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刘柏龄:长寿关键靠自己
写在前面:微信版本又更新,看着自己付出非常多辛苦的劳动成果被淹没在杂乱的消息列表中,小编们表示好心碎。在这里真诚的邀请各位加上星标或置顶,具体操作很简单,只要三步:①点击本文左上角“医养百家谈”——②右上角“. . .”——③选择置顶(安卓)或星标(苹果)。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刘柏龄从医60余年,虽已进入耄耋之年,但身体硬朗、走路稳健、头脑清晰。正因为如此,他依然像年轻人一样,从事繁忙的医、教、研工作,尤其坚持在临床第一线,毫不松懈。接近他的同事、亲朋好友们,经常向他讨教“养生方法”,请他讲讲健康长寿之道。他总结出一条“硬道理”,那就是长寿关键靠自己。无论是从心理的自我调节还是饮食、生活习惯的自我调控,都需要发现和找到适合自己的习惯和方法,然后持之以恒。此外,家庭、社会等外部环境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
细推物理 不为浮名
他认为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就要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社会。其中最难的就是正确对待自己。自己的人生定位要准确,不要越位,也不要错位,要能真正地了解自己一生中究竟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和怎么干,这很重要。
人贵有自知之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明比智要难。刘柏龄永远铭记年少时母亲经常和他说的一句话:“学医,要学好医才行,必须靠技术吃饭,要记住‘技术至上’,只有这样你才能一生无忧。”正是心中常记这句话,他一直准确定位自己,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学问、行医。只要能让自己做这些事情,就是最大的快乐。
他非常喜欢杜甫的一句诗:“细推物理须行乐,何为浮名绊此身。”此话也道出了刘柏龄的心声。也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态,他在这半个多世纪的时光中积极地行医,专心致志地搞技术、搞科学研究。淡泊名利,坦然做人。
20世纪50年代,刘柏龄全家刚从老家搬到长春中医学院(现为长春中医药大学)。由于学院条件有限,仅分配了一个18平方米的小屋。一家5口人挤在这个小屋里,爱人工资很少,家庭生活极其拮据。但他却感到非常满足,苦中有乐。
在这简陋的小屋里,一呆就是18年,他趴在自己的被褥上,写出了将近20篇学术论文,其中一些在学界影响颇大,都是在这个小屋中思潮涌动,信笔拈来完成的,他感到非常快慰。
一个人一生中不会总处于顺境,世界上的事物纷纭变化,人对事物的看法也不尽相同。生活中遇到被人猜疑、嫉妒、窃取、故意陷害之事,常常有之,遇到麻烦,处于矛盾之中,该怎么办?他常说:“世事如棋,让一步不为亏我;心田似海,纳百川方见容人。”他要求自己,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要待人以宽,责己从严,保持平常心态,适应环境变化,永远保持乐观情绪。正如《黄帝内经》所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作息量力而行 饮食适可而止
根据多年的临床观察和数据调查,刘柏龄深知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切疾病的罪魁祸首。所以他每天都在清晨6点以前起床,然后到户外,打打太极拳、散散步,既锻炼身体,又呼吸新鲜空气。约20分钟~30分钟后,回房间再做些上班前的准备,吃早餐,然后在7点半左右乘班车上班,投入一天紧张而充实的工作中。这样的生活习惯,一坚持就是几十年。
他的一生除了看书、医病、做学问、搞科研,就再也没有别的爱好了。下班回家后,最大的爱好还是看书,在读书中,淡泊宁静,洗涤灵魂,感受美好人生。
由于自己的年龄和身体状况,他不断调整作息时间,量力而行,尽量不让自己过于劳累。坚持40分钟左右的午睡,晚上一定要看上几档电视节目,如“新闻联播”“天气预报”“焦点访谈”以及一些法律类的热点节目。之后再看会儿书,一般在11点以前洗漱,然后睡觉。
因为他总是心态平和,所以即便有点烦心事,也会想方设法在睡觉前尽快忘掉。忘得快则心静,心静则顺,心静如水、澄清洁净、养心怡情。所以,他的睡眠质量就特别高。正因为他心态好,睡眠好,一直到现在,虽然88岁高龄,体检各项指标都非常好,几乎没有任何毛病,尤其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在他身上也难觅踪迹。
其实这也与他的科学饮食有关。他的饮食习惯是早餐吃饱,午餐吃好,晚餐吃少。在饮食上,他不像有的人那样,为了故意保养而保养。或者,这也忌口,那也忌口。刘柏龄的观点是:什么都吃,适可而止。
饮食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享受,什么都吃,什么营养都有。因为营养是互补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食物能满足人的各种需要。所以,什么都吃,营养才能齐全,但一定要记住,适可而止。有些东西,可以尝个鲜,吃一口半口,或者偶尔吃一次,穿插着吃那样才科学。都说老年人应该少吃猪肉,因其富含脂肪、胆固醇高等,可是刘柏龄的食谱里每天都有猪肉(吃煮烂的猪肉),只是吃得不多。他还喜欢吃鱼,尤其是鱼头。再搭配着吃些蔬菜水果,这样的饮食习惯很健康。
家庭和睦 发挥余热
刘柏龄认为晚年家庭和睦,环境融洽也是他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他共生育一儿两女,儿女们也都步入了“不惑”或“知天命”的年龄,孙女、外孙们有的也成了家、有了孩子。在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家庭和睦、儿女孝顺、互敬互爱,让刘柏龄的晚年家庭生活充满了温暖和幸福。
刘柏龄常说,人到晚年,一定不要闲着,生活安逸不等于饱食终日。要不辞辛劳,量力做一些事情,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老骥伏枥,勤于锻炼”,坚持为社会做些有益的工作。
作为终身教授的刘柏龄,现仍工作在临床第一线,每周坐诊3个半天。他非常珍惜这个能够发挥余热的机会。在门诊工作,说是半天,有的时候一忙起来就到下午两三点,他并不觉得累,反而感到一种奉献的快乐。回到家里,也不闲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来舒缓一天的工作压力。他觉得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体力锻炼。
人到晚年,体力日衰,除了每天必要的活动量外,最主要的是坚持脑力锻炼。如思考问题、读书、看报,使大脑充分运转。因为积极用脑,勤于思考,学习知识,脑细胞也在运动中保持活力。许多学者、艺术家、作家、科学家都是终身工作;而偷闲消极的人,大脑将会逐渐萎缩,反应就会越来越迟钝,反倒容易衰老,正所谓“用进废退”。
基于此,刘柏龄仍然致力于著书、写文章、练书法、学绘画,把自己晚年生活打理得充实、健康、快乐。“
长寿从何而来?靠药补、靠食疗、靠遗传,这些都只能是一些辅助的措施。实践证明:长寿关键靠自己!”刘柏龄肯定地说。
| 版 | 权 | 声 | 明 |
转载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文章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未经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公众号合作,交流,咨询 请联系以下电话微信同号 | 加不进的朋友可以加群主个人微信: lushiyl(陆医生) 记得复制暗号: 药膳养生调理群 |
更多陆氏药膳古方
敬请关注
分享是对我最大的赞赏
随缘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