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共鸣:内容运营方法论》|好内容的八个关键要素。

舒扬 品卷一族
2024-12-10

与用户发生情感共鸣的产品更容易得到认同


您收听的内容是我们对知识的提炼与再加工,如果你想全面了解书中内容,可以购买此书原版。与本书相关部分书籍的音频链接在文章的尾部,如有兴趣,敬请点击收听。

核心书摘

《共鸣:内容运营方法论》近5年来网络信息量增长了近10倍,信息极度过剩。优秀内容成为了各行业稀缺的资产,这是时代赋予内容生产者的巨大机会。本书作者在多年经验和大量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内容运营方法论——共鸣,它将告诉我们如何收获核心粉丝、形成大众认同、引爆传播热点,进而成功塑造伟大的企业和个人品牌。

适合谁读

· 市场营销人员

· 大型企业管理者

· 传媒从业者

关于作者

舒扬(笔名:舍予兄),资深内容运营官、广告策划人和传媒分析师。从媒体人跨界互联网,先后任职于三只松鼠、土巴兔等多家知名互联网公司,历任广告策划、传媒分析、公关、首席内容官等职。现为《创业邦》《36氪》《钛媒体》《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数十家知名媒体和机构的特约撰稿人和专栏作者。

学什么?如何打造爆款品牌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营销界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神话就是“用广告来创建品牌”。营销既承担了提升产品销量的希望,又兼具着提升品牌曝光度和美誉度的责任。

随着消费升级及消费群体转移,营销的概念与实操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营销方法越来越难被消费者认同与接受。那么,企业管理者如何抓住新形势下的营销趋势?

本文以作者亲手操盘的案例及一线工作经验为基础,总结出了互联网时代的内容方法论:共鸣。将告诉你如何获取核心粉丝,形成大众认同,引爆传播热点,进而成功塑造伟大品牌的方法。

你还会发现:

· 阿芙精油成功的秘诀;

· 万科的王石说了一句什么话引起了全民公愤;

· “褚橙”背后的故事。 

一、传统广告已死——锤子和钉子的广告时代已“拉上窗帘”

许多喜欢逛商场的女性都看到过“阿芙精油”的广告:紫色的薰衣草花田里奔跑着一个小女孩,配上一句广告语:阿芙,就是精油。这幅广告招牌从来没有换过,这是营销界奇才雕爷的成名作,当时他是阿芙精油的CEO。

2010年左右,阿芙精油能取得良好的市场认知,源于当时的市场环境:国外精油还未大批进入中国;消费者对精油的认知处于蒙昧状态。阿芙精油面对几乎零竞争的市场有充分的发挥空间。

在2010年—2012年间,淘宝的流量十分便宜,且市场广告渠道单一,这些场景对于电商推广和销售精油是得天独后的优势。在这样的利好下,阿芙从以下策略入手,牢牢站稳了精油互联网品牌第一的位置。

首先,第一的排名。阿芙一直在宣传上强调“精油第一”,并在广告词中强调:超过第二名至第十名的销售总和,这种量化的数据强化了“第一”在消费者心中的认知,

第二,品牌即品类。阿芙的广告语:阿芙,就是精油。清晰的市场定位把品牌与品类直接关联,是阿芙高明的品牌哲学。

第三,色彩视觉定位。阿芙的广告招牌,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来自保加利亚著名摄影师之手。穿着连衣裙的小女孩在薰衣草田奔跑,紫色的花田下是薰衣草叶茎的绿色。紫色和绿色的组合,正好是阿芙精油瓶子的墨绿色,这是一个高明的视觉暗示创意,同时也暗示阿芙精油的原材料来自于国外原产的薰衣草,这种高贵稀缺的心理暗示,与视觉一起潜入消费者的心智。

最后,单一渠道重复。在当时,移动互联网的大潮还未兴起,整个电商行业还处在PC机阶段,淘宝上的展示渠道非常单一,只有三个:直通车、钻石展位、竞价广告。阿芙牢牢占据了这三个渠道,轮番轰炸,占领消费者心智。

从以上阿芙营销的四招可以看出来,当年阿芙的成功与那个时期相对简单的市场状态有着非常大的关系,而在开放共享、人人皆媒体的当下,这种用锤子敲钉子式的广告营销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同样的,曾经在营销界大行其道的“窗帘式公关”也再难有作为了,因为在传统的公关时代,企业可以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拉开窗帘给大众展示企业光彩夺目的一面,合上窗帘遮住不足为外人道的内幕。但在如今舆论传播无时无刻、无孔不入的时代,企业再也不能通过开关窗帘来控制大众舆论和信息了。

作者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广告已死,大众的传播方式被赋予了全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1、人人都可生产内容;

2、网民群体容易受到煽动;

3、媒体渠道分散,自媒体难以控制。

而本书的立论基础,正是基于以上这三个重要特征。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本书作者舍予兄的营销世界。

二、内容为王的三个外部条件

作者认为,要想引爆移动互联网传播,首先要培育外部传播渠道,它包括三方面内容,分别是:唤情绪、贴标签、挖角色

1、唤情绪:唤醒行为的情绪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全国乃至全球高度关注这一重大自然灾难,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而此时,著名企业家王石却因为一句个人言论引发了公众的抗议热潮。

事情的起源是王石在博客中写道:我认为万科捐出200万元是合适的,万科的员工捐款也不应超过10元。这句话只是王石的个人想法,本身是完全合法的,也是理性的,说不定在公司内部还会得到相当多的理解。

但是,在当时全民热情支援灾区,捐款捐物高潮不断的公众情绪面前,王石作为国内房地产行业的领军企业、市值高达万亿的万科集团董事长,这一言论无疑是与国民情绪形成了显明对立,这一言论迅速引发了公众的厌恶情绪,一批针对王石以及万科的网络谴责形成浪潮,甚至影响到万科的品牌美誉度和房产销售预期。

所以我们说,在网民群体情绪极易被煽动且难以控制的当下,任何营销活动都必须时刻关注群体情绪,或疏导或跟随,一旦形成对立,后果将极其危险。

营销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能够引发消费者的情绪共鸣,人们的情绪是可以相互感染的,这种感染力也会引发对内容的进一步传播。

研究发现,网络上的情绪对读者的行为会产生两种影响:

一是决定是否阅读;二是决定是否向他人分享。

很显然这两条行为就是微信成功的心理基础,微信的创造者张小龙设置的“点赞”和“转发”按钮,正是对这两条心理行为的最好运用。

仔细分析易于引发网民阅读和分享的情绪,大致有这么几种:愤怒、敬佩、新奇,比如下面这几条近年比较热门的社会新闻:

1、《美国挑起贸易战,对中国进口商品加收500亿关税》、《呼吁枪毙拐卖儿童的人贩子》、《小学生搀扶摔倒的老人反被讹》……这些新闻引发的是愤怒情绪。

2、《深圳火车站独自打车的任正非》、《草根院士李小文》、《宗庆后办公室里的行军床》等等,这引发的是敬佩情绪。

3、而《董卿退出今年春晚主持人队伍》《Facebook信息泄密》《天池出现水怪》等则会引起读者的新奇兴奋情绪。

以上新闻几乎一经发布就被大量转发和讨论,关键原因就是它们都从不同角度激发了网民的情绪共鸣。所以,善用情绪共鸣,将会为企业营销的内容传播提供极大助力。

2、贴标签:在注意力缺失的环境下,为内容贴上易于传播的标签

由于注意力稀缺,文字比图片视频更能引发大脑的联想,所以文字成为互联网时代眼球经济的基础,标题党应运而生。

标题的威力有多大?五年前新闻上曾经报道过一个事故:国内一名商界人物,就是冠生园的前董事长翁懋[mào],在旅游时,不幸被山上落下的石块砸中头部死亡,这本来是一个非常不幸的偶然事件。但却因为一个标题,产生了节外生枝。网上最先出现的相关头条文章标题是“董事长被猴子砸死”,随后,各路写手开始了脑洞大开的发挥,有的甚至被写成段子四处调侃。就这样,一个非常简单的自然事故在事实尚不清楚的情况下,仅凭一个没有加盖公章的案情通报,被媒体配上了各式各样的标题:“上海冠生园董事长被猴子弄死”,“冠生园董事长被猴子砸死是人祸,还是猴祸?”,“冠生园原董事长景区意外身亡追踪”。在这些标题的推动下,这则新闻被迅速发酵覆盖了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

在褚橙的故事中,产品的目标市场是大中城市白领,海报宣传标题叫“褚橙归来——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为褚橙贴上了“励志”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标签,恰恰瞄准了都市白领快速生活节奏之下、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脱节的需求,无疑是一个非常精准的正向宣传标题。 

3、挖角色:挖掘新媒体环境传播的个体角色

一款叫《瘟疫公司》的游戏曾经风靡全球。游戏要求玩家将所选定的病原体散布到世界各地,从而制造一场超级瘟疫,最终让全人类死于该传染病。为了完成这个任务,玩家需要不断寻找社交能力强的传播者,只要让几个重点人物感染,其余的人受波及的可能性就会增大,这样一个个传递下去,最终就可以实现游戏设定的任务目标。

这个原理在几年前的“冰桶挑战赛”中得到了印证。全球的各界大佬们被一个个链接点名并行动,推动这个挑战赛成为全球瞩目的公益活动。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引发人际传播的三个特点:1、增加附加标签,给传播者合理的理由;2、设定让更多角色参与的推广规则;3、关注超级传播者。

褚橙的宣传过程,从2012年,由“数十位青年企业家共赴云南拜访褚老”的爆点文章开启,之后对八九十年代计划经济后期社会薪酬奖励制度的讨论,引爆了自带流量的企业家们的大讨论。王石转发褚橙的故事,老罗说褚橙,售书送褚橙,新财经订阅电子版送褚橙,韩寒的one文案说的也是褚橙,招商银行网上商城也开始卖褚橙,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认同褚老价值观的粉丝。

在这个过程中,由极少数人的发言为原点,不断引爆了各个行业圈子更多人的自由传播。甚至田朴珺晒出“陪同王石拜访褚老”的照片,都能引起热爱八卦的吃瓜群众对褚橙的超预期宣传高潮。

三、引爆内容传播的五个内部要素

1、造关联

在碎片化的信息时代,当人们面对海量信息与数据时,大脑会自发地形成相应的筛选与屏蔽机制,人们最关心的往往是跟自己有关联的事物。所以内容传播者,首先要明白如何生产出用户关心的内容。这其中的原理,只有一点,就是“联系”——人们更喜欢与自我相关的内容。

读懂“联系”,生产者才知道如何产生出人们喜闻乐见的内容并产生转发行为。这个原理就是“重叠理论”:寻找“故事中叙述的主角”和“台下真正的主角”之间的重叠之处,在这些重叠之处将我们的内容和观众最关心的事物相联系,做到这一点观众才会对我们的内容感兴趣。

在褚橙接触我们生活的过程中,最先破冰的是一碗“鲜活的鸡汤”——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透过标题,我们看到了褚老的倔强、不服输、超然和淡定。当我们吃着褚橙听着褚老跌宕起伏的故事时,每个人可能都会扪心自问,如果换作是我,还会有像褚老一样的精神和魄力,东山再起么?都说鸡汤有毒,但褚老的这一碗鸡汤不但无毒,而且更加有滋有味,因为他能让每个人都联系自已,反躬自省。 

 2、暗施压 

从古代神话到励志传奇,为什么以弱胜强和白手起家的故事更容易流传和引起共鸣?因为精彩的故事和激烈的比赛,都是具有对抗性的。当弱小的队伍战胜强大的对手时,结局的逆转往往出乎意料,所以印象更加深刻。

小时候听评书,说书先生总是会在最紧张的关头一拍惊堂木,说,“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种悬念和压力真是让我吃饭不香、睡觉不稳,就想着明天快去听听杨六郎到底怎么样了?唐僧会不会被孙悟空救出来,诸葛亮摆的空城计会不会被司马懿识破了?

这种压力下产生的同理心,在全世界人类心理都是有效的。在美国空军界,就有一句格言说:“因为有强大的敌人,我们才拥有强大的飞机。”

对抗产生压力,压力铸就卓越。所以在传播内容中,也应设置对抗性的技巧,从而吸引受众参与到这种对抗中,引发他们情感上的共鸣与传播。

腾讯新闻在对褚橙的传播中,就在专题页面设置了这样的对比:褚时健在红塔集团任职近20年,贡献与破坏同样巨大。

在破坏部分,文章援引新华社报道,说,“褚时健本人,被司法指控贪污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最主要的情节是,他把巨额公款直接划到自己的名下,其中一笔是174万美元,另一笔是1156万美元。按当时中国对贪污犯罪的‘判例’,褚案涉及金额已数倍于死刑。”

紧接着,这篇文章也对褚时健的贡献进行了介绍:“18年任职期间,为国家贡献1400亿税收,个人年收入不到80万人民币”。

这样的背景介绍中,巨大的数字对比,已经形成了强烈的时代压力,自动开启了受众对褚时健功与过的讨论热潮,以及对国企薪酬体系和社会分工合理性的反思。  

3、设情结

人们总是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内容,因为这些内容要么是自己经历过的事和走过的路,要么和自己经历的教育、看过的书籍以及接触过的人和事有关。怀旧情结每个人都有,它是模板也是面具,还是一种传播和讲故事的套路。当然讲故事有套路有技巧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不能忘记真诚,毕竟没有什么套路可以通往真诚,但真诚可以通往一切道路。

70、80后的人正是褚橙最大的目标消费人群。对于他们来说,曾经经历了物资匮乏时期也经历过物资丰富的时代,他们成长于计划经济裂变为市场经济的时代,对国企厂矿的生活环境毫不陌生。吃着褚橙,就像听着长辈讲一段时代变迁的故事,酸酸甜甜中,有对童年的致敬,和对不甘平庸的人生的追求,此时的褚橙已经成为了怀旧情结的载体。 

4、强落差 

平庸的故事很难打动人,人们喜欢的故事,来源于兴奋感,而造就兴奋的是故事情节中所造就的巨大的落差。时间能够抹平故事的细节,但抹不去故事所传递的感受。这种感受由落差所营造,并强化传播内容,强化用户感受。

《圣经》中记载了一个牧童战胜巨人的故事。歌利亚是非力士的将军,传说中的巨人。他率领着非力士的勇士进攻以色列军队,歌利亚连续四十天,每天两次向以色列人挑战,提出一对一的决斗。因为歌利亚是天生神力,所以以色列人都非常害怕他。这个时候牧童大卫站了出来,他拒绝了刀剑和铠甲,最后他利用投石索杀死了歌利亚,并成为以色列王。

虽然歌利亚是神勇的巨人,但是历史记住的却是弱小的牧童大卫,因为人们会本能地站在弱者的一方。  

5、催发酵

发酵决定了一条消息在网上持续传播的时间。当你运用了以上七大要素解决了如何让用户打开一条信息,如何在信息的内容中加强共鸣的问题后,你还需要做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在内容中加入更具有话题性和传播性的发酵剂。

制造发酵剂,有如下几个技巧:在内容中加入悬念,如同电影的结尾,为拍续集留下空间;保持话题的争议性,提高正反双方互博的可看性;第三个技巧是,加入场景因素,放大发酵的效果。

例如,每年过年,我们在朋友圈中都能发现关于“城乡差距”的内容和“孔雀女与凤凰男”的悲喜剧,这种内容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场景的代入感,因为每到年节,必然会触发这一场景,它就可以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导系列话题,产生多样行为,正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褚橙故事发酵的效果,大家应该已经从铺天盖地的自媒体中体会到了。它使世界分裂成了三类人:一类是深受故事感动成为褚橙粉丝并广泛传播故事的人;一类是心想橙子的确好吃、褚老的确了不起、我也要加油、这点坎坷不算什么、吃个橙子擦擦眼泪继续创业、加班笑对客户的人;还有一类是正走在去买褚橙路上的人。

总结

近年来,网络信息量以加速度增长,信息极度过剩。移动互联网又以碎片化、强黏度以及惊人的覆盖率给传统的商业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传统的以渠道为中心的传播思想越来越无力,优秀内容成为了各行业最稀缺的资源,这是一个内容生产者的黄金时代。

本书作者舒扬(舍予兄)在多年经验和大量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内容运营方法论——共鸣,以及实现共鸣的八个要素24字真言:

1、唤情绪;2、贴标签;3、挖角色;4、造关联;5、暗施压;6、设情结;7、强落差;8、催发酵。

希望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移动互联时代,无论是内容运营官还是企业从业者,都能理解“重叠原则”,掌握“八大要素, 24字要诀”,赢得“褚橙”一样的口碑。

恭喜你和“今今乐道”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 656 本书,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拆书人:闫燕)

《共鸣:内容运营方法论》金句:与用户发生情感共鸣的产品更容易得到认同。

内容运营的本质是为了满足用户的内容消费需求。一切以人为中心,有需求就有供给,这也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

点击右下方“分享”按钮,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内容运营方法论送给身边需要的朋友,让他也能抓住时代的趋势,打造出爆款品牌。


相关内容:

《运营有道》|互联网运营的逻辑和方法论。

《进化式运营》|产品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以及相对应的运营技巧。

《小说课》|教你如何三分钟讲好一个故事。

《你的顾客需要一个好故事》|讲好营销故事的本个简单步骤。

《用户力》|如何驱动产品设计、网络运营和商业模式?

《从零开始做运营》|如何留住你的用户?

《运营之光》|如何将产品的核心价值传递给用户?

《社群营销与运营》|如何打造优质社群?

《运营制胜》|内容运营的关键和技巧。

《文案发烧》|围绕认知、情感和行动三要素进行文案创作,先模仿再创新。

上次推送内容:

《平等之路》|一本让你了解美国种族问题历史和现状的书。

【严选好书】保持好奇心,成为更好的自己。

《光环效应 》|如何避免光环效应,看清事情本质?

【严选好书】独处,是精神的减负。

本次推送:

《驱动力》|一本教你激励自己和他人的书。

【严选好书】不躬身入局,就别做管理者。

《共鸣:内容运营方法论》|好内容的八个关键要素。

【严选好书】知识焦虑时代,你知道自己该学些什么吗?

下次推送:

《身体从未忘记》|一本帮助你走出心理创伤的书。

【严选好书】空难 暗杀 溺水,肯尼迪家族的荣耀与“诅咒”。

《商战》|如何运用商战的四种战略?

【严选好书】勇而气躁:直男聚集地,太钢容易折。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品卷一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