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是一件神圣的事情 ——读《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指引》

青法平台 青苗法鸣 2020-12-09

编者按

打铁还需自身硬,青苗法鸣编辑部一直重视自身能力建设。近期,我们组织了本科生编辑集体研读王雨磊老师《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指引》一书,现将部分读书心得感悟整理推送,敬请读者朋友指正。与此同时,我们联合当当网,为读者朋友准备了三次赠书福利,今天将赠送6本王雨磊《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指引》,参与方式详见文末。


作者简介

李蔓,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级本科生。



阅读王雨磊先生的《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指引》的时候,我正在准备某项调研的结项报告,花了三到四个饭后消遣的时间通读此书后,很直观的感受是我很遗憾没有在调研选题之前就读到这本书。我记得我的老师曾经跟我说过,很多书在你犹豫值不值得看的时候,浏览一下它的目录,如果它的目录脉络清晰且环环相扣,能够吸引你翻开它去寻找答案,那么它至少对于你自己来说是值得读的。


翻开目录,我们可以发现,除开绪论,从学术选题到学术修辞最后到学术发表,三大部分都详细地列在书页上,作者将一篇优秀的、有价值的学术论文从思想到最后发表的过程拆分成多个部分,对每个环节都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虽然有书评认为,这本书给予了读者极具操作性的详细指引,但我不愿意将其看作是一本引导学者发表文章的“指引书”。无论是在探讨学术写作的绪论篇章,还是在三大学术篇中多次提及的学术论文写作的目的,作者一直强调的是:学术研究是为了知识生产,为了追求理论贡献。因而我更愿意将本书看作是一个鼓励每位学者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培养学术技艺和修养的“哲理书”。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言:“庖丁解牛靠的不是方法论,而是熟练的技艺。熟练的技艺,靠的是长期浸淫其中。熟知每一分寸的细微感受,技艺便在熟能生巧的摩挲中油然而生。技艺的养成当然也要像方法论的培养一般,尊重事实,紧盯目标,但是它并不追求过渡精致的方法和技术,而是试图培养一种独运其中的匠心,锻造一个具有高度鉴赏力、判断力与执行力的匠人。”



 一、学术选题篇 


除去文学素养、系统知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在学术发表中的作用非同小可外,学术写作和发表的技艺也是不容忽视的。


文中的“学术选题篇”主要讲了如何选题、如何撰写开题报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论证书、文献回顾以及如何与市场、读者、学者和编辑们进行对话等。“对话”这个词在我看来是极为应景的,选题其实就是我们与自己,与所有将读到我们思想的人进行的一场对话,但在市场接纳这篇学术论文之前,这场对话是单向的,封闭的,也是学者自导自演,暗自揣测的,学者需要将自己代入多方视角,去说服每一个读者,告诉读者这篇文章是具有文学价值的。人类的知识就像是一个圆圈,越扩越大,我们不妨将之称为“知识圆”,“知识圆”的半径的扩大也就意味着我们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在积累增加,而一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就是要尽量走出我们已知的“知识圆”,去征服未知,去开疆辟土,去找到一个突破点,做出边际贡献。“知识圆”的突破点就是“对话”的核心点,我们既要接壤于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也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突破和创新。但这个创新也必须是有价值有进步性的,不能说你“新瓶装旧酒”或者炒炒冷饭就是创新了,创新必须能够增进我们的知识,能够传承下去去照亮这个未知的世界,哪怕这个作用是微弱的。


这也恰恰证明作者是理性且犀利的,他的言词中想向我们表达的是:学术研究是神圣且至关重要的,它不是一个人的活动,也不是一个人自娱自乐的情感宣泄,而是面向公众的传递知识并拓宽眼界的过程。每一个躺在前人的肩膀上睡觉,或者干脆无视前人的人的研究成果都是毫无价值的。如果找不到“对话点”,那么倒不如不要开题。学术是一个接力的过程,世界文化经过千万年的沉淀和探索,传递至今,而我们如今也必须肩负着科学认识这一使命继续传承下去,初始的探索盲目且艰辛,稍具雏形的继续捏造也难以捉摸,在学习前人的学术思想和脉络时我们很容易被同化,而很难找到一个独特的属于自己的思考方式。但真正的学术创新,都是在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推动着科学认识。作者对于学术研究抱有的神圣态度,让我想起我在申请学校的一些科研项目时,老师站在讲台上讲的那番话:“你们现在才大一、大二,法学都压根没入门,现在去写一篇论文,去调研一个你们什么都不了解的项目,你们这不是浪费时间浪费资源吗?为什么不拿这些时间去丰富自己的学识呢?”诚然,这些项目一旦立项结项成功,我们能获得很多的东西,但好像独独很难获得我们作为一个法学生应该在大学期间累积专业知识与能力,而且受限于我们自身的学识和认知水平,得出的调研结果和撰写出来的论文也很难突破那个“知识圆”,这样不尴不尬的论文很大情况下是会被发表在学校的报刊杂志上供师生传阅,但这样的结果就是我们沾沾自喜,文章却止步不前。这对于初涉学术的我们造成的后患是无穷的。


很多人会谈到在选题时请教老师给出一个有研究价值的题目,是一件类似于考试时作弊的事情。但现在在我看来,一篇具有学术价值,能找到对话点的项目,一篇倾注了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和心血的项目,远比一篇由一群刚刚走进大学的同学们局限在自己已知的世界内得出的项目要深远且有价值的多。


众所周知的是,选题是一个学术研究的核心,一个好的选题代表着成功的一半。现今的学术市场人才辈出,其遵循自己的价值规律将“高价值”的学术论文筛选出来,将“低价值”的学术论文淘汰出市场。但在那些淘汰出局的“低价值”学术论文中,有些也算得上是行云流水,简练新颖,只是没能满足这个看似纷繁无序的市场的隐性要求,只能自产自销。那么,如何在几近饱和的学术市场同时满足自己、市场、读者、编辑、业内专业学者的要求呢?作者提出了七个具体的原则:有用性、公共性、经验性、传承性、创新性、现实性、前瞻性原则。在我粗略扫过时,只觉得这些像是空泛抽象的大话,看上去无论是在论文写作还是小说写作的指引上套上去都不会违和,但在结合其给出的具体例子进行分析后却发现它们都有了自己特定的含义,拿去与一篇论文进行对照分析也不会觉得无从下手,亦黑亦白。


我是不爱读指引书的,书里一些太过宏观而空洞的东西让我觉得尴尬,因为太过华丽而宏观的东西传达给我们的就像小时候读过的心灵鸡汤,人生哲理,经不起推敲与思量。正如长辈们一直教导我们要善良,勤恳而且有上进心,这些品质是好的,但很少会有人告诉我们怎样去做,怎样才能成为这样一个具有优秀品质的人。以致于我们只会在看过此类书后热血沸腾地表示:“我要写一篇具有学术价值的论文,解决一个学术界争议许久的难题。”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吗?我很庆幸这九大似乎可以套在任何题材上的原则在这里有了它们自己的特殊含义,虽然在这里解释的不够具体,但在后面的篇章中我也的确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二、学术修辞篇 


一篇好的学术论文除了主题以外,同样重要的还有学术修辞。如作者所言在写作时,学者需要将研究论点呈现出来,并且以科学合理的论据对论点加以论证,说服读者,同时通过各种语言手段以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尽可能地让学术表达符合表述初衷。一篇学术论文是给观众,给社会看的,所以恰当地将自己代入读者的思维去读这篇文章,看看是否能收获到你想了解的东西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作者与读者之间信息的高度不对称,所以在代入读者思维进行阅读和理解时,我们也应当适当忽视自己已知的知识,但我并不认为在代入时将自己当作一个尚未接触过该专业领域的普通人,因为这样的人不论看哪一个领域内的论文,如果想顺着整篇文章,跟着作者的思路畅通无阻的走下去,那么书中的注释都可以单独出上一本书了。大一时我曾拿着一篇晦涩难懂的论文去请教其中某些语句,老师当时只是看了论文一眼然后提醒我先将课本的知识吃透,等自己的专业知识扎实以后再去读这些学术论文。这篇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在当时的我和老师看来是毋庸置疑的,在今天的我读来也是一气呵成、逻辑缜密、线索清晰,一以贯之,但在当时的我看来却是謷牙诘屈。故而如何把握作为读者的一个度,还是应当根据受众群体细细斟酌。


在学术修辞篇,作者看重的是思想和观念,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将缠绕在我们头脑里的想法落在纸上,总有一定的落差,就像我们拿了一把锋利无比的刀,却压根不会耍。这时,书本的作用便显露出来了,读书是一门学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去吸收传达给我们的思想,学会带着问题去阅读自己不愿意阅读的,这种习惯对于我们学术素养的培养,将是大有裨益的。如文中所言,养成读一手文献、英文原著、做读书笔记等等这些使自己跳出舒适圈的行为,通过精读和细读模仿学习作者的治学路径,将为自己的学术之路奠定深厚且扎实的基础。细细回顾,大学更为自由的时间里,我们阅读的兴趣越来越低,大多时候读一本专业书籍或学术论文都是带着完成某项任务的目的,而非带着自己的思想与考量,囫囵吞枣般地了解了整篇文章的核心与论点之后便抛之脑后。我们总是很难也不愿意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学术论文枯燥且晦涩,远不及充满趣味性的小说来得痛快,但在读完一本小说之后我们只会短暂地对结局的或喜或悲展现出自己的情感,再然后便如石沉大海,我们再搜寻记忆好像也只记得个大概和轮廓,这样耗费大量的时间在其中以获得短暂地快感倒有些得不偿失。


换言之,文字精炼且富有感染力,不是一件极具技巧性的事情。作者也未多加笔墨予以描述,总而言之,积累与习惯才是终南捷径。小时候我家里是开药房的,中药混杂的清香浸染了屋里的每一寸土地和空气,以致于多年后再次推开那扇很久未开的门的时候,我还能感受到屋里浓浓的灰尘气味里的那一抹清香。正如有些人,似乎只是简单的下笔,写下的东西都别有一番自己的韵味,这该浸染于书香之中的文人自带的那股气息吧。



 三、学术发表篇 


一个学者耗费心力和物力完成一篇论文,其最初的目标和最终的目的是将其思想传达给大众。发表看起来是旅程的重点,成败在此一举,但在我看来反而是最不值一提的,因为这就是一个检验的关卡,没有人会因为在发表时你有多勤快对谦卑而录用你的文章,这个时候的敲门砖是我们拿在手中的论文。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说我们需要针对不同杂志、期刊社的需求进行喜好性投稿,进行多次校正和检查等,那么实际上这个时候除了校正和检验之前所有的成果,我们能做到去左右最后结果的行为已经不多了。


发表的核心词该是“严谨”。从标点到遣词造句,都要经历多次的检查和校对,最后才能投入邮箱。无论是心灵鸡汤,还是身边人的例子都告诉我们,犯错有时候是没有下不为例。作者提到了很多关于如何正确地修改文章的建议,是确立中心思想的个人修改,也是交由学者们的耐心指正,更可以是学术交流会上的互相研讨。最让我意外的是,作者花费了一定的篇章去引导我们虚心接受来自自己或旁人对于论文的指正,承认错误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有时的确是很难接受的,或者我们会耻于面对自己的错误,故而很多时候在面向公众之前不会检查或者回顾文章,也不愿意去接受别人的意见。我想:做学术时如果没有平和且严谨的心态一定很难成功,因为一个人的眼界和世界有时候总是会有局限存在的,多结合他人的世界将更能展示全貌。



 小结 


读完本书我有些颓然,因为在我尚未知晓论文本身之学问如此深奥之前曾生产过多篇学术垃圾,也丝毫不觉得羞愧。但如今我可以坦诚地在这里说上一句,如果现在让我写上一篇论文,我可能还是会卡在选题、会卡在遣词造句,会卡在研究内容上,很大概率还是无法写出一篇上不得台面的文章,但我一定会保证这篇文章一定有了自己的条理和至少能说服我的意义。正如前文所言,我从前总是很厌恶指引或者工具书,他们给我的感觉是宏观而又空洞的,字里行间只能看见类似新闻稿般的官方,或者一个讲着大道理的聒噪文人,完全体会不到作者怀着怎样的心态与情感展开写作,这种无法与作者进行对话的情景,很容易让我感到乏味和不安。但我在读完本书后,能大致勾画出他的模样,在我的想象里,他一定是坐在一个雨中的庭院里,桌上是泡好的清茶,一旁的青年垂着身请教,但青年是冲动而急于证明自己的,话语中莽撞而不知礼数,先生只是微笑着,不急不慢地酌上一口茶,再去抚慰和劝诫,他会伴着雨声缓缓地告诉身边的青年,学术是一件神圣的事情。


然而,假使有人希望通过这本书解决燃眉之急,希望能通过这本书一夜之间提升自己的写作技巧,我是不建议的。学术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很多技艺和经验兜兜转转都将绕回一个起点。以前的语文辅导班上,大本大本的万能作文模板和名人名言都将为我们写在方格上的800字的文章增添色彩,标榜上名人说过的话整篇文章都升华了不少。这些积累是生搬硬抄,我们很难根据其中的思想引发出自己的讨论,这是没有灵魂的积累。积累该是带着自己的思想的,而不该是记着某个名人说过的话而奉为圭臬,而是该想着为何赞同为何驳斥。我想作者也想告诉我们的是,论文是要写出我们自己的思想和想法,前人之述我们可以加以证明论题也可以用来反驳,我们也可以成为文章里面的“某某说”。


正如作者在最后所言:“佛法就像一只渡人到彼岸的木筏,木筏只是渡人的工具,而不是彼岸本身,到达彼岸之后,渡者便该弃筏上岸。”本书在不同的人眼中起着不同的用处,在此处,本书指引了我学术的方向,感谢作者!


想要购买这本书的同学,

可以点击链接进入当当网购买噢~


赠书福利


截至到10月7日18时,在本文下留言说说你对论文写作的想法,获赞数前三名的读者将获得《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指引》一本。


,也有三本《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指引》等着你哦。


推荐阅读

青苗读书会成果(一):密尔笔下的“李先生”

读书会成果(二):个性自由与人类福祉

人真的有自由意志吗?——叔本华《论意志自由》的内在逻辑

法律人的生活方式:阅读、实践、思考、写作 ——读《经验与心得——法学论文指导与写作》有感

为什么你投稿的文章总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投稿邮箱:qmfmbjb@sina.com

主题篇幅体例

青苗学人交流群

长按扫描二维码添加青苗微信号,加入青苗学人交流群,一同交流、分享!


本文责编 ✎ 蒋浩天

本期编辑 ✎ 云大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