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7年云南各市GDP:诗与远方背后,是低调荣升年度黑马王

林隐 山川网 2019-04-08


山川网:刚才回顾了一下近段时间来我们推送的2017年全国省份各市GDP数据专题的推送情况,算上今天的云南省,我们一共已经推送了18个省份。中国大陆(不含港澳台)省级行政区共计31个,再减去京津沪渝4个直辖市,还剩下27个真正意义上的省份。除了以上18个已推送的省份外,还未推送的9个省份,根据2017年经济总量情况,由上到下排列分别是:


辽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海南、宁夏、青海、西藏9个省级行政区。截止到发稿前,已经可以通过官方渠道搜集整理出2017年行政区各市GDP数据的,有海南、宁夏,接下来也会安排推送。而其余的7个省份,都存在经济数据披露不完整的情况。其中新疆、西藏、青海等边疆省份,属于历年数据公布都较晚的地区;而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地区,则是近段时间以来经济数据挤水分的重要区域。


由于后台经常有朋友询问部分省份2017年经济数据为何迟迟没有推送,这里再次做下解释。未能做推送的,就是官方数据迟迟未公布的,还望大家见谅。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多数人提到云南的第一印象,往往就是以大理、丽江为代表的少数民族亚热带风情旅游区。作为中国西南十分重要的战略要地,云南省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自治区。云南国境线漫长,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共计有25个边境县分别与缅甸、老挝和越南交界,国境线长4060千米,其中,中缅边界1997千米,中老边界710千米,中越边界1353千米。


云南属山地高原地形,山地面积33.11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84%;高原面积3.9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10%;盆地面积2.4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0%。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是云贵高原的组成部分。



全省地势呈现西北高、东南低,自北向南呈阶梯状逐级下降,从北到南的每千米水平直线距离,海拔平均降低6米。北部是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海拔一般在3000~4000米左右,有高黎贡山、怒山、云岭等巨大山系和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等大河自北向南相间排列,三江并流,高山峡谷相间,地势险峻;南部为横断山脉,山地海拔不到3000米,主要有哀牢山、无量山、邦马山等,地势向南和西南缓降,河谷逐渐宽广;在南部、西南部边境,地势渐趋和缓,山势较矮、宽谷盆地较多,海拔在800~1000米左右,个别地区下降至500米以下,主要是热带、亚热带地区。


了解完云南的基本地理情况后,我们进入今天的2017年云南各市GDP数据情况:



素材之中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所以地区名称当中,统一只取了通俗意义上的城市建成。而从行政区划上,云南最新的地级行政区设置共计16个,其中8个地级市,8个自治州。


8个地级市分别是: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昭通市、保山市、普洱市、临沧市、丽江市,人口构成以汉族人居多;


8个自治州分别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口构成相对更为复杂多样。



作为中国的少数民族大省,云南省内以汉族为主要人口构成的地级市和以少数民族为主要人口构成的自治州,在经济发展上表现较为均衡:


8个地级市在全省的经济排名分别为:昆明市第1、曲靖市第2、玉溪市第4、昭通市第7、保山市第9、普洱市第10、临沧市第11、丽江市第14;


8个自治州在全省的经济排名分别为:红河州第3、大理州第5、楚雄州第6、文山州第8、西双版纳州第12、德宏州第13、迪庆州第15、怒江州第16。


其中红河州的省内第3名排名,还是在2016年刚刚超越玉溪市获得的。



由于同处中国西南部,省内地形又都以山地为主,所以云南常常被拿来与相邻的贵州进行比较。众所周知,伴随着高铁的开通和大数据等信息产业在贵州的不断推广,贵州近几年来的经济增长十分迅速。2017年,贵州省经济增速10.2%,增速全国第一。


更重要的是,自2003年以来,贵州省GDP增速连续15年保持在10%以上,自2011年以来,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已连续7年位居全国前3位。而云南省作为近五到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新引擎西南地区的成员之一,增速虽然也一直位列全国前列,但始终都要比贵州低上一些。所以部分媒体就大胆推测,是否不远的将来,贵州就有望超越云南?


上图之中,是我们截取的2017年中国各省份经济体量排名中的一部分。我们发现,云南省在2017年以16531.34亿元的成绩,位列全国省级行政区第20位;而同期贵州省以13540.83亿元的成绩,位列全国省级行政区第25位。


但是时间倒推一年,2016年度,云南省的GDP全国排名还只是第23位,同期贵州的全国排名同样还是第25位。也就是说,在2016年~2017年这一之间,云南省的全国省域排名情况就一下子超越了3个省份,名次提高3位。要知道,即使是目前多个风头正劲的省份,想要在高手如林的全国省份经济排名中上升一位,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那么云南,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就必须上一份2017年完整的省份经济总量排名资料了。通过上图我们发现几点情况:


一、虽然都是相邻省份,但是彼此之间的差距可是大不相同的。比如第3位山东和第4位浙江之间的经济总量,差距超过2万亿。那即使浙江在增速上再怎么领先,这样体量基础上的悬殊差距短时间内都无法改变。但是四川、湖北、河南、湖南四省之间的差距,就堪称是十分细微,两两差距都在千亿的级别,只要一方一发力,另一方再一不小心,就极有可能造成排名易位。


二、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江西、广西、重庆、天津四者之间。也恰恰是因为这样的客观经济体量差距情况,才导致了由于天津2017年的经济挤水分,与重庆之间的经济排位同样出现了异位情况。



三、此时我们再结合2016年时的云南排名相邻省份的数据差,就会发现云南其实与吉林、黑龙江两省的差距已经微乎其微。而近几年东三省的经济增速持续停滞,云南却是节节攀升。也就是说,2017年度云南排名提升两位,原本就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只是没有内蒙古的挤水分情况来得突然,排名直接从2016年的全国第16位,直线下滑至了全国第22位,堪称是“崩盘”式的下滑。内蒙这一个位次想让,对于云南而言的确是“躺着”换来的。


四、此时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为什么即使贵州在近十年来增速虽然一直全国领先,但是我却不认为云南就会很快被超越的原因。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过去五年来两省的经济增速变化情况,从2013年到2017年五年间,云南省历年经济增速分别为:12.1%、8.1%、8.7%、8.7%、9.5%;贵州省历年经济增速分别为:12.5%、10.8%、10.7%、10.5%、10.2%。从趋势上我们发现,两省的增速其实是分别从低到高和从高到低不断趋同的。而一旦两省经济增速处于同一区间后,两省之间现有的3000亿元左右的经济体量差的作用,就会体现出来。


五、所以贵州接下来的目标,显然应该是山西和吉林,距离云南短期之内还有一定的体量差距。而云南这边,在地利之便和旅游资源上,显然优势十分明显。只是前些年相对落后的旅游业发展水平和旅游业发展思维还存在较大的短板,随着时间的推进,云南的接下来可以挖掘的资源还十分之多。目前东南亚各国对于中国工业产品的依赖度越来越高,且随着东南亚各国经济的发展,消费能力的提高,对中贸易需求自然还会不断提升。云南占据中国西南大门的地理优势,未来前景十分值得看好。



本篇之后,我们似乎看到了另外一个人生道理:你只需要尽最大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而不必过度担心所谓的阶层固化。因为许多看似牢不可破的阶层,往往都有各自极为脆弱的软肋,一旦爆发就会伤筋动骨。


但是这个软肋,往往不同阶层之间是存在较大的代沟的。所以与其耗尽心思去琢磨其他人的软肋,倒不如想方设法发挥自己的长处。短板理论更适合次序居上者,而长板理论则更适合次序偏下者。




【山川网の近期优质原创文章传送门】


2017:2017河北各市GDP 丨 2017甘肃各市GDP 丨 2017贵州各市GDP 丨 2017山西各市GDP 丨 2017广西各市GDP 丨 2017江西各市GDP 丨 2017陕西各市GDP 丨 2017安徽各市GDP 丨 2017福建各市GDP 丨 2017湖南各市GDP 丨 2017湖北各市GDP 丨 2017河南各市GDP 丨 2017四川各市GDP 丨 2017山东各市GDP  2017浙江各市GDP 丨 2017江苏各市GDP 丨 广东2017各市GDP 丨  2017中国城市GDP百强 丨  2018中国最富1000人榜单 丨 2017年31省市GDP 丨 2017年一线城市 丨 2017广东企业竞争力500强


城市:主要城市首套房利率 丨 电影票仓 丨 人口悖论 丨 最好的扶贫方式 丨 中国彩礼不可承受之重 丨 落后的户籍制度 丨 春节各省旅游排行 丨 春节旅游城市收入排行 丨 31个省份城市建设大数据 丨 大国崛起 丨 国家中心城市 丨 河北和河南 丨 安徽究竟是长三角还是中四角 丨 西部地区不良贷款  丨 最值得毕业生就业和购房的16座城市 丨 中国目前究竟有多少个城市群 丨 地铁为什么建成和在建的最重要 丨 应该在六线城市混吃等死吗


人文:城市故事丨 今天是你余生最年轻的一天 丨 京津冀乃至整个华北平原目前的格局 丨 2017年中国城市天气之最 丨 一日看尽江南雪 丨  佛系城市与魔系城市 丨 中国最美大学知多少 丨 古代的地域黑 丨 天下第一雄关 丨 我对北方的态度 丨 终究隐没的历史名城 丨 不流浪的民谣歌手 丨 地域自黑哪家强 丨 得四川者不易得天下 丨 得山西者易得天下 丨《引爆者》中的山西风情 丨 12座二线城市灵魂何在


旅行: 东北行纪·哈尔滨篇 丨 东北行纪·长春篇 丨 东北行纪·大连篇 丨 东北行纪·沈阳篇 海南旅游骗局/西藏旅游骗局/新疆旅游骗局 丨 云南旅游经典骗局 丨 南京旅游经典骗局 丨 成都旅游经典骗局 丨 苏州旅游经典骗局 丨 杭州旅游经典骗局 丨 天津旅游经典骗局 丨 广州旅游经典骗局 丨 上海旅游经典骗局 丨 北京旅游经典骗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