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类沟通的起源》|人类的沟通行为本质上是一种合作的事业​。​

迈克尔·托马塞洛 品卷一族
2024-12-10


了解语言的发展和形成。

您收听的内容是我们对知识的提炼与再加工,如果你想全面了解书中内容,可以购买此书原版。与本书相关部分书籍的音频链接在文章的尾部,如有兴趣,敬请点击收听。

核心书摘:

《人类沟通的起源》研究的是沟通的问题,它从沟通的起源讲起,告诉我们沟通的本质和基本框架,让我们理解沟通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这本书从动物的沟通入手,分析了一般生物的声音沟通及灵长类动物的手势沟通特点,然后从个体演化和群体演化两方面来探讨人类沟通的发展过程和语言的成形,最后还介绍了语法的构成和复杂性,提出了很多对生物学、语言学、心理学具有开创性的新见解。

关于作者:

迈克尔·托马塞洛,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的一门新兴学科。托马塞洛现任德国莱比锡马克思普朗克演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沃尔夫冈科勒灵长类研究中心主任,他在语言学、生物演化学以及人类和类人猿的沟通、儿童语言等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

学什么:

1、人类沟通的起源和发展

2、人类群体沟通的演化过程

一、灵长类动物的沟通过程

进化论认为,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所以只要研究猿类动物的沟通过程,就可以推导出人类的沟通起源。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灵长类动物的沟通途径、方式和沟通意图。

人类的沟通途径首先是借助声音,然后会辅助以手势,动物恰好相反,动物的沟通以手势为主,声音为辅。灵长类动物的声音沟通都是在特定的情绪作用下产生的,发出声音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情况紧急,或者是遇到了危险,或者是遇到敌人的攻击,它们会情不自禁地发出声音。发出声音的动物,并不在乎有没有其他动物会听到。只是同类的动物相处久了,对一些声音就有了认知,只要听到其他同类发出类似的声音,就知道出现了什么情况。

作者研究发现,灵长类动物主要是通过手势进行沟通,这里的手势包括身体姿势、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这些手势也只有同类才懂,并且还有个学习的过程。

灵长类动物的沟通主要有两种动机,一种是为了改变意图,另一种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研究发现,猿类的手势沟通常常是一组连贯性动作,作者把这叫作“动作串”。通常他们完成沟通的动作串是:先确定对方有没有注意,必要时会绕到对方前面让他看见自己,然后比划手势,接着观察对方的反应,最后还会重复或者运用表情等其他手势。这个沟通过程,跟人类的沟通有些类似,因此作者认为,猿类的手势沟通就是人类沟通的早期体现。

前面讲的是动物之间的沟通,那么,猿类跟人在一起时,又是怎样进行沟通的呢?作者观察发现,猿类与人类的沟通主要通过“用手指物”来实现。简单说,他们会指着自己拿不到的东西,让人替他拿过来。如果是生长在与人类密切接触的环境,它们还会跟人类儿童一样发出更明确的手势。这已经非常像人类的小时候了,只是猿类无法跟人类的孩子一样成长并学会语言表达,所以,它们的沟通能力只能停留在“用手指物”的阶段,无法完成更复杂的沟通。

以上就是灵长类动物的沟通方式,它们的沟通很简单,就是通过手势做到有意沟通,这是人类沟通的起源,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人类的沟通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二、人类沟通的发展过程

动物的沟通主要是手势,沟通目的也很简单,基本上就是为了改变意图或者引起别人的注意。人类的沟通就复杂多了,不仅有多种沟通方式,沟通的目的也多种多样。

很多人认为,研究人类沟通的起源要从语言的起源开始,但作者认为,在人类语言完善以前,人类的祖先就已经在使用手势进行简单的沟通了,这种手势沟通是随着猿类进化成人类一起保留下来的。直到现在,人类在使用语言沟通的时侯,也还是会辅助很多肢体语言,这些肢体语言其实就是手势沟通。

人类沟通的目的,本质上是寻求合作,包括生活上的合作,事业上的合作或者精神上的合作。这种合作式的沟通有个重要的心理前提是共享意图,人类因为长期生活在一个大环境下,形成了很多共享意图,这些共享意图形成了沟通的基础。

在沟通方式上,人类的沟通手势也比动物丰富得多。人类的手势沟通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空间上吸引对方注意,还有一类是用手势模拟一个动作、关系或者物品,把对方的想象力引到某个事物上来。

除了单纯的手势沟通,人类还有一种更丰富的手势沟通方式,叫图像式沟通,表现为沟通者用它的手势或者肢体动作来引发接收者采取某种动作。交通警察在没有红绿灯的路口指挥交通时所使用的手势,就是最常见的图像手势。

人类手势沟通的形成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制造共同意图和共同关注的认知技能,第二阶段是协助与分享的社会动机,也就是双方对沟通事物的共同期待。

人类从手势进化到语言的沟通过程与儿童早期的沟通发展过程是一致的。

孩子出生以后是跟父母家人生活在一起的,他们学会用手指物是有一个过程的。刚出生的孩子会有一些自然手势,他们一般会通过哭喊来表达要求;大约6个月左右,孩子就学会一些简单的用手指物了,只是这种沟通往往是命令式的,他渴了,就指着水杯要喝水,饿了,就抱着妈妈要吃奶;再长大一些,到9个月的时候,孩子开始慢慢学会手势沟通,加上父母在旁边不断指引,孩子与父母之间开始可以通过手势达成简单的沟通意图,这个阶段,孩子的沟通已经逐渐从命令式进化到了告知式;到了一岁以后,孩子的沟通能力进一步加强,除了会命令和告知外,孩子开始会分享感情了,比如,孩子被父母抱出门,看到外面的新鲜事物时,会高兴得手足舞蹈,这就是在用手势分享他们的感情。

一般的孩子在一岁左右,就开始慢慢学习语言,当一个孩子开始学习语言以后,他的沟通能力就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因为这时候既有手势的辅助,还有语言的加持,沟通能力会大大加强,而动物始终只有手势,很少有语言的辅助。

人从开始学会说话,就开始接触群体沟通,长大进入社会以后,群体沟通的机会就更多了。书中认为,人类的群体沟通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互助合作,然后慢慢发展成合作沟通,最后演化成惯例沟通。

人类是群居动物,一群人生活在共同的环境下,通过沟通达成互助合作,帮助他人也就是在帮助自己。所以,群体沟通的前提是共同目标和共同关注点。

猿类的群体沟通始终只停留在集体猎食类的互助合作阶段,而人类在互助合作的基础上又不断进化成了合作沟通。人类的合作沟通主要有三种动机,第一种是基于互利共生对请求的回应;第二种是为了间接互惠主动提供协助;第三种是为了加强内心的归属感彼此分享。人类之所以能够进行合作沟通,主要来自两个技巧的结合,也就是主动助人和反复读心术,基于这两个技巧,沟通双方对事物有了共同的期待,于是创造了共同关注点和共同利益基础,甚至最后还会形成一套固定的沟通机制,让群体沟通越来越完善。

人类的合作沟通进行到一定阶段,就开始有了惯例沟通。所谓惯例沟通是指基于某种共识而产生的无需事先交流就可以任意沟通的行为。人类的惯例沟通是在群居过程中自热形成的,很多人群居在一起,首先在手势上互相模仿,慢慢就形成了一些手势上的共识。语言出现以后,声音又成了很好的沟通媒介,加上原来的手势,惯例沟通就慢慢形成了。随着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惯例沟通也更加普遍了。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尽管从来没有交流过,但是因为看过同样的书,学过同样的课程,沟通也会一拍即合,这就是惯例沟通的最好体现。

上面就是群体沟通演化的过程,人类通过互助合作的需要和反复读心的技巧,从自然的沟通慢慢发展到任意的惯例沟通,最终形成了现在丰富的沟通方式。

三、人类沟通的基本语法结构

人类的沟通语言在不断演化过程中慢慢形成了语法。按照沟通的动机,语法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请求语法、告知语法和分享语法,下面我们就分别谈谈这三种语法结构。

1、请求的语法

人类的群体沟通首先是互助合作,然后再慢慢发展成合作沟通,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产生共同的关注点并彼此需要,也可以向他人请求帮助。这种以请求为目的的语法很简单,就是人物、此时此刻、我希望你去做某事。只是在这种语法结构下,不同阶段的人类表达方式不一样。

类人猿表达请求是用手势串,他们会用两三个或更多的手势来表示自己的请求;正常的幼儿一般会用声音加手势,比如小孩子一边喊妈妈一边指着水杯,就是叫妈妈给水他喝;有听力障碍的人还会用图像手势来表达请求,我们知道的哑语就是这样的,虽然是手势,但是也有一定的语法结构。

基于请求动机的语法机构很简单,因为双方有共同的关注框架和认知基础。


2、告知的语法

相对于请求,告知沟通的范围更广,也更复杂,它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信息的辨识,信息的接收者必须跟沟通者有共享基础,因为接收者事先可能对信息完全不知道;二是沟通的架构,沟通者必须讲清楚信息中的人和事;三是沟通者的表达,沟通者必须准确表达告知信息的目的,是为了八卦,还是为了长久的合作,或者是通过告知寻求支持和安慰等。

基于告知目的的沟通语法一般包含三个层面。首先,沟通者要为接收者选定一个参照物,方便接收者理解。比如,我要说的是我家里的猫,我可以指着当下场景中的猫来做比喻。其次,沟通者必须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按照框架讲明白,通俗地讲,就是我们上学时常说的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结果。第三,沟通者要表明告知这个事情的动机,或者是沟通者的态度,以便接收者理解他的意图并作出必要的回应。

3、分享及叙事的语法

从大的方面来看,分享其实也是一种告知,只是出发点不一样,人类普遍具有与他人分享的动机,目的是扩展自己与他人的共同基础,希望他人喜欢自己,以便以后可以进行更亲密的沟通,因此分享就成了社交生活的常态。分享信息或者态度的最主要方式就是叙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讲故事,几乎所有的宗教经典都是故事集,各个民族也都有关于本民族的神话传说,就是这个原因。

一般来说,分享和叙事涉及的时间跨度比较长,地点也会变化,参与者也比较多,沟通起来就相对复杂。所以叙事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做时间定位,把所有事件串联起来;二是追踪不同参与者在不同事件中的动向。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就构成了分享及叙事的语法结构,这是一种沟通中的高级技巧,需要长期的刻意练习才有可能熟悉掌握。关于如何讲故事的书,我们今今乐道以前讲过很多,比如《讲故事的动物》《<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故事营销》等等,我们在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有兴趣的书友可以在我们的APP中搜索关键词“故事”,选择收听。

结语

以上就是《人类沟通的起源》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读过这本书大家可能会发现,这不是一本教我们如何提高沟通技巧的工具书,而是一本讲人类是如何学会沟通的,以及沟通的基本原理的通识读物。抱着读完就能“学会沟通”的目的来听书的人可能会失望。

我们今今乐道读书会之所以会选读一些类似这种看上去“无用”的书,其实是想通过这样的阅读,帮助大家找到一些“知识背后的知识”,了解一些司空见惯的行为背后的基本原理,用哲学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要先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然后再考虑要往哪里去。因为沟通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但真正明白沟通原理的人并不是很多。

遗憾的是,现在有太多的人喜欢说,“你不要跟我讲那么多道理,就告诉我应该怎么做吧”,我觉得,当一个人总是想要从别人那里得到所谓的“正确答案”时,他也就停止了思考,而主动深入思考的能力正是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最稀缺的能力。

【编辑:孙小莉】

相关内容

《起源》|人类社会如何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美德的起源》|美德是让合作能够长久稳定地维持下去的最好“工具”。

《神话》|了解远古人类对自然和万物的认识。

《超级合作者》|“合作”得以达成的五种机制——直接互惠、间接互惠、空间博弈、群体选择以及亲缘选择。

《梳毛、八卦及语言的进化》|八卦对语言的进化有何作用?

《色彩的秘密生活》|从人类文明、科学艺术入手,探索颜色背后的奇闻轶事。

《驯化》|人类应当不断学习接受与野生物种共同成长,建立相互关系,而不是去征服。

《一本书读懂进化论》|基因编辑婴儿为什么会受到谴责?

《进化心理学》|人类的进化规律及其背后的心理机制是什么?

《社会性动物》|如何用简单直接的方法看透人性?

《种子的胜利》|小小的种子是如何征服植物王国的?

《第三种黑猩猩》|人之所以为人,是哪些关键因素塑造的杰作?

上次推送内容:

《话/镜》|语言是如何修饰、改变经及塑造我们的世界观的?

【严选好书】“讨好型人格”的你,还想继续累下去么?

《创业其实没那么难》(萌版)|如何用一个最简单的创意撬动地球?

【大咖开讲】实用谈判技巧读书会(十一)谈判的座位

本次推送:

《人类沟通的起源》|人类的沟通行为本质上是一种合作的事业。

【严选好书】“鸿蒙初开”华为被逼出来的世界级机遇。

《合伙人》(萌版)|面对有能力的合伙人,你拿什么回报?

【大咖开讲】实用谈判技巧读书会(十二)书法之美-对称与不对称

下次推送:

《爱的多重奏》|如何获得爱的勇气?

【严选好书】家庭,前行路上的“绊脚石”。

《思考力》上|让那些“刺头”员工变成你披荆斩棘的利剑。

【大咖开讲】实用谈判技巧读书会(十三)隐性挂钩vs显性挂钩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品卷一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