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请为自己主动创造一些余闲

闫德明 明师慧 2021-10-26


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其实,这句话反过来说更科学:“人有近忧,必无远虑。”这是万维钢解读丹·希思(Dan Heath)《上游:在问题发生之前解决问题》这本书时,在“精英日课”中的观点。

万维钢说,远虑是上游思维,在问题没有发生之前,在没有任何迹象的时候,我就考虑到而且安排好了。近忧,则是下游思维,已经出事了才想起来担心,那只能疲于奔命。很多人以为做大事的人没时间想小事,其实更普遍的情况是,整天做小事的人没时间想大事。有些人为金钱所迫,有些人为工作所迫,有些人为家庭和孩子所迫。每一件事都是TA必须做的——或者是威逼、或者是利诱,反正必须做——没有什么多余的可选项。

我有一个本科时很优秀的学生,在一所完全中学初中教英语,课上得非常精彩,班主任工作广受好评,学校的同事和校外的家长都是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她的班来,对她赞不绝口。可是,十多年了,她也没有获得较高层次的技术职称和名师称号,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拿得出手的课题和论文。她把课题申报书和论文发给我看看,从学术规范评价确实是不行。我问她为什么不多读点书提升一下理论素养,她诉说:在学校,教学要出成绩,不花时间是不行的;班集体要建设好,投入的精力少是没有效果的。回到家中,不想让两个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做的事情就更多。上有老下有小,里里外外一把手,一天到晚像打仗似的,总感觉到时间不够用。……

《稀缺》这本书说,贫穷会限制人的思维带宽。其实,紧急的事儿会挤掉重要的事儿,近忧会挤掉远虑。我相信,每个老师都知道坚持读书、研究和写作的重要性。可是,一个初中英语老师,教两个班,当班主任,还有两个孩子,她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总是加班加点,干的永远都是紧急的事。你在每一个时间点看,理论学习都没有当时的工作任务紧急。结果她就永远都做不成那个“更重要但是不紧急”的事。

怎么办?

万维钢在解读《上游》这本书和其他专栏中,提出了不少建议,其中有一条我特别有感触,就是“主动创造余闲”。“余闲(slack)”,就是不必马上花掉的钱和不紧急的时间段,是你可以做这个也可以做那个的资源。余闲提供了选项。你的面前摆着各种选项,你才谈得上研究决策科学。可以做一些不是必须做、但是你想做的事,那才叫属于远虑的上游思维,琢磨的都是当前不必做的事。对忙碌者来说,余闲只能是强行制造出来的。你应该专门设定固定的时间用作余闲。特朗普再忙,该度假度假;邓小平琢磨的事儿再大,不耽误打桥牌。疲于奔命的状态并不值得自豪。如果一个人忙得没有余闲,你就别指望TA能思考大事。高水平工作需要浪费时间,创造性劳动需要没用的成分,上游思维需要气定神闲。

这些年,我在学校与老师们一起研读教育经典名著。老师们这么忙,哪有时间读这些“没用又难读”的书啊?我们是这么商定的:每个星期事先安排1-2节课读书,读不完一本读几章,读不完几章读一章,或者抓住1-2个关键点,提交1-2张“超链接读书卡”,至少每个月要参加一次读书分享,听听别人分享他们的读书体会。这是不是创造一些余闲做重要的事情?

这些年,有一些校长请我做办学顾问,我说怎么才能帮得到你呢?他们说,你读的书多,去的学校多,写的文章我感到很受启发,你到学校来就跟我聊聊天,聊你的所感所思,聊你的所见所闻,就聊那些“没用的”,让我抽身出来“把脑袋放空”,免得我陷进事务堆中,难以自拔而自废武功。这是不是创造一些余闲做重要的事情?

哎!我的朋友,你也不必做那么“高级”的事情,但务必不要疲于奔命,请为自己主动创造一些余闲,做你想做的事情!

参考资料

【得到】APP万维钢“精英日课”第四季,《上游》3:人有近忧,必无远虑。

美编:国典教育

- END -

热文推荐


从“建模”到“超模”,从“走形”到“走心”

激情•幽默•互动——我的教学风格

特色学校之“特”系列-01

我忍不住赞叹你的精彩——明师教学风格案例点评(二)

青春期危机不是生理现象而是文化的产物

把读别人写的演化成写给别人读的

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二)

明师教学风格案例点评(一)




版权说明:

图片来自   Pixabay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请遵守《著作权法》,严禁复制粘贴用作它途。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点击“在看”与更多人分享您的观点


右上角分享朋友圈也是另一种赞赏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