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为|民 · 知|识|报|国
胡鞍钢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独领风骚 兴不忘忧
点击上方“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关注我们 ↑
原文载:光明网-经济频道
胡鞍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目前,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中国的“两会”。
《政府工作报告》是认识当代中国,理解中国道路和中国发展方向的最好窗口。
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其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政府如何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呢?主要遵循以下路径:人民政府确立发展目标,通过运用公共资源,包括公共财政支出、公共投资建设、公共政策等一系列的手段,来实现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评估的方法是什么呢?目标一致法。即衡量当年提出的目标是否已经完成,用定量分析的方式计算完成率这个方法非常简单,而且在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中国一样始终按照目标一致法对执政过程进行第三方评估。
///
五年来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
///
从经济增长率来看,从2012年-2017年,中国的GDP经济增长率从7.9%到7.8%、7.3%、6.9%,2016年最低达到6.7%,去年略有上升,达到6.9%,平均下来在7.1%左右,但是GDP的规模不断扩大,从54万亿元增加到82.7万亿元,年均增长7.1%,占全球经济比重从11.4%提高到15%左右,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世界经济比重采用汇率法来计算。
第二个数据是我们更关心的指标——全员劳动生产率。可以看到,中国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持续增长,从2012年的7.28万元到2017年的10.12万元(见图1),年平均增长率为6.8%,可以看到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图1. 全员劳动生产率(2012-2017年)
从世界背景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全球的失业人数翻了一番,现在达到2亿多人,2017年全球失业率达5.78%,成为最大的挑战之一。我们认为,在中国,只要失业率低于5%,就是充分就业,与美国是一样的。在中国,城镇失业率基本上在3.9%或者4.0%,美国最新的数据已经表明已经降至4.1%,说明两个大国在G20中实现了比较充分就业,如同李克强总理所言“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了比较充分就业”。
中国在过去五年累计新增就业人数达到了6600万人。实际上,从“十五”计划开始,除了国际上通行的失业指标以外,中国就已经制定了创造新增就业的指标——城镇新增就业。“十五”计划新增就业的目标人数为800万,“十一五”规划为900万,“十二五”规划为900万、“十三五”又进一步提出1000万,去年提出了1100万。在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下行的背景下,中国创造的新增城镇就业岗位逐年增加。从2012年的1226万人,去年达到1351万人(见图2),破了历史记录,这是什么概念?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过去五年全球劳动力增加了1.97亿人,中国城镇就业则增加了6600多万人,占世界的1/3左右。
图2.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012-2017年)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如何,不仅要看失业率,更要看新增就业人口,即新生劳动力人口能不能进入到就业队伍之中。我们每年有高达700万到800万的大学毕业生,包括大学毕业生、高中和高职毕业生,其受教育的年限要高于全国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不断有高人力资本水平的劳动力进入就业队伍,这解释了为什么中国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在不断提高。
///
五年来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革
///
突出表现为两个核心指标:消费贡献率由54.9%提高到58.8%,服务业比重从45.3%上升到51.6%,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
从2006年“十一五”规划就提出,一是从需求结构“把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基本立足点,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二是从产业结构看“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和结构优化升级带动转变”。也就是从需求结构来看,能够使消费成为最主要动力,从产业结构来看,能够使服务业成为重要动力。直到“十二五”时期才发生这两大转变。
从表2可以看出中国GDP构成和各产业的增长贡献率,在产业结构方面,我国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占整个GDP的比重从9.4%下降到7.9%,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达到6000亿斤。第二产业的比重也是不断下降的,从45.3%下降到40.5%,其中工业比重下降最明显,但是高技术制造业年均增长11.7%。我们也判断,中国已经从工业化后期进入到后工业化时代,与此同时必然进入现代服务业主导时代。从数据来看,服务业比重从2012年的45.3%提高到51.6%,首次超过了一半以上。在增长贡献率方面,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从2012年的44%提高至大2017年的58.8%,这也反映了中国的产业结构的变动成为从工业主导过渡到现代服务业主导,增长动力从工业主导驱动过渡到服务业主导驱动,进入中高速经济增长阶段。
从需求结构的角度看,GDP增长由三个方面构成,消费、投资和货物净出口。由表3可以看出,中国的GDP由资本投入驱动逐步转向消费驱动,投资占GDP比重的峰值出现在2013年,达到55.3%,而后消费需求成为主要的拉动力,2017年消费需求对增长的贡献达到58.8%。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包括私人消费和公共消费,公共消费就是政府用于卫生、教育、旅游、环境等方面的消费支出,公共消费有助于带动私人消费。总的来说,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以消费需求驱动的新的增长模式,最重要的是使14亿消费者福利最大化,既是消费主导的时代,更是消费者主权的时代。
《政府工作报告》还特别提到“城镇化率从52.6%提高到58.5%(见表4), 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这相当于德国总人口(2017年为8059万)。从城镇化角度的来看,2012年中国的城镇人口是7.1亿人,2017年已经提高至8.1亿人,短短的五年已经新增1亿人,平均每年增长2000万人口,这对中国而言是巨大的经济增长动力。中国的城镇化率提高到58.52%,但在世界还相当于一个比较低的城镇化率,因此在发展城镇方面还有巨大空间,中国仍处在城镇化加速阶段。
城镇化什么时候会减速?至少要达到70%或者75%以后,也就是今天发达国家的水平。中国用相对短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需要二百年才走完的城镇化过程。中国在城镇化做加法,与此同时就在农村人口做减法,突出表现为农村总人口从6.4亿人减少至5.7亿人,占全国人口比例也在进一步下降。中国实际上完成了从1949年农村人口为主的社会到以城镇人口为主的社会的转变,这主要是在改革开放40年后发生的变化,过去五年发生的变化尤其显著,包括了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
///
五年来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
///
“五年来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全世界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很显然高于经济增长7.1%。规模跃居世界第2,与美国只有一步之遥。科技进步率由52.2%提高到57.5%,因此这个评价含金量非常高。
首先看科技人力资本投入,从2012年大体是324.7万人年,到了2016年达到了385万人年,我们估计2017年会超过400万人年。什么概念呢?美国在OECD国家最多,也就是140万人年。因此从中国角度来看,研发人力资本的投入、研发资本的投入将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就是研发产业。
五年来在研发资本投入方面跃居世界第二。我国研发经费支出去年已经突破了1.75万亿元,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从1.91%提高到2.12%(见表5),2018年的预期目标达到2.20%。到2020年,按照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应该达到2.50%,实际上可能达不到,但是研发经费总量将跃居世界第一,因为美国特朗普政府在削减各类研发投入,仅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2018年度预算拨款就比2016年度实际投资削减11.2%。
在研发投入的产出方面,投入的产出就体现在技术市场成交额。从2012年的6437亿元达到2017年的1.3万亿元,相当于与GDP之比从1.19%提高到1.62%。这也显示了什么呢?先投入后产出,而且中国已经形成了更加规范的、更加竞争的技术贸易市场,这是国内的市场。现在我们很多技术已经卖到国外了,没有统计在里头,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个数据增长是非常快的。
在发明专利受理量方面,从2012年的65.28万件到2016年突破了134万件,授权量从2012年的21.71万件到2017年达到了42万件。实际上我们已经在过去连续7年发明专利受理数超过美国,从2016年和2017年我们连续2年授权量超过美国。此外,2017年中国PCT(专利合作协定)达到5.1万件,超过日本(2015年为4.4万件),与美国(2015年为5.7万件)也是一步之遥。但是中国的发明专利的历史或者说《专利法》的历史是非常晚的,从1984年,也就是30多年前才建立了这个法律,美国是1790年,我们用3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美国227年的技术创新道路。今天的世界科技创新就是最大的马拉松,看谁跑得快、跑得远,很显然中国大踏步的赶上来,现正在最关键的技术创新的指标方面我们开始进入第一阵营,并且将引领世界。
我们再看看最重要的一个指标,称之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技术创新资本存量,即发明专利拥有量。中国从“十二五”规划首次采用这个指标,2010年为22.8万件,到了2016年首次突破100万件,全世界只有3个国家超过100万件,一个日本,一个美国,第三个就是今天的中国。2017年中国已经达到了135.6万件,估计到2020年中国将会赶日超美,成为世界第一。下一步就是中国如何从专利数量大国到专利质量大国。
最重要的是在“十三五”规划首次采用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12年的52.2%,到2017年提高到57.5%。按照“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要达到60%,现在看来有信心能够达到这个指标。
总的来说,中国已经进入到世界科技创新舞台的中心,正在加速创新,也在加大创新驱动发展的力度。正如李克强总理所判断的:
“我国科技创新由跟跑为主转型更多领域并跑、领跑,成为全球瞩目的创新创业热土。”
其目的就是全面赶超西方发达国家,即欧美日,特别是美国,所谓跟跑就是追赶,所谓并跑就是并驾齐驱,所谓领跑就是超越。怎么来衡量呢?一是主要指标总量是否能够赶超,应当说已经实现了;二是主要指标质量是否能够赶超,现在看这是最大的瓶颈,也是最有潜力的方面。前者是量变,后者才是质变。因此什么叫做森林式的研究呢?不仅要研究中国,还要研究美国,还要研究欧盟,还要研究日本,目标很明确,不仅要赶上他们,并驾齐驱,还必须超过他们。
///
五年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
首先,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贫困人口减少6800万。6800万什么概念呢?相当于减少了一个泰国总人口。别小瞧这五年,这都是人类历史上可以写下一笔的。易地扶贫搬迁83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见表6)。
按照2010年国家贫困线标准,1978年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绝对贫困人口国家,农村的贫困人口高达7.7亿人,贫困发生率高达97.5%,到2000年降到4.6亿人,贫困发生率首次低于50%。到了2012年中国当时有将近9000多万绝对贫困人口,2017年已下降至3000万人口。贫困发生率就由10.2%下降至3.1%。李克强总理已经明确提出2018年至少减少1000万的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就会下降至2000万,贫困发生率降至2%左右。
这等于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在2015年提出的“到2030年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减贫目标,只要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下,就是终结了贫困。我们在全世界带了一个好头,我们也为全世界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减贫经验。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减贫的成功使得中国能够在40年中从世界最大规模的绝对贫困人口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人口社会,即全面小康社会。可以说没有一个国家,没有一个地区能够像中国如此创造这样的减贫奇迹。怎么定义奇迹呢?很简单,就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事件。
其次是居民的收入年均增长达到7.4%,超过了经济增速7.1%,高出0.3个百分点。
李克强总理还首次提到,全国出境旅游人次由8300万增加到1.3亿。什么含义?根据国际旅游组织的数据,中国在国际旅游市场中的消费将从10年前的3%提高至国际旅游总消费的21%,但是出境旅游人次仅占10%,人均国际旅游消费支出相当于世界人均支出的两倍。如果再看一下国内的旅游情况,更是令人惊叹,全国旅游人次从2012年的9.57亿人次,到2017年突破50亿人次,平均每人3.6次,特别是乡村旅游、森林旅游成为增长最快的旅游之地,几乎就占了一半,这是因为一是农村公路全面覆盖,99.2%的乡镇和98.3%的建制村通了沥青路、水泥路,99.1%的乡镇和96.5%的建制村通了客车,农民进入汽车大众化阶段,农村每百户的家庭汽车保有量达到了17.6辆,农民进入摩托车普及阶段,每百户摩托车保有量达到65辆;二是农村互联网高度覆盖,近90%的村通宽带互联网。国内旅游收入已突破了4.57万亿元,直接和间接就业人员占总就业比重的10%左右,特别是农民和贫困地区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社会养老保险覆盖9亿多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5亿人,织就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
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6.7岁,这是什么水平呢?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居前列。中国许多地方已经达到了“80后”,上海已经达到了83岁,北京达到了82岁,天津达到了81岁。人均预期寿命是一个国家人民生活质量最代表性的标志性的指标,希望各省均达到“80后”。
棚户区住房改造2600多万套,农村危房改造1700多万户,上亿人喜迁新居。不断解决住有所居,当然还没有完全解决,所以说今年进一步提出了这样一个指标,我后面会详细介绍。
过去五年由于农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又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就出现了我们所说的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中国最大的矛盾和差距,一个是地区差距、一个是城乡差距,从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城乡差距持续扩大,到了2009年达到高峰,达到了3.33倍,而后持续下降,2017年已降至2.71倍。这和城镇化率提高是相关的,也就是说农村做减法,城市做加法,很显然这个差距会有所减少。现在很多地区已经进入2倍左右,特别是浙江,为2.0倍,显示出城乡一体化是有助于减少城乡收入差距的。
第二个来看就是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在2008年达到高峰,达到了0.491,而后开始缓慢下降。到了2015年达到0.462,2016年略有提高,2017年数据现在没有公布,我想大体也会在这个水平上。
第三个来看就是中国的地区差距,按人均GDP差异系数计算,在2004年达到高峰,达到了75.1%,而后持续下降,2017年估计在43%左右。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2002年提出,到2020年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扭转。事实上城乡收入差距在2009年,地区差距在2004年,居民收入差距在2008年都发生了趋势扭转。这是与城镇化率不断提高是相关的,从农村人口为主(大于50%)到城镇人口为主(大于50%)的根本转变,同时也与城乡市场主体迅速发展有关,市场主体登记户数已达到9960万户,占总人口比例达到7.17%(见表7)。中国开始进入到三大差距逐步缩小的阶段,这就是为什么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到2035年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的目标,到2050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的目标。实际上是和上述趋势根本扭转是极其相关的。
///
五年来生态环境状况逐渐好转
///
五年来,通过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生产力,实现“两山论”,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国家制定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止的三个十条,我们叫三大行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并取得扎实成就。2017年我国大气污染行动计划目标全部实现,重点地区的PM2.5平均浓度下降30%以上,重点污染城市重污染天数减少一半,71%的煤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I-III类水体比例增加到67.8%,劣V类水体比例下降到8.6%。全国土壤污染状况摸底详查正式启动。
单位GDP能耗、水耗均下降2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增造林面积超过9000万亩,森林面积增加1.63亿亩,沙化土地面积年均缩减近2000平方公里。
国家实施高品质的燃油标准,居世界前列,美国都没有做到。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2000多万辆,进一步降低机动车排放污染。目前我们估计全国的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了2亿辆,相当于淘汰了10%。
优化能源结构,发动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绿色能源革命。首先,中国的煤炭消费比重从高达70%已经下降至2017年的60.4%。其次,中国的清洁能源比重从2012年的14.5%提高至2017年的20.8%(见表8)。我们把它称之为中国从煤炭时代进入后煤炭时代,进入到前所未有的绿色能源时代。而这个过程几乎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发生的,本世纪初当时我有一个口号,中国如何通过绿色发展使自己从最大的黑猫变成世界最大的绿猫。因为我们是世界最大的黑猫,无论是煤炭消耗,还是二氧化硫排放,还是我们所说的二氧化碳排放等等主要指标,几乎是世界最大的黑猫。但是通过过去差不多十多年的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迅速从世界最大的“黑猫”变成世界上最大的“绿猫”。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
首先来看,就是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说是党中央一个重要的决策。这五年来实际上我们是在做减法的,规模都大大超过了美国的产量。退出的钢铁产能是1.7亿吨以上,相当于减掉了2个美国的钢产量(2017年美国钢产量为0.82亿吨)。第二个是煤炭8亿吨,相当于减掉1个多美国煤产量(2016年美国煤炭产量为6.74亿吨)。第三个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提高至77.0%,创了五年来新高。第四个市场价格回升和企业利润增加,结束了连续五年来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的态势,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比上年增长2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各类市场主体爆发性的增长,五年增加了70%以上。现在已经达到了9800多万户,比世界第14人口大国埃及(2017年为9700万人)还要多,今年某个时候就会超过1亿户,是改革开放40年重要标志之一!
2002年全国的市场主体数是3111万户,到2017年达到了9815万户(见表9)。其中实有企业从374万户增加到3000万户以上,主要是私营企业。2015年达到了86.9%,估计现在会达到90%以上。个体工商户从2377万户达到了6579万户。个体工商户平均下来是2到3人,实有企业平均就业人数是超过9人以上。为什么中国会创造大量的就业,尤其是在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数从8135万人上升至3亿人,2017年数据没有出来,但是肯定在3亿以上。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企业家王国、世界创业王国。我有一个核心观点,在中国改革开放时代,即使最成功的企业家是万分之一的极小概率事件,都是不得了的世界性的事件,对3000多万户实有企业而言至少有3000多家,就会出马云、马化腾等这些世界级的企业家,他们几乎都是从个体工商户到微企业、小企业、中企业、大企业,仅用了20-30年的时间,就迅速成长为全球企业。因此实际上中国已经进入到不仅是前面所说到的创新的时代,同时已经进入到创业的时代,先就业、后创业,一定是这样的发展逻辑和发展结果。
伴随着中国本土企业的爆发性增长,本国居民商标注册数也呈现爆发性增长,从2002年17万件,增长至2010年的100万件以上的台阶,到2017年更是增至574.8万件,我国的商标注册年申请量已经连续16年居世界第一位。
伴随着中国商标注册数的爆发增长,更需要中国企业的世界品牌。所谓世界品牌是指在国际市场上知名度、美誉度较高,产品辐射全球的品牌,它是企业的世界名片,代表了企业在世界市场的影响力。一个国家的世界品牌数,既是该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又是该国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在《全球最具价值品牌世界500强》中,中国从2010年的17个,2017年已经达到了57个,跃居世界第2,其中共有16家中国品牌跻身前100。但是第1的美国最多,所以现在中国企业不缺产品,最缺的是中国品牌、世界品牌。从这个角度来看,国家提出实施品牌战略、企业打造品牌,既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之策。
国企国资发展成就突出。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实际上是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民营企业,另一条腿是国营企业。
首先来看国有企业收入利润持续快速增长,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国资监管系统的企业实现的增加值相当于全国GDP比重的13.9%,实现的上交税费相当于全国一般公共收入比重的21.4%。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中国需要我们说的国有大型企业和民营的中小企业,才能够形成一个新的分工,大企业就是多交利润多交税收,中小企业主要是创造就业。所以说就像东方的巨人两条腿走路,就比一条腿走路要好得多,要走得快。因此能不能这么讲,经过多年的国企改革,尤其是今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国企国资应该说交出了令全国人民满意的答卷,这是我给予的高度评价。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有效的安置分流了国企职工110多万人。从20多年前我们遇到亚洲金融危机,我们曾经在2003年做过一个计算,那一轮整个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这两大类超过5000万人,三分之二以上先后轮岗或再就业。这次我们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坚持了以人为本的方针,不是简单的以效率为本,为此中央财政特意安排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予以支持,用于110万分流职工安置,平稳实现一个结构性改革。这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中国率先大幅减税降费,为企业减负。最近讨论比较集中的是特朗普提出的减税,实际上特朗普学的榜样就是中国。为什么这么讲?早在几年前中国就带头在世界大国(G20)中大幅度减税降费,通过减税降费,减税累计超过了2万亿元,减费累计超过3万亿元,两者合计超过了5万亿元,实际上中国已经先行一步了,这也反映在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和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利润分别比上年增长21.0%和24.5%,创下了世界企业利润增长的记录。今年中国政府进一步为企业减税减负1.1万亿元,助推企业不仅持续发展,还要有真金白银。只有企业兴,国家兴;企业强,国家强。
///
取得全方位开创性成就
///
回顾过去五年,诸多矛盾交织叠加,过去五年取得的是全方位的成就。所谓全方位就是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是全方位的,是六位一体的,既是全方位的建设,更是跨越式的发展,全面决胜小康社会是胜利在望、胜利在握。
过去五年取得的是开创性的成就。所谓开创性就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二五”规划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良好开局、顺利实施,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过去五年取得的是前所未有的世界地位。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成功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等重大主场外交,令世界瞩目。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人民币国际化迈出重要步伐。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进入世界舞台中心,给世界带来重大机遇。
胡鞍钢 鄢一龙 王蔚:坚持辩证思维处理各类重大关系和突出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