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的情人》|感受一位生物化学家对千辛科研的热情和执着。
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得主科恩伯格的精彩人生。
核心书摘:
阿瑟·科恩伯格是一位在生物化学史上极具影响的人物。1959年,科恩伯格因发现DNA聚合酶而获得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如果说重组DNA引发了一场改变生物学属性的革命的话,那么作为当代极少数顶尖生物学家之一的科恩伯格,就是这场革命的先驱。《酶的情人》这本书,就是科恩伯格对自己在酶研究领域中的探索的总结。
在书中,科恩伯格讲述了他和维生素、和酶的结缘,也梳理了维生素和酶的发展史,更总结了他在生物学上所做出的努力和成就。
关于作者:
阿瑟·科恩伯格,美国生物化学家,华盛顿大学教授,主要的成就是酶化学。他成功地从大肠杆菌提取液中分离出DNA聚合酶,并和他的老师、西班牙裔美国生物化学家奥乔亚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学什么:
1、科恩伯格为什么会从维生素的研究转到酶的研究?
2、科恩伯格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一、病人—老鼠—酶
1900年,阿瑟·科恩伯格的父母为了躲避欧洲国家对犹太人的迫害,从欧洲移民到了纽约。
科恩伯格的父亲曾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会说好几种语言,比如希伯来语、波兰语、俄语、德语,到美国后他还自学了英语。父亲在逆境之下仍然勤奋努力的态度,深深地影响了科恩伯格。
科恩伯格从小求知欲就很强。1933年,15岁的科恩伯格从高中毕业,考上了纽约城市学院,并在19岁时就拿到了理学学士学位。但当时正赶上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社会动荡,就业困难,科恩伯格只好重回学校,在纽约罗切斯特大学医学院继续深造了四年。
1941年,科恩伯格完成了博士学业,进入医院,开始临床实习。实习过程中,科恩伯格对病理学和细菌学的兴趣最大。
当时科恩伯格患上了轻度的黄疸,医生建议他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切掉胆囊。但科恩伯格却找了7个像他一样有轻度黄疸的学生,和29个健康的年轻人作为对照,做了一个胆红素注射实验。实验后,科恩伯格:注射治疗后,29个健康者体内的胆红素消退了,而7个得病的学生的胆红素并没有消退。
当时的科恩伯格没有能力回答这个问题,他只是把自己的发现和困惑写成了论文,发表在学术期刊上。在论文中他提出了自己的假设,他说这些轻度黄疸,很有可能是先天性的胆红素代谢失常导致的,是一种遗传疾病。
1942年,科恩伯格应召入伍,成为一名海军军医。在军舰上,科恩伯格一有空就思考黄疸病的事情。没过多久,美国军队内部发生了黄疸流行,一位叫罗拉·戴尔的国家卫生官员看过科恩伯格那篇关于黄疸的论文,把他从军队挖到了国立卫生研究院。
1942年秋,科恩伯格正式转到国立卫生研究院,成为一名营养学研究员。他的任务,就是一边学习,一边帮助科学家们寻找新的维生素,有时候也帮着科学家们做做分离实验。
在一次分离实验中,科恩伯格意外地把一种叫叶酸的维生素B给分离出来了,他也算是有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成就。但这次成功也让科恩伯格看到了自己在化学方面的不足,他想改变这一切,于是他在1945年毅然决定,调整学术方向,从研究维生素变为研究酶。
二、从维生素到酶
20世纪的头20年,微生物领域的研究风靡一时,然而,之后的20年,微生物的地位就急剧下滑,被维生素取而代之。到了20世纪四五十年代,酶又成了新的研究焦点。科恩伯格之所以选择酶作为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当时微生物领域研究的大趋势息息相关。科恩伯格也在书中花了大量的篇幅来讲解和记录维生素的研究,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当时的维生素研究发生了些什么?
19世纪末,现代营养学诞生之前,很多跟维生素相关的疑难杂症都让当时的医生们束手无策,像坏血病、糙皮病和脚气病,更是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痛苦。1880年的时候,脚气病在日本海军内部发生了一次大面积的爆发。光那一年,日本海军就有1725人死于脚气病,而当时日本全体海军的人数也不过4956人。
当时一名叫高木的日本医生怀疑是士兵们吃的优质大米有问题,于是他设计了一组对照实验,结果发现,饮食和脚气病有直接因果关系。从那以后,日本海军就改变了原来的饮食安排,只用了五年的时间,就彻底消灭了脚气病。
高木医生虽然没有找出“脚气病”的真正病因,但他凭借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实事求是的实验精神,发现了脚气病的发生很有可能是食物的问题,从而找到了抑制脚气病的办法。
从脚气病的例子中,我们知道了维生素的发现可以帮助人类治疗很多疑难杂症。但为什么在20世纪四十年代,微生物领域研究调转了方向,从研究维生素转变成了研究酶呢?这背后的原因非常复杂,但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当时的维生素研究已经非常成熟,理论框架十分完备,后人只能在前人基础上修修补补。于是,科学家们另辟蹊径,开始研究起跟维生素息息相关的酶来,科恩伯格就是众多研究酶的科学家之一。
我们知道,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根据其分子组成,可以分为单纯蛋白酶和结合蛋白酶两种。其中结合蛋白酶又由蛋白酶和辅助因子构成,辅助因子还包括了金属离子和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其中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也叫做辅酶,是很多维生素的统称。通过这些描述,我们可以知道,酶是一种比维生素更复杂的蛋白质,很多针对维生素的研究,实际上只是在研究酶的某一部分。科恩伯格就想,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去研究酶,要跑去研究维生素呢?于是他决定从维生素研究转到酶学研究上。他成功地说服了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上司,让他停职进修,回学校学习酶学。经过一年半的学习,科恩伯格重返国立卫生研究院,并在1947年组建了酶学研究所,正式踏上酶学的探索之旅。
三、酶为什么重要?
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它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生物催化剂。早在19世纪,人们就已经认识到酶是自然界某些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但它到底有什么用场,还不是很清楚,酶的作用最早是在酒精发酵中被发现的。
1897年,德国化学家爱德华·比希纳在用酵母菌细胞的提取物做医学研究时,发现酵母菌里的糖经过无细胞发酵,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当时的科学界普遍认为,发酵反应需要依托于受体细胞,也就是酵母菌,才可以发生。但在比希纳的实验中,除去液体内的所有完整细胞后,提取物仍然可以发生发酵反应。这种现象证明,酵母菌并不是导致发酵的“首要功臣”,某种未知的物质才是导致发酵的原因,后来经过不懈的努力,比希纳成功地找到了这个神秘物质,并把它命名为“酶”。
爱德华·比希纳的实验让科学界意识到酶在酒精发酵中的巨大作用,但除此之外,人们对酶的认识还非常欠缺,存在很多困惑,比如酶作为一种化学物质,是怎样使细胞和生物发挥功能、生长并且繁殖的?酶既不是碳水化合物,也不是储存的脂肪,既不是构成肌肉、结缔组织和骨骼组织的结构蛋白质,也不是遗传物质DNA,那它到底是什么?要知道就算DNA名气再大,但在酶的面前,也只是指导构建蛋白质的蓝图而言。DNA本身是无生命的,它的语言冰冷而威严,真正赋予细胞生命和个性的,是酶,它们控制着整个机体,哪怕仅仅一个酶功能的异常都可能致命。而发现DNA在复制中需要酶的,正是科恩伯格。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科恩伯格是如何在实验中证明DNA的复制并分离出复制所需的酶的。
四、在试管中创造生命
1953年,科恩伯格离开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到华盛顿大学医学院担任教授。同一年,著名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在《自然》杂志发表了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这个模型既反映了DNA分子可能具有的无穷多样性,又提出了DNA分子自我复制的可能机制。在当时,人们对基因的认识非常有限,弄清楚基因的物质本性更是全球生物学家追逐的热点。沃森和克里克的发现照亮了黑暗中前行的人们,也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然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虽然来自于众多的实验结果,但它本身还需要用实验来进行证明。科恩伯格以沃森、克里克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为设想基础,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清楚了DNA的复制机制。
实验的第一步,科恩伯格选择从自己最擅长的酶入手,把研究重点放在寻找DNA的酶上。科恩伯格发现,构成DNA分子的单体虽然是4种脱氧核苷一磷酸,但是DNA合成的原料却是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也就是说,合成DNA的原料和构成DNA分子的并不是同一种物质,这就意味着从原料到成品中间,必然存在着某种“转化”,正是这种“转化”,促成了DNA的复制。有了这个假设,接下来的工作无非就是验证假设。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科恩伯格选定了常见于消化道的大肠杆菌,把大肠杆菌碾碎做成提取液,之后在提取液基础上加上DNA的合成原料和一种用来标记和检查实验结果的放射性同位素。一切准备就绪后,把这些东西和DNA模板放置在一起,看它们是否会进行复制反应。
实验出人意料地顺利。科恩伯格发现放射性标记已经进入了DNA,说明有了新合成的DNA分子。DNA果然是一种能自我复制的分子!后来,他从大肠杆菌的提取液中分离出名为DNA聚合酶的酵素,这个酵素不仅可以复制任何来自微生物、植物或动物的DNA,还成为重组DNA技术的关键试剂,对于分子遗传学、基因克隆、基因测序、基因诊断以及基因组计划等遗传学领域的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今天科学家们在用DNA分子杂交技术进行基因分离、结构分析时,也都还会用到“DNA聚合酶”,又称“科恩伯格酶”。
1959年,发现DNA聚合酶的科恩伯格和发现RNA聚合酶的美国生物学家奥乔亚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科恩伯格在获得诺贝尔奖后没有止步不前,他清楚地知道,他在体外合成的DNA是没有活性的,算不上真正的“生命”。那么,能不能在体外合成有活性的DNA分子呢?1967年,科恩伯格仍然以大肠杆菌作为提取物进行实验,他沿用了1956年合成DNA时所用的方法,但在关键的步骤上增加了连接酶,新合成了能够在细菌内部复制的DNA。由此,人类首次在试管中合成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DNA分子,不夸张地说,科恩伯格是在试管中创造了生命。
结语
以上就是《酶的情人》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其实《酶的情人》不能完全算是科恩伯格的自传,这本书更多的是在记录他对维生素、对酶的认识,书中的大部分篇幅都在给我们科普维生素和酶的发展史。科恩伯格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在维生素和酶的发展史中所担任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还在于他从始至终对研究的热情。
在书的最后,科恩伯格也表达了他对这份热情的感恩,以及对市场化下的科研的担忧,他说:“在我们能了解一个创意的真正价值之前,它必须被表达,必须被市场化、被使用、被检验,它本来应该如此。不幸的是,事实常相反。长期以来,即使缺乏合理的创意或物质基础,市场化仍可能成功。市场统治着人类所有行为,包括医学和科学实践。”
愿每一位研究者都能保有对研究纯纯的热情。
【编辑:Stan】
相关内容:
【软科幻小说】《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科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科幻小说】《三体》|当人类文明遭遇灭顶之灾时,人类是否还有翻船的机会?
《神似祖先》|为什么“神似祖先”是改善生活品质最可行且有效的方式?
《蜜蜂的寓言》|如何发挥人性恶德的优势,结出公共利益的善果。
上次推送内容:
《从大到伟大:中国企业的第二次长征》|如何让一分钱赚更多的钱?
本次推送:
《酶的情人》|感受一位生物化学家对千辛科研的热情和执着。
【严选好书】99%的生活烦恼都是有话不直说引起的。
《远见:用变革理论预测产业未来》(萌版)|向左走还是向右走?专业还是一体化?
【大咖开讲】实用谈判技巧读书会(四十一)希腊的债务谈判
下次推送:
《天气预报》|通过天气预报从无到有的过程,了解科学进步的艰难曲折。
【严选好书】不愿意把话描述清楚,有可能是逃避型人格。
《持续增长》(萌版)|公司利润停滞不前,怎么办?
【大咖开讲】实用谈判技巧读书会(四十三)让步之后要不要回报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