,然后再把得到的垃圾带回自己家进行分拣整理,做这个活的基本上都是四川仪陇人。

收垃圾和捡垃圾,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它们带来的收入差距是非常大的。

对于捡垃圾的人来说,他们日常的工作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收集垃圾,运送回家;二是把垃圾分类处理;三是运送到收购点去售卖。城市小区的垃圾池都有物业管理,要想捡这些垃圾,是需要承包的,这就是所谓的“包小区”,拾荒者每个月要给物业交几十到几百不等的承包费。

那么,这么辛苦地捡垃圾,拾荒者每月又能收入多少钱呢?

根据本书作者的访谈调查,刚入行,或者行业不景气的时候,捡垃圾的拾荒者们,每个月收入最低是1000多块,好一点的时候是3000左右,最高的可以达到6000多元。

相对来说,收垃圾的拾荒者日子要好过一些。

书中记录了一位来自河南固始的马大姐,她和丈夫在1993年就来到北京郊区干废品回收,现在已经开了一家中等偏上规模的废品收购站。

马大姐在冷水村租了一个独门大院,房租一年要交6000多元,而且她在老家也买了楼房,还把儿子送进了一所学费接近2万元的私立初中。

所以相对来说,像马大姐这种收垃圾的“坐商”,他们很有商业头脑,很擅长经营,能够掌握行业的最新动态,并且能利用差价给自己带来可观的收入。

二、拾荒者的社群组成

1、垃圾大院里的组装家庭

《废品生活》这本书,把垃圾看成一种能动的物质,它们在人类学视角的观照之下,演变成了具有社会生命的物品,它镶嵌到人们的社会关系之中,又反向塑造着人们的社会关系。

《废品生活》这本书的两位作者调研的冷水村,是一个典型的外来人口聚集村,拾荒者们能够来到这里,基本上都是老乡带老乡。很多时候,一个拾荒者不仅会带动父母、亲戚来捡垃圾,甚至会带过来一个家族做这行。

也正因为这种族群关系,在冷水村的垃圾大院,形成一种特别的现象,也就是“组装家庭”。

因为拾荒者们通常是来自一个地区,所以我们常常会在拾荒者的生活区,看到不同的小家庭组合起来,合伙吃饭、娱乐,还会相互提供各种家务和生活上的帮助,比如说带孩子,一家有小孩,青壮年出去拾荒,留守的邻居和老人就会来帮忙照看,这不像是一个个临时组合起来的组装家庭。

作者认为,拾荒者们聚居在一个个相互邻近的大小院落里,形成了一种非常功利性的社群。这种社群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为大院里的成员提供感情支持。由于拾荒者的边缘性身份,以及自卑、封闭等特点,来自社群里的情感支持对于拾荒者来说就特别重要。

老乡或者邻居,是拾荒者们聊天交流、说家乡话的最佳对象;作为同行,他们还能为彼此提供重要的参照,以及最新的交易信息;这种交流的另外一个意义就是有助于化解在外面的世界被歧视带来的挫败感。

此外,他们还保持着从老家带来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他们在社群内共同维系来自家乡的很多传统。这种家乡气息甚至会吸引很多不是拾荒者的人,来到垃圾大院和拾荒者一起居住生活,因为在这里可以让他们感觉就像回到了家乡,不会觉得寂寞无聊。

总之,这种组装家庭为拾荒者社群的成员们,提供了生活上的支持和便利,同时也提供了情感上的慰藉和温暖。大家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却像一家人一样相互扶持和抚慰,这就让拾荒者社群的亲密度显得更高。

2、垃圾大院里的拾荒二代

在垃圾大院里,还有一个现象引起了作者的注意,那就是拾荒二代。

拾荒者组成了一个功能全面的社群,他们生活工作在垃圾大院里,而拾荒者的孩子们,很多都是在垃圾大院里出生和长大的,这些孩子就是拾荒二代。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老家其实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地方,而北京市区又遥不可及,这个由拾荒者组成的垃圾大院社群才是他们真正的家乡。

许多拾荒二代很早就随父母来到北京做垃圾回收,还有一些就出生在垃圾大院里。他们在垃圾大院里长大,结婚生小孩后又回到垃圾大院,在他们的心理,垃圾大院才是他们真正的故乡,是她们在北京的娘家。

在垃圾大院成长起来的拾荒二代,他们全家都生活在垃圾大院里,各种人脉网络都在这里,他们没有其它专业技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只有在北京才能接到活儿,回到老家就只能勉强维持生活。

这就形成了一个怪圈,拾荒者有老家,但是他们在老家已经没有了赖以生存的圈子,他们的亲戚朋友都在北京,如果回到老家去生活,反而会失去大部分的支持网络。

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这些拾荒二代们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他们的父母和他们自己可以做拾荒者,但是绝对不允许自己的下一代再去做这件事了。

也就是说,他们辛辛苦苦地工作,承受着城市人的误解和歧视,目的就是避免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拾荒者。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日后能多读书,离垃圾越远越好。

三、消极化的自由之路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本书的第三个重点内容:拾荒者们为什么要选择废品生活?他们坚持的理由又是什么?

对于拾荒者为什么选择废品回收行业这个问题,除了前面我们提到的废品回收业有相对可观的收入之外,很多拾荒者在垃圾堆里每天坚持的理由,竟然是为了自由。

在作者长达十年的调查中,“自由”这个词,会经常出现在拾荒者的口中。书中就介绍了一位来自四川的拾荒者程大叔,他不止一次向作者表示,自己从事的工作是非常自由的,他认为:“我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这就叫自由!”

而且令人惊讶的是,垃圾大院里的拾荒者们,都喜欢说自己“自由”。但事实上,根据作者的观察,像程大叔这样的拾荒者,是很少有不出门工作的时候的。

因为他的利润相对微薄,为了确保固定的收入,程大叔每天必须得捡到数量足够的垃圾才行。

为此,他需要每天长时间在外面奔波、寻找和收集。程大叔和他的妻子,从早到晚,是没有机会闲着的。

看来程大叔口中的自由,自由度并不大。实际上,作者在深入探访后,发现程大叔的这种自由,其实可以理解为一种消极化的自由。

在进入废品回收行业前,程大叔曾有一段在国企打工的短暂经历。打工大家都知道,朝九晚五的,在时间上一定要受工厂的管束。而且作为临时工,程大叔的收入非常不稳定,因为工厂生意的好坏决定了他当月收入的多少,工厂效益不好的时候,像程大叔这样的临时工还会面临被辞退的风险。

而程大叔其他的老乡,去建筑或者装修行业做临时工时,也是没有自由的。因为这些活儿都是由包工头承包的,作为普通工人,他们要先干活儿,然后再等包工头来发薪水。

而且那个时候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情是非常普遍的,作为弱势群体的打工仔,他们几乎没有安全感,同时也没有办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做垃圾回收就大不一样了。拾荒不会存在这些风险,只要你肯吃辛苦,每天都有垃圾可以捡,捡完后分类整理卖到收购站,立刻就给你结清货款。

所以说,这种拾荒的收入是非常稳定的,每天都让你见到现钱,月月都让你能有些存款,这种日子还是比较踏实和自由的。

总之,这种“自由”超越了作者原来的预想,对于在经济上深受重压的拾荒者来说,自由原本是一种奢侈品。但是,拾荒者所指的自由实际上是一种“消极自由”,它是一种没有面对面的雇佣者和管理者,也没有精密严格的劳动组织、纪律和规则的自由。

在作者看来,这种消极的自由,其实也可以看作是拾荒者对工业化社会束缚的一种反抗、一种规避、一种逃离,同时也是对传统农耕社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种生活习惯的顽固保留。

总结

以上就是《废品生活》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英国思想家齐格蒙特·鲍曼所说:“拾荒者是现代社会里的无名英雄,他们日复一日地更新和突出正常与病态,健康和疾病,想要的和不想要的,接受的和丢弃的,应该的和不应该的,人类宇宙空间的内在和外在的边界。”

的确,从资源开发到生产领域形成的产业链、消费体系,再到最后的废弃物,垃圾是处在最末端的。而在可再生资源的回收链条中,拾荒者又是处于最末端的一环。

在他们的手里,大量的可再生资源从垃圾中分离出来,从城市的不同角落里被收集起来,拾荒者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

但是随着垃圾分类的逐步推广,以及智能化垃圾处理的来临,留给拾荒者的生存空间可能会越来越小。在垃圾分类的浪潮中,拾荒者会受到怎样的冲击?他们又该如何来应对这些变化?

对于这样一个相对宏观的问题,也许还需要更多的学科研究参与进来。《废品生活》这本书想说的是,无论拾荒者要面临怎样的挑战,我们都该坚信个人能动的力量。

在未来,拾荒者也许会在一个新的循环经济秩序中,继续拿走那些不正常的、我们不想要的物质,继续维护着我们日常生活中“物的秩序”,维护一个社会的“正常规范”。(编辑:越读者)

相关内容:

《小偷家族》|正义如何定义?善与恶的界线在哪?

史记·外戚世家|薄姬的大智慧是最容易看懂,也最不容易做到的。

《二手时间》|如何在动荡时代下寻求出路?

《平常的恶》|如何建立起健全的善恶观?

《人性中的善与恶》|[究竟是什么促使人们去帮助或伤害他人?

史记·吕太后本纪|做事情时的高度执行力和判断力,坚决捍卫自己的权益。

《这辈子》|如何见证小人物背后的时代变迁?

上次推送内容:

《调香师日记》|灵感来源于生活的点滴和积累。

《图说区块链》|寻找机遇——区块链的真实价值在哪里?

《绝对成交》|如何让判断向着你所预期的方向发展?

史记·平准书|古往今来,政商关系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用事实说话》|如何扫除沟通障碍,达成谈判目标?

《如果这是宋史》(十)|崖山兵败是历史的必然吗?

《跑步圣经:我跑故我在》|创业压力大,如何通过跑步进行自我修行?

《新异化的诞生》|阻碍现代人过上美好生活的罪魁祸首是什么?

本次推送:

《废品生活》|城市“边缘人”是怎样生活的?

《组织协同》|如何利用“平衡记分卡”实现企业内外部协同?

《 孙正义:通往未来之路》|创业艰难,如何笼络人才死心踏地跟你干?

《顶级销售员的策略》|如何让顾客买单?

《少有人走的路》|如何用自律平衡爱与被爱。

《新一轮产业革命》|新兴经济体如何创造出与硅谷相当的创新热点?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很多时候,要想达到目的,有时候就是要讲究策略,找好突破口,从而达到目的。

《极致》|在互联网时代,应试如何进行产品设计?

下次推送:

《爱因斯坦》|天才是如何思考的?

《25%的回头客创造75%的利润》|如何做才能让所有的客户满意?

《亲密关系》|如何建立价值认同?

《民国帮会秘史》|杜月笙给创业者的四堂“人脉”课。

《沉静领导》|领导不语,沉静而御。

史记·齐太公世家|在自己的领域中优秀,将不确定性控制在最小程度。

《区块链量子财富观》|技术升级——一条鲜明的数码网络时代财富产生的新途径。

《创新的演化》|当科技进步的节奏加快,企业如何先发制人?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品卷一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