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的顾客需要一个好故事》|讲好营销故事的本个简单步骤。

唐纳德 ·米勒 品卷一族
2024-12-09

好的市场营销,能讲出顾客想听的故事


您收听的内容是我们对知识的提炼与再加工,如果你想全面了解书中内容,可以购买此书原版。与本书相关部分书籍的音频链接在文章的尾部,如有兴趣,敬请点击收听。

核心书摘

《你的顾客需要一个好故事》让顾客成为故事的主人公,是那些现象级公司成功的秘诀之一。想要在客户心中树立品牌形象,必须为品牌赋予一个故事。本书作者提出了一个故事品牌框架,教你如何把主人公的位置留给顾客,而把你的品牌放到向导的位置上,能让你清晰有效地阐明品牌信息。

适合谁读

· 企业领导者

· 销售人员

· 市场策划人员

关于作者

唐纳德•米勒,“故事品牌”CEO,每一年都帮助3000多家企业领导者更加清晰地阐述他们的品牌信息。其诸多作品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上登榜超过一年之久。著有《爵士蓝》《一千年里的一百万英里》《可怕的亲近》。

学什么?如何将品牌植入人心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一个品牌想要受人欢迎也需要包装,为品牌赋予一个打动人心的故事就是最好的包装手法。

为品牌打造一个引人入胜,直击顾客内心的故事,将顾客带入品牌故事中,赋予品牌生命与活力,与顾客达到某种心灵互动。

今天的文章介绍了讲好品牌故事的方法,让顾客成为故事的主人公,品牌成为故事的向导,从而满足顾客的某种心理,将品牌植入顾客心中。

你还会发现

· 什么是“SB7”框架;

· 如何与顾客建立信任关系;

· 如何做好故事的收尾工作。

一、出场一位人物

“SB7框架”的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观点就是:让顾客而非你的品牌成为故事的主人公。当我们把顾客放在主人公的位置上,而把我们自己放在向导的位置上时,我们就会被看作是一种可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的、可信赖的资源。

顾客想要听到什么样的故事?或者说,什么样的故事能引起顾客的关注?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嘟囔测试”,这需要一次换位思考,假设你自己是一个让身为消费者,的你亲自找出答案。回想一下,当你在拿到了某家公司的营销材料时,心中是不是会首先冒出这样几个问题,就像有个小人儿在嘟囔一样:

 1.这个产品或品牌提供什么?

 2.它如何让我生活得更好?

 3.我怎么买?

书中认为,顾客想听的故事,需要能对这三个问题做出解答。

如果你经营着一家公司,能在品牌故事中清晰而简洁地回答这些问题,那么恭喜你,你的营销投入才可以称得上是有效的。当然,但这只是最低标准,如果你想让你的顾客认可并忠诚于你的产品,还能承担口碑传播的职责,那么你就得把故事讲的得足够吸引人了。我们不妨向那些高票房电影取取经。

本书的作者唐纳德·米勒开启了一项关于电影票房的研究。在研究了上百部高票房电影后,米勒得出结论: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拥有几种必需的元素。他将这些元素归纳为七个基本情节点,称之为SB7。

SB7系统地说就是,一个人物,在故事中我们称之为主人公,他想要得到某个事物,但遇到了一些问题,导致这个欲望难以实现。于是主人公陷入困境,在困境中,主人公几近绝望。但一位向导仿佛从天而降,介入他的生活,帮助他设计了一套解决方案,并召唤他采取行动,从而帮助主人公最终获得了想要的事物,满足了欲望。

你看,在这个线路中,主人公、欲望、问题、困境、向导、解决方案、行动,这些都是吸引观众关注的点。将这些点连在一起,就形成了影片高票房的讲故事套路。值得注意的是,在营销故事中,欲望和问题不宜太多,否则会增加故事的复杂性,为顾客带来理解负担。当我们已经把顾客当作了故事的主人公,而且也能够清晰回答顾客心中的三个问题,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

话说回来,使用这个套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在电影开头的15-20分钟内回答三个问题:

1.主人公想要什么?

2.谁或者什么在妨碍主人公得到他想要的东西?

3.如果主人公得到或没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他的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

如果不能及时回答这三个问题,观众将不知所云。这几个问题就是前面提到的“嘟囔测试”的原型。所有人在面对选择时,心中都会有预期,拥有预期就是一种嘟囔行为。而好的市场营销,需要能圆满地迎合顾客的这些疑问嘟囔,因为顾客的欲望或需求就隐藏在这些问题嘟囔中。

我们以前读过一本《常识的正面与反面:伦敦商学院至关重要的管理课》,里面提到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成了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根据这个理论,公司能有针对性地满足顾客的需求。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不妨去听听这本书。

说到这里,也许你会认为,在市场营销的故事中,消费者似乎扮演了观众的角色。如果你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你忽视了一点,那就是电影的代入感,好的电影往往能让观众感同身受,此时观众将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化身成为主人公,想他所想,急他所急。这是吸引消费者投身其中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给予消费者代入感?书中认为,要想让消费者产生代入感,必须发自内心地认识到营销故事就是顾客的故事,顾客就是故事的主人公。这是比电影打造代入感更高明的做法。

总的来说,公司需要认清顾客就是营销活动的中心,并且为之定义一种欲望或需求。这样一来,就等于把一个故事问题植入了顾客的头脑中:这个品牌真的能帮助我得到我想要的东西吗?到这里,消费者认知就建立起来了。

二、遭遇一个问题

把故事植入顾客的头脑中,只是建立了消费者认知,离他们产生购买行为还相差甚远。而接下来的一步就是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书中认为,如果能够找认出顾客的问题,就能让他们产生一种被理解的感觉,从而获得他们的认可。

书中按照难易程度,将问题归为了三个层次,一是外部问题,它往往是一个实体的、可触的问题,主人公必须解决它才能扭转局势。二是内部问题,也就是内心的苦闷或不满。三是哲学问题,关乎甚至比故事本身还要博大的东西。它是关于为什么的问题,比如说为什么这个故事能够引人入胜或震撼人心?

书中认为,顾客产生购买行为的唯一原因,就是产品或服务能通过解决外部问题,来消除他们未曾说出口的内部苦闷。企业常常聆听到的是外部问题,但顾客购买解决方案是为了解决他并没有说出口的内部问题。只提供解决外部问题的方案,就像是隔靴搔痒,顾客往往不会买账。

但如果企业能够解决造成他们外部问题的内部苦恼,就会很容易触发顾客进行购买。顾客在解决内在困扰上拥有更加强烈得多的动机,。如果企业能够把这一点找将其辨识出来,并告诉顾客:我能帮你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一来那么,企业就能把自己更加深入地定位到顾客的叙述故事中,从而和顾客建立起紧密的关系。

三、寻找一位向导

常识告诉我们,主人公在遭遇困境,无法凭借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时,往往会去寻求外援。书中将外援称之为向导,向导与主人公之间是无比信任的关系。在顾客故事中,如果企业将自己定位成向导,就会迎来忠诚度的飙升。

这是因为向导能理解主人公的处境,并且能设身处地地指导他走出困境。在我们读过、听过或看过的几乎所有故事里,都能找到向导的身影,比如说在电影《星际大战》中,当主人公当卢克·天行者邂逅尤达大师时,他便拥有了一名完美的向导。尤达大师是一个讨人喜欢的人物,他理解卢克的困境,设身处地教导他如何运用原力。

当然,如果没有尤达大师本人身为一名绝地武士的权威,两人也不能产生这份共情也无迹可觅。尤达大师不仅理解卢克的困境,同时还精通卢克要想赢得胜利就必须掌握的技能。而在电影《饥饿游戏中》中,女主角凯特尼斯的指导老师黑密斯,也同样如此。他是两届游戏的冠军之一,游戏技能令人叹为观止,这正是女主所迫切需要掌握的;而他们的共情则体现在两人一致达成保住男主的协议上。

所以,共情和权威,是向导所拥有的两个基本特征。企业要想让顾客意识到,自己就是他要找的那位向导,就得表达共情,展示权威。所谓共情,也就是对主人公所处的困境感同身受,这时向导和主人公之间就会建立起充满信任的联结。共情的表达常常以这样的说法开头:我理解某样事物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跟你一样,我们也受到某样事物的困扰。但这可不是说喊出情感化的口号而已,而是要让顾客知道,我们看待他们的方式与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一样。

从信任到购买行为还是有一段距离的,这段距离就是就需要权威性来弥补,对于顾客来说,向导的的空间。权威性更有利于说服他的力量毋庸置疑,它能带来自愿地接受或的服从某种服务,进而和支持和传播它。通常来说,人们倾向于信任那些理解自己的人,同样的,也更容易信任理解自己的品牌,而;权威就更是维系这种信任的纽带。

一名被顾客信任的向导,将显著地改变他们的心理和行为,让他们记住企业、理解企业,并最终接受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四、提供一套方案 

当顾客故事讲的旅程进行到这儿时,我们已经知道认出了他们想要的是什么那个东西;我们也明确定义了他们的问题;接下来我们作为一名向导,通过表达共情和展示权威,作为一名向导上场,与顾客建立起了信任关系。但这些努力只是让顾客产生购买行为的前提,当这些前提都得到满足时,依然还不够,还缺一样重要的东西。

那就是承诺。顾客在产生购买行为时,就意味着期待这个产品或服务能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做出承诺其实就是在迎合他们的预期。这时的顾客但在这些期待中,往往还会有夹杂着一些疑虑和不安,这会导致顾客陷入买还是不买的纠结中。所以,做出承诺也意味着,要帮助顾客解除疑虑和不安。

书中这样比喻顾客的纠结,此时的顾客就像是小马过河中的小马,他站在一条湍流的小河前,河水很宽,不知深浅,所以小马迟迟不敢迈出第一步,他害怕,万一河水很深,自己就有被冲走的风险。这时候,小马的妈妈以身示范,先跨入河中,证明河水并不深,并鼓励道:“河水并不深,你可以的,勇敢点儿,不要怕,跨过去。”于是,小马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然后顺利跨过了小河。但企业和顾客之间的信任程度,并没有达到靠鼓励就能促成行动的地步。

那么,这时候该怎么办呢?这时向导的指导作用就可以派上用场了。作为向导的企业,需要为顾客摆上一些石头,让顾客看到河水不深,然后告诉顾客先迈出左脚,就能踩着石头,一步一步地跨过小河。在书中,作者把这些石头称为一套解决方案。它之所以能够奏效,原因就在于营造了清晰感,让顾客可以真正地预见承诺的结果,从而减少顾客的疑虑和不安。

手握一套方案,具有权威、表达共情的向导,在顾客眼中是最值得信赖的。

五、刺激召唤采取行动

这一点的关键在于,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我的思维是有惰性的,人的行为是有惯性的,所以,很多时候,虽然我们已经当我们的顾客走到故事的这一步时,他是兴奋的。我们已经定义了一种欲望,确认了他的挑战,分享了他的感觉,表明了我们帮助他的实力,还给他为顾客提供了一套方案,。但是,他还需要我们再做一件事:他需要企业召唤他采取行动。这是因为人类的本性就是保持惯性,当这种本性在顾客的身上暴露出来时,如果没有外部力量来激励他们,他们是不会有所行动的。

这就像是一个体重超标的胖子,找到了一个健身教练,教练也为他制定了一个科学合理的减肥方案,但是这个胖子如果想完全靠个人的意志力来达成减肥的目标,往往都不太可靠。但是,如果这个胖子恰好有一个十分心仪的女孩,而且这个女孩还是一名瑜伽教练,并且给了胖子一个暗示,说,“你只要能变成一个健美的阳光男孩,我就可以考虑做你的女朋友”,我相信,这小子不用任何督促,一定会每天坚持锻练的。

中国老话讲,促请将不如激将”,其实也是反映了同样的观点,一件事情如果平铺直叙,往往不如运用一点刺激的手法,来的效果更好。

战国时期,纵横家是游走于这各之间,为各国君主出谋划策的重要力量,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苏秦和张仪。苏秦和张仪是师兄弟,共同的老师是鬼谷子,苏秦先一步下山,在经历了一番磨难后在赵国站稳了脚跟,正致力于“合纵”其它六个诸侯国共同抗秦。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苏秦希望有一个合适的人到秦国去掌握大权,作为内应,想来想去,他想到了自己的同学张仪,于是便派人去游说张仪,怂恿张仪到赵国去投奔苏秦。这时候的张仪正是最不得志的时候,听了来人的鼓吹后,心想,苏秦是自己的同窗好友,已经在赵国执掌大权了,自己去投奔他,说不定可以有所作为呢。

于是张仪便到赵国去见苏秦。殊不知苏秦命令手下人既不引见,又不许放他走,就这样拖了好几天才接见他。接见时,苏秦只让他坐在堂下,吃饭时竟然只给他仆人们吃的东西。张仪又羞又怒,正想发作,苏秦却抢先斥责他说:“以你的才能,却让自己落到这步田地,不觉得羞愧吗?我虽然有能力推荐你,送你一场富贵,但是你太不争气,不值得让我推荐!”说完便叫人赶张仪出去。

张仪完全没想到同窗好友竟然如此翻脸不认人,羞怒交加,发誓一定要找一个强大的能抗衡赵国的国家去做官,然后来报这奇耻大辱,在当时,这个比赵国更强大的国家就只有秦国了。

张仪一离开,苏秦马上就找来一个心腹,对他说:“张仪是个难得的人才,就连我恐怕也不如他。我之所以羞辱他,是以此来激发他的心志,促使他羞怒之下到秦国去争取掌握大权,而不是偏安于一个小国。现在你赶快去设法接近他,与他一起到秦国去,尽全力支持他接近秦王,掌握秦国的大权。事成之后再告诉他我的用意,这样,他就会设法让秦国不做对我们赵国不利的事。”

后来张仪果然凭着自己的才能,在苏秦的悄悄帮助下,在秦国执掌了大权,这时候,苏秦的心腹才把当初苏秦羞辱他的用意告诉了张仪,张仪听后恍然大悟,大为感动,说:“苏君为我做了这么多,我还在心理骂他不义,真不该呀,今后只要苏秦在赵国一天,我就一天不攻打赵国”。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谋士陈轸[zhěn]十分爱讲故事,也会讲故事,现在的许多成语就是从他所讲的故事而来,比如说画蛇添足、卞庄刺虎。他曾经凭借讲故事,帮助一个国家化险为夷。

战国时期,楚国伐魏,派出大将昭阳所向睥睨,连攻魏国八座城池。之后便转移战火,意欲攻齐。齐国弱小,举国上下都慌张失措。在此危急存亡之际,谋士陈轸向齐王毛遂自荐,进言说自己能让楚军退兵。齐王无计可施,只能答应。陈轸来到楚军军营,面见了大将昭阳。

不过他没有直奔主题,而是先讲了一个画蛇添足的故事。正当昭阳听的入迷,陈轸却突然话锋一转,说起了昭阳升职的事。他替昭阳分析道:“将军现在的军功已经无以复加,枪打出头鸟,如果你不懂适可而止、见好就收,到时候便会招致杀身之祸。这就跟画蛇添足之人喝不到酒是一样的道理。”言尽于此,昭阳深受触动,于是退兵归国,放弃了攻打齐国。

这就是鬼谷子传下来的“投力激浪”战术,现在也仍然是很多管理者激励手下发挥血性和争心的有效武器。

六、帮助免于失败

书中认为,“强调潜在的损失有利于讲故事”。这是因为,如果讲故事的人没有清晰地让听众知道,若是主人公不克服挑战,将有哪些不好的、糟糕的、可怕的事情降临在他们身上,那么这个故事就没有利害得失,而没有利害得失的故事就是无聊的故事”。想象一下,一只小船是顺风顺水地驶向对岸更能牵动人心,还是在四周都是暗礁的水里艰难前行,不知是否能安全到彼岸,更能牵动人心?答案显而易见,是后者。

同样地,强调潜在的损失也有利于刺激消费者进行购买。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内曼(Daniel Kahneman),以及美国行为科学家阿莫斯·特沃斯基,共同提出了一项有关人们为何做出特定购买决策的理论,叫做并称之为“预期理论”。这个该理论认为,“人们因为损失而产生不满的可能性,比因为获得而满足的可能性更大”。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句话,请你想象一下,就好比人们是捡到100美元的喜悦程度更强烈,要远远低于还是丢失100美元的厌恶程度。更强烈?所以这个理论也叫损失厌恶理论,用在营销上,就是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回答是后者。书中认为,这意味着,“损失厌恶是比潜在收益更强大的消费动机来源”。事实上,在某些特定情境下,相比于获得潜在收益,人们更愿意为了避免损失厌恶而做出改变。

那么,作者指出,企业应该如何利用来自失败方面的信息,从而触发人们的购买行为?答案就是清晰地表达出利害得失,让顾客知道,如果他们不购买某个产品,他将失去什么;以及如果他们购买某个产品,将会获得什么,会促成顾客选择购买。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清晰地告知顾客,自己帮助顾客躲过了哪些坑,比如举例来说,瓜子二手车的广告就简明扼要地告诉顾客:选择我们,“没有中间商二手车赚差价”就简明扼要地告诉顾客:选择我们,买家少花钱,卖家多收钱一家名为珀金斯(Perkins Motorplex)的二手车公司,明白地告知顾客,选择该公司的服务,就能免于被二手车推销员“扒皮”,避免买到一辆次品车,还能免除心理上被占便宜的恶心。而一家儿童夏令营,WinShape Camps则帮助家长和孩子躲过这样的坑:一个漫长而无聊的暑假;一群不消停的孩子在家大闹天宫;以及后悔浪费了珍贵的假期。。

总的来说,一旦明确了利害得失,顾客就有了动力去抵抗失败。接下来,企业就可以帮助顾客构建预期,想象在进行购买行为之后,他们的生活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从而进一步激发顾客的购买动机。当顾客发现“买了这个东西的确帮我改善了生活”时,就说明企业已经把利害得失纳入了叙事故事中,顾客的忠诚度也会随之提高。   

七、最终获得成功

没有哪个主人公希望自己的故事成为悲剧;同样地,没有一个顾客愿意经历一次失败的购物。在顾客的故事中,他们想要的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圆满的结局。所以,企业应该为顾客勾勒一个他所期望的圆满结局。在此之前,企业需要先了解,真正给顾客带来满足感的东西究竟是什么。这个答案就在故事的结尾里,书中也总结了。那么接下来,我们不妨从讲故事的人那儿取取经,看他们是如何进行收尾的。在故事的结尾,讲故事的人常常会用到的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收尾方式。

一是赢得某种力量或地位,这满足了主人公对身份认同的需要。比如主人公从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成为具有影响力的风云人物,变得广受欢迎。

二是与某人或某物达成完满的联合,这满足了主人公为追求完整性而对某种外部事物的需要。比如有情人终成眷属。

三是经历某种同样会令他们完满的自我实现,这满足了发挥自身潜能的需要。比如相对于整容,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更需要勇气。

这是三种用得最多的故事结尾方式,也是大多数人的三种主要心理欲望。如果企业承诺的解决方案,能与这三种强烈欲望之一相关,那么它其为顾客打造的故事脚本就会发挥更大的奇效果,它而那些企业想让顾客了解的信息也将更有看上去诱惑力十足。书中也针对这对号入座,为满足三种欲望,提供了一些不错的建议点子,分别是:

1、针对获得身份认同的需求,企业可以为顾客提供权限、打造稀缺、提供尊享、提供身份关联,比如现在各类服务行业常用的VIP卡或各种级别的会员就属于这一类;

2、针对追求完整性的需求,企业应帮助顾客减轻焦虑、减少工作量、节约时间,比如在化妆品中常见的保湿系列、补水系列、口红色系等,当顾客拥有了其中的几种后,当他再看到同系列的其它产品时就会形成购买冲动,希望把全系列补全;

3、针对发挥自身潜能的需要,企业应给予顾客鼓舞,帮助他们接受自我,以及超越。由于时间和篇幅所限,我们将选择其中一点来举例说明。

比如,帮助人们接受自我,是一种贴心的举动。多芬曾做了一个测验,旨在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的美丽。做法是在同一个大厅里,用一条帘子隔开了一名素描师和测验者,然后由这些测试者来描述自己的外表都对自己的外表感到不满,。素描师需要仅靠听到的信息来为测试者他们画像。

首先是测试者的自我描述,接着是他人对测试者的描述。在这个过程中,素描师一直没有见过测试者。当素描师将两幅根据不同人的描述所作的画像展示出来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通过他人的描述所作的画像,明显更美。这让许多测试者都惊呆了,有些人甚至感动得热泪盈眶。“你比你想象的更美”,这就是这场测验想表达的主题一点。

多芬的这次营销活动收到了比预期高得多的回报,,不但活动主题和多芬的品牌得到了广泛传播,更重要的是,更重要的是,这进一步产生了其他更积极的影响,很多那些受测试者通过这次活动,重新认识了自我,决定接受自我,放弃挑剔,聚焦于那些美好的事物,这次活动从而让他们自己变得更自信、更快乐,。对多芬品牌的认同感和忠诚度都提高了认人惊讶的程度。

事实上,这是一种很好的营销方式,通过这个测验,多芬这个象征着希望、快乐、和平,以及所有积极事物的名字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总结

1983年,苹果公司推出了天才产品Lisa电脑,乔布斯花重金在《纽约时报》上买了大量的广告篇幅,用整整九页的篇幅详尽地阐述了电脑的技术特征。但没想到,大手笔的广告营销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销售情况惨不忍睹。这是一次极其失败的营销活动,不仅产品没卖出去,还间接导致其创始人乔布斯的被迫离职。

市场营销能够决定一个产品的生与死,连苹果这样的天才产品都不例外,这个观点被很多人认同。所以,市场营销必须有效不论产品的类型或企业规模是什么样的。书中认为,好的市场营销,能讲出顾客想听的故事。《你的顾客需要一个好故事》这本书的英文名字如果直译,就是“建立一个故事品牌,而让顾客成为故事的主人公”。

在这个故事中,顾客就是主人公,他想要得到某个事物,但遇到了一些问题,导致这个欲望难以实现。于是主人公陷入困境,在困境中,主人公几近绝望。但企业这名向导仿佛从天而降,介入他的生活,帮助他设计了一套解决方案,并召唤他采取行动,从而帮助他最终获得了想要的事物,满足了欲望,获得了成功。

这样一条故事的线索,也就构成了讲好一个故事的七个关键情节,也就是作者重点要说的“SB7”框架:人物、欲望、问题、困境、向导、方案、行动。希望每个听了这本书的人,都能自如地掌握这个清晰简明的框架,面对你的顾客,讲一个精彩的好故事。

故事讲到这里,正是顾客期待的那个happy ending。

本书的英文名字如果直译,就是建立一个故事品牌,而让顾客成为故事的主人公,

恭喜你和“今今乐道”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1208本书,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拆书人:闫燕)

《你的顾客需要一个好故事》金句:好的市场营销,能讲出顾客想听的故事。

以品牌为向导,以顾客为主人公,以故事为纽带将品牌与顾客连接,获得顾客的认同与信任,扩大品牌市场。

点击右下方“分享”按钮,将树立品牌形象的方法送给需要的朋友,帮助他的品牌更加深入人心,获得更多市场。


相关内容:

《常识的正面与反面》|适应朝代变化的管理方法有哪些?

《史蒂夫·乔布斯传》|扭曲你的力场,吸引卓越伙伴。

《用户的本质》|如何增加用户的粘性和情感依附。

《将心注入》|你把心都掏给用户了,为啥还是不买单?

《用户故事与敏捷方法》|优秀的用户故事有哪些特点?

《小说课》|教你如何三分钟讲好一个故事。

《运营之光》|如何将产品的核心价值传递给用户?

《海底捞你学不会》|客人要一桌一桌抓,员工要一个一个吸引。

《超预期经营》|找准用户心理,超出购买预期

史记·苏秦列传|苏秦:你能经受得住多大的诋毁,就能承受多大的赞美。

史记·张仪列传|眼看着六国军队一日日地消耗着秦国的国力,秦国该如何突破自己的事业瓶颈呢?

上次推送内容:

《宋仁宗》|身居高位者,要如何治世?

【严选好书】河南高考女生,撕毁同考场2人答题卡。——冲动是魔鬼。

《支撑》|如何发展良性的一把手和副手的关系?

《增长的本质》|解读人类产品和经济本质。

《白袍》|从学生到医生的必经之路。

本次推送:

《男性的衰落》|男子气概到底是什么?

【严选好书】90后快递小哥被评定为高层次人才——别让“打工者思维”局限你。

《你的顾客需要一个好故事》|讲好营销故事的本个简单步骤。

《团队竞争力》|组织进步的拦路虎有哪些?如何解决?

汉书·地理志|中国沿革地理的开始,这是一部怎样的志书?

下次推送:

《希望的收获》|如何凭自己的力量让这个星球更好?

洪兰:给孩子的礼物(一)|诚信、口碑是最重要的。

《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开始下坡的小米还有什么值得创业者学习?

《杰克·韦尔奇自传》|员工不敢说话,不愿说话,怎么办?

【严选好书】贵州公交坠湖事件——有时,来日并不方长。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品卷一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